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記》和《巡迴檢察組》雙雄奪冠,導演習辛榮獲年度最佳

2021-01-21 第一導演邦

雄雞唱白,一杯熱茶。

一如往昔,導演習辛總是能在清晨5點醒來,這是他自少年從軍時,便養成的雷打不動的習慣。

抬頭望著書架上端布滿的獎盃、獎狀,低頭打量著新近到手的獎盃,習辛有些激動。

按說這不至於,這些年因著旗下數部爆款劇的大成,他屢獲各種獎項,早已贏得「正劇領軍人物」的美譽。

對於這樣的褒獎,習辛說:「這是大家的厚愛,我和「鐵軍」(注1)在創作上要永葆一顆敬畏的紅心。」

並列最佳

就在前天晚上,在一場堪稱「為2020年度影視行業壓軸評選」的頒獎典禮上,組委會將「年度最佳導演」的重磅獎項,並列授予他和李路導演。

很大程度上,這充分詮釋了本屆星銳榜在「年度最佳導演」獎項的評選標準上,更注重作品的深刻性、建樹性。

兩位導演都有現象級作品傍身。

李路,繼《人民的名義》後攜《巡迴檢察組》再度強勢歸來;習辛,繼打破CCTV8九年收視記錄的《娘親舅大》後,2020年又以新作《正是青春璀璨時》蟬聯收視冠軍,該劇在獲得中宣部「學習強國」高度肯定的同時,也在坊間引爆三代「三線建設者」的情感共鳴和全民討論。

這一次,讓習辛斬獲「年度最佳導演」大獎的是其重塑經典電視劇《紅燈記》。

想必在很多人眼裡,這兩位導演應該有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好狀態。

其實,豐盈果實的背後,是耕作之人的汗水和擔當、堅韌與情懷;有時候,還需要挽狂瀾於既倒的勇氣和能力。

逆行者

2019年7月底,正是《紅燈記》殺青的當口。習辛旗下「鐵軍」攝製組的200多個成員,正分批有序的撤出遼寧調兵山。

在劇組的一場送別宴上,看著那些年輕的面孔,導演習辛說:「你們的報酬都給結算了嗎?誰還沒有拿到錢告訴我,我直接轉帳給他。」

這些年,探班過「鐵軍」很多次,但這樣的氛圍和對話,我頭一回見。

製片主任程建波私底下告訴我:「這要換作其他劇組就完了,出品方的資金斷流了。」一部紅色經典大劇拍到三分之一,劇組沒有拍攝經費了,這可不是簡單的小問題。

有句話叫「功夫在詩外」,恐怕對於一個導演來說,難處也在戲外。

《紅燈記》從立項到幾易其稿,再到出品方的資金出問題,就像是應著「好事多磨」這個詞來的。

彼時的習辛導演及其「鐵軍」團隊,憑藉《娘親舅大》《那年小米正芬芳》《三妹》《二叔》等諸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形成了強大的品牌效應。說白了就是資方跟著投拍有錢賺,誰都知道「鐵軍」的作品老百姓就是愛看。

所以習辛及其「鐵軍」在選擇劇本和項目上,一直擁有足夠的主動權。

2018年5月,河南博愛。習辛導演一邊拍著《那年小米正芬芳》,一邊有四、五個出品方的拍攝合同等著他籤字;我曾親眼看到他婉言謝絕了,一個朋友千裡迢迢趕到河南當面呈上的劇本。

作為一個履歷近30年的大導演,習辛一定知道重拍《紅燈記》這樣的經典劇目,在創作上會迎來怎樣的考驗:步子邁小了,會被批評為「守舊、無新意」;步子邁大了,會被抨擊為「換湯的時候,把藥給倒掉了」。

舍易求難,棄簡從繁。這是一個逆行者的選擇,習辛拍攝《紅燈記》,惟初心、情懷無他矣。

「最近這幾年,我一直想多拍些紅色、軍旅題材的作品。」習辛說。

有人說,這是以團職卸甲的習辛,想踏上一條回歸的道路,畢竟人都想活回年少時的樣子。

但在我看來,這裡面有其對於民族、文化、社會、人性的深層次思考,這關乎一個導演的使命、責任感。「人心需要提振,社會需要大愛」,這是習辛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如果說《娘親舅大》《我的仨媽倆爸》是對靈魂的溫暖和撫慰,那麼《紅燈記》《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就是對人心的壯志和鞭策。

