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是國慶假期第四天,豔陽高照的好天兒再加上中秋佳節的正日子,市屬公園迎來遊園高峰。據市公園管理中心統計,4日上午10時,市屬11家公園和園博館的實時在園遊客已達到10.3萬人次,而北京動物園4日更是人氣爆棚,不僅趕上一年一度的「世界動物日」,而且今年動物園的營養師和飼養員們還專門為環尾狐猴、大熊貓和大象準備了美味的特色月餅。據悉,這也是北京動物園繼端午節為動物們製作「粽子」大餐之後的又一次節日美食嘗試。
環尾狐猴吃完月餅舔手指
今天上午,記者在環尾狐猴的獸舍看到,飼養員剛剛用飯盒把製作好的美味月餅端進獸舍,這些好奇的環尾狐猴就紛紛圍了過來,有的小猴迫不及待抓起一塊月餅就爬到樹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還有略顯靦腆的小猴望著飼養員手裡的月餅面帶遲疑,而當飼養員把月餅稍稍掰碎,聞到香味兒的小猴瞬間就放棄了觀望,趕緊拿起掰成小塊的月餅美美地享用起來,甚至有的小猴在吃完一小塊月餅後,開心地舔起了手指並跑到飼養員身邊,巴巴兒地等著再「領」一小塊月餅。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月餅從外形上看和市面上賣的月餅一模一樣,聞起來也是香噴噴的,甚至上面還裹了黑白芝麻。「我們今天一共製作了兩種月餅,一種是給環尾狐猴和熊貓吃的,一種是給大象食用的,這些月餅的特色配方都是以動物原有的日糧營養成分為基礎,再加入芝麻、花生等配料,經飼料室工作人員的精心調配、壓膜、蒸製而成」,飼養隊副隊長張軼卓向記者介紹說,「我們也是第一次嘗試使用月餅模具來打造動物的特色美食,這樣的嘗試感覺還不錯,動物們既補充了能量,也能提高互動和觀賞性。」
60斤月餅分兩天蒸製完成
「其實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特色月餅,最主要的成分都是動物平時所吃的精料,然後再根據不同動物的不同食性和口味加上一些輔料製作而成」,北京動物園飼養隊營養項目組負責人劉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而且特色月餅中加入的高熱量食物也可以為動物們下一步的禦寒提供保障。」
提到這些特色月餅的製作過程,劉赫為記者「揭秘」說,以大熊貓所吃的特色月餅為例,這些月餅在製作時也都像烘焙美食一樣要以克為單位,「甚至要精確到每個熊貓每天吃多少克的精料,這些精料裡各種營養成分都有,包括雞蛋、白糖、紅糖、油,還有竹粉,然後再把精料上鍋進行蒸製。為了便於吸收,蒸製的過程需要四個多小時」,劉赫告訴記者,這些按克調製好的精料放入月餅模具中上鍋蒸製,然後再進行晾涼,就可以送到小動物們口中了。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環尾狐猴、熊貓和大象一共食用的月餅有60斤,動物園飼料室的工作人員從昨天就開始為製作月餅而忙碌,最新一撥出鍋的月餅是今天早上凌晨4點多上鍋蒸製、8點多才出鍋的,非常新鮮。而且為了增加動物的口感,飼養員還在月餅的外皮上特意裹上了一層黑白芝麻。
市屬公園開啟33條「單行線」
今天上午,遊園高峰如期而至。據市公園管理中心數據顯示,上午10時,市屬11家公園及園博館的實時在園遊人突破10萬人次,達10.4萬。其中頤和園3萬、動物園2.1萬、天壇1.4萬。預計今天全天遊客量將近70萬人次。
據悉,今天市屬各公園及園博館當園內遊客接近最大承載量時,將分區域、分時段開啟公園核心景區內33條不同長度的單向遊覽通道。此外,國慶假期期間市屬公園實施網格化管理,共有52處大網格,設立52處現場遊園分指揮部,重點監測熱點門區、景區及客流密集區域;並在原有157個售票窗口的基礎上,增加窗口、臨時售票車74處,尖峰時段全部開啟,避免遊客聚集滯留;除中山公園外,全部實行網際網路電子票務。同時在遊客密集的門區、景區增加出入口通道,設置入園通道、遊園通道和遊覽通道,從而形成殿堂展室的微循環,核心景區的小循環,整體園區的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