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新冠後遺症引發無數人恐慌!喪失味覺嗅覺,多器官損傷

2021-01-15 北美留學生日報



距離世界上發現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已經整整一年了。


但很可惜,對於這個病毒來說,未知仍然大於已知。


傳播來源不清,感染症狀不明,甚至感染後會留下什麼「後遺症」都無法確定。

原因是這款新品實在是太太太甜了,甜到令人懷疑人生。但是在做測評的過程中,竟然意外的發現自己感染了新冠。詭異的確診經歷被鏡頭記錄了下來,美國妹子到底是如何發現自己感染的呢?19歲的瑪麗恩·肖特(Maryn Short)近日被種草了一款星巴克咖啡,就是在星巴克咖啡的基礎上加雙層奶油,5泵香草糖漿和3泵焦糖糖漿的超甜咖啡。瑪麗恩點了一杯之後,就迫不及待的在車上錄製測評視頻。
甚至奶油的口感就像是牛奶一樣,她開始懷疑是不是店員拿錯了,或者沒有放糖。
隨後,她接受了核酸檢測。事實證明,她的猜測是對的。
在等待檢測的前一晚,她還吃了披薩,也嘗不出任何味道。她這幾天兼職了三份工作,每天接觸很多人,工作後她還去超市買東西。周日晚上,她就感覺身體有點不舒服,覺得有些鼻塞,沒有太在意。沒想到竟然是新冠感染。無獨有偶,NBA球星魯迪在感染新冠之後也出現失去嗅覺和味覺的現象。

據此前的媒體報導,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母親可能聞不出嬰兒尿布的味道。

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介紹,新冠病毒感染後2-14天才會出現輕微症狀。
雖然新冠是一種呼吸系統的疾病,但是感染後的症狀可不僅僅只是發燒乾咳那麼簡單。
如果你是輕度患者,那麼通常在感染後的第七天,身體就開始了自我恢復。
對於中度患者來說,雖然非致命,但是恢復的時間也相對較長,需要長達幾周的時間。
但是對於嚴重和危急程度的患者,症狀可能會上升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
這是一種在腹部積液時發生的疾病,炎症導致消滅感染的免疫細胞大量增加。免疫細胞通常情況下只攻擊感染部位,促進身體自愈。但是如果免疫細胞過多,過分活躍,他們就會無差別地清除任何擋路的細胞。


除了喪失味覺和嗅覺,感染新冠病毒後還有哪些「後遺症」呢?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華裔學者,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


「新冠肺炎疫情的後遺症可能要1~3年才會出現。」


綜合之前的案例和預測,後遺症到底有多嚴重?



1.「肺部纖維化」是真的嗎?


所謂的「肺部纖維化」是一種肺損傷,肺部組織結構被破壞,正常的肺泡組織被損壞後經過異常修復導致結構異常。


在新冠肺炎患者和非典患者中的肺部X光片中均有發現這種現象。


目前,對於肺部纖維化,沒有特效藥治療,且病情不會逆轉。


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



最常見的肺纖維化是農藥「百草枯」中毒。


只需要很少的劑量就足以致命,雖然通過洗胃等方式暫時保住性命,但農藥會從血液中滲透進人體。


逐步損害人體臟器,導致肺纖維化,患者最終呼吸衰竭而死。



肺纖維化根據病因不同預後也不一樣,一些病人長期穩定,一些特發性肺纖維化進展很快。


到了最後地步有效的藥物有吡非尼酮,尼達尼布,或者選擇肺移植。


香港瑪格麗特公主醫院傳染病中心醫學主任曾德賢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尚不能確定對康復患者的長期影響,

這些都需要1~3年的時間,才可以看到結果。」


鍾南山院士在回答有關「肺部後遺症」相關問題時提到:
「從目前來看,新冠患者肺部纖維化不是太重,看起來是可逆的。」肺部纖維化這一「後遺症」,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被廣泛討論。對於醫學界來說,這是非常難的課題,涉及到器官再生,並不是目前科學水平可以解決的。


2.「後遺症」是病毒導致還是藥物副作用導致?


