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亦兵大提琴樂團「打卡」中軸線 牛小北 攝
中新網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 高凱)5月21日,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率領自己的樂團,首次走進北京中軸線先農壇拜殿,當濃鬱深沉的大提琴遇見中國百年古建,穿越時空的音樂對話令現場200餘名觀眾神遊其中。
當日的這一場特別「相遇」,正是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走出去」系列公益演出的又一次綻放。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對農耕文化的敬重與崇拜已成為中華民族之魂。位於北京城南中軸線西側的先農壇,是中國古代等級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農場所。2018年,北京市文物局將先農壇在內的14處遺產點納入「中軸線申遺」項目中。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是世界上現存最長、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軸線。
朱亦兵大提琴樂團「打卡」中軸線 牛小北 攝
作為「北京脊梁」,中軸線匯集了北京城建築的精髓,見證著這座古都的歷史變遷與傳奇。為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大力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音樂家們首次走進這座古樸莊嚴的皇家壇廟,以音樂的方式讓深巷中的古建生動鮮活起來。
當日的音樂會舞臺設置在最具代表性的拜殿月臺上,古樹蔥翠間,朱亦兵大提琴樂團的音樂家們將最柔情的樂聲送給來往的遊客、附近的居民和學生。
熱衷於傳播古典音樂的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近年來不遺餘力地為基層觀眾傳遞普及音樂,讓更多觀眾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此次走進先農壇,他與樂團精心編排了一系列「親民」的曲目,在他深入淺出的生動講解下,觀眾輕鬆愜意地走進這繽紛多彩的音樂世界。
音樂會以巴赫著名的《G弦上的詠嘆調》開場,委婉動聽的旋律與古建交相輝映,蕩滌人心。在隨後阿根廷作曲家皮亞佐拉的《自由探戈》、法國作曲家福雷的《夢後》等風格各異的樂曲中,朱亦兵大提琴樂團帶領觀眾暢遊在廣闊的樂海。
音樂會上,當蒙古民歌《鴻雁》、北京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等耳熟能詳的歌曲響起之時,臺下觀眾不禁隨著美妙的旋律哼唱。
至此,國家大劇院「走出去」公益演出也即將接近尾聲,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中外藝術家和知名院團音樂家的足跡已走過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冬奧組委、公益機構、消防中隊、基層社區、文博機構、經濟開發區等地,以滿腔的熱情踐行著「讓室內樂流淌在城市血脈中」的藝術理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