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閥走馬燈似的更替,為什麼閻錫山能統治山西38年

2020-11-29 騰訊網

閻錫山(1883-1960)被譽為山西的「土皇帝」,人稱「閻老西」,「亂世狐狸」。從1912年當上山西都督,到1949年敗退臺灣,閻錫山統治山西時間長達38年之久,是民國時期各封疆大吏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

閻錫山(1883-1960)

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

閻錫山1883年出生於山西省五臺縣河邊村一個經商的小地主家庭,雖然不算顯貴,但還算富裕。早年入私塾,因不愛舞文弄墨,14歲輟學跟隨父親閻書堂在縣城自家開設的錢莊裡學經商,參與放債收利息的金融生意。1900年,因投機失利,負債纍纍,17歲的閻錫山跟隨父親逃債,到省城太原。

青年時期的閻錫山與孫中山的合影

1902年,19歲的閻錫山考上山西武備學堂,1903年,20歲的閻錫山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到日本士官學校深造。在留學期間認識孫中山,並於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9年,26歲的閻錫山在留日6年之後回國,在山西當地陸軍小學堂教書。當時清政府急需人才,加上袁世凱全國訓練新軍的需要,閻錫山憑藉在日本深造所學先進知識,通過陸軍部組織的考試,在幾個月時間內,就以火箭般的速度升任山西新軍第四十三協第八十六標教練官與標統(相當於上校團長)。

參加辛亥革命,29歲當上山西都督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閻錫山聯合其他山西同盟會成員,在北方率先響應「南昌」起義,起義軍攻入太原城內,殺死清政府山西巡撫陸鍾琦,同盟會在山西成立軍政府。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總統,在袁世凱黨政期間,閻錫山擁護袁世凱的北方政府,1912年,閻錫山被袁世凱任命為山西省都督,自此開始了他長達38年的山西統治之路。1913年閻錫山宣布脫離國民黨,後來擁護袁世凱稱帝。

孫中山與山西軍政人員合影

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段祺瑞上臺,閻錫山又依附段祺瑞政府,反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後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閻錫山派兵與護法軍在湖南開戰,結果大敗。從此閻錫山「三不二要主義」——「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利用兵,要服從中央命令、要保衛地方治安。」以「中庸哲學」游離於各勢力之間,同時建設山西。

受制於閻錫山的對外政策和晉綏軍的維穩治安,山西獲得了一個良好的外部、內部環境,經濟、教育、軍工三大領域齊頭並進,使山西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民國打成一地雞毛的情況下成了「全國模範省」。

軍工

以太原兵工廠為例,在閻錫山的建設下與瀋陽、漢陽兵工廠相媲美。1928-1930年期間,山西兵工廠月產35門輕重炮、100門迫擊炮、3000支步槍、15挺輕重機槍、900支衝鋒鎗、1.5萬發炮彈、0.9萬發迫擊炮炮彈、420萬發子彈。而且還能生產150毫米重炮、75毫米山炮、150毫米重型榴彈炮。直到1937年太原淪陷,山西的軍火存量能裝備30個步兵師、4個炮兵師。

工業不值得拆開講,我就在這裡一筆帶過工業、能源吧。山西的皮革產業逐漸從手工過渡到機械化作業,銷量大增,成本銳減;冶金方面有大同,大同的各大機械商可以鑄造機器零件,滿足軍事需求的時候還能提供民用,比如生產切面機、電磨;基於煤炭儲地的優勢,山西的煤炭行業也挺優秀,以民國二十三年為例,一年產出25.5萬噸。

經濟

山西是有晉商的底子,所以經濟方面也還不錯,尤其是閻錫山的對外政策為商人爭取了一個良好的經商環境。閻錫山通過發行債權的方式,募集7000萬資金,大大活躍了山西的金融環境,同時對扶持實業有巨大幫助。而且本著「自產、自用、自足」的原則,山西幾乎成為一個獨立的地區,裡面的商業、經濟與外界懸殊較大,雖然比不上號稱十裡洋場的上海,但與北方其他貧困地區相比,經濟要好太多了。

我這個人不太喜歡比爛,但在特殊的時候也不得不兼顧一下周圍環境。很多人拿山西壓迫民眾來說事,我不否認,山西的民眾生活確實比較苦。但饒是如此,山西也比其他地方好很多,四川軍閥的苛捐雜稅讓人觸目驚心,各路軍閥提前收稅,把稅收到了1980年。民國老說黃金十年,但是真正發展起來的還是東南地區,山西作為一個內陸省,已經很出色了。

