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金士傑出生於臺灣屏東縣眷村,他是一位著名的劇作家,男演員以及導演。劇場人和友人都稱他為「金寶」,晚輩一般尊稱他為「金老師」。
他在2014年出演古裝片」繡春刀」中的明朝大太監魏忠賢,憑藉精湛演技入圍了第51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和電視教父王偉忠一樣,金士傑從小就生活在眷村。眷村裡的生活雖然很清貧,然而那裡擁有南腔北調的口音,天南海北的故事。
這也使得金士傑完全沒有臺灣口音,這裡的生活成為了金士傑童年記憶裡最五彩斑斕的部分,也是他文藝夢的起點所在。
金士傑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就讀於屏東農專畜牧科,但他熱愛戲劇,畢業之後立志要北上到臺北,投入「小劇場運動」,創立蘭陵劇坊。
於是1978年,27歲的金士傑就離開了眷村,來到了臺北尋夢。他一心想搞自己從小的志向:寫故事或說故事,想靠文藝從而養活自己。
為此他也在電視臺演出,後來他又來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任教。
金士傑的演技全靠自己的興趣,劇團裡大部分成員在外面都會有正式的工作,他們把自己的業餘時間拿來排練,需要演出的時候就向公司請假。
但不同的是金士傑在劇團裡又當編劇又當導演,幾乎是劇團裡唯一一個全職的成員。
憑藉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和對戲劇從小養成的熱愛,金士傑在他的戲劇以及演員生涯裡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在生活婚姻方面卻十分曲折。
金士傑的第一段戀情是和葉雯相戀,兩人在1986年開始戀愛,但是兩個最終有緣無分,未能在一起。
他們雖然沒有結婚,但更像是一對相知相許的老夫老妻,這樣的姐弟戀,在當年劇場界也成為了美談。
葉雯後面嫁給了另一個人,並生育了兩個女兒,但是在2006年,因為不堪病魔的折磨去世了。金士傑當時還為她舉辦了告別式,並且在報紙上發表了悼念文章。
在那之後,金士傑對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已經抱有「今生不婚」的念頭。因為演員葉雯的久病厭世讓金士傑傷心至極,並且06年葉雯去世的時候,金士傑已達到了57歲的高齡,所有的人都認為金士傑的餘生會孤身一人。
但是萬萬沒想到,在北藝大教書的期間,她與小自己25歲的學生塗谷蘋相遇了這段相遇,這讓金士傑的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
他們兩人日久生情,最終在09年與塗谷蘋步入婚姻的殿堂,3年後還為他生下了一個雙胞胎兒子,這對雙胞胎的誕生也為新晉家庭帶來了更多的幸運和愛情的紐帶。
雖然兩人的婚姻也曾經飽受爭議,但是他們已經用事實和行動證明,年齡並不能阻擋真愛,如今已經10餘年過去了,他們的生活更加的幸福美滿。
如今年滿72歲的金士傑年齡也大了,很少出來拍戲,一心一意地回歸到家庭中,家有嬌妻,還有一對可愛的孩子,真可謂是人生贏家了。
其實早在北宋時期就有一位名叫張先的詞人,而他是蘇軾的好友,一生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
他在80歲的時候也邂逅了一份愛情,對方是一位18歲的女子,她將姑娘娶進了家門,在8年時間裡給張先生下了兩女兩男,而張先對這一段愛情故事親手寫下一首詩。
「我年八十卿十八,傾世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有無數對幸福的伴侶,告訴我們,年齡真的不能阻擋真愛,外界的眼光更無法阻撓他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