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最近一部超火爆的盜墓劇引爆全國。小編作為一個盜墓劇忠實粉,也是加入到追劇大軍之中。轉眼之間,還沒有盡興,已經結局。追劇時,完全融入角色之中,伴隨著劇情的發展,小編的心情也是跌宕起伏。尤其是崑崙、老洋人、花靈、羅老歪之死的時候,雙眼更是熱淚盈眶,崑崙的忠勇,老洋人、羅老歪的喜劇擔當、花靈此劇最美顏值沒有之一。
盜墓劇為小眾熱劇,其中有很多專業名詞,可能初看盜墓劇的觀眾很陌生,雲裡霧裡的,今天小編為大家著重介紹裡面的盜墓專業名詞,讓各位朋友了解一下。如有不對的地方,各位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一、怒晴湘西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劇名,可能看的不認真的小夥伴對這部鬼吹燈系列劇名一知半解,感覺本劇一直在瓶山探元代大將軍墓葬。片名和劇情屬於八竿子打不著,毫無關係。這裡請聽小編給眾位解釋下,顧名思義,湘西為地名,是現今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處。相傳,湘西信奉鳳凰圖騰,盛行古代巫蠱之術,湘西趕屍術正是其中最有名的巫蠱之術,雖然從未有科學證實,但一直在古代奇書異聞中廣為流傳。而此劇瓶山元代大將軍墓正是在此地。而怒晴二字又作何解呢?可能乍一說,大家很茫然,那一說那個牛哄哄的大公雞大家印象必然深刻。能克毒蜈蚣、通靈性,雖然不敵那個小蜈蚣的祖宗那條六翅蜈蚣,但在其眾人力戰六翅蜈蚣時奮勇殺敵。這隻雞就名為怒晴雞,有鳳鳴之象,雞禽眼皮生在上面,更兼一身彩羽金爪,此乃珍奇異獸。傳聞更是鳳凰後裔,湘西圖騰的化身,通靈性,克五毒。怒晴湘西劇名正是由此而來。
二、卸嶺力士
卸嶺力士為盜墓四大門派之一,其餘四門分別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發丘中郎將、卸嶺力士。卸嶺一脈相傳發跡於漢代亂世,其傳承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戰神呂布為董卓盜取墓葬以充軍餉正是用的卸嶺一派手法。卸嶺力士正是此劇男主角總把頭陳玉樓一眾小馬仔的門派,把頭哥也是卸嶺一派的當家人。盜墓四派各有奇術,卸嶺一派重在器械。皆是聚眾行事,弟子多是貧苦人家,有大墓消息的時候下墓掘金,沒有的時候多在山林之間截取不義之財,救濟百姓。卸嶺眾人又多為綠林中,人人皆會武藝有看家本領,又擅長器械,所以被稱為卸嶺力士。
卸嶺也是四大派中人數最多的一派,因此在劇中也被稱作是賊寇、響馬,其江湖地位也是數一數二,在湖南湘西地界更是頂尖門派。劇中飼養怒晴雞的老漢,為北極山金宅雷壇道門中人,一聽紅姑一報常勝山,身形頓時顫了三顫,羅老歪也是對陳玉樓禮讓有加,馬元帥也是稱陳玉樓是一方諸侯,可見其江湖勢力之強盛,可謂是叱吒一方。即便是亂世軍閥,也只能對卸嶺總把頭招安,不敢與之為敵,一者是其卸嶺多為義匪類,小弟眾多,俗話說蟻多咬死象,不怕與賊為敵,就怕為賊惦記,時不時的放兩冷槍,防不勝防又煩不勝煩。二者,盜掘元代大墓,確實需要陳玉樓一眾為其效力,畢竟術業有專攻。
把頭陳玉樓其人在劇中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感覺一無是處,就是靠小弟眾多毫無絕技可言,只靠最後爆發了一下。實則不然,其劇情說道陳玉樓生來五感敏銳過人,普天之下再無二人,正好施展卸嶺一脈聞字訣中聽風聽雷的辯龍之法。嗅覺更是卸嶺看家本領,鐵釺子只要往地下一打,拔出來,只要一嗅土壤味道,二觀土壤顏色,三摸土壤手感,其山川地脈走勢就可了如指掌。陳玉樓本人耳聰目明,更有一對夜眼,可在夜中視物,目力更是異於常人。所以在劇尾陳玉樓的槍術不能說是,百步穿楊,數一數二,但也是彈無虛發,其槍法也是受益於夜眼之功。陳玉樓性格心高氣傲,直白來說就是好面子。但也是義薄雲天,為兄弟兩肋插刀,多次救人以身涉險,陷入絕境。雖然把頭哥的實力被搬山的鋒芒所掩蓋,有一定弱化,但是還是不要太小瞧把頭哥,把頭哥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滴。
三、搬山道人