一部可以刻在石頭上的好劇

「我把這個(年度最佳導演)獎看得很重,因為在我看來,它不是頒給我一個人的,這是對《紅燈記》全體主創的回報。」

這些聽起來大同小異的獲獎感言,習辛說的真切激動。

「如果不能秉持初心和情懷,在做抉擇的時候就容易迷失方向;但當初心和情懷遭遇挑戰的時候,就需要團隊的同心同德來支撐。」習辛說。

在整個劇組面臨停擺的時候,「鐵軍」的財務主任,不聲張的用自己的存款墊付費用;《紅燈記》的主演王麗雲、趙恆煊、于洋、張立君、宋運成等,紛紛向習辛進言「不用考慮我片酬的事,再難也要把這部紅色經典大劇拍好」;宋運成甚至在和習辛吃早餐的時候,要把銀行卡裡的錢全部交給劇組使用。

「運成是真怕劇組的人餓肚子。」習辛說。

一邊是眾志成城,一邊是破釜沉舟。導演習辛把炒黃金帳戶裡的錢提前賣出,做為把劇拍成的最後賭注。

這是一群不看前路,不想退路的「瘋子」,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驅使他們這樣做的不是頭昏腦熱,而是一顆顆赤子之心。

從這個角度講,習辛還應該當選「年度最幸福導演」大獎。

這背後,是全體演職人員對習辛及其「鐵軍」的高度信任,這是習辛的人格魅力使然,也是「鐵軍」品牌強大張力的具體表現。

在這樣的感召下,更基於對習辛及其「鐵軍」作品的喜愛和信賴,綿文集團及時伸以援手,接棒成為第一出品方。

在這樣的嘔心瀝血下,《紅燈記》不負眾望,得到了領導、專家、觀眾的一致盛讚。

原中央電視臺臺長、現為央視專家審片組成員的張華山看過《紅燈記》說:「這是一部能感動大家的作品,有些片段讓我淚流不止。」

這是感性上的最直觀效果。

在理性上,張華山指出:劇創在遵守原作的基礎上有升華、有情節、有突破、有高度;服化道非常有質感,光感線條流暢,節奏輕重緩急到位;演員搭配成功,每位藝術家都是用心在創作;不「三突出」(注2),但共產黨員的形象更豐滿、更細膩、更準確。

在這部電視劇中,我們能看到電影的視效品質。

比如,一個長鏡頭由遠及近,沿著滿洲裡的青石街道,帶著陰冷的光線、隱晦的氣息,一點點地向一座劇場推進。

它就像是《諜影重重》裡的馬特達蒙,在用狙擊槍向暗處搜索目標。

鏡頭「掀開」劇場棉厚的門帘,近處是一席青幽的色調,遠處的戲臺樁上,掛著血紅的燈籠。

青紅之間,鏡頭「瘮著人」的繼續向戲臺推進,沿途是幽暗的座位,以及那些看著就覺弔詭的人。

這個時候,鼓點響了,大戲開場了。

懸念,殺機。導演用一個長鏡頭,就把緊張地氛圍迅速的營造出來,觀眾瞬間就被「抓住了,帶進去了」。

那麼,這部《紅燈記》的深刻性是什麼?

習辛說:「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這背後,是『戰士出沒荒野,邊疆萬裡無眠』。為別人的安全,犧牲自己的安全;為他人的幸福,奉獻自己的幸福。這就是人間大愛,這就是赤膽忠心。「

冥冥之中,這樣的精氣神、價值觀,也一定記在讓《紅燈記》決勝千裡的密碼本上。因為但凡有一個主創心存自私的想法,這部劇就無法拍下去、跟下來。

要知道,直到2019年底,「鐵軍」趕赴新疆拍攝兵團大劇《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紅燈記》的主創和劇組所有場工的勞務費才全部結清。

注1、「鐵軍」是習辛導演作為創始人、總內容架構師的專業影視攝製團隊的品牌稱謂。

注2:「三突出」是"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倡導的唯心主義、形上學的文藝創作模式。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即中心人物"。"三突出"的文藝創作模式違反生活的真實性和多樣性,人為地神化英雄人物,使英雄人物脫離群眾,宣揚了歷史唯心主義,也使當時的文藝作品中人物形象千人一面,人物關係千篇一律。

