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我與低調,用自己的良知去待人接物。
面子,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好面子只會讓自己更加虛偽。
就如某位大佬所言:面子是給狗吃的。
人與人的交往,大多以利益往來為主,進而產生了彼此間的合作,所以看上去就有了不錯的交情,然而大多數情況下,這種交情只是表面上的,根本經不起考驗。
一個人,只有自己強大了,別人才會敬畏你尊重你,因此不論什麼時候,別太把自己與別人的關係當回事,太認真你就輸了。
也別把自己當回事,你在別人的心目中,也許什麼都不是,又何必把那些無關的人看的太重!
保持自我,保持一顆平常心,去應對繁雜的人與事,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顧忌了。
保持自我,不偏袒任何一方,用自己的良知去判斷好壞,就不會有太多的過錯。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可一個人也能夠去影響環境,影響他人。
經常看到有些人,驕傲的炫耀自己認識某某某;也經常看到有些人,生活在紅花綠酒當中,與很多人稱兄道弟,仿佛這個世界所有的熱鬧都是自己的。
殊不知,在你那個奢靡的朋友圈,有多少人只是酒肉朋友,不會帶給你一點有用的東西,只會讓你活在一種虛幻中,來逃避現實。
可是有些人,就喜歡這種感覺,只有這種感覺,他才可以找到自我。
交友在於靠譜,而不在於多。
身邊很多人,看起來有特別多的朋友,總令一些人羨慕不已,但我從來沒有羨慕過這種人;相反,我更喜歡自己狹小的圈子,簡單又乾淨,舒適又自然。
如今,國家提倡生活垃圾分類,而我覺得,一個人的朋友圈更應該分類。
我想每個人都是這樣,在認識的人裡,誰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心裡都是有底的。
通訊錄裡的很多人,慢慢都成了死屍,但這種死屍,你還不能清除,只能讓其存在。
廣交友,不代表每個人你都得掏心掏肺。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
在自己有事需要向某個人諮詢時,你不失禮貌的發了條消息過去,可對方遲遲沒有回覆,以為是有事或者不在線,可是很快你看到,朋友圈共同好友的動態下,出現了對方的點讚與評論,而對你發過去的消息視而不見。
你會本能的認為這種關係,已經到了沒有關係的地步。
可是過了幾天,對方發來一連串的消息,又來向你問某個事,能感覺到對方的急切,這個時候,你還有興趣回答對方嗎!
人與人的關係,是用彼此的信任建立起來的,一個不靠譜的人,又怎麼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你來我往,靠譜一點,分別不留戀,再見不尷尬,距離遠了,心卻能靠近,留得一份信任,存在就有了價值。
人情薄似紙,大多經不起考驗。
信得過的人,彼此知根知底,不需要考驗;只要你一句話,幫不了的不答應,能幫的也不會推卻。
很多次例子,驗證了人情的單薄,也就把人情看得淡了。
別人有求於你的時候,那態度誠懇的能把天地感動,自己會熱情的欣然答應;當自己有求於別人的時候,才發現對方原來是如此的冷淡,之前有過的熱情都是假的。
曾經有過這樣一次經歷,群裡有位同事,一口氣加我微信好幾次,通過以後熱情的給對方自報姓名,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有什麼事。
交談了幾句後,對方開口問我借錢,我並沒有覺得詫異,只是我確實沒有多餘的錢可借,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對方友好的表示理解。
可是不得不給我一些思考。
我們名義上是同事,基本不認識,對彼此沒有一丁點兒了解,難道對方真的如此信任我嗎,我想未必。
我不喜歡揣測別人的心思,我只是通過這樣一件事分析一個道理。
當你缺錢的時候,會找認識的人借還是信任的人借?如果能夠從認識與信任的人那裡借的到,自然不會找其他人借了對吧。
如果信任的人都不借給你,那麼你真的是一個可靠的人嗎?
人情薄似紙,大多經不起考驗,所以最好的狀態,就是別去試探,別去打擾,保持自然的狀態,給彼此留一份尊嚴,這樣看起來大家都還是靠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