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逃兵,在項羽身邊默默無聞,在劉邦身邊大放光彩

2021-01-09 三悟頻道

公元前206年,項羽身邊的一個逃兵投靠了劉邦,初次見面,劉邦就封這位逃兵為「都尉」,負責監督軍中老將,並且可以與劉邦同坐一輛車出行;對於一個寸功未立的人來說,這種高規格的待遇,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

於是,劉邦身邊的一些老將,在私底下議論起來:「這小子就是一個逃兵,在項羽那裡默默無聞,現在,投靠了漢王,漢王卻讓他負責監督我們,還允許他與漢王同坐一輛車出行,這還有沒有天理啊?」

後來,這些抱怨聲傳到了劉邦的耳朵裡,可是,劉邦不為所動,堅信這位「逃兵」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說了這麼多,這個「逃兵」是誰呢?他不是張良,也不是韓信,他是出身貧窮,但是,後來貴為西漢丞相的陳平。

陳平投靠劉邦之時,大家都不了解他,就連周勃、灌嬰這些名將,也都在劉邦面前詆毀他,說:「陳平雖然長得好看,是個美男子,但是,他內心未必有真東西。」

劉邦聽後,心想:你們這些人啊,嫉妒心太強了,人家陳平剛來,就嫉妒人家,詆毀人家,也太小心眼了。

周勃和灌嬰見劉邦不聽,便試圖舉幾個例子,說道:「我們還聽說啊,陳平在家的時候,經常與他嫂子私通;最初,他在魏王身邊做事,得不到重用,便投靠了項羽,但是,又與項羽貌合神離,無路可走時,這才逃出來投靠了漢王您吶。還有,您讓他做都尉,主管護軍,整肅軍容軍紀,但是他卻接受將領們的金錢,誰給他錢多,誰就從他那裡撈些好處,誰給他錢少,他就給誰穿小鞋,所以,他是一個反覆無常的作亂奸臣,漢王要明察啊!」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一些流言蜚語,說的多了,也就分不開真假了。

劉邦聽到這裡,耳朵根子一軟,便懷疑起陳平來了,他派人找來魏無知,魏是陳平的「入漢」介紹人,劉邦便責備他薦人失察。

誰知,魏無知卻說:「我推薦他,是因為他有才能;陛下今天說的,是他品行方面的問題;當今楚漢對峙,我向漢王推薦善出奇謀的人,只關心他的計謀是否對我們有利罷了;至於,他與嫂子私通、接受錢財,又有什麼好懷疑的呢?」這就如《史記》記載:『無知曰:楚漢相距,臣進奇謀之士,顧其計誠足以利國家不耳。且盜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劉邦也不是傻子,他也不想只聽一面之詞,於是,他又找來陳平,責問道:「陳平啊,你先去侍奉魏王,稍有不合,就離他而去,轉投項王,如今,你又來投靠我,你就是這麼三心二意麼?」

陳平解釋道:「魏王不採用我的建議,所以,我離開了他,轉投了項王,但是,項王所信任的人,大都是項氏子弟和他媳婦家的兄弟,即使外人有才,項王也不會重用,所以,我離開了他。後來,我聽說漢王能用人,所以,我就歸附了您。」

「那你接受別人的錢財,又是何道理?」劉邦問道。

「我空身而來,不接受他們的金錢,就沒有辦事的經費。如果漢王覺著我的計策有用,希望您及時採納;如果您覺著沒用,那些金錢還在,我現在就可以封好,送回官府,並請求辭職回家」,陳平說道。

其實,劉邦也十分了解魏王和項羽的為人,結合陳平的解釋,他覺著陳平說的非常有道理,於是,他向陳平道歉,並大大地賞賜了他,提拔他為護軍中尉,讓他監督所有漢軍將領。

公元前204年,楚漢雙方發生了滎陽之戰,項羽切斷了漢軍的糧道,將劉邦團團圍在了滎陽,迫於形勢,劉邦向項羽求和,請求將滎陽以西的地方割為漢地,項羽不從。

無奈之下,劉邦找來陳平商議,詢問退敵之計。

陳平想了想,便說:「雖然項羽身邊有幾位剛直的大臣,比如,亞父範增、鍾離味、龍且、周殷等人,看起來十分團結,但是,我也有退兵之計!」

「什麼計策?快快說來」,劉邦已有些迫不及待。

「項羽不僅生性多疑,而且善聽讒言,您如果捨得拿出幾萬斤黃金,施行反間計,離間項羽和範增、鍾離味等人的關係,讓他們互生猜忌,他們肯定會自相殘殺,到時候,我們漢軍就可以趁機攻打他們了」,陳平細細分析道。