從目前的治療上來看,一些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使用一種激素——


「糖皮激素」。



但也僅限於重症患者,中國對於新冠肺炎患者在「糖皮激素」使用上非常慎重。


糖皮激素最大的特點就是見效快,但會產生極大的副作用,而且後期會延緩對病毒的清除。


即便使用,也有時間和劑量上的限制。



非典時期,糖皮激素曾被大量使用,也對患者痊癒後產生了極大的副作用,很多人常年需要通過藥物治療。



3.重症患者的九種損傷值得關注


新冠肺炎患者的腎損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但目前看來,受到損傷的器官不僅是肺和腎。以下九種損傷也可能會出現——


心臟、嗅覺、睪丸、血管血循環、肺、腎臟、心理健康、肝臟、中風。


在首批確診的新冠重症患者中,大量出現「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細胞因子風暴」才是最厲害的奪命殺手,會觸發免疫系統對患者身體進行猛烈攻擊,成為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
這會導致全身血管更為脆弱,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和多器官衰竭。導致全身多器官損傷的並不是病毒,而是病毒感染所導致的免疫過激。


有研究表明,很多因新冠肺炎病毒住院的患者都出現了血栓高發率。


可能是源於人體的炎症反應,這些血栓導致了中風,心臟病發作等一系列反應。


老年患者中更為常見,年輕群體中也有5%患有中風。


儘管死亡率較低,但只有42%~53%的人能夠正常生活工作。


心臟損傷


美國心臟協會主席、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教授米切爾·埃爾金德表示:
「在中國,醫生注意到有些人就診時伴隨有胸痛,先是心臟病發作,然後再出現新冠肺炎症狀。」12%的患者有心血管損傷的跡象,鈣蛋白水平也較高。



4.新冠肺炎病毒究竟對睪丸有傷害嗎?


5月7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論文首次發布:

中國的研究人員又在感染者的精液中首次發現了新冠病毒,增加了這種病毒通過性行為傳播的可能性。所檢查的6名患者睪丸中,均發現了廣泛的生殖細胞損傷。(中國研究團隊論文7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因受到排擠、歧視、對病情的擔心等一系列問題,新冠痊癒者的心理健康也需要被重視。
不光是患者的健康,未受病毒影響的人,醫護人員、普通學生、上班族都有可能受疫情影響而產生心理問題。
《紐約時報》曾報導紐約曼哈頓長老會艾倫醫院急診科主任自殺身亡。


現在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的傳染速度,美國破百萬的確診病例足以讓世界警覺。


但在面對「治癒」和「病死」這兩種極端情況,有一些症狀被誇大,而有一些卻被嚴重忽視。


珍寶車隊經理患新冠肺炎之後,一個月治癒後無法騎行到30km/h,病毒對肺部的傷害可見一斑。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說:


「別以為已經勝利了,大家只是對新冠缺乏想像力。」


前幾天《紐約時報》記錄了新冠肺炎患者患病時「第一視角」的感受,場面讓人不忍卒讀。


如果沒有呼吸機,有人就像是在溺水掙扎。



「我醒來時頭疼的最厲害,可以列入這輩子最痛的五次之一,好像有人想把我的眼睛推出去。」


「咳嗽的撕心裂肺,你知道汽車引擎的聲音嗎?就是這種感覺。」


「我在凌晨2:30分想來,胸前抱著一個枕頭,感覺就像是一塊鐵板壓在我胸口。」


「我幾乎沒辦法走路,甚至沒辦法站立,可能是因為氧氣不足。」



「上了呼吸機六天,後來,他們告訴我,我曾經幾次醒來,有時試圖拿掉呼吸插管,但我完全不記得。」


「我的胃痛得厲害,感覺像是得了闌尾炎。每天睡19個小時,感覺還是沒睡夠。」


「走路讓我喘不過氣,感覺像是溺水。」



關於後遺症值得被正視和研究。


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分為三類人群:


一類是已經出現症狀確認;二類是始終無症狀,只有接受檢測才能確診;三類是,開始無症狀,潛伏期過後確診。


從世界範圍來看,這三類人群中,始終無症狀患者佔比極大。



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中國現階段還沒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


從中國因新冠疫情的死亡率上可以判斷。


進一步,也可以判斷,美國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存在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



