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執法方式 促進企業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2021-01-09 大眾網

發布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飛 陳曉 煙臺報導

  1月4日下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會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發布會上,煙臺市環境執法支隊支隊長董利國就新形勢下生態環境部門如何處理好執法監管與服務企業的關係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董利國介紹,2020年以來,生態環境部門不斷優化執法方式,積極幫扶企業復工復產,努力促進企業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一是發布了煙臺市第一批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輕微環境違法行為目錄清單,對14種情節輕微、未造成實質性汙染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處罰,目前已有10個此類案件免於處罰。二是實行差異化、隨機化、清單化執法,在加強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執法監管的同時,經嚴格審查,將環境信用良好的517家企業納入監督執法的正面清單,對這些企業,採取汙染物排放在線監控、汙染防治設施用電量監控等非現場執法方式進行監管,原則上不開展現場執法檢查、無事不擾。三是踐行執法與服務並重的理念,通過舉辦環境普法服務宣講會、執法服務座談會等方式,提升企業環境管理水平和守法意識。針對疫情期間企業在環境汙染防治方面存在的疑慮、難題,組織人員,集中一個月時間,編印《環境管理知識百問百答》1萬冊,面向全市工業企業免費發放,助力企業自行診斷、解決環境問題。

推薦閱讀

一滴滴好水,一瓶瓶活泉,在煙臺市牟平區龍泉鎮獅子夼村正養泉標準化天然水廠,處處都凝結著煙臺市紅松林水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良的心血。他兼具企業家精神與慈善公益的情懷,以生產「仙山活泉,養生之源」的好水為建廠理念,探索企業文化自信和城市愛心公益的善心。[詳細]

為表達對中國煙臺SOS兒童村特殊媽媽的敬意,並讓中國煙臺SOS兒童村的媽媽和孩子們喝上健康而又有營養的水,1月4日下午,大眾網煙臺聯合煙臺市紅松林水業有限公司舉辦了「一桶水·一份情」中國煙臺SOS兒童村大眾慈善捐水活動,煙臺市紅松林水業有限公司為SOS兒童村捐贈[詳細]

1月4日下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會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發布會上,煙臺市環境執法支隊支隊長董利國就新形勢下生態環境部門如何處理好執法監管與服務企業的關係回答了記者提問[詳細]

1月4日下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會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發布會上,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王穎回答記者提問,介紹了煙臺市在機動車排氣汙染監管方面所做的工作。[詳細]

1月4日下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會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發布會上,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王穎回答記者提問,介紹了煙臺市在入海排汙口試點方面的創新做法。[詳細]

1月4日下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會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進行,發布會上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徐世剛就去年進入秋冬季以來重汙染天氣頻發,全市所採取的應對措施回答了記者提問。[詳細]

