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葬禮為什麼喪家都會送參加的人一條毛巾?

2021-01-08 全球紡織網
參加葬禮為什麼喪家都會送參加的人一條毛巾?

2015-04-30 10:59:28 來源:搜狐

    現在去參加喪禮,喪家都會送參加的人一條毛巾,

這緣由從哪來的?理由是甚麼呢?

古人很重視喪禮,那是親人肉身在世上最後的日子,所以在下葬前的路程都會儘量拖長,以盡心中不捨之意。而去參加喪禮的親友也一定是感到很悲慟的,如果親友來參加喪禮而忘了帶手帕可以擦眼淚或是汗水,所以都會幫參加的親友準備一條手帕。讓親友可以方便擦拭。演變之今,就變成一條毛巾。這當然也沒有關係,不過現代有些人會對於喪家的東西有疙瘩,覺得晦氣不太好,其實這也是多慮,去參加喪禮是表示對於喪家的哀悼之意,對於往生者的一個敬意,是不需在意這類小事的。而如果真的有在意的人,也可以把毛巾拿去過過水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重點小提醒:

1. 民俗禮儀多是以為他人好的心意為出發點

2. 毛巾是源於給參加親友擦拭眼淚以及汗水

3. 毛巾洗過之後即可正常使用

尤其是上海,講究的上海人都是會精心準備巧克力、毛巾、壽碗是組合成葬禮三件套。

這是流行於江浙滬一帶尤其是上海的習俗,一般指八十歲以上無疾而終的長壽老人死後,葬禮的主辦方會給賓客發一個壽碗,寓意子孫後代能受其福澤庇佑,但是現在一般上年紀的葬禮都會發這個了,毛巾和巧克力代表「潔」與「愛」 諧音「節哀」。

