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丹陽生態環境局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建設美麗丹陽、提升市民生態環境獲得感為目標,認真抓好長江大保護,紮實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主動落實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要求,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和更加踏實的作風深入持續開展汙染防治攻堅行動。
矢志不渝,治汙攻堅再發力
始終把改善環境質量作為生態環境部門最重要的責任田,持續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切實強化環境風險防控,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一是打好碧水保衛戰,把落實長江大保護擺在壓倒性位置,持續推進夾江片區水汙染治理和水生態修復,突出工業、農業、生活、航運汙染「四源齊控」,加快入江排口整治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認真做好丹陽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真正做到聚焦問題、突出重點、科學有效,讓規劃管用五年。二是打好藍天保衛戰,開展大氣汙染治理項目聯合督查,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大力推進工業爐窯綜合治理,深化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加快10個鄉鎮空氣監測站點建設,強化重汙染天氣應急管控措施,突出重汙染天氣下管控企業的減排工作,圍繞重點涉氣環境信訪,嚴查廢氣處理無設施、設施不正常運轉等環境違法行為,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三是打好淨土保衛戰,推進丹陽市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成效技術評估、受汙染農用地加密調查和溯源研究等工作,加快土壤環境治理與修復。動態更新土壤汙染地塊名錄,加強部門溝通,合理確定土地用途,嚴控建設用地準入,保障人居環境安全。繼續開展丹陽市重點一般固體廢物產廢單位和經營單位調查,鼓勵企業資源化利用,嚴厲打擊隨意傾倒工業固廢行為。加大新固廢法普法宣貫力度,強化危險廢物監管,督促企業依法主動申報危險廢物產生、處置情況,堅決打擊非法轉移、處置危廢等違法行為。
綠色築底,美麗丹陽建設再進步
以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為指導,著力將丹陽市生態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真正實現「環境促增長」的新轉變,為丹陽高質量發展打好生態本底。一是圍繞「長江大保護」,堅持在結構優化上「動筋骨」,實施更加積極的環境經濟政策和更大力度的綠色調整,提高環保準入門檻,推進能源綠色化改造和重汙染企業轉型發展,切實增強自然保護區、溼地保護區監督管理,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從源頭上為生態環境減負。二是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創建為抓手,緊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指標》要求,強弱項,補短板,爭取儘快通過生態環境部考核驗收。三是嚴格對照由鎮江牽頭編制的「三線一單」方案要求,明確各管控單元的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限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做好源頭管控工作,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探索生態環境保護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加快形成激勵和約束兩端發力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蘇南運河
立足當前,突出環境問題再排查
認真做好環保督察迎檢工作,緊盯我市生態環境重點領域、環境保護關鍵問題和汙染防治的薄弱環節,加強突出環境問題研判,建立問題清單、項目清單和責任清單,以前瞻性眼光制定指導性舉措,督促當地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生態環境督察整改,堅決做到督察反饋問題立即查、迅速改,重點領域問題深入查、堅決改,面上共性問題要全面查、紮實改,長期疑難問題要徹底查、有序改。
廢水處理廠
以人為本,執法監管效能再提升
貫徹「在服務中監管,在監管中服務」理念,全力提升環境執法水平。一是繼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執法檢查和生態環境領域涉黑涉惡問題線索排查等工作,夯實企業主體責任,促進環境守法成為常態。二是落實環境執法正面清單,對信譽良好的守法企業豁免現場執法,支持企業安心生產。三是規範使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對環境違法行為輕微、及時糾正、未造成危害後果的企業予以行政指導,以改代罰緩解企業發展矛盾。四是抓好環境信訪工作,堅持領導接訪,帶案下訪,包案化解等有效方法,大力壓減省部級信訪。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接受中央生態環境督察的考驗之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丹陽生態環境局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總書記考察江蘇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落實丹陽市委市政府和鎮江市生態環境局的決策部署,堅持把改善環境質量作為首要任務,持續加大綜合治理和環境風險防控力度,認真解決好群眾身邊的突出問題,以有力有效服務助推丹陽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