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花遊一姐,每月只有交通補貼1500元
早晨7點起床,大二學生歐陽善盈8點出現在澳門大學的課堂。下午1點,歐陽去澳門電視臺上班,她是採訪當地籃球、足球賽事的記者。晚上6點,歐陽投入清涼的泳池,這一刻,她是澳門花樣遊泳集訓隊的「一姐」。夜裡9點回家,22歲的歐陽累得不想說話,「我不怕累,睡一覺就好了。」眼前妝容絢麗、泳衣閃亮、滴著水珠的歐陽善盈,實際上是我的媒體同行,這種感覺有點奇怪,卻更親切,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的交流是那麼推心置腹。
追夢14年,老隊友早不練了
14年前,8歲的歐陽善盈成為澳門花遊的第一批隊員;6年前,16歲的她獨自去參加蒙特婁世遊賽,「舞臺那麼大,我根本不敢走上去。」
初三那年,歐陽想過放棄讀書進行職業訓練,也曾經去過美國練花遊,但最終還是選擇回到澳門,邊讀書邊訓練,「其實我可以代表澳大利亞隊比賽,但我沒有去,澳門是我的家,在這裡,為的不是第一名,而是向世界、向亞洲展現我們愛花遊的心。」
這是歐陽第4次參加世遊賽了,能進入集體自由組合決賽是她的歷史最好成績,「我看到電視,知道伊什琴科(俄羅斯名將)也是第4次參加世遊賽,她已經得過16個世界冠軍了,我的心裡挺酸的,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麼我不能像她把動作做得那麼快?不要說俄羅斯,就算是和馬來西亞這種半專業隊相比,我練了14年,一定沒有她們那樣每天在水裡泡四五個小時進步大,每次比賽都會很心酸,但我是業餘的,沒辦法……」
歐陽昔日的隊友,都已經退役了,「有的去銀行工作,有的讀了旅遊學院後去酒店工作,有時候她們會來看我,我總會很興奮,可她們總是遊個400米就上岸,然後回到她們的世界去了。」讓歐陽最受打擊的是廣州亞運會前,她的雙人搭檔退役去臺灣讀書,教練嘗試讓歐陽和15歲的隊員配對,因為閱歷和年齡完全不同,根本沒法配到一塊。
交通補貼1500元/月 隊內最高
22歲的歐陽是澳門隊的大姐,負責照看妹妹們,隊裡最小的隊員只有15歲,除了已經做記者的歐陽,隊裡還有比較大的隊員在做社工。每周,她們一起訓練12個小時,每晚訓練2個半小時,為了備戰世遊賽,每天的訓練量才提升到三四個小時。
提到練花遊的報酬,歐陽有點不好意思:「只有交通補貼,沒有其他錢。我是1500元一個月,是隊裡最多的,其他隊員有的900塊,有的600塊。這次來上海比賽是政府出的錢,大多數集訓也不需要我們付錢。香港花遊隊員比我們苦得多,她們外出比賽有時候自己付一半,有時候全部自費,比如2009年羅馬世遊賽的旅費就很貴。」
如今,澳門集訓隊只有不到30個女孩,歐陽一直鼓勵妹妹們「不要輕易放棄」:「花遊很美,但訓練不美。我們的目標不是俄羅斯、中國內地,我們的對手是中國香港、新加坡、泰國。」
在長達半小時的交談中,說到動情處,歐陽的眼裡總是淚花點點,但她並不後悔自己的堅持,「花遊讓我比同齡人擁有更多的人生經驗,競技體育就是拼、就是努力,希望得到肯定。我的性格很正面,面對困難我不會怕。」22歲的歐陽根本沒想過退役,「我還想參加第5屆世遊賽,我的夢想是參加3屆亞運會,繼續突破自己!」
對照1
俄羅斯花遊的光榮和尷尬
上海世遊賽,俄羅斯花遊隊包攬7枚金牌,她們就像是從平行空間穿越來的超級勁旅。但俄羅斯姑娘蒂曼尼娜卻說:「我們在世界上已經領先了若干年,但是我們的國內知名度不如國際知名度,俄羅斯國內有很多民眾根本不知道我們。」
不過,俄羅斯花遊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一姐」伊什琴科所在的那家花遊俱樂部就有400個女孩,相當於中國八九個省市花遊專業隊的總人數,而另一支勁旅西班牙也有1000名花遊女孩的後備力量。伊什琴科告訴記者,俄羅斯國家隊每天訓練10小時,節假日無休。中國隊教練張曉歡說,在訓練時間和訓練強度上,中國隊已經可以媲美俄羅斯隊。
對照2
花遊在新加坡是貴族運動
至少,中國澳門隊的歐陽善盈和隊友還有交通補貼,新加坡花遊隊的隊員們這次來上海參賽,除了服裝和背包有贊助商,旅途和食宿是全自費的!
新加坡主帥侯冬梅告訴記者:「花樣遊泳在新加坡是貴族運動,必須有家長支持才能發展,比如我們隊裡有3個女孩是親姐妹,她們家就很有錢。平時隊員訓練沒有任何補貼,新加坡只有4支花遊俱樂部,缺乏競爭,孩子們要去國外參加比賽積累經驗,費用都是家裡出。就算是出了成績,拿了獎牌,也對學業沒有加分。孩子們堅持練,完全是出於熱愛。」
(責任編輯:小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