相關焦點

  • 57年前的今天,民國最成功的軍閥,38年的山西王閻錫山去世
    (萬象特約作者:東西望)57年前的今天,1960年5月23日,民國最成功的軍閥,當了38年山西王的閻錫山去世閻錫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山西省五臺縣人,清末舉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將軍府同武上將軍,中華民國國軍陸軍一級上將。
  • 統治山西38年,被稱為「九尾狐狸」的閻錫山,可謂一生一部民國史
    他統治一省之地長達38年,曾得到孫中山、袁世凱、黎元洪、徐世昌、馮國璋、曹錕、張勳、段祺瑞、蔣介石的接見。他曾和李宗仁、白崇禧、馮玉祥、汪精衛、周恩來、朱德會面,蔣介石是他的學弟,他還曾成為美國《時代》封面人物。可以說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華民國史,他就是閻錫山。閻錫山,字百川,山西五臺人。
  • 閻錫山盤踞山西38年,成為最富有軍閥,全靠此人一路扶持
    在民國軍閥混戰的時代,閻錫山可以說是一股「清流」。在所有軍閥當中,閻錫山是活得最久的一個。在他的掌控下,山西的經濟雄厚,武器精良,在抗日戰爭中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閻錫山的發跡史。閻錫山出生於1883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閻錫山打著去南方平亂的名義,率領部下殺到山西,幹掉了當時的山西巡撫陸鍾琦,從此成為了山西都督。由於山西距離京師很近,這讓清朝十分惶恐,後來袁世凱上臺後,閻錫山隨之投靠,進而鞏固了他在山西的地位。隨著袁世凱的下臺,閻錫山成為了山西掌控一切的存在。
  • 民國梟雄閻錫山僅有山西一個省,為何能成為獨霸一方的大軍閥
    民國時期,群雄並起,互相舉兵徵伐,致使天下生靈塗太,百姓民不聊生。在亂世的民國時期,湧現出了很多稱霸一時的大軍閥,其中閻錫山就是典型代表。閻錫山是山西五臺縣人,在他的一生中,和各路軍閥都打過交道,他依靠的主要是山西一個省,但他能夠憑藉區區一省之力和東北軍,中央軍這樣實力強悍的軍閥對抗,那麼他靠的是什麼呢?閻錫山年輕的時候只是一個貨店的店員,在晚清末期,閻錫山受到革命思想的薰陶,加入了同盟會。1909年,閻錫山從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國。
  • 閻老西兒的功與過:為什麼很多山西人懷念閻錫山?
    作為民國一方軍閥的頭頭兒,閻錫山得到的世人評價褒貶不一,但在山西人的口中,閻錫山的總體形象還是比較高大的,筆者從一個山西人的角度,藉此文簡要分析一下閻錫山至今仍被很多山西人懷念的原因。閻錫山簡要生平閻錫山生於1883年,山西五臺人,字百川,清末與民國初期重要政治軍事人物,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中國同盟會會員,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 民國一共38年,換8位大總統,可是他卻做了38年山西的「土皇帝」
    在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民國時代,軍閥是「割據為王」的代名詞,同時也是「流星劃破夜空」般快速消亡的同義詞。民國滿打滿算38年,一共換了8位大總統。而閻錫山做過山西都督,國民革命軍北方總司令,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廣州的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當然最讓人稱道的就是他當了38年的山西「土皇帝」——這個在民國絕對是蠍子粑粑獨一份的事兒。
  • 民國軍閥「不倒翁」閻錫山手把手教你:一個小鎮青年,如何逆襲而上人生巔峰?!
    這種觀點不值一駁,悅史君也不想就這個無聊論點浪費時間,直接請出大神: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兼國防部長、主政山西達38年之久的民國軍閥「不倒翁」閻錫山,來分分鐘教他做人。1911年10月29日,閻錫山就任山西軍政府都督。
  • 民國時期,有哪些軍閥勢力可位列前五?
    那麼,除了袁世凱和常凱申之外,民國曾經崛起的難以數計的軍閥之中,究竟誰的勢力可名列前茅呢?民國時期,中國的軍閥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清朝滅亡到1928年這一段,這一階段也可大致稱為北洋軍閥時期。另一階段是北伐勝利後,國民黨所代表的新軍閥取代舊軍閥,成為中華大地新一任的統治者,這段時期可稱為國民黨軍閥時期。在這兩段兒時間內產生的大軍閥,我們作如下排列。
  • 閻錫山:經歷民國38年歷史重要事件,簡直就是一部民國簡史
    不光因為他是鼎鼎大名的「山西王」,同時在民國三十八年的歷史中,他幾乎參與了全部的重要事件。1909年閻錫山畢業回國,沒多久就當上了山西新軍第四十三協第八十六標教練官與標統(相當於上校團長)。直到北伐軍接連擊敗吳佩孚、孫傳芳,兵鋒直指奉系軍閥的時候。閻錫山才匆匆跳出來,宣布就任國民革命軍北方總司令,懸掛青天白日旗。
  • 存活38年的晉系軍閥四巨頭,在解放戰爭結束後,他們的結局都如何
