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9日電 香港中通社27日發文說,中國人喜歡將嬰兒出生時機與一些重要節點相聯繫,以期沾喜氣,交好運。種種跡象顯示,隨著龍年的來臨,有著深厚「屬相」情結的中國人正以高漲的熱情掀起壬辰龍年的嬰兒潮。不過,有媒體報導,看似能帶來好運的生育規劃,卻孕育著真實可期的煩惱。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人喜歡將嬰兒出生時機與一些重要節點相聯繫,以期沾喜氣,交好運。種種跡象顯示,隨著龍年的來臨,有著深厚「屬相」情結的中國人正以高漲的熱情掀起壬辰龍年的嬰兒潮。專家預計,扎堆生育將使龍年出生的嬰兒較往年增長5%。
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遇龍年就更想有個「龍子龍孫」,這股風潮也席捲海外,據外媒報導,很多旅美華裔長輩都相信龍寶寶將來能成為人中龍鳳,因此華裔父母、爺爺奶奶都希望家裡能添個龍寶寶。
很多華裔準父母表示,儘管並不迷信龍寶寶能成龍成鳳的說法,但是總是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祝福。一位華人家長表示,在中國人,特別是廣東人的習俗中,特別喜愛生「龍子」,因為希望能夠「望子成龍」,並說在中國12生肖中,生男孩子最看中的就是龍年,接著是虎年、馬年,較忌諱蛇年。而女孩子除了龍年外,雞年與兔年也是好年,「因為雞年代表鳳凰」,在習俗中,龍年代表尊貴、聰明,「就是希望討個吉利,讓孩子的命更好、更聰明一點,成為人上人」。
有網友認為,「壬辰」各加上「女」字旁就成了「妊娠」,所以龍年不僅交好運,從天幹地支上講也是適於生育的年份。這種說法雖然僅是一種調侃,卻得到了不少人的響應。
不過,據內地媒體報導,看似能帶來好運的生育規劃,卻孕育著真實可期的煩惱。上一個龍年恰逢2000年,數據顯示,千禧龍年的嬰兒潮直接導致了部分地區6年後的入學難。
而眼下大量剛剛步入生育年齡的「80後」都在算著日子計劃生「龍寶寶」,龍年扎堆懷孕帶來的壓力已率先在各地醫院顯現出來。以北京市為例,2011年全年分娩量達到19萬,預計2012年的新生兒出生率還將增加5%。山東省千佛山醫院產科主任郭偉說,歲末年初產科門診的接診數量陡增,比去年同期高出20%左右。在寧夏銀川市,從去年11月開始,市內各大醫院前來產檢的孕婦比平日增加約兩成左右。
「龍寶寶」們扎堆出生,使奶粉、嬰兒用品等相關產品價格看漲。有業內人士表示,在2012年孕嬰產品春季訂貨會上,孕嬰產品價格較2011年同期普遍上調5%~10%。童裝、孕婦裝銷量也量價齊升。「龍寶寶」已成為商家的搖錢樹。
生「龍寶寶」的媽媽多了,使得專業護理新生兒和產婦的月嫂,價格也水漲船高。據報導,在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以及北京、上海等地,龍年之前,「金牌月嫂」的價格已漲到每月8000元,即使在內陸地區,月嫂的工資也快速上漲,起價近4000元,如果要請技術全面、經驗豐富的「金牌月嫂」,要價就達4500元。月嫂護理業也已經躋身中國高收入人群。(高飛)
【編輯:丁文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