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生辰八字的「宮位」與「透幹通根」有怎樣的關係?》發出後,很多粉絲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不同的宮位通根,與同柱通根有什麼區別?」就這個問題,我昨天晚上輾轉反側,終於想出了一個好的方法來向大家解釋。有句俗語叫做「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們就以這句話來解釋同柱跟他柱通根的關係。
假設四個天幹都在一個餐桌上吃飯,因為飲食習慣,不同的天幹吃的東西不一樣。比如天幹A,他就喜歡吃青菜,對肥肉不感興趣。在同桌還有一個天幹跟天幹B的飲食習慣一樣,但是他跟天幹甲離的位置比較遠。在桌面上只有一盤青菜,因為只有天幹A和天幹B愛吃青菜,所以就由他們兩個專享這盤青菜。
請記住這個餐桌的臺面是不能旋轉的,而這盤青菜放在天幹B的前面,所以天幹B只需要動動胳膊就能吃到青菜,而天幹A則需要站起身才能夠的著,因此天幹B自然就吃到的青菜多,而天幹A吃到的青菜少。這就好比是年支為「寅」,天幹B是「甲木」在年幹,而天幹A也為「甲木」卻在月幹,兩個人離「寅木」這個根的位置就決定了兩者所汲取到的「營養」不同,所以是通根的力度不同。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同桌還有個天幹C,他對青菜不方案,但是也沒有A和B那麼喜歡,因為桌上沒有他喜歡的菜,所以暫時用青菜將就下——這就是天幹「乙木」,它最喜歡的根是「卯」,但是「寅」也可以。所以整個桌面就形成了這個局面:B吃到了大部分的菜,A也吃到了不少,C當然也吃到了,只是少點而已。
菜在面前,就是同宮;菜不在面前,就是他宮;不是特別喜歡,但是也將就的,就是同五行不同陰陽,根據喜好、位置所以就形成了通根的幾種局面。當然了,通根與透幹遠比就餐的情況複雜,我所以用它來做比喻就是因為大家對它比較熟悉而已。如果通根透幹一起考慮,我認為用「相親會」比喻更恰當,以後我會詳細說明。
文|西風獨醉 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
(請大家關注我,和我探討命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