而這些危害可能在多少年之後出現,對身體器官產生極大程度的損傷。


相關焦點

  • 鼻道通暢但沒了味覺和嗅覺,這可能是新冠早期症狀
    本月初,有一篇預印本論文建議把嗅覺和味覺喪失列入新冠肺炎的症狀列表,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觀點和論文對此予以印證,把喪失嗅覺和味覺列入篩查列表的呼聲越來越高。Denneny III 在接受 Medscape Medical News 的採訪時說:「多檢查一項味覺和嗅覺是沒有壞處的。這不需要任何外科手術、活檢或者特殊治療,把它當做一種症狀,如果有人有症狀但是沒有感染新冠,那它的負面影響幾乎為零。」(來源:pixabay)最早觀察到這一關聯並發表論文的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耳鼻喉專家和頭頸外科醫生 Carol h.
  • 【保身家】全國愛鼻日|65歲以上老人嗅覺障礙佔四成,嗅覺怎會突然...
    今天是全國愛鼻日,嗅覺是對氣味的感知,在人的社會交往及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嗅覺如果出問題了則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社會交往、營養物質攝入,甚至威脅生命安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嗅覺功能越來越重視。嗅覺障礙的發病率很高,有研究表明,65歲以上老年人群嗅覺障礙患病率可高達40%,且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 歷時3個月,研究1733例新冠患者,看看新冠後遺症有什麼?
    二、新冠病毒會攻擊多個器官。新型冠狀病毒仿佛已經走入尾聲,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又慢慢死灰復燃了。很多省份和地區已經開始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例報告,這個冬天和即將到來的春節,仿佛蒙上了一層陰影。人們從去年這個時候開始,就已經在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做鬥爭了,不過好在現在的疫苗已經研製成功,很多人正按部就班地準備注射。
  • 哈利波特盧娜感染新冠,面對病毒侵襲,魔法世界也中招了
    近日,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飾演"盧娜"的演員伊文娜·林奇突然發文,稱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瞬間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伊文娜·林奇表示,她目前喪失了嗅覺和味覺,懷疑可能是感染了輕度新冠肺炎,現在情況還不是很嚴重,她會自我隔離並且勤加洗手,注意相關的防護。
  • 眼耳鼻喉科醫生更易感染新冠?國內外專家都說話了
    海珊在《科學美國人》發文,記錄兩人的交流。她援引《美國醫學會雜誌》於22日發布研究稱,短暫失去味覺或嗅覺,或是感染新冠病毒的表現。此前1周,《柳葉刀》也發表過關於新冠肺炎患者嗅覺和味覺異常的文章。其中指出,越來越多耳鼻喉科醫生等報告,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伴有「嗅覺缺失」和「味覺障礙」。
  • 別啊,哈利波特盧娜疑似感染新冠病毒
    哈利波特系列盧娜扮演者伊文娜·林奇發文表示:「還有人神秘地失去了味覺和嗅覺嗎?而且感覺這樣還挺好的?是不是感覺自己是一個不會被味覺和嗅覺的怪念頭所左右的更有效率、升級了的人?講真,我該怎樣一直保持這種狀態呢?現在我終於明白為什麼說機器人才是未來的主導。」
  • 皮疹、水泡、紅斑……國外多地出現「新冠腳趾」!
    (健康時報記者 任璇)發癢的斑點狀皮疹、手指和腳趾腫脹發炎,據雪梨先驅晨報7月23日報導,墨爾本各大醫院接診眾多的新冠患者中,一部分人出現這樣的症狀。它被非正式的稱為「COVID toes」(新冠腳趾)。
  • 美CDC報告顯示:近10%的新冠患者在出院後兩個月內再次入院
    ,近10%的新冠患者在出院後兩個月內再次入院。許多新冠患者在離開醫院幾個月後,症狀仍揮之不去。這些患者被稱為 「 Long COVID」患者。可能揮之不去的新冠症狀包括腦霧、記憶力下降、咳嗽和疲勞等。報告特別指出,在106543名初次住院存活的新冠患者中,其中有9504人(或9%)在短短幾周後又回到了同一家醫院。此外,有1667名患者不止一次地重新住院。  當然有一些風險因素會增加COVID-19患者兩次住院的機率:  此前越來越多的報告涉及似乎已經康復新冠患者經歷的揮之不去的症狀。這種苦惱已被稱為Long COVID。
  • 日本排名第一相撲選手白鵬翔感染新冠:失去嗅覺後檢測確診
    日本排名第一相撲選手白鵬翔感染新冠:失去嗅覺後檢測確診 @中國日報網 援引路透社1月5日消息,日本相撲協會(JSA)當日宣布,日本排名第一的相撲選手白鵬翔(Hakuho)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