此時,劉邦只想退敵,哪還在乎幾萬斤黃金啊,於是,當場拿出四萬斤黃金,交給陳平,讓陳平按計劃行事,並表示自己不會過問這些黃金的支出情況。

拿到黃金後的陳平,不惜重金僱傭了很多心腹,潛伏在楚軍之中,揚言鍾離味等人,因項羽分封不均,將要與劉邦聯合,共同消滅項羽。

項羽聽後,果然猜疑起鍾離味等人。但是,項羽也不是傻大粗,他也想摸一摸鐘離味和劉邦的底兒。

於是,項羽安排使者出使漢軍,名為訪問,實則打探消息。

這時,劉邦又採取了陳平的計策。

還沒等項羽的使者進入劉邦的營帳,劉邦在營帳內就早早準備好了豐盛的宴席。等項羽的使者進入營帳後,劉邦佯裝吃驚,說道:「我還以為是亞父的使者,原來是項王的使者啊,來人,快換一桌飯菜來。」

項羽的使者聽後,非常高興,心中讚美劉邦仁義道德之類的。

過了一會兒,侍從將新的飯菜給端上來了,項羽的使者看後,傻眼了,原來換上來的新飯菜儘是些粗糠爛菜。

受了一番屈辱後,項羽的使者回去了,便把這些情況匯報給了項羽。項羽一聽,非常氣憤,甚至喪失了理智,他開始懷疑自己的亞父範增,甚至,不再聽從範增的建議。

範增是個聰明人,見項羽懷疑自己,一氣之下,辭職回家啦,臨走之時,留下一句話:「天下大事,基本定局了,項王自己幹吧……」

失去範增,猶如失去右臂,再也沒有人能為項羽出謀劃策了,於是,主動權回到了劉邦手裡。

一天夜裡,陳平秘密安排2000名婦女從滎陽城東門出城,幹擾楚軍,黑燈瞎火之下,楚軍還以為是劉邦率隊出逃,馬上發起了追擊,誰知,陳平陪著劉邦從西門逃走了。

就這樣,憑藉陳平的計謀,解了滎陽之圍,同時,除去了項羽最重要的謀士範增,可謂是一箭雙鵰。

後來,劉邦感嘆:「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相關焦點

  • 項羽當年不講武德,放冷箭偷襲老劉邦,劉邦為何不勸他好自為之?
    楚漢相爭中後期,原本佔據優勢的項羽,已經漸漸失去了優勢,無力應對劉邦的一步步包圍了。天生驕傲的項羽便想再次用陰招陰劉邦。項羽派人到漢軍營壘前叫陣,漢軍不應,項羽便讓人在漢軍陣前辱罵漢軍、辱罵漢軍將領、辱罵漢王劉邦。劉邦便叫一個婁煩擅射的將軍把叫罵的楚軍射殺。項羽只得又派人去叫罵,劉邦便叫婁煩將軍繼續射。
  • 在楚營三年的呂雉,回劉邦身邊後性情大變,難道和她的清白有關?
    她的一生也是很悲慘的,因為一場就會就被自己的父親許配給了一個無賴,可以說的是把這個千金大小姐推到火坑裡面去,付出的代價真的是太大了,從剛開始的什麼都不缺的生活到後來跟著劉邦一起吃苦受罪。在劉邦和項羽爭天下的時候,兩個人差不多打了五六年的時間,剛開始的項羽是比劉邦強大很多的,不過到最後就只能在烏江自殺了,就這樣劉邦當上了皇帝,劉邦能當上皇帝是真的不容易。
  • 白羊座的項羽為何打不過雙魚座的劉邦
    沛公劉邦就在項羽志得意滿的時候,在他眼中一個不可能成事的人已經慢慢的走上了舞臺。沛公劉邦,就是這個開創了大漢四百年江山的神奇人物。出生於市井,四十多歲仍然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整日與狐朋狗友吃酒玩樂,怎麼也想不到這是一個可以幹大事的人。似乎也是天命,劉邦被迫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因為喝酒玩樂也確實結交了一大幫好兄弟,大家都願意跟著他幹。雙魚座的能量在這個時候發揮出來了,生性浪漫的他最仗義,兄弟們都服他,既然要上芒碭山革命,那就去吧!
  • 劉邦,擊敗項羽後,他急切地做了些什麼
    公元前202年,四面楚歌,項羽在頑強突圍後,到了烏江邊,西楚霸王烏江自刎,為時四年半的楚漢相爭,以劉邦帶領的漢軍取得勝利宣告結束。劉邦一統天下後並不急著稱帝,他明確的知道下一步的舉動,就是先解除身邊的武裝威脅!
  • 項羽和劉邦都是推翻秦朝大軍中的佼佼者,但兩人的威望卻大不相同
    項羽和劉邦都是推翻秦朝大軍中的佼佼者,但兩人的威望大不相同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開始的組建項家軍,然後徵戰四方。可以說項羽是抓住了當時的天下大勢。而劉邦呢?不過是混混出身,可以說流氓的那一套他都會,不過憑著自己的一番操作,竟然也佔據了一方。項羽性格剛猛,用人也一定要自己信得過的。
