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第二期結束,逃跑計劃兩場第七被淘汰,其實這個結果毫不意外,不是他們不夠好,而是他們並不適合這個舞臺。
知名度上來說,張芯、小K這樣觀眾完全不熟悉的人,反而能激起好奇心,而逃跑計劃這樣典型「歌紅人不紅」的代表,熟悉度不夠、好奇心不足,位置就有些尷尬。
曲風上來說,《歌手》最佔優勢的大嗓和情懷,逃跑計劃都不佔。
不尬吹唱功,逃跑計劃主唱毛川的唱功,的確和臺上的前輩們沒法比,各種音樂節上練出的唱功,感情大於技巧,也從不走飆高音路線。
而情懷,本來是有的,治癒神曲《夜空中最亮的星》配上地下樂隊煽情的奮鬥故事,足可以博一把情懷票,但逃跑計劃選擇了另一首歌《一萬次悲傷》,編曲也沒有刻意向比賽靠攏。
所以他們整體呈現出來的狀態,就是舒服、真實,劉歡聽完也說「不錯,挺舒服的,也不憤怒也不搗亂,就是做一些青春的年輕的歌,然後還有自己的風格。」
雖然是搖滾樂隊,但逃跑計劃卻不像傳統印象中的搖滾那樣憤怒狂躁,而樂隊主唱毛川、吉他手馬曉東、貝斯剛昂、鼓手李洪濤,也都意外的非常平和。
《歌手2019》新聞發布會上,逃跑計劃就透露過已經做好了當「炮灰」的準備,採訪時也非常淡然,坦言說:「其實我們也沒想那麼多,就是想唱完三首歌。」
所以不選《夜空中最亮的星》也就順理成章,來《歌手》只是想展示自己的音樂,而不是為了贏而贏。
一路走來,逃跑計劃面對過很多爭議,上電視就是其中之一,參加《中國夢之聲》,出現在《天天向上》,現在又上了《歌手》,走紅亮相讓一些歌迷說他們變了,變俗了,不獨立不搖滾不酷了。
但其實所有的拋頭露面,都和音樂有關,和娛樂無關。
因為愛上唐朝樂隊,所以有了毛川組建的孔雀樂隊,重組與磨合後,樂隊正式更名為逃跑計劃。
2008年,小火的《08年我們結婚》被選為迷笛音樂節的宣傳片主題曲,逃跑計劃也被邀請去現場表演。
然後發行第一張EP,完成第一次專場演出,成為各大音樂節的常客……
那時的逃跑計劃,很小眾,但不管有多少人知道他們,他們都單純因為喜歡在唱歌。
2012年,《夜空中最亮的星》大火,逃跑計劃從音樂節走到了北京工體的舞臺上;
2017年,逃跑計劃的專輯《世界》和崔健、唐朝、黑豹一起登上蝦米音樂熱度最高的十大搖滾專輯排行榜,而且是唯一熱度過億的;
出名了走紅了變得比原來更大眾,但逃跑計劃,還是因為熱愛而唱,只是身上開始有了責任感。
「有時候,我們也會反過頭來想想,也許在某一時刻你已經成為了一些人心目中的那個英雄,就像十多年前我聽到搖滾樂時一樣。
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或者更大的舞臺上,有更多的人可能看到你,你的一個行為或一首歌,也許就可以改變一個迷茫少年的人生;
逃跑計劃的成功或許可以給更多的地下樂隊以希望。如果我們去這些地方做這些事情,可以給大家一點兒信心,這些還是值得的。」
所以,站在更大的舞臺上,熱愛沒有變,搖滾也沒有變,逃跑計劃依然屬於音樂。
更紅之後,連他們的音樂也開始被質疑,有人說他們的搖滾越來越偏流行,有人直接說他們是偽搖滾。
但毛川都不在意,他認為的搖滾,不一定非得是狂躁的,不一定完全是節奏方面的,他說「搖不搖滾跟音色的柔軟與否沒有什麼關係。」
準備新專輯的過程很慢,逃跑計劃希望能往理想狀態再靠一靠,做一張底色溫暖一點、正面一點的專輯。
就像《歌手》對他們的介紹語:剛柔並濟的搖滾心聲,極具感染力的獨立樂隊。
2008年,逃跑樂隊在迷笛音樂節上唱完《08年我們結婚》後,臺下的歌迷們意猶未盡,齊聲大喊「再來一遍,再來一遍!」於是一首歌重複唱了三遍;
2017年世界盃預選賽,國足1∶0擊敗韓國的歷史性時刻,4萬多名球迷在長沙賀龍體育場邊痛哭流涕,邊揮舞著國旗大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久久不肯離去。
視頻cr:龍之隊球迷會
不管是站在音樂節的舞臺上,還是站在電視節目的舞臺上,只要這份感染力還在,他們就還是當初那個讓人感動又充滿勇氣的樂隊——逃跑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