相關焦點

  • 《巡迴檢察組》:「最佳女配」評選,「嫂子」受追捧,馬國遠上榜
    由宋春麗、韓雪、于越、安冬、張思樂等眾多「女將」參演的《巡迴檢察組》在近期的熱播榜中雖然沒有擊敗榜首,但依然佔著前三的席位。這部劇中是由男性佔主導的,就比如劇中的馮森、張友成、陳明忠、成泰燊等等,精彩的劇情加上炸裂的演技也讓眾多觀眾大呼過癮!可是當今男女平等的社會,自然不能全看男性,所以小編在這裡為大家盤點一下劇中的女配角誰更有人緣。
  • 《巡迴檢察組》大結局:水落石出,最後還是馮森技高一籌
    《巡迴檢察組》大概劇情已經完結,劇中所有的線索連續起來,最後一集大結局差不多也能猜出。▲《巡迴檢察組》這一本貫穿全劇和所有線索的東西到最後才讓人撥開雲霧見青天。▲《巡迴檢察組》而院長李美娟則是白小蓮的母親,白繼發是她的父親,所有案件的起因是沈廣軍和徐大發利用騙保和車禍殺害了白繼發,而馮森和黃雨虹因為要拆遷孤兒院,推倒圍牆導致李美娟窒息而亡
  • 《巡迴檢察組》邋裡邋遢的于和偉,他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巡迴檢察組》現已開播,而該劇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我們的「老熟人」。不知道諸位是否有這樣的感覺,看到這些人,我們第一個聯想到的便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  之前的角色深入民心,觀眾都在好奇,他們在該劇中會是怎樣的角色?
  • 《巡迴檢察組2》官宣續集,于和偉或將重磅回歸,劇情尺度再升級
    近兩年現代反腐劇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喜愛,從最開始陸毅主演的《人民的名義》開始,到之後的黃景瑜主演的《破冰行動》,以及今年正式完結的《巡迴檢察組》,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巡迴檢察組2》官宣續集,于和偉或將重磅回歸,劇情尺度再升級。
  • 《巡迴檢察組》結局,于和偉收穫好評,魯諾獲得讚美,她實至名歸
    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已經圓滿結局,不得不說,劇情吸引人,人物飽滿豐富,演員演技好。 于和偉的演技真好,在《巡迴檢察組》中飾演的馮森有稜有角,三觀很正,辦事公正,且對人對事都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僅懂得克制,還知道辨別真假,關鍵時刻絲毫不會含糊,為了正義,敢於犧牲自己。 這樣的檢察官,誰不愛呢?這樣的馮森誰不佩服呢?這樣的于和偉,誰不喜歡呢?
  • 《巡迴檢察組》低開高走,能夠大爆的背後,幕後的掌舵者功不可沒
    《巡迴檢察組》打著《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的旗號上線之後,意料之中成為了大眾吐槽的眾矢之的。這不僅僅是因為《人民的名義》獨闢蹊徑創下佳績,還與《巡迴檢察組》一開始的調性不符合期待有分不開的關係。同樣都是正劇,《人民的名義》更加嚴謹肅穆,但是《巡迴檢察組》卻並沒有按著老路走,而是加入了符合當下觀眾需求的新元素。
  • 《巡迴檢察組》不好看,剛看兩集就著急吐槽,好劇就該被埋沒嗎?
    由于和偉、韓雪等人主演的《巡迴檢察組》最近的熱度不是一般的高,戲骨雲集飆戲,加上映射現實的劇情,這部劇真的可以說是一部下飯好劇。可惜的是,自打這部劇開播,就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不少人只看了一兩集就棄劇開始吐槽,甚至我們還能從部分評論中看出,一集都沒看完就不斷的吐槽抹黑的存在。
  • 巡迴檢察組插曲是誰唱的 王晰演唱的《信念》完整歌詞介紹
    作為《人民的名義》姐妹篇《巡迴檢察組》,很多人都很喜歡看這部劇。那麼,巡迴檢察組插曲叫什麼?巡迴檢察組插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巡迴檢察組插曲叫什麼?《巡迴檢察組》的主題曲是由王晰演唱的《信念》《信念》完整歌詞:信念電視劇《巡迴檢察組》插曲歌手:王晰作詞 : 張鎰麟作曲 : 張鎰麟編曲 : 張鎰麟 爾白製作人 : 張鎰麟遙遠到底有多遠可曾有你陪伴
  • 《巡迴檢察組》裡找答案
