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聯歡晚會」是中國傳統的綜合性文藝晚會,在每年的除夕之夜舉辦,辭舊迎新,舉國同慶。
過年是每個中國人都割捨不掉的情節,而春晚正好承載了這眾多的情節。
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的發達以及年輕人多樣化的生活,春晚早已不再如以往那般備受矚目,但熱鬧程度卻絲毫未減,只是焦點放在了嘉賓陣容的猜測和流量明星的追捧上,而不是節目。
2020:第四個鼠年春晚
日子還沒到,就已經引起了激烈的討論,首先是關於主持人,據傳,新的主持陣容有任魯豫、尼格買提、尹頌、張舒越,還有演員佟麗婭加盟,魯豫和尼格買提都是專業的,不必多說,尹頌和張舒越知名度不高,沒有多少關注,佟麗婭作為娛樂圈的名人,自然成了話題中心,有期待也有質疑,不過有一說一,丫丫在氣質上應該不會輸給任何人。
再就是節目嘉賓,有說謝娜、肖戰合作小品的,有說張若昀玩趣味梗的,有說黃曉明「明學」文化的……,不過節目單尚未公布,如果真是這樣,那今年的春晚的確有了看點,並非是向流量和熱點低頭,這既符合當下觀眾的口味,也是對過去一年的回味。
2008:第三個鼠年春晚
記憶裡的2008年的春晚似乎是印象最深的一次春晚,雖然已經過了十二年。
主持人是熟悉的董卿、朱軍、李詠、白巖松等人。
節目更是引人入勝,
歌曲有周杰倫的《青花瓷》,有費玉清的《千裡之外》,有S.H.E的《中國話》,還有王寶強領唱的《農名工之歌》。
小品上有趙本山、宋丹丹的《火炬手》,有郭冬臨的《新聞人物》,尤其是「趙宋組合」的作品,多次登上春晚舞臺,帶來了許多歡樂,只是如今再也看不到了。
1996:第二個鼠年春晚
同樣是十二年,感覺2020年和2008年並沒有隔了多遠,但2008年和1996年好像隔了一個世紀,或許是時代的變化太過翻天覆地吧。
96年的春晚應該是很多80後的回憶,主持人是趙忠祥和倪萍,當年的哥哥姐姐,如今的叔叔阿姨,……時間都去哪了!
節目裡最經典的要數郭達和蔡明的小品《機器人趣話》, 即便放到今天,題材依然前衛,依然搞笑;潘長江也憑藉小品《過河》成功出圈,被很多人記住;相聲界前輩馮鞏、牛群表演了相聲《明天會更好》;還有歌曲《我屬於中國》。
1984:第一個鼠年春晚
這是第二屆春晚,也是第一個鼠年春晚。
主持人:趙忠祥、姜昆、陳思思等。
那個年代的春晚是小品、戲劇、相聲、雜技、歌曲全面發展的多元化節目,有陳佩斯、朱時茂的小品《吃麵條》,有馬季的相聲《宇宙牌香菸》,有譚元壽的京劇《定軍山》,有李春來的雜技《轉盤子》,還有經典歌曲《難忘今宵》第一次出現在春晚,從此之後便成了每屆春晚的固定曲目。
春節從春晚開始,很多人一年就這一次機會能和父母,和家人開開心心地圍坐一起。當然,有人歡喜就有人憂慮,尤其是年輕人即將迎來長輩關於工作、婚姻的靈魂拷問。
但不管怎麼說,新年新氣象,拋開煩惱,迎接2020,鼠年大吉,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