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4例(上海4例,四川4例,陝西2例,天津1例,內蒙古1例,福建1例,廣東1例),本土病例1例(在天津);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24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829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減少3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368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確診病例3654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3286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1月11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413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1252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6299例,現有疑似病例2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871822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6817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6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轉為確診病例5例(境外輸入4例);當日解除醫學觀察49例(境外輸入25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728例(境外輸入457例)。
累計收到港澳臺地區通報確診病例6037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5407例(出院5159例,死亡108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6例(出院46例),臺灣地區584例(出院528例,死亡7例)。
上海又確診一例新冠病例?官方:兩次檢測均為陰性
11月11日,網傳閔行區劍川路上海電子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出現一例新冠確診病例。
當日晚,澎湃新聞記者從閔行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通過主動排摸發現一名來自中風險地區學生,為保證師生身體健康,對該名學生開展醫學健康檢查。11月11日,經定點醫院及市區兩級疾控中心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網傳不實信息 圖片均來自網絡
網傳不實信息
62人檢測陽性!全部暫停!
@中國民航網11月11日消息,民航局再發多個熔斷指令,對國航、南航、柬埔寨吳哥航空公司、阿聯航空公司、芬蘭航空公司的多個航班實施熔斷。
根據民航局通報——
國 航
10月29日入境的CA934航班(巴黎至天津)核酸檢測陽性旅客5人,CA864航班(雅典至成都)核酸檢測陽性旅客6人。
自11月16日起,暫停國航上述兩個航線航班運行1周。根據相關規定,雅典至成都該航線周四、周日兩個航班一併熔斷,熔斷期滿後,可恢復每周1班運行。上述兩條航線11月16日以前的航班可繼續執行,如觸發熔斷機制,熔斷時間將予以累加計算。
10月31日入境的CA910航班(莫斯科至蘭州)核酸檢測陽性旅客10人。
自12月7日起,繼續暫停該航線航班運行4周。熔斷的航班量均不得用於其他航線。
10月31日入境的CA722航班(明斯克至呼和浩特)核酸檢測陽性旅客6人。
自11月16日起,繼續暫停該航線航班運行1周。熔斷的航班量均不得用於其他航線。
南 航
10月29日入境的CZ392航班(達卡至廣州)核酸檢測陽性旅客9人。
自12月7日起,繼續暫停該航線航班運行1周。熔斷的航班量不得用於其他航線。
柬埔寨吳哥航空公司
10月29日入境的K6668航班(金邊至廣州)核酸檢測陽性旅客9人。
自11月23日起,繼續暫停該航線航班運行1周。熔斷的航班量不得用於其他航線。
阿聯航空公司
10月31日入境的EK362航班(杜拜至廣州)核酸檢測陽性旅客11人。
自11月16日起,再次暫停該航線航班運行4周。熔斷的航班量不得用於其他航線。
芬蘭航空公司
10月31日入境的AY105航班(赫爾辛基至南京)核酸檢測陽性旅客6人。
鑑於AY105系AY87航班的獎勵航班,根據相關規定,一併熔斷。自11月16日起,暫停芬蘭航空公司AY87(赫爾辛基至上海)航線航班運行1周,取消AY105(赫爾辛基至南京)航線航班。熔斷的航班量不得用於其他航線。
阿聯和芬蘭兩家航空公司11月16日以前的航班可繼續執行,如其間觸發熔斷機制,熔斷時間將予以累加計算。民航局要求,相關航空公司應在當地使領館指導下,做好後續航班旅客安撫和機票退改等服務工作。
又一地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從這裡入關
11月10日,南京市疾控中心按照南京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即到即檢」的要求,對江蘇省蘇食公司冷藏分公司冷庫中從上海洋山港入關的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有樣本結果呈陽性。
接報後,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專題部署,按照規定立即採取貨物封存、人員排查隔離、場地消殺等攔截處置措施,並同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經查,該批次進口產品原產國為阿根廷,11月9日抵達南京後儲存於冷庫,未流入市場。截至11月11日下午,冷藏分公司職工及其密切接觸者都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11月11日,南京市出臺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辦法,實行監管倉制度,對進口冷鏈食品及相關從業人員、車輛,進行統一消殺管理、檢測管控。提醒我市廣大市民和商家,不要私自網購進口冷鏈食品,消費前主動查驗《南京市進口冷鏈食品出庫證明》。
冷鏈環節為何成為新冠病毒的「潛伏地」?我們應吸取哪些防控經驗?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這樣說:
在疫情高發地汙染的物品,可經冷鏈運輸把病毒帶到非疫區,引起接觸傳播,引爆新的疫情。
記者:冷鏈環節為何一再成為新冠病毒的「潛伏地」?
吳尊友:與寄生蟲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毒在低溫環境比如攝氏零下十幾度下,並不會被凍死。一般來說,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如果把病毒放到攝氏零下180度的環境,可能存活幾十年乃至上百年。
冷鏈的溫度不同,病毒存活的時間也不同。一般來說,在攝氏零下20度的環境中,病毒可以存活數月之久。即使是普通的冷鏈運輸,病毒也可存活好幾周。如果是在新冠疫情高發地區汙染的物品,包括食品或外包裝,經過冷鏈運輸,則可把病毒帶到非疫區,從而引起接觸傳播,引爆新的新冠疫情。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冷凍的海產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國家的病毒傳入我國。
記者: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哪些發現對疫情防控起到了積極作用?
吳尊友:冷鏈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首先是北京新發地疫情。通過分析新發地新冠疫情發現,病例主要集中在水產品經營區域,而且這一區域環境受到新冠病毒汙染最嚴重。這些發現提示,北京新發地疫情可能與海產品有關。同時也發現,在活魚等常溫水產品區域,疫情並不嚴重。
再回顧年初武漢早期疫情,在華南海鮮市場,病人也主要集中在冷凍海產品區域。這些線索都指向冷鏈運輸進口的海產品,可能就是疫情源頭。順著這條線追查,果真發現了多個國家輸入的海產品受到新冠病毒汙染。
隨後,全國多個城市海關對進口冷凍海產品或肉食品檢測,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冷凍的海產品或肉食品,可能把疫情國家的病毒傳入我國。這些發現,使得海關等部門加強進口檢測,全國各地市場監管和衛生部門也都對當地冷鏈食品加強了監管。
北京、大連、青島三起疫情,一起比一起發現得早,規模也越來越小。
記者:幾次突發應急事件的處理有何特點?我們從中吸取了哪些有益的防控經驗?
吳尊友:北京、大連、青島三起疫情,一起比一起發現得早,規模也越來越小。這是我們不斷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的結果。這些經驗概括起來,就是定期對冷鏈產業的環境檢測、對從業人員不少於每周一次的核酸篩查,以便及時發現處於早期的感染者,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中。
記者:秋冬需嚴防疫情捲土重來,如何做好冷鏈環節疫情防控?您對此有何建議?
吳尊友:抓好冷鏈環節疫情防控,要做好三項檢測工作,一是對進口的產品及外包裝進行抽樣檢測,以便及時發現汙染的食品;二是對冷鏈經營產業的工作環境,包括運輸車輛、儲存的冷庫等,定期進行環境採樣,檢測汙染情況;三是對冷鏈從業人員,要開展不少於每周一次的核酸篩查,以便及時發現處於早期的感染者,及時發現疫情,及時撲滅疫情。
———————————————
來源:科普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中國民航網、南京日報、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