    38年,恐怕在民國史上沒有哪個軍閥可以相比。不過在1949年的解放戰爭時期,這個存在時間最長的晉系軍閥也走到了盡頭,在徐帥與彭老總指揮下殲滅了這支存在38年的晉系軍閥。那麼,你們知道晉系軍閥中,被稱為四巨頭的晉軍將領,在解放戰爭結束後,他們的結局都如何!
  • 民國最聰明軍閥是他!擁兵自重38年,把山西建設成中國最富裕省份
    國時期的軍閥有很多,個性也不盡相同,但如果要論誰最會算計,閻錫山肯定會驕傲的舉起雙手,大聲喊道:「就是我!」 作為一代梟雄,閻錫山在辛亥革命之後,足足掌握山西政權長達三十八年之久,既沒有被蔣中正吞掉,也沒有被北洋政府入侵,安安穩穩地搞建設,在其他省分的國小就學率還維持在20%時,山西已經達到驚人的
  • 民國十大軍閥,個個是梟雄,有人被稱為不倒翁(下)
    6、不倒翁閻錫山 閻錫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 字百川、伯川,號龍池,漢族,山西五臺縣河邊村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清朝陸軍步兵科舉人、協軍校,中國同盟會會員,組織與領導了太原辛亥起義。
  • 民國時期叱吒風雲的十大地方軍閥,他們到底有多強?
    民國時期,中華大地軍閥割據,各自之間混戰不休,不僅有以北洋軍閥為代表的舊軍閥,還有以黃埔係為代表的新軍閥。很多軍閥割據一省乃至數省,兵力數萬乃至數十萬。這些軍閥中,實力最強大的主要有十位,本文小編帶大家盤點這些民國時期的梟雄,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強?
  • 中原大戰後,蔣介石為何仍讓閻錫山掌管山西,和日本人有很大關係
    之後蔣介石在形式上統一了中原,被他打敗的軍閥勢力大大衰弱。其中,就連一直主政山西的閻錫山,也被迫離開山西。中原大戰失敗後,閻錫山在1930年10月15日宣布下野,12月潛赴大連。這種狀況在民國很常見,打敗仗就宣布下野,之後找其他地方好好養老,勝利的一方也不會再找你的麻煩。可以說還是比較文明的。而且一旦時機成熟,還有機會登山再次。在當時的民國還是不講究趕盡殺絕的。
  • 民國七大軍閥,各自佔了多大地盤,你故鄉的那個省被誰佔據了?
    幸亥革命後,袁世凱當上了大總統,民國在形式上實現了統一,袁世凱去世後,由於列強的支持(如英美支持的直系、法國支持的西南軍閥、日本支持的奉系)加上中央政府控制力不夠,全國被北洋軍閥分裂成許多勢力範圍有的,大軍閥控制好幾個省份,而小軍閥只控制一個省中的一部分,各位讀者的家鄉當年被哪個軍閥所佔據呢?
  • 閻錫山,一生狡黠精明的山西王,臨終僅留下7句話
    閻錫山四川武備學堂畢業,後留學日本,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至1911年起他「統治」山西長達三十餘年,之所以要用「統治」一詞是因為他不像一個「省長」卻如一個「土皇帝」一般。在他的治下,山西實行嚴格的地域保護主義,甚至連鐵軌的寬度也特意修的不一樣,而山西又是資源大省,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山西幾乎沒有受到戰火的襲擾,反而大力發張經濟,所以在他的治理下山西儼然一副「世外小桃源」的景象。閻錫山一生的每一個選擇幾乎都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八面玲瓏的他一直周旋在各種勢力之間,誰也不得罪,這也是他能把「土皇帝」坐的這麼安穩的原因。
  • 算命先生說閻錫山身具帝王之命,可卻要被一人壓制,後來果真如此
    閻錫山在中國近代歷史當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作為民國四大軍閥之一的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別人的關注!閻錫山立根之地便是在山西,作為土生土養的山西人,他對於家鄉建設也是非常的熱情。在他的帶領下山西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得到極大的提高,經過38年的治理之後,整個山西便在他的手中固若金湯!當時閻錫山也是見過世面的大人物,無論是孫中山、段祺瑞等人他都見過,對於這這些人他都能夠坦然的面對,基本上沒有什麼畏懼感!不過這個人物的出現,卻讓閻錫山非常的不自在這個人便是袁世凱!
  • 閻錫山三見袁世凱,一次比一次顯得熊,夾著尾巴做人啊!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每逢朝代更迭之際,伴隨著權力的洗牌和新秩序的建立,總是會湧現一大批人才俊傑,或英雄或梟雄。他們的事跡常為時人乃至後人津津樂道,典型的如三國演義。民國也是這樣的一個時期,軍閥梟雄、救國志士大量的湧現,而關於他們的趣聞軼事也是多不勝數。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袁世凱與閻錫山的一段故事。
  • 晉綏軍在新軍閥中最像「集團公司」,「董事長」閻錫山怎麼管理部下?
    幾次軍閥混戰中,閻錫山靠著「中立」不斷趁機擴張勢力,1928年6月8日晉綏軍直接進入平津,至此總兵力擴張至20萬,實力得到了空前擴大。不過,儘管如此,晉綏軍到這時,已經出現了不少問題。從組織體系上,閻錫山的晉綏軍在當年的新軍閥中最像「集團公司」,內部派系林立,但總體對於「董事長」閻錫山相當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