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康熙是一個特別喜歡出去溜達的皇帝,而且還美其名曰的是要去視察,當然工作是不假的,也是帶回來不少的美女。而且他出去還有個特別怪的毛病,就是要隱姓埋名,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因為這樣才能算得上是體驗生活了吧。所以他就經常扮成普通的老百姓,可能就是身份地位稍微好一點的世家子弟了。那麼問題就來了,這樣出行有時候是會不方便的,因為有些舉動在很多方面都是冒犯了皇帝的,不過也是有他們不知情的地方了
當時康熙也是到了山東去玩,正好在曲阜的附近,他想了一下應該去拜訪一下孔聖人,所以就到了孔子的老家曲阜去了。孔子被歷代的帝王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地位,可是就算是這樣,還是不能夠跟帝王比的。所以當時康熙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賣弄一下他自己的文人風騷,才會想起這一出的。孔子的故居就在曲阜裡面,每天的香火還是非常旺盛的。幾乎每一個來祭拜他的人都會性跪拜禮,可是康熙顯然不想這樣,因為他可是天子,不需要向任何一個人行禮,就算是孔子,他其實也是不屑的,因為很多時候那就是他們統治者用來穩固自己統治的額工具
祭拜就算了,跪拜是絕對不可能的。可是最後康熙去了以後,他竟然對著孔子的雕像跪下了,當時知道他身份的人都非常吃幾個。因為這簡直是不可能發生的,就算是孔子活過來站在康熙面前都不會得到這樣的待遇。因為孔子不過是一個沒落的士大夫,他的身份地位不足以讓他屈尊。其實這可不是康熙自願的,因為當時他在孔聖面前站了很久卻遲遲都沒有要跪下去的意思,在場的人也是非常尷尬,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其實當時康熙也是有著種族觀念的,他們滿人建立了大清朝,卻要去拜一個漢人,心理是有點不舒服的
不過歷代的皇帝見了孔子一般都是會跪拜的,因為孔聖他已經不是常人了,而且雖然滿族進了中原,可是他們還是被漢族給同化了,被儒家文化深深吸引了。其實他當時是遇到了一個問題 ,當時只有一個大臣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他就請華帝先去偏殿休息一下啊。其實對 那些大臣來說,這是很中國要的,因為這也是皇帝對他們漢文化的一種認可,可是他遲遲沒有動靜的話,可能就是心理還是不服從於漢文化圈的,這就很嚴重了
那個大臣發現了當時孔子的墓碑上面刻著大成至聖文宣王,是後世的皇帝對孔子的封號,可其實這是非常大不敬的,因為當時國家只有一個真正的王,那就是皇帝,他才是國家的主人,所以看到了這個冊封,康熙是很不樂意的。所以那個聰明的大臣就吧呢個王字用布遮起來了
所以當康熙回來以後看到那個王字已經不在了,所以也是放心的跪拜了。這也說明其實漢文化對其他的民族影響確實是很大,正是因為這樣,中國文化才能一直保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