搬山道人起源為西域孔雀河雙黑山流域扎格拉瑪部落中人,族中大祭司因在扎格拉瑪山中發現一個洞,其洞黑悠悠如萬丈深淵一般,深不見底,如鬼洞一般。人們總是對未知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大祭司認為此地連接域外,於是仿造東方的金色玉石巨眼雮塵珠打造一塊相同的玉石眼睛,用來觀察鬼洞。從打造成功之時,厄運便降臨扎格拉瑪一族。凡是看過鬼洞的,身上逐漸出現一個如眼球狀的紅色花斑。擁有花斑的人,全身血液在四十歲後就會由紅色慢慢轉變為黃色,其間痛苦萬分,苦不堪言,這一詛咒並延續到後代血脈之中。族中大祭司認為詛咒源於雮塵珠也必然得靠雮塵珠所解,於是世世代代開始了尋找雮塵珠的歷程。
扎格拉瑪一脈族人逐漸在秦漢時期形成盜墓門派,其盜墓方式採取喇叭式掘丘,主要以外力破壞的手段進入墓葬。信奉陰陽五行,擅長生克制化之術,又會一些類似茅山道法之類的術法。搬山一脈為盜墓打掩護多穿著道士服飾,借道人身邊出沒山川大澤尋求大墓,又不喜與外人結伴,獨來獨往,頗具神秘之感,所以命名為搬山道人。搬山一脈盜墓不求金銀財寶,珠寶美玉,只求雮塵珠及不死仙藥。
鷓鴣哨在劇中實力那是頂尖的,武藝過人,玩槍那是如臂使指,百發百中,簡直是指哪打哪。口技絕活模仿百獸聲音,更是天下無雙,而又博學多識,曉易妖奇聞異志,識得怒晴雞。其人有情有義,智勇兼資,在劇中簡直是毫無缺點。勇鬥六翅毒蜈蚣並設計殺死,是為智勇雙全。老洋人、花靈之死,淚灑滿襟,肝腸寸斷,是為有情。多次救把頭哥又以族人性命為己任是為有義。別人是打生打死所獲甚微,鷓鴣哨卻虜獲了紅姑芳心,抱得美人所歸,這也是此劇唯一的感情戲,沒有什麼驚心動魄,好像只有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一般。其後,更是激鬥白猿與屍王,正是塑造鷓鴣哨的人物形象太過厲害,太過完美。因此也把把頭哥的實力完全掩蓋其下,完全沒法對比。
四、鎖子甲
鎖子甲是為何物,好像劇中也沒有詳細介紹。小編這樣介紹可能大家就會恍然大悟,就是在把頭哥嘴裡所說的皇家內甲,也是羅老歪眼冒金光,嘴中所說的小褂子,金光閃閃,派頭十足,小編也是及其羨慕。這裡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鎖子甲的材料一般為金屬,採用環環相扣的工藝打造。其防護能力與材料、環編制的密度息息相關。柔韌性極佳,完全不影響人的肢體活動。刀槍不入,對於利刃弓箭來說也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五、蜈蚣掛山梯
蜈蚣掛山梯為西漢末期赤眉軍攻城工具改制而來,逐漸發展為盜墓必備工具。大家在劇中也可以看到其物主體為竹子,竹筒中有套扣,兩側有平板供人踩踏,使用時環環相扣,縱向相連。多用於山川峭壁之間,在嚴峻山崖上面如履平地,這也是劇中卸嶺一脈使用為數不多的工具之一。
六、搬山分甲術
正所謂是,摸金有符,發丘有印,卸嶺有甲,搬山有術。搬山獨門功夫正是搬山分甲術,其術可細分:搬山填海術和分山掘子甲。分山掘子甲其實是穿山穴陵甲,為世間珍奇異獸,勁力精猛,與穿山甲相似而又不同。搬山世代餵食穴陵甲特殊的藥物,致使他們前肢異常發達。挖盜洞時,大的負責挖空石壁,小的負責清理碎土泥石和擴寬盜洞。其物鉤爪鋸牙,普通山壁在其爪下如豆腐一般,在劇中是為兩個萌萌的穿山甲代替了。
七、觀山太保
觀山太保也是此劇中的一個Boss,觸之就可在其周邊使人致幻自相殘殺,使得眾人損失慘重。致使小編最愛的花靈慘遭把頭哥誤殺,小編看這段也是泫然淚下。觀山太保祖上是住在巫山棺材峽中的名門望族封氏,峽中地勢險惡,藏有無數懸棺。封氏家族在懸棺中盜取許多奇書丹經,憑此習得失傳多年的煉丹之術。到了元末明初,傳到封王禮這裡,開始自稱為棺山太保。後朱元璋命劉伯溫建造皇陵,劉伯溫不願,於是引薦封王禮,朱元璋觀其精通奇門遁甲之術,於是大喜,賜封王禮和他的幾個弟子純金腰牌,從此以後稱為「觀山太保」,留在御前聽用,專職為皇家建造陵墓。
《怒晴湘西》小編認為是鬼吹燈三部曲中,最經典,最火爆,最驚心動魄的。人物塑造及其完美生動,崑崙、老洋人、花靈、羅老歪的死好像賦予了此劇靈魂一般。劇情也是跌宕起伏,代入感極強,好像隨著劇情的深入,自己也在探索元代古墓一般。雖為盜墓劇,卻也鬆弛有度,搞笑劇情也不斷插入其中,沒有壓抑感。追劇的日子是短暫的,但劇情還是深入人心,長久不忘。期待鬼吹燈系列也越拍越好,相信大家也是極其期待的。搬山、卸嶺兩派孰強孰弱也是不好分辨,各有所長,各有千秋把。那麼大家是喜歡把頭哥陳玉樓多一點,還是喜歡鷓鴣哨多一點呢?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繫作者刪除)
單選|大家是喜歡卸嶺陳玉樓多一點,還是喜歡搬山魁首鷓鴣哨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