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要祭灶神,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

2021-01-10 專注植物科普

小年要祭灶神,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

每年到了小年的時候,在農村裡普遍都有祭灶神的習俗,民間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匯報各家各戶的情況。而為了讓灶王爺向玉帝說點好話,所以會在這天準備很多好吃好喝的來祭拜,尤其是準備一些糖果。而在祭灶神的時候,還會把之前舊的灶神圖撕下來一併燒掉,然後再「請」回一張新的灶神圖貼上去。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小小一張灶神圖其實也是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元素的,其中有些人應該發現了,有些灶神圖只有灶王爺一個人,有些卻還有一個老奶奶。為什麼有些灶神圖有兩個人?灶王奶奶又是誰?

小時候,爺爺也每年會在廚房的灶臺邊上貼上一張灶神圖,其中一般右邊就是灶王爺,而在灶王爺的左邊還坐著一個老奶奶,爺爺說她是灶王奶奶。在灶神圖上還會有一副對聯,上下聯分別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是「東廚司命」,或「一家之主」。而「東廚司命」四個字,則描述了灶王爺的職責。

至於灶王奶奶到底是什麼人,這個在民間的傳說中也沒有記載。農夫還記得以前爺爺常叮囑我們說,在祭灶王爺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忘記還有灶王奶奶。這個就和土地公公還有土地婆婆一樣,他們和人間的普通人一樣,都是有伴侶的。

在有些灶神圖中,不僅有灶王爺、灶王奶奶,而且還會在前面站著兩個人。聽爺爺解釋說,這兩個人是幫灶王爺幹活的,其中一個人手中拿著寫有「善」字的罐子,而另外一個人則手中拿著寫有「惡」的罐子。他們就是負責監督一家人的情況的,相當於現在的「紀檢監察員」,當你及家裡人做了一件善事,那麼就會在寫有「善」的罐子裡記上一筆。反之,如果你及你的家人做了一件壞事,就會在寫著「惡」的罐子裡記錄上。所以,這樣的灶神圖年華寓意是很美好的,就是要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藥多做善事,不做惡事。一旦作惡事太多了,灶王爺就會跟你算總帳,當所做的壞事多了,也就是惡貫滿盈,那定會受到懲罰的。

可能是古代的人也是怕神仙會寂寞吧,就像玉皇大帝也有個妻子,而這樣一家人才圓滿,表達了中國人對於團圓、家的一種願望。至於為什麼在民間沒有灶王奶奶的記載和傳說,這個應該和過去重男輕女的思想有關。在過去女性的社會地位普遍不高,而民間傳說中灶神最初是一個凡人,死後才被玉帝封為灶神的。所以關於灶王奶奶是何許人也,也就不得而知了。那有些人會好奇,灶王爺在小年上天了,灶王奶奶怎麼辦呢?農夫猜測,他們也應該是一起上天了吧!

