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世界上發現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已經整整一年了。
但很可惜,對於這個病毒來說,未知仍然大於已知。
傳播來源不清,感染症狀不明,甚至感染後會留下什麼「後遺症」都無法確定。
原因是這款新品實在是太太太甜了,甜到令人懷疑人生。但是在做測評的過程中,竟然意外的發現自己感染了新冠。詭異的確診經歷被鏡頭記錄了下來,美國妹子到底是如何發現自己感染的呢?19歲的瑪麗恩·肖特(Maryn Short)近日被種草了一款星巴克咖啡,就是在星巴克咖啡的基礎上加雙層奶油,5泵香草糖漿和3泵焦糖糖漿的超甜咖啡。瑪麗恩點了一杯之後,就迫不及待的在車上錄製測評視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華裔學者,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
「新冠肺炎疫情的後遺症可能要1~3年才會出現。」
綜合之前的案例和預測,後遺症到底有多嚴重?
1.「肺部纖維化」是真的嗎?
所謂的「肺部纖維化」是一種肺損傷,肺部組織結構被破壞,正常的肺泡組織被損壞後經過異常修復導致結構異常。
在新冠肺炎患者和非典患者中的肺部X光片中均有發現這種現象。
目前,對於肺部纖維化,沒有特效藥治療,且病情不會逆轉。
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
最常見的肺纖維化是農藥「百草枯」中毒。
只需要很少的劑量就足以致命,雖然通過洗胃等方式暫時保住性命,但農藥會從血液中滲透進人體。
逐步損害人體臟器,導致肺纖維化,患者最終呼吸衰竭而死。
肺纖維化根據病因不同預後也不一樣,一些病人長期穩定,一些特發性肺纖維化進展很快。
到了最後地步有效的藥物有吡非尼酮,尼達尼布,或者選擇肺移植。
香港瑪格麗特公主醫院傳染病中心醫學主任曾德賢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尚不能確定對康復患者的長期影響,
這些都需要1~3年的時間,才可以看到結果。」
2.「後遺症」是病毒導致還是藥物副作用導致?
從目前的治療上來看,一些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使用一種激素——
「糖皮激素」。
但也僅限於重症患者,中國對於新冠肺炎患者在「糖皮激素」使用上非常慎重。
糖皮激素最大的特點就是見效快,但會產生極大的副作用,而且後期會延緩對病毒的清除。
即便使用,也有時間和劑量上的限制。
非典時期,糖皮激素曾被大量使用,也對患者痊癒後產生了極大的副作用,很多人常年需要通過藥物治療。
3.重症患者的九種損傷值得關注
新冠肺炎患者的腎損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但目前看來,受到損傷的器官不僅是肺和腎。以下九種損傷也可能會出現——
心臟、嗅覺、睪丸、血管血循環、肺、腎臟、心理健康、肝臟、中風。
有研究表明,很多因新冠肺炎病毒住院的患者都出現了血栓高發率。
可能是源於人體的炎症反應,這些血栓導致了中風,心臟病發作等一系列反應。
老年患者中更為常見,年輕群體中也有5%患有中風。
儘管死亡率較低,但只有42%~53%的人能夠正常生活工作。
心臟損傷
4.新冠肺炎病毒究竟對睪丸有傷害嗎?
5月7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論文首次發布:
現在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的傳染速度,美國破百萬的確診病例足以讓世界警覺。
但在面對「治癒」和「病死」這兩種極端情況,有一些症狀被誇大,而有一些卻被嚴重忽視。
珍寶車隊經理患新冠