相關焦點

  • 牡丹江:真誠合作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多贏
    牡丹江高度重視安化集團與黑龍江晟頂科技合作建設年產80萬噸複合肥項目,希望雙方發揮優勢,採用先進工藝技術,促進項目早落地早建設早投產,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多贏。相關部門要立足自身職能,主動當好「四員」,努力克服困難,抓好工作落實,積極為企業和企業家提供最優服務、創造最優環境,切實營造關愛支持企業發展的氛圍。
  • ...環境執法更精準——河北生態環境執法指揮調度系統入選數字中國...
    生態環境執法指揮調度系統整合優化移動執法APP、汙染源動態資料庫、在線監測等信息資源,實時對接省、市、縣三級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實現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的「一鍵式」管理和執法工作的「透明化」運行,為紮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 提升內容創新能力 優化文化產品供給 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產品不同於一般產品,文化企業不同於一般企業,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屬性和文化屬性,承擔著教育人、引導人的特殊職能,必須堅持社會效益和社會價值優先。廣大文化企業要肩負起文化使命,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不越底線、不碰高壓線,努力打造有影響力、美譽度的知名品牌,做有責任、有溫度的優秀文化產品提供者、服務者,做真善美主流價值的傳播者、引導者。
  • ——響洪甸水庫踐行水利工程和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
    近幾年來,安徽省響洪甸水庫管理處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意識,堅決貫徹國家水利部和省水利廳下達的工作指示精神,堅持組織推動、政策驅動、試點帶動,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人水和諧環境,以發揮水利工程功能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形成對水利主體工程水庫大壩進行除險加固、對水庫景區生態系統進行保護、修復和規劃建設,以先進的水利科技管理系統、強力的環境資源保障系統,有力地促進當地產業經濟的迅速發展
  • 實施積極進口促進戰略 為企業增效益為百姓添福利
    實施積極進口促進戰略 為企業增效益為百姓添福利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30 13:41 來源: 新華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強進口的政策措施,促進擴大對外開放。
  •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沈曉鍾:第一,要堅持保護與修復並重、增加數量與提升質量效益並舉,既因地制宜、實事求是調整拓展國土綠化空間,增加林業用地和森林面積,實現「橫向」擴綠增域;又注重科學、多措並舉提升森林產出效能,增加綠化總量,提升質量和效益,實現「縱向」提量增收。  第二,要科學編制林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切實把黨中央關於林業生態建設的決策部署轉化為規劃思路、政策舉措和工作成果。
  • 綜合執法改革職能優化有哪些內容?「綜合」執法改革的核心目標是...
    後者涉及更為廣泛的政府部門與行政執法機構的職能調整與管理方式的轉變。具體是,綜合執法要實現「政策制定職能與監督處罰職能」「監督處罰職能與技術檢驗職能」的相對分開。除處罰權外,還包括與之相關的日常管理、監督檢查權等,調整由綜合執法機構行使。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動實現行動應用程式(APP)多部門聯合檢查檢測,避免重複檢測。簡化優化網約車行業市場準入制度。(國務院辦公廳牽頭,國務院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2.制定完善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交通運輸、農業、文化市場等領域行政執法事項目錄清單,從源頭上減少不必要的執法事項,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提高行政執法能力。
  • 《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文公布→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工作。本條例所稱營商環境,是指企業等市場主體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涉及的體制機制性因素和條件。第四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優化營商環境的原則和要求,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的統籌推進工作機制,完善服務企業聯席會議機制,加強統籌本行政區域企業服務工作。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責任人。市、區發展改革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組織、協調優化營商環境日常工作。
  • 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負責人就《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辦法》規定,基於我國化學物質環境管理實際情況,借鑑國際通用方法,進一步細化了定量環境風險評估、高危害化學物質社會經濟效益分析、標識信息保護必要性評估和公開延期申請、新用途環境管理登記等具體要求。  二是優化登記數據標準和要求。
  • 市區聯動·同頻共振丨優化營商環境 區縣在行動
    市區聯動·同頻共振丨優化營商環境 區縣在行動房建市政類項目全流程電子招投標 減少人為幹預 降低企業成本長壽區推行房建市政類項目全流程電子招投標,開評標各個環節實現去介質操作,有效減少人為幹預,遏制弄虛作假、串通投標等現象,為市場主體提供公平交易平臺,有效降低了企業參與投標活動成本。
  • 李克強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李克強(2019年6月25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對於保持我國經濟平穩運行、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每年都要就此主題召開一次全國性的電視電話會議。
  • 九年磨一劍 中國信達助力三峰環境成功上市
    三峰環境垃圾焚燒發電能最大化地實現無害化處理,減少土壤和水汙染,對保護城市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完善環保產業鏈服務具有重要社會價值,符合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具有特殊機遇投資價值。此次增資幫助三峰環境緩解了燃眉之急,實現股權的多元化,更好整合和利用多行業資源,為推動內部改革、維護專業團隊穩定、助力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精耕細作,助力企業華麗蛻變如何運用自身專業力量,放大企業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增長企業價值,是中國信達成為三峰環境股東後思考的問題。
  •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開創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2006年2月22日)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必須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切實把可持續發展作為長期實施的重大戰略,把環境保護作為國家發展的基本政策,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加強環境保護,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對於緩解資源環境對發展的瓶頸制約,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環境保護,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
  •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解讀《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此次國有企業改革的內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改革的亮點在哪裡?記者日前就有關問題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邱小平說,1985年以來,國家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鈎辦法,職工工資總額增長按經濟效益增長的一定比例浮動,對促進國有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調動國有企業職工積極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 把「麻煩」留給政府 把方便讓給群眾 ——以更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
    近期,省、市相繼召開相關會議,提出營商環境已是事關全局的發展戰略問題,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突破口,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地落實。為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和要求上來,推動各地各部門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勇於創新,使鐵嶺成為「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創新創業寶地,本報推出以更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