相關焦點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灶王爺在每家每戶都有,玉帝規定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宋朝、明朝祭灶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據範石湖《臘月村田樂府》記載:臘月二十四夜祀灶。
  • 小年廿三,灶王爺上天所為何事?「惡貫滿盈」與灶神有關
    年的節奏到了臘月二十三,算是正式的熱度開始,這一天被稱為「小年」。在傳統文化中,小年這天的敬神習俗也被稱為「祭灶王」。所謂灶神「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這裡的「去」,指得是灶王上天庭朝拜玉皇大帝,啟奏人間這一年善惡諸事。
  • 小年謝灶傳統習俗
    灶君,神位等級雖低,確是我們的一家之神。灶神要負責的就是傳遞民意,把我們的請求傳給天庭。當然,我們今年所做諸事,灶君也會傳達到天庭。因此,灶君是掌管全家禍福的神君。依據司職,灶王爺的全稱「』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灶君」。
  • 民間說的灶神到底是誰
    我國很多地區的習俗,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也就是俗稱的小年,要吃粘牙的糖,傳說灶神爺就住在每家的灶頭,在舊歲逝去前夕灶神爺會按例到天庭稟報他所在人家一年的善惡,以供玉皇大帝決定賜福或降災時抉擇,人們怕這位灶神爺向玉帝打小報告,便在送灶之前用一些粘牙的糖封住他的嘴,以便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說好話,一年一度的祭灶神活動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帶有幽默色彩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百家號文史領域春節特輯獨家供稿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民間傳統的「小年」了。小年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漢代的時候,崔寔的《四民月令》裡就有「臘明日更新,謂之小歲,進酒尊長,修賀君師」的說法,可見當時的小年,主要是人們孝敬師長的時節。到了宋代以後,祭祀灶神逐漸成為民間小年的主要習俗,並且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 小年的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 山西仰韶人面形器:五千年前的「灶王奶奶」
    面部左右兩側大致和眼睛同一高度處分別有一個相同大小的鏤空圓孔,兩個圓孔之間又有一鏤空的弧形。頂部直徑1釐米,高18.6釐米。這是首次發現的遠古時期「灶王奶奶」的形象。  考據古代房屋,各處都有專門的名稱。門一般開在南邊,是透光之處;一進門兩邊為避風修的隔牆,所以西南角是最暗的地方。《荀子·非十二子》中說:「奧舕之間, 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
  • 三祭灶 四掃屋 臘月二十三 中國傳統祭灶神風俗
    民諺曰:「三祭灶,四掃屋」,即指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一說二十四)祭祀灶神。 灶神,全稱「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稱「灶君」,或稱「灶爺」「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司命主」、「香廚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裡大大小小的事都歸他管。
  • 過小年的意思是什麼哪天過 臨沂小年祭灶有何禁忌
    小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春節之前非常重要的日子。小年這一天,人們要祭灶吃灶糖,還要準備寫春聯,辦年貨。小年過後距離過年就還有不到10天了,小年需要準備哪些年貨?過小年有哪些習俗和講究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一般來講,小年是相對於大年而言的。
  • 小年祭灶傳統從何而來?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哪天才是正日子?
    在小年這一天,十分重要的一項活動便是祭灶,灶神在我國古代社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神靈,他雖然沒有強大的法力,但卻掌握著人間的衣食以及禍福,是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居家之神。民間素來有過小年的傳統,但小年具體在哪一天卻是不固定的,一般來說北方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而南方則以臘月二十四為小年。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
    小年北小年南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南北的小年時間不一樣,南方小年比北方的小年晚一天,因此常會有南方不是小年的時候,北方的朋友給你發小年祝福吧!下面一起來看看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工作情況。為了節省開支,建立和諧社會,皇帝順便把灶王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
  • 灶王爺到底叫什麼?為什麼他有那麼多名字?
    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灶神起源,遠古火神崇拜傳統的風俗中,小年最重要的儀式是祭灶。祭灶的傳統大約已經有三千年,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禮記》。現代的學者則認為,祭灶的起源比文字記載的更早,因為對火的崇拜,早在穴居時代已有雛形。關於灶神的記錄,最早見於兩千多年前成書的《禮記》之中,《禮記》記載,周代設立「七祀」,祭祀七種神靈,其中就有灶神。
  • 每逢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祭灶忙
    有些小夥伴可能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還停留在大人口中的階段,今天惠園教育小編就普及一下關於小年的那些事~ 小年的來歷 民諺曰:「三祭灶,四掃屋」,即指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一說二十四)祭祀灶神。
  •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 灶君上天 範成大為此寫下一首祭灶詞 生動有趣
    一指流年,歲月清淺……北方已是白雪皚皚,而南方暖暖的,似乎有一絲絲春意……光陰一寸又一寸,歲月增了又增,生命去了又來……在都市的人海裡穿梭,感嘆著,一年,又一年……轉眼之間,小年,又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
  • 歷史上著名的五大灶王爺分別是誰?
    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過小年的習俗,而過小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拜「灶王爺」,在臘月23這天,每家每戶都會早早地準備一大盤糖瓜,糖瓜是一種吃起來很黏的糖,百姓們相信,灶王爺住在每家每戶的灶頭,每到這辭舊迎新之時,灶王爺就要返回天庭,向玉帝報告這家人在這一年中的善惡,玉帝會根據灶王爺說的話來決定這家人新的一年的運勢。
  • 祭灶時節話吉祥
    提起灶王爺,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這可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眼下,隨著中國傳統文化在民間的復興,灶王爺又回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中國人把正月初一稱為「過年」,將農曆十二月(臘月)二十三——傳統的祭灶日稱為「過小年」,而中國的春節,就是從祭灶開始的。
  • 小年是哪一天2020年小年各地具體時間 小年傳統習俗有哪些
    2020年1月17日和18日分別為我國北方南方的農曆小年。為什麼小年的日子不一樣呢?其中有什麼原因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在歷史上,年前有四個比較有重要意義的日子。冬至、拜灶神(十二月廿四日)、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大年夜(除夕)。在宋代的時候為了節約時間,小年夜和拜灶神合併成小年夜,放在十二月廿四。祭灶之說,先秦有之。  《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祀後,暴至巨富。」從此,祭灶風俗就流傳下來。
  • 科普潮汕人的小年習俗
    農曆臘月二十四,也就是就是我們潮汕人常說的小年,也稱祭灶節。今天已經臘月二十三,還有一天就小年,你是否了解潮汕的小年習俗?臘月二十四,是民間祭灶的日子,又被稱為過小年。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
  • 除了小年,還有哪次拜灶王爺的好時機?拜灶神安家宅有哪些講究?
    說起灶王爺,相信大家都不過陌生。在舊時老宅,大部分人家都在廚房供奉有灶神。每年臘月,「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祭灶,用灶糖糊住灶神的嘴,送灶王爺上天,讓他在玉帝面前言好事的民俗。從這一天起,就開始了熱熱鬧鬧的新年。
  • 「謝灶」到!廣州人的小年原來是這樣子……
    為何不是同一天 日曆上寫著小年的是廿三 但有很多南方人都在廿四才過小年 為此,不少媽友可能會問 為什麼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