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文、結構及釋義
火天大有
大有收穫
離上
偉大的事業
乾下 (六爻,從下至上,依次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六五、上九)
大有:元亨。
《大有》卦象徵大獲所有:至為亨通。本卦一陰居尊,獲五陽之應,正具此象。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此以卦中一陰獲五陽之應,釋卦名「大有」之義),曰大有。
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此以上下卦象釋卦辭「元亨」之義),是以元亨。
《彖傳》說:「大獲所有」,譬如陰柔者得居尊位、高大而能保持中道,上下陽剛紛紛相應,所以稱「大獲所有」。
此時能夠秉持剛健而又文明的美德,順應天的規律、萬事按時施行,這樣前景必然至為亨通。
《彖》傳,統論一卦之義。
這個如果用在歷史人物上,則可以用武則天來說。
而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即使我們居弱勢地位,我們也可以通過以柔克剛等各種方式來團結、組織有優勢地位的人、物,使得這一切的資源都能夠為我們所利用。
這樣的話,我們的事業必定能夠非常順利、成功。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釋《大有》卦上離為火、下乾為天之象);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這是說明「君子」觀《大有》之象,悟知在所獲眾多之時,應當不忘止惡揚善,順從「天意」、休美「物命」)。
《象傳》說:火焰高懸天上(無處不照),象徵「大獲所有」;君子因此在所獲眾多時「遏止邪惡」、倡揚善行,順從「天」的意志、休美萬物性命。
《大象傳》「遏惡揚善,順天休命」,則是衍發「火天」明照之象,指出「大有」之時應當守正行善。
這個其實也暗含了「居安思危」的意思,或者用諺語說,就是「有日思無日」。#心晴計劃#
意思就是說,當擁有物質、資源等的時候就要想到沒有物質、資源的時候,在擁有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藏富於民」的方式來把我們的資源都分散於顧客、供應商等。
然後,等到我們需要的時候,再通過其他的方式來獲取,一切東西只有流通起來才能不斷創造價值,埋在地下的,永遠都是死物。
初九,無交害,匪咎(此謂初九處「大有」之始,以陽居下,與四無應,有與人不相交往之象,因此不惹禍患、不致咎害);艱則無咎(此處指初九當「大有」之時,雖「無交往,匪咎」,但還須牢記艱難,才能長保「無咎」)。
初九,不交往不惹禍,自然不致咎害;但必須牢記艱難才能免遭咎害。
這個也可以說是暗含了「慎始」的意思,只是活用為為了免遭咎害,需要牢記艱難。
《象》曰:《大有》初九,無交害也。
《象傳》說:《大有》卦的初九爻,說明初九不交往也就不惹禍害。
初九爻義體現於兩方面:一是身雖處「大有」,但能慎守靜居,不濫與物「交」,遂能「無害」、「匪咎」。
二是當此之時,又不可因「大有」而忘艱難,故爻辭特稱「艱則無咎」。
就警戒意義言,後一點尤為深切。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任何時候切不可恃才傲物,除非是為了更深的事業目的,否則的話,一切的炫耀都是愚蠢的。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
九二,用大車運載財富,有所前往,必無咎害。
這是比喻九二以陽剛處「大有」居中應五,有見信於「君」、任重道遠之象,故所往必無咎。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象傳》說:「用大車運載財富」,說明要裝積在正中不偏之處才不致危敗。
九二身負重任、前景光明,其「富有」猶如用車載鬥量。
但能獲「無咎」,則關鍵在於居位適中,行為不偏,因此《象傳》發「積中不敗」之義。
這裡強調了一點,那就是不管「富有」程度如何,如果不能夠居位適中、行為不偏的話,那麼一切到最後都是要頹敗的。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同樣都是「貪」,有的人最後被下獄了,而有的人最後成了諸侯,這就是差別。
我們需要效仿的就是「竊國者侯」對「度」的把握。
九三,公用亨於天子(此句說明九三處下卦之上,剛健居正,猶如「大有」之世的「王公」,故以「亨於天子」設喻),小人弗克(此句從反面設戒,言「小人」不能當此大任;意指九三必須修德守正,不可稍懈)。
九三,王公向天子獻禮致敬,小人不能擔當大任。
此處強調了一點,那就是即使「富有」,但是仍須修德守正,不可懈怠。
這在我們創業也是一個道理,即使以後我們「富有」了,仍須修德守正,不可懈怠,更何況現在我們處於一個資源貧瘠的狀態,所以更需要好好努力了。
這點對於我個人來說尤為重要,所以,我必須儘量安排好每天的事情,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首先就是讀書計劃不能中止,其次就是我們的創業每天都要有進步。
所以,一個詳盡的計劃是非常有必要的。
《象》曰: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害也。
《象傳》說:王公向天子獻禮致敬,要是小人當此大任必致禍害。
時當「大有」,物阜民豐;「王公大臣」必歸此功於「君上」:既致敬意,又藉以歌頌昇平。
此處活用在企業管理中,和彼得原理有異曲同工之妙。
彼得原理,說的是,在企業管理中,人的職位不斷上升,直到有一天升到了不能勝任的職位,然後就此壞事了。
用本卦的說法,就是職位不斷上升,終於讓一個低職位的「君子」成了一個高職位的「小人」了。
這給我們的警示意義就是:人不管什麼時候都要保持學習狀態,不然,當有一天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時候,就要開始壞事了。