  • 劉邦個人才能一般,為什麼能打敗項羽,駕馭更多比他更強的人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電視劇以及一些記載把他描述成一個非常無賴的形象,這個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劉邦其實劉邦是一個從無到有逐漸實現自己價值的人,其實他手下具有非常多的人才,這些也為他打下江山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他本人最大的對手就是項羽,但是項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不善於用人才。項羽英勇善戰,也是由於這樣他的性格方面比較自負,從來不主動聽從別人的意見,從而錯過了最好的殺掉劉邦的時機,在早期韓信也將投奔於項羽,但是得不到項羽的重用,之後投靠劉邦。
  • 劉邦身邊人才濟濟,一是佔了時代的便宜,二歸功於他的遊俠生活
    最典型的人生逆襲屌絲就是李斯,師從大儒學家荀子,之後入秦,拜在呂不韋門下,又善於表現自己,得到了到秦王身邊工作的機會,最終成為一國之相。但並不是每個人才都有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戰國時代著名的四公子門下人才濟濟,但青史留名的也沒幾位,毛遂要不是自薦,我們也不會認識他。也就是說,在戰國時代大概率呈現的局面是「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的狀況。
  • 假如劉邦和項羽當老闆,你會跟誰?職場邏輯告訴你:項羽不靠譜
    劉邦和項羽,是浩瀚歷史長河中兩個風雲人物。可結局卻令人匪夷所思,驍勇善戰的項羽敗給了地痞無賴劉邦。這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有什麼內在奧秘?假如穿越到現在,他們兩人同為老闆的話,誰會成為頂尖富豪,誰又會傾家破產呢?從歷史來看,他二人所代表的兩大集團力量,進行過一番鬥智鬥勇的博弈,以劉邦當上皇帝,項羽自刎烏江而告終。
  • 霸王項羽一生光明磊落、胸懷坦蕩,卻也曾暗箭傷人,劉邦險些喪生
    最後劉邦成功地把漢旗插在了彭城的城牆上。項羽的霸王也不是浪得虛名,聽劉邦把自己的老窩給端了,把主力依舊放在齊地,自己帶領5萬精兵回師克漢。漢軍大敗,項羽一直尾隨追擊。劉邦直到滎陽的時候才緩過一口氣。自此,項羽兵團和劉邦兵團進入了長達4年之久的拉鋸戰。
  • 項羽死後,劉邦想了計謀,雖未殺其族人,卻讓人羞憤難當
    關於劉邦與項羽之間的故事,世間流傳著諸多版本,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卻是故事的結局。在眾人眼中,劉邦不過是一個泥腿子而已,怎麼可能戰勝項羽這個貴族之後呢?然而,劉邦不但贏了,而且贏得非常漂亮,讓堂堂貴族之王死無全屍。大家以為項羽死了,劉邦與他的仇恨就算完了嗎?怎麼可能呢?
  • 劉邦死前終於明白,當年項羽放棄回江東的原因,明白了什麼是英雄
    楚漢爭霸是項羽下烏江邊自刎後緩緩落下了帷幕,與其一起結束的還有項羽那轟轟烈烈的一生。這樣的結果是劉邦想要的,但是也是劉邦所疑惑的,他不知道為什麼項羽為什麼就那麼輕易的放棄了乘船逃跑的機會?他不知道項為什麼會在生和死之間選擇了死。
  • 劉邦一個「流氓」一樣的人,他是憑藉著什麼坐上皇帝寶座的?
    劉邦是流氓嗎?其實並不是。劉邦可是泗水亭長,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所長,別看官小,可也是公職人員,而且他還迎娶了大戶人家的閨女呂雉。可以說劉邦人生最開始就是一個上班族命運,之所以獲得天下,是因為他天時地利人和都佔全了!
  • 項羽弒其君,造成了什麼樣的惡劣影響?劉邦是如何借題發揮的?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楚懷王派項羽、宋義領軍援救趙國的邯鄲城。進軍途中,項羽以宋義畏戰享樂為由,斬殺了他,奪得了楚國的軍權。楚懷王得知後,惱恨不已,但對項羽無可奈何,只能封為他上將軍。項羽率領三萬楚軍,破釜沉舟,擊敗了秦軍三十萬主力,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