    《巡迴檢察組》裡找答案 2021-01-0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巡迴檢察組:母親王馥荔,老闆楊冪,跑龍套15年的「司命」沈廣順
    被「壓制」的演員之路王驍生在演藝家庭,母親王馥荔曾獲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百花獎最佳女配角,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父親王群是著名導演。幼時的王驍因為家庭的耳濡目染就很想當演員,但母親王馥荔並不同意他成為一名演員。也許是因為當演員太辛苦,風吹雨淋的,不想讓兒子再受這份苦。
  • 巡迴檢察組:母親王馥荔,老闆楊冪,跑龍套15年的「司命星君」沈廣順
    被「壓制」的演員之路 王驍生在演藝家庭,母親王馥荔曾獲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百花獎最佳女配角,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父親王群是著名導演。
  • 《巡迴檢察組》韓雪:劇組請了一尊「佛」來演羅欣然,是來走秀的
    文/各無心看過由陸毅和趙子琪主演的《人民的名義》,也算是這部劇的粉絲,這部劇的劇情很乾脆,清晰,演員演技也很好。因為《人民的名義》關係,出的續集肯定得看。這幾天都在追由于和偉和韓雪主演的電視劇《巡迴檢察組》,跟《人民的名義》相比,不管是劇情和演員演技都差遠了。
  • 《巡迴檢察組》大結局將至,原著帶你更大尺度地揭露官場陰暗面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可謂是「名場面」頻頻,劇情高能燒腦,老戲骨雲集,上演「神仙打架」。劇情以于和偉飾演的巡迴檢察組組長馮森,和韓雪飾演的駐監檢察室主任羅欣然的調查行動為主線,講述了新時代檢察官維護人民正義和法律權威的故事。其實這部劇的最初的立項名叫《人民的正義》,後來改成了《巡迴檢察組》。
  • 《巡迴檢察組》尷尬收官:喬逸的真愛,張友成全家均無罪,這是誰的...
    1月8日晚,持續熱播有日的大劇《巡迴檢察組》,終於到了揭開全劇謎底、曲終人散的大收官時刻。 該劇是由李路監製並執導,由于和偉、韓雪、馮雷、馬元、韓童生、成泰燊、宋春麗、王海燕領銜主演檢察法治劇。
  • 《巡迴檢察組》劇中人物的名字起得似乎都挺有寓意
    由韓雪、于和偉、韓童生、馮雷主演的電視劇《巡迴檢察組》已經大結局。黑暗勢力也浮出水面,追了40多集案情也終於水落石出了。如果已經追完劇的你是否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縱觀整劇,案情環環相扣,真是很佩服這部劇的編劇,而覺得劇中這些人物的名字起得似乎都挺有寓意。
  • 巡迴檢查組幕後真正的老大到底是誰
    電視連續劇「巡迴檢察組」開播後,一直是觀眾喜愛的一部熱門大戲。現在大多數情節都已揭曉,幕後的幾個人,也都浮出水面。 外星人是幕後的大 BOSS嗎?
  • 《巡迴檢察組》羅欣然堪稱神奇女主,前期渾渾噩噩,後期直接超神
    文/嗯哼哼崩恰恰娛樂《巡迴檢察組》羅欣然堪稱神奇女主,前期渾渾噩噩,後期直接超神《巡迴檢察組》羅欣然真的是一個「迷」一樣的的角色,不管這部劇結局如何,羅欣然一定是最「神奇」的女主角。前期渾渾噩噩像個關係戶,後期大爆發像個女超人,就連那麼嚴重的車禍都只是額頭和臉頰擦破了點皮,沒幾天就可以在醫院就地工作。都說馮森神,其實最神的是羅欣然。黃雨虹那邊興師動眾,又是卡車、貨車,又是小汽車、手槍包夾,犧牲掉鄧耀先一條命,雙手奉上白小蓮等一串隱藏殺手,都比不上羅欣然一個人的機智勇猛和福大命大。
  • 《巡迴檢察組》裡找...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
  • 巡迴檢察組:馮森預感真準,沈廣軍被洗白,幕後兇手浮出水面
    2020-12-30 20:25:27 來源: 洪滔講娛樂資訊 舉報   巡迴檢察組
  • 章子怡問于和偉:《巡迴檢察組》什麼時候拍第二部,他的回覆顯情商
    眾所周知,由于和偉、韓雪、馬元、馮雷、韓童生等主演的《巡迴檢察組》終於在極度燒腦和幾經反轉之下,迎來了最後的大結局。故事的最後,謎底也是揭開,張友成、馮森、陳明忠、邊國立為了揪出真正的「甩棍」布局演了一場戲,武強、冼友文被抓後交代了一切,米振東也是承認錯誤,認罪伏法,故事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