四季古詩|冬季古詩18首(上)

2021-01-09 Superfit健身

不要讓自己成為孩子成長的天花板

培養孩子前先培養自己

腹有詩書氣自華!

之前有家長私信問我關於孩子背古詩的事情。拋開那些喜歡國學、喜歡古詩詞的孩子不講,只講譜娃。

學古詩的基本要領:

不能光背要理解。背誦只是從字面意思上記住了這首詩,深層次的理解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內容。結合場景。帶孩子旅行的時候,可以和他分享詩句;應季時節,也可以學一些應季的詩。結合實際情景,可以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剛學的時候不要貪多,最好能一周背、默一首。如果不行,可以兩周背、默一首。

今天我們來聊聊和冬天有關的詩。由於內容較多,分兩期發布。

01

學古詩學什麼?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對其古詩方面的學習,那麼,學古詩,我們學的是什麼呢?

古詩不能光背要理解。背誦只是從字面意思上記住了這首詩,深層次的理解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內容。應季背詩更有利於孩子學習。所謂應季背書,就是對應時間季節進行學習,結合實際情景,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02

大雪詩3首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譯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裡,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徵北方疆場。

注釋:

僵臥:直挺挺地躺著。這裡形容自己窮居孤村,無所作為。《汝南先賢傳》:「時大雪,積地丈餘。洛陽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僵,僵硬。孤村:孤寂荒涼的村莊。不自哀:不為自己哀傷。

思:想著,想到。戍(shù)輪臺:在新疆一帶防守,這裡指戍守邊疆。戍守衛。輪臺,在今新疆境內,是古代邊防重地。此代指邊關。《唐書·地理志》:「北庭大都護府,有輪臺縣,大曆十年置。」曹唐詩:「灞水橋邊酒一杯,送君千裡赴輪臺。」

夜闌(lán):夜深。風吹雨:風雨交加,和題目中「風雨大作」相呼應;當時南宋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風吹雨」也是時局寫照,故詩人直到深夜尚難成眠。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宋書》:「鐵馬二千,風驅電擊。」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區的河流。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譯文:

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注釋: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這裡大約是指湖南桂陽或寧鄉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詩人借宿者。這首詩通過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寫出山村景象與農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時候。

蒼山遠: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綽綽顯得很遠。蒼:青色。

白屋:未加修飾的簡陋茅草房。一般指貧苦人家。

犬吠:狗叫。

夜歸人:夜間回來的人。

江雪

(唐)劉長卿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注釋:

絕:無,沒有。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人的腳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鬥笠 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蓑」,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獨:獨自。

03

冬至古詩3首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鄲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譯文:

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節,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燈前,與自己的影子相伴。想到家中親人今日也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會談論著我這個離家在外的人。

注釋:

邯鄲(Hándān):地名,今河北省邯鄲市。

冬至: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十二月下旬,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古代冬至有全家團聚的習俗。

驛:驛站,古代的傳遞公文,轉運官物或出差官員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影伴身:影子與其相伴。夜深:猶深夜。

遠行人:離家在外的人,這裡指作者自己。

冬夜讀書示子聿

南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注釋:

示:訓示、指示。

子聿(yù):陸遊的小兒子。

學問:指讀書學習,就是學習的意思。

遺:保留,存留。

無遺力:用出全部力量,沒有一點保留,不遺餘力、竭盡全力。

少壯:青少年時代。

工夫:做事所耗費的時間。

始:才。

紙:書本。

終:到底,畢竟。

覺:覺得。

淺:膚淺,淺薄,有限的。

絕知:深入、透徹的理解。

行:實踐。

躬行:親身實踐。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譯文:

這畫仿佛是從我的洗硯池邊生長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筆後淡墨留下的痕跡而沒有鮮豔的顏色,因為它並不需要別人去誇許它的顏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氣充滿在天地之間。

注釋:

墨梅:用水墨畫的梅花。也有作「淡墨色的梅,是梅花中的珍品」。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與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認為王姓自是一家。

洗硯池:寫字、畫畫後洗筆洗硯的池子。一說三國時期是鍾瑤年輕的時候練字,經常用家旁邊的池子洗毛筆,以致整個池子最後都是墨色了。一說東晉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這裡是化用典故自詡熱愛書畫藝術、熱愛文化。