九四,匪其彭,無咎。
九四,富有不過盛,則無咎害。
此謂九四以陽居上卦,「大有」漸盛;且陽處陰位,有不為過盛、謙恭順承六五之象,故獲「無咎」。
這裡的「富有不過盛」,可以理解為兩層意思。
首先就是本意,富有不過盛,這樣的話,不容易引起別人的嫉妒之心、讓別人惦記上;
其次,就是即使富有過盛,那也不能顯露出來,讓別人覺得富有不過盛,也就是說要保持低調,不然容易惹禍上身。
這裡特別強調了一點,那就是人要低調,不管是在哪一方面,太囂張了終究是要惹來禍害的。
因為人性本惡,人都是有嫉妒心理的,不管是一個人的美貌、身材、財富,還是能力等方面,你可以擁有,但是一旦你處理不當,因此惹來別人的嫉妒之心,那麼你就要非常小心謹慎了,因為「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一旦被「惦記」上了,就容易惹禍上身,所以,一定要低調。
《象》曰:「匪其彭無咎」,明辯晢也。
《象傳》說:「富有不過盛、則無咎害」,說明九四具有明辨事理、權衡自身處境的智慧。
此句釋九四「無咎」的原因。九四近「君」處危,「知幾」自抑,是獲得「無咎」的重要原因。
爻旨頗含「明哲」才能「保身」的誡意。
凡事保持低調也是一種「明哲保身」的方式。
六五,厥孚交如。
此謂六五柔居「君位」,以信交接上下眾陽,為大獲人心、富有至盛之象,威如,吉(指六五以「誠」待物,其「威」自顯,故獲吉祥)。
六五,用誠信交接上下,威嚴自顯,吉祥。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無備也。
《象傳》說:「用誠信交接上下」,說明六五以己信啟發他人的忠信之志;「威嚴自顯的吉祥」,說明六五行為簡易、無所防備(而人自敬畏)。
六五以柔居尊,有「謙虛」之象;又處「中」位,即《彖傳》所謂「大中」之義。
這裡強調了柔居尊位而眾陽來從的一個前提,那就是居尊位的柔要以誠信待下,以此激發眾陽的忠信,在我們創業過程中,也就是說,我們管理下屬,要以誠信來交往,以此激發他們的忠信,這樣我們就能夠行為簡易而人自敬畏了。
當然,即使是這樣,還是需要首先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來進行保證:即使沒有激發下屬的忠信,他們也不能隨意背叛我們。
上九,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上九,從上天降下祐助,吉祥而無所不利。
此謂上九以陽剛之德居《大有》卦終,超然安處於「無位」之地,猶如獲「天祐」長保富有,故「吉無不利」。
此處再次強調,不管如何富有,都要有陽剛之德。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象傳》說:《大有》上九爻的吉祥,是從上天降下的祐助。
物獲「大有」至盛之時,欲長保不衰,唯須守順謙下、誠信接物、見賢思齊。
這三者又以「順」為首要前提。即一切順應規律,順其自然。
《大有》卦辭稱「大有,元亨」,正含盛讚「富有」之義。
六爻所示,則是當「大獲所有」之時,如何善處「大有」的道理。
視諸爻情狀:初,「富庶」之始,不濫交(不交往不惹禍)則「無咎」;
二有「車載鬥量」之富,慎行中道也獲「無咎」;
三富若「王公」,恭敬獻亨於「天子」則有利;
四雖富而能自抑,不為過盛必「無咎」(低調);
五居「大有」之尊,誠信遍施上下獲「吉」;
上謙順安處,得「天祐」長保富有。
顯然,各爻情狀雖不一致,但均主於妥善安保「富庶」。
當然,卦旨並非僅僅示人居處「大有」之道。
從上下象取「火在天上」及卦中六五喻「明君」、群陽喻「賢臣」的蘊義看,似又表露著「大有」之世的出現,與「政治昌明」的必然聯繫。
「大有」可以說是「盛世明治」的直接體現:這實為本卦象徵大義的一個重要側面。
二、總結推廣
這個可以說是我們創業之後,財富或者其他方面「富有」時該如何處理。
首先,當創業開始,拿到第一個單子,或者說是實現第一筆收入的時候以及之前,我們應該是要不隨便開銷,一切錢都用在刀刃上,這樣的話,可以免遭咎害;
第二,當我們的財富可以用一些單位來計算,也就是「車載鬥量」的時候,我們需要把握住管理、投資財富的度,也就是說實現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保持業務投入方面的中正,行為適度,不盲目投資,也不保守聚財,慢慢地也可以實現財富的持續增值。
第三,當我們的財富更上一層樓,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我們需要和供應商、客戶都處理好關係,讓供應商有利可圖、讓客戶滿意,最終實現我們的財富的增長;
第四,當我們的財富能夠引起別人的關注、甚至嫉妒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能夠自抑,不囂張、不得瑟,始終保持低調,不引起別人的嫉妒,也不讓別人摸清我們的底細(這點可能有點難,所以,這就需要運用《孫子兵法》裡面的虛實之計,虛虛實實、實實虛虛,讓別人無法明確判斷或通過其他信息來混淆視聽),這樣的話,也可以免遭咎害;
第五,當我們公司的規模達到大型企業的標準之後,我們就需要考慮以誠信來和各方交往,包括我們的供應商、客戶、員工,甚至是其他利益相關者,以此來打造我們的品牌價值,實現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第六,公司發展到了世界五百強的時候,為了長久地保持這樣的態勢,我們需要守順謙下、誠信接物、見賢思齊,在各方面綜合加強管理,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這樣的話,儘量把一切的工作都日常化,日常的工作都流程化,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實現產品、服務的創新,那麼整個公司就比較完善了。
做人的道理與此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