  • JEM:耶魯大學揭示新冠病毒是如何入侵並破壞人類大腦的
    儘管新冠肺炎(COVID-19)被認為主要是呼吸系統疾病,但實際上,新冠病毒能夠感染並影響人體多個器官,甚至是中樞神經系統(CNS),新冠病毒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會導致多種症狀,包括頭痛、味覺和嗅覺喪失、意識障礙
  • 5人死亡!新冠病毒引發真菌感染,印度「神童」預言成真?
    5人死亡!新冠病毒引發真菌感染,印度「神童」預言成真?截止今日,印度新冠確診病例已經超過997.9萬例,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4.4萬,對於全球新冠病毒而言,印度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病毒嚴重國家。不僅如此,專家分析,印度是一個貧富差距極大的國家,雖然近十年中,印度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並幫助3億印度人成功脫貧,但是由於新冠病毒的突然來臨,印度不僅經濟遭受重創,而且此前十年的努力也都化為烏有,甚至還讓4億印度人再次回到貧困狀態,因此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一向數據顯示,印度新冠確診病例遠比現在要多得多。
  • 人體各器官退化時間表
    導語:身體各部位器官都有自己運行的規律,掌握其中的奧妙保養得當,就能保持健康年輕的身體。那麼,你知道身體各部位都是何時開始衰老的嗎?
  • 人類的嗅覺獲取外界信息最少,但為什麼鼻子比猿類更突出?
    人體有五種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據統計,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信息中,90%以上來自視覺,其次是聽覺、觸覺和味覺。只有嗅覺常常被放在不重要的位置。科學研究表明,人們的嗅覺確實在退化。鼻子是呼吸和嗅覺的器官。
  • 心理所開發中國人群嗅覺識別測驗
    嗅覺功能的減退和喪失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如無法探知煤氣洩漏等)。研究顯示65歲以上智力正常的人群中,嗅覺功能低下者在4年內的死亡風險是嗅覺功能優秀者的2.5倍。同時,嗅覺損傷也是帕金森、阿爾茲海默病等重大神經退行性疾病最早的臨床症狀。以帕金森病為例,嗅覺損傷一般先於疾病診斷4-8年出現,已被明確列入帕金森病支持診斷標準及前驅期標誌。
  • 想打噴嚏憋回去會影響嗅覺還是損傷聽力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想打噴嚏憋回去會影響嗅覺還是損傷聽力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想打噴嚏憋回去會影響嗅覺還是損傷聽力?
  • 比拿猴子做實驗還快:「器官晶片」或加速新冠疫苗研發
    中國科技新聞網5月18日綜合(錦江)新冠肺炎疫苗研究競爭正處於白熱化階段。 據媒體統計,目前全球有100多個團隊正在研究新冠候選疫苗,其中有幾個已經開始進行臨床試驗。 此前有報導稱,牛津大學科學家開發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ChAdOx1 nCoV-19已經進入1期人體試驗階段,最快9月就可以應急使用。
  • 新冠流行期間要看看自己的腳趾頭,如果變黑一定要小心
    新冠流行期間,我們知道典型的症狀有發燒、疲勞、寒顫、呼吸困難、全身肌肉疼痛、喉嚨痛,甚至有人發現痛覺、味覺、嗅覺的失靈等等典型的症狀。最近在美國,他們又報導了一個特殊的症狀。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傳染科的主任叫巴赫,他告訴我一個叫《今日美國》的媒體,他們發現了一個新的新冠病毒感染以後的臨床表現,就是腳趾頭髮烏、烏青,就像我們以前見過的凍瘡。如果是在東北特別寒冷的天氣,病人腳趾頭凍了以後,會出現烏青、發烏,有壞死的表現。因此他提醒大家,如果在新冠期間出現,可以經常看看自己的腳趾頭,如果腳趾頭髮青發烏、有疼痛感、有灼熱感,一定要小心有沒有感染新冠病毒。
  • 瞬間恐慌!400多人參加印度男子葬禮,第二天得知死者患新冠肺炎
    【南方+6月8日訊】據印度媒體報導,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瓦塞地區,400多人參加了一名55歲男子的葬禮,第二天卻被告知死者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根據當地規程,如果有患者在醫院死去,醫院將死者的屍體交給家人之前必須接受新冠病毒檢測,以便告知親屬在進行葬禮儀式時需要採取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