頭:邊上。

個個:朵朵的意思。

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四種,如,清墨、淡墨、濃墨、焦墨。這裡是說那朵朵盛開的梅花,是用淡淡的 墨跡點化成的。

痕:痕跡,留下的印記。

流:有流傳、流布之意。有很多版本皆作「留」。

清氣:所謂的清氣,於梅花來說自然是清香之氣,但此處也暗喻人之清高自愛的精神,所謂清氣就是雅意,就是正見,就是和合之氣。

滿乾坤:瀰漫在天地間。滿:瀰漫。乾坤:指人間天地間。

04

小寒古詩3首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石灰石)只有經過千萬次錘打才能從深山裡開採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願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注釋:

石灰吟:讚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千錘萬鑿:無數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採石灰非常艱難。千、萬:虛詞,形容很多。錘:錘打。鑿:開鑿。

若等閒: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閒:平常,輕鬆。

渾:全。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人間:人世間。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

竹子把根深深地扎進青山裡,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中。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麼堅強,不管你是吹來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吹來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同以前一樣依然堅韌挺拔,頑強地生存著。

注釋:

原:本來,原本,原來。

破巖:破裂的巖石。

磨:折磨,挫折,磨鍊。

擊:打擊。

還:仍然

任:任憑。

爾:你。

雜詩

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shù),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裡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譯文:

早就聽說黃龍城有戰爭,連續多年不見雙方撤兵。可憐閨中寂寞獨自看月,她們思念之心長在漢營。今晚上少婦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徵夫想家之情。何時高舉戰旗擂鼓進軍,但願一鼓作氣取龍城。

注釋:

聞道:聽說。

黃龍戍:即黃龍,在今遼寧開原縣西北,為唐時邊防要地,常戎兵於此。

頻年:連年。

解兵:罷兵,撤兵。

今春:今年,實指年年,與"頻年"照應。

良人:古代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昨夜:實指夜夜。

將:率領。

旗鼓:旗和鼓,軍中表示號令之務。這裡指代軍隊。

龍城:匈奴祭天之處,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05

大寒古詩3首

早梅

唐代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譯文: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道寒梅靠近溪水而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過冬天而尚未消融的白雪。

注釋:

寒梅:梅花。因其凌寒開放,故稱。宋柳永《瑞鷓鴣》詞:"天將奇豔與寒梅。乍驚繁杏臘前開。"

迥(jiǒng):遠。村路:鄉間小路。唐李群玉《寄友》詩:"野水晴山雪後時,獨行村路更相思。"傍:靠近。

不知:一作"應緣"。應緣,猶言大概是。發(fā):開放。

經冬:經過冬天。一作"經春"。銷:通"消",融化。這裡指冰雪融化。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麼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的。

為:因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示兒

宋代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因此,當朝廷軍隊收復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注釋:

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來。在蘇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詩第一句為「死去元知萬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為「死去原知萬事空」,因為是通假字,所以並不影響本詩的意境,尚有爭議。人教版等教材多為「元」,不常用通假字。

萬事空:什麼也沒有了。

但:只是。悲:悲傷九州:這裡代指宋代的中國。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國。同:統一。

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北定:將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佔的地區。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無忘:不要忘記。乃翁:你的父親,指陸遊自己。