  • 楚霸王項羽是怎麼敗給泗水亭長劉邦的?草根和貴族之間的較量
    韓信在項羽軍營中,只是一個小小的郎中,而當韓信也奔跑到草根劉邦軍營,劉邦竟為他拜將授官;英布同為諸侯王,卻因為沒有服從項羽的命令,他便打算攻打英布;範增屢次出謀劃策均不被採納,卻因為劉邦的一個反間計,項羽便開始猜疑,疏遠他。項羽作為一個集團的領導者,他既不能收買人心,也不能知人善任,他的部下走的走,散的散,就連自己尊稱為亞父的範增他都懷疑,那麼,最終等待他的只有不歸路。
  • 項羽要和劉邦單挑,劉邦八字回懟,流傳兩千多年,已成口頭禪
    劉邦出身平民,雖好遊俠但武藝稀鬆,因為酒後膽壯,殺了一條大蟒蛇,這才拉起了一支隊伍; 項羽貴族出身,力能扛鼎且所向無敵,屬下兵多將廣,對他無不又敬又畏。 項羽一生從無敗績,反觀劉邦勝少敗多,然而最終的垓下之戰中,劉邦完成了逆襲,將項羽逼得烏江自刎,取得天下。
  • 在歷史中,項羽如果回到江東,重整旗鼓,能否打敗劉邦呢?
    有良多的事務,是讓人感應到惋惜與遺憾的,要是起先不是如許,或是怎樣,做出了良多的假設,以顯露對那個讓人填塞遺憾的汗青的抗衡,給自身一個心理慰藉。而此中,對讓人感應到遺憾的即是項羽的兵敗以及自尋短見,讓多數的後裔扼腕感嘆。這樣的大英豪千年不遇,竟落得這樣終局,若何能讓人信賴與理解。
  • 從《史記》中項羽和劉邦的外貌說起
    劉邦酒後,夜行澤中,前行者還報:「前有大蛇當徑」,不如返還。劉邦醉言:「壯士行,何畏!」於是前行,拔劍擊斬蛇。後人來到蛇斷為兩節的地方,「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後人將此事告知劉邦,劉邦「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
  • 劉邦升職記:從一介農民到大權在握的皇帝,我是如何逆襲上位的
    沒辦法啊,要想成功,總得有點小手段,在那個年代,大家都相信神跡,為了自己的前途,搞點神話,給自己增添點光彩,也是一種造勢。 光有造勢,還不夠,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別人一看你沒真本事,還是白瞎,除了造勢,還得有點真本事。劉邦雖然自己各科單項成績不怎麼好,但是他有一個非常突出的能耐,那就是善於——善於聽取別人建議。
  • 兵仙韓信一生欽佩的人,不是運籌帷幄的張良,而是默默無聞的他
    兵仙韓信一生欽佩的人,不是運籌帷幄的張良,而是默默無聞的他今天小馬歷史錄帶大家看一下兵仙韓信的故事。對於中國古代優秀將領排名的時候,及時非要評出前十,兵仙韓信也必定榜上有名,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事,像韓信這樣一個心高氣傲的軍師奇才,也曾佩服過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對於韓信的軍師才華,是毋庸置疑的,關於韓信的軍師才能,曾經留下過兩個事跡,成為其千古談資。第一個,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將其追回之後,還力勸劉邦將韓信拜為大將軍。秦漢之際的大將軍權力極高,是君主之外擁有最高軍事指揮權的人。而在此之前,韓信只是項羽手底下一個執旗的雜兵。
  • 楊喜:割下項羽大腿被劉邦封侯,800年後他的子孫一統中國稱帝
    ,項羽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星,歷朝歷代的人說起他,都說他是英雄,歌頌他功德和英勇的詩篇就有太多太多,譬如當年李清照那一句千古絕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不過當年的項羽,身為英雄,確實輸得也是極其慘烈,當時他的軍隊大勢已去,劉邦已經要勝利了,劉邦還下了命令,說取了項羽首級就能封侯,這個獎賞讓很多人都躍躍欲試、摩拳擦掌,他們在一番激烈的爭鬥中,成功地砍掉了項羽的首級與、四肢,獲得封侯。取得項羽首級的人一共有五人,其中一位名字叫做楊喜,他的人生也從此低開高走,一躍成為了一個漢朝的侯,比起之前普通的小兵,等級躍升了好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