這就是葬禮三件套咯,每個地方不一樣,但是全國各地都會發毛巾是一定的吧!你們那邊是什麼風俗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葬禮上要送賓客毛巾?
    ——馬塞爾·莫斯《禮物》事實上,沿襲了明清時期達官貴人的禮尚往來,葬禮上主家的回禮便帶有明顯的「好面子」的意味,不僅要宴請來往賓客,回禮同樣是禮節來往的重要一環,送怎樣的物品才能在自己使自己儘量顯得周全而不落人話柄呢?歷經時間的檢驗,人民群眾最終選擇了毛巾。
  • 農村葬禮,為什麼回贈毛巾?聽內行人說完,瞬間明白了!
    在湖北大部地區,參加葬禮一般要回贈「三個一」,一條毛巾、一塊香皂和一包煙,經濟條件的家庭也少不了毛巾和香皂。 客人為逝者送最後一程,少不了陪夜和磕頭,女性至親還會悲傷落淚,「逝者為大」具體到行動上,自然辛苦。為了感謝親朋對逝者的尊重,喪家回贈香皂和毛巾,意在取其諧音,願逝者的在天之靈保佑大家,為大家造福。條件好一點喜歡好看的家庭,還要加上一包香菸,讓親朋回到家裡後,一邊與左鄰右舍分享香菸的辛辣味道,一邊追憶逝者的辛勞與善良。
  • 在農村參加葬禮後,為什麼要回贈毛巾?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傳承
    從我記事的一天起,農村就有這樣的一種喪葬習俗,也就是在葬禮過後,主人家需要回贈毛巾給幫助家中做事的人們,以前我不知道這樣做的含義是什麼,後來終於逐漸明白。擦汗擦淚想必很多在農村參加過葬禮的人都知道,即使是現在,農村葬禮的規模還是很大的,動輒就是四五十桌人,其中包含了各種親戚朋友還有村裡和鄰村的父老鄉親。
  • 農村葬禮,為什麼回贈毛巾?
    毛巾,最早誕生於1850年,由英國織造,距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了。1912年,毛巾的織造技術傳入了中國,由此,催生出了我國第一家毛巾廠---上海三友實業社毛巾廠。因此,我國的第一條毛巾誕生於1912年。毛巾有多種用途。在古代時雖然沒有毛巾,但卻有類似於毛巾的物品---巾帕。
  • 新婚、體弱多病者不適合參加葬禮?盤點參加葬禮的九大注意事項
    稍有疏忽,就會被人說指指點點、說三道四。尤其農村的葬禮,不僅新婚、體弱多病者、屬相犯衝者不能參加,而且規矩、禮數還比較多。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參加葬禮的九大注意事項。其一、久病的人、身體虛弱者、體質特異的人不適合參加葬禮。如果至親去世,不得不參加葬禮,應提前做好參加葬禮前的準備工作。參加葬禮返回後,如果突感身體不適,應找信得過的師傅進行查看,以達到除晦洗孝的墓目的。
  • 參加葬禮時注意什麼?殯儀館禁忌有哪些?
    (一):久病之人、身體虛弱之人、靈異體質之人均不宜參加葬禮。如若不得不去,必須要穿上紅色內衣、內褲、紅襪子迴避大吉。如果參加葬禮返回後,身體突感不適,應儘快找信得過的堂口師傅,除晦洗孝為佳。(二):新婚期未出百天、月房期未出百天及身上有傷口未癒合者,均不宜參加葬禮。
  • 為什麼有些人不適應參加葬禮
    大師辛丑年說東道西之為什麼有些人不適應參加葬禮風雷著
  • 參加葬禮「忌諱」多,這七點禁忌要牢記,否則容易惹出大麻煩!
    眾所周知,中國葬禮,很注重傳統禮儀。如果不小心觸碰了忌諱,可能會惹出大麻煩,不僅會毀掉你在朋友眼中的形象,還會對逝者產生極大的不敬。那麼參加葬禮都有哪些「忌諱」呢?一起來看看吧!一、忌遲到逝者為大,人們準時趕到葬禮現場,這是對死者的敬意。
  • 參加葬禮有哪些禁忌
    人有旦夕禍福、生老病死,死亡是每個人終要面對的。接到親朋好友的訃告訃聞,前去參加葬禮,弔唁逝者及家屬,一定要提前知道這其中的諸多講究。參加葬禮講究較多,一是為了表達對逝者的尊重;二是民間說法上, 避開碰黴頭的事情。那麼參加葬禮都有哪些講究呢?1.
  • 孕期不參加葬禮就算了,為什麼也不能參加婚禮呢?原因在這裡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孕期不參加葬禮就算了,為什麼也不能參加婚禮呢?原因在這裡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懷孕後,最好不要參加葬禮,容易影響寶寶健康發育。這樣的說法雖然沒什麼科學依據,但是大家基本上都會遵從的。而你是否聽說過,懷孕後也不能參加婚禮的呢?答案依舊是不建議去,為什麼呢?案例大家看看網友的哭訴就知道了,網友的真實經歷。
  • 農村葬禮,有的地方回饋白毛巾,這是什麼習俗?
    關於葬禮,每個地方的習俗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當地沒有回贈毛巾這個講究,但是卻有贈送白布和方便麵的習俗,我認為回贈毛巾跟我們老家這邊回贈白布的意思差不多,都是為了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在我們膠東農村,無論誰家有人去世,親戚朋友和鄰居,首先都會送去紙錢,另外還要隨禮金。
  • 參加葬禮時為什麼要送花圈?給逝者送哀悼花圈要注意哪幾點講究?
    參加葬禮時,人們常常敬送花圈,作為對逝者的追悼。花圈最初並不是為喪禮專用的。 花圈的「發源地」據說在希臘,古希臘把花圈稱為「斯吉芳諾思」,是裝飾神像的「聖物」。教堂中的祭司後來也戴起花圈來,花圈傳播到各地後就不一再地是教堂專用的飾物了。古代西歐曾用花圈作為獎品頒發給凱旋的戰士和運動場上的優勝者。 印度和緬甸,至今還保留著用薔薇花做成的花環給貴賓戴上以表敬意的習慣。
  • 參加葬禮要注意這四大禁忌,第三點很多人都不知道!
    從舊石器時代開始,葬禮便開始出現,發展到至今,葬禮已經成為了一直風俗文化,而每個地方的風俗都有所不同。在農村參加葬禮的禁忌十分多,其中尤其需要謹記以下四點。在日常生活中,時間觀念是一個人處事接物的一種禮儀,讓他人久等屬於一種極其不禮貌的行為。尤其是參加葬禮的時候,途中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不能遲到,務必要準時到達現場,這是對死者最基本的一種尊重。
  • 夢見參加親人的葬禮
    做夢夢見參加親人的葬禮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夢見參加親人的葬禮?
  • 參加葬禮要注意這三大禁忌,犯著會走黴運
    死亡屬於死者人生經歷的最後一個過程,而葬禮則是人們對死者的弔唁和緬懷的一種方式。從舊石器時代開始,葬禮便開始出現,發展到至今,葬禮已經成為了一直風俗文化,而每個地方的風俗都有所不同。在農村參加葬禮的禁忌十分多,其中尤其需要謹記以下三點。
  • 日本人愛送禮 送毛巾最常見
    原標題:日本人愛送禮 送毛巾最常見 日本人非常講究送禮物,不管是去朋友家做客,還是遇到紅白喜事,都會送上一份禮物。日本人一般不會贈送太貴重的禮品,以食品或日常生活用品居多,其中毛巾是最常見的禮物。
  • 不宜參加葬禮的十種人
    有些人因不能親自參加至親的葬禮而深表遺憾。那麼哪些人不適合參加葬禮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哪些人員不適合參加葬禮?久病的人不適合參加葬禮。因為在葬禮儀式上,有許多活動需要參加,諸如迎賓客、行哀禮等。
  • 參加葬禮要注意這四點,免得黴運帶回家
    生老病死乃人間常情,每個人都無法逃脫出生、衰老、生病以及死亡的自然規律。死亡屬於死者人生經歷的最後一個過程,而葬禮則是人們對死者的弔唁和緬懷的一種方式。從舊石器時代開始,葬禮便開始出現,發展到至今,葬禮已經成為了一直風俗文化,而每個地方的風俗都有所不同。在農村參加葬禮的禁忌十分多,其中尤其需要謹記以下三點。
  • 參加葬禮該如何送禮金?
    參加葬禮時向喪屬贈送禮金,是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而今,禮金已經脫離了傳統的範疇,成為葬禮中一項必不可少的禮節。禮金的數額禮金的數額通常取決於送禮者與逝者關係的親疏遠近。另外,市面上也有專用的葬禮禮金封包銷售。封包表面的書寫封包正面的中央書寫「奠儀」二字,背面右下角書寫送禮者姓名。關於禮金的紙幣儘量使用外觀較舊的紙幣,嶄新的紙幣容易給喪屬造成送禮者早就為逝者的離世做好了準備的錯覺,這是比較失禮的行為。如果手邊確實沒有舊幣,也要在新幣上折出一條摺痕後再放入封包。
  • 參加葬禮要注意這三大禁忌,犯了會走黴運!
    死亡屬於死者人生經歷的最後一個過程,而葬禮則是人們對死者的弔唁和緬懷的一種方式。從舊石器時代開始,葬禮便開始出現,發展到至今,葬禮已經成為了一直風俗文化,而每個地方的風俗都有所不同。在農村參加葬禮的禁忌十分多,其中尤其需要謹記以下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