1

End

1

與你分享

教育理念,護膚哲學,

還有我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溫儒敏:用古詩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和格局上
    為什麼古詩文會突然得到重視,溫儒敏教授對此表示古詩文是學好大語文的關鍵所在,用古詩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和格局上!古詩的作用一提到背古詩就有很多人出來反對,認為:背古詩死記硬背對孩子能有什麼用處?或者背古詩能學習好嗎?國家又不是靠背幾首古詩支撐起來的。難道數理化就不重要了?
  • 《古詩裡的核心詞》《四季時光》:學齡前兒童古詩和英語啟蒙繪本
    此書一共8冊,每冊對應一個主題,分別為鳥唱蟬鳴、一草一木、田野鄉村、璀璨四季、如畫江山、萬古風流、袍澤之誼、家國情懷。書中的38首「古詩新唱」、75幅原創插畫組成。師唱部分由知名音樂人秦水源作曲、兒童合唱團演唱。此書包含109首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經典詩詞,650個核心詞,109首詩詞英語譯文,109首英文朗讀音頻。適合5-14歲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閱讀。
  • 書薦丨《尋找古詩之美》:212首時光浣洗的古詩詞,200餘幅生趣盎然...
    《尋找古詩之美》傅國湧 主編領讀文化丨天津人民出版社《尋找古詩之美》一共三冊,第一冊60首(全詩注音),適合6-8歲的孩子,第二冊70首,適合8-10歲的孩子,第三冊82首,適合10-12歲的孩子。每首詩都配有活潑可愛,生趣盎然的插畫。插畫師任學林是美術專業出身,專門為這套書畫了二百多幅水墨插圖。他筆下那些與兒童有關的詩意畫,活潑可愛,生趣盎然,與古詩放在一起,不只是插畫,其中又有他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一個畫家體悟詩人心靈的產物,是心靈與心靈的相互呼應。3. 大浪淘沙,篩選出最適合孩子讀的精華。
  • 小學必背古詩80首:《別董大(其一)》
    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別董大(其一)》。這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的作品。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別董大其一高適
  • 統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三首》教案+反思
    (2)從題目看出這首詩是寫景還是敘事?寫了什麼時候的景色?2.學生讀詩自學,初步弄清古詩的含義,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大膽想像,用彩筆繪出一幅《暮江吟》所展現的圖畫三、理解詩意,體會詩情1.從學生的繪畫中挑選出幾份具有代表性的圖畫張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觀察,對比詩文進行評析。2.課件出示前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 梁宏達談教育: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有4大「隱形好處」
    並且隨著孩子背的古詩越多,他的文化素養就越能得到沉澱,從語言能力開始,孩子的素養、學識、精神面貌、三觀都會得到正面的改善。關鍵的是,我國教育也開始推廣古詩教育,不僅在一年級課本中就加入了古詩,而且與最開始的教材相比,如今的小學課本古詩含量增加了百分之八十,高中古詩必備篇目也增加4倍有餘。
  • 媽媽為寶寶手繪古詩100首 朋友圈裡暖倒一片(圖)
    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瀋陽的一位媽媽發現古詩雖然好,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理解古詩很困難。  耗時一年半,邊教孩子讀古詩邊教孩子繪畫,在每首詩旁手繪配圖,還附上讀詩注釋。積累久了,一本精美的手繪古詩的兒童讀物誕生了。這個細心的媽媽,是瀋陽一家企業的文員,「手繪古詩」的誕生源自對寶寶深深的愛。  手繪古詩,朋友圈贊聲一片  「這是一位對孩子相當用心的媽媽,她也樂於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每繪製一個古詩畫都寫一篇小文章在朋友圈分享。」
  • 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有4大好處!家長別不在意
    所以從小背古詩的孩子,記憶力更好。在《中國詩詞大會》上,5歲多就能背580首詩的小神童王恆屹就是最好的證明。從小背古詩,越背記性越好!二、韻律和理解能力更好英國班戈大學研究表明:朗讀古詩時,孩子的大腦會出現特定的腦電波,這是看普通書籍和文字時不能出現的一種特定腦電波。而這種腦電波會提升孩子的韻律和理解能力!
  • 《古詩十九首》中唯一一首七夕詩詞,寫盡了牛郎織女的悽婉愛情!
    《古詩十九首》是由一群無名氏創作的五言詩集,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下層文人從仕無門,受盡飄零輾轉之苦 ,《古詩十九首》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表述著他們的境遇和感受。《詩經.小雅.大東》中便已經有牛郎織女的出現,不過是以星的姿態出現在詩歌中,但是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牛郎織女成了神話故事裡的兩個人物,帶著悽婉的愛情重新走進詩人的筆下,《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 給孩子做古詩啟蒙,死記硬背可不行,不如試試這套「古詩遊戲書」
    例如古詩中關於景色的描寫數不勝數,家長在引導孩子背誦這類古詩詞時,可以附上相關的風景圖片、特色建築等,讓孩子了解不同城市獨特的風土人情,從而做到想像背誦。這種方式既加強了孩子對古詩的理解,增加了古詩背誦的趣味性;也有助於記憶,可以提高背誦效率;還鍛鍊了孩子的想像能力。2、從興趣開始,不能當任務最怕有些家長逼迫孩子每年學多少、每月學多少。
  • 詩詞鑑賞:《古詩十九首》藝術成就全集鑑賞,詩詞愛好者必讀
    藝術上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同時,《古詩十九首》所抒發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令古往今來的讀者常讀常新。劉勰的《文心雕龍》稱它為「五言之冠冕」,鍾嶸的《詩品》讚頌它「天衣無縫,一字千金」。今天一次把19首詩分享出來,圖文較長,建議詩詞愛好者先收藏再閱讀,特別是後面所附的葉嘉瑩先生對於《古詩十九首》的論述,請務必悅讀,對於了解這十九首詩,大有好處。
  • 孩子學古詩就是為了考好語文?不全對!還有一個科目和古詩有關
    讓孩子學古詩,我們的第一個目的是讓他變得有氣質,在跟人交流時也能顯得有文化,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另一個目的是讓孩子應付將來的考試,以不變應萬變。很多朋友認為,學古詩不就是為了學好語文嗎?小學古詩詞佔課文總量的30%,初中古詩詞佔到50%,古詩在考試中也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不只是簡單的古詩默寫,還有詩詞賞析,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識才能輕鬆應對。
  • 關於大雪節氣的古詩 描寫24節氣大雪的古詩賞析
    那麼,你讀過哪些關於大雪節氣的古詩呢?下面一起來欣賞描寫24節氣大雪的古詩賞析吧。關於大雪節氣的古詩  描寫24節氣大雪的古詩賞析大雪古詩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餘拏 一作:餘挐)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賞析: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圖!
  • 兩首古詩寫蠶婦,所表達主題有異曲同工之妙,今天依然有現實意義
    雖然她們的詩詞在一定程度上是遠離普通人生活的,是把普通人的生活置於被看的客體地位的,但是對於這些詩人來說,能把目光投射到普通人的生活,表達出對於社會現實的愛憎之情,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兩首古詩,題目都是一樣的,所表達的主題也是一樣的。甚至兩首古詩寫作的手法幾乎也是相同的,都是寫養蠶的婦人,也都是在深刻的描寫社會現實,帶有批判意味。
  • 沒有作者名、詩名的《古詩十九首》何以被稱為經典,代代流傳?
    今天要分享的是《古詩十九首》,它是由昭明太子蕭統選錄的十九首不知名的古詩編在一起後,就成了《古詩十九首》,這十九首古詩沒有作者名,甚至沒有詩名,故而每首詩的第一句就作為詩名。雖然這些古詩不知道作者和名字,但是每首詩都成為了經典,廣為傳頌,下面就跟隨小編去看看吧。第一首是《行行重行行》。兩漢:佚名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
  • 古詩文注音的原則
    問題則源於全國統編的小學《語文》教材對幾首古詩的注音:  「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注音為「shuāi」。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注音為「xié」。   「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注音為「qí」。   這與網友所掌握的在以上詩中「衰」讀「cuī」,「斜」讀「xià」,「騎」讀「jì」不同。
  • 錢紹隆富順古詩七首
    錢紹隆富順古詩七首   早春試士滇池烽靖洗銀河,橫海樓船盡罷戈。共慶兩階看舞羽,也教百裡振絃歌。冰霜鴻雁驚初定,春暖鶯花喜漸多。重睹太平應獻頌,幾人彩筆映江波。詠興教寺朝來案牘苦糾紛,跨馬城西坐夕曛。
  • 小學生背古詩背哭了,學習古詩會怎樣,孩子該不該學,答案在這裡
    微謝櫻桃:「為什麼要感謝櫻桃」學習古詩好處多多,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古詩卻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古詩意思雖美,卻非常枯燥難懂,有時需要家長在一旁給孩子解釋清楚意思,孩子才能明白。乍展芭蕉,欲眠楊柳,微謝櫻桃。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時間:2020-03-20 09: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關於春分的詩句古詩大全 春分什麼意思代表寓意什麼 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春分是24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
  • 形容十二生肖的古詩集合 十二生肖古詩資料盤點
    這次就為大家準備了十二首形容生肖的古詩,說不定能幫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的生肖屬性。其實這些古詩很多我們應該也聽說過,只是沒有發現裡面蘊藏的生肖故事,現在就來一起看看吧。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當十二生肖邂逅古詩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十二生肖入詩,你是哪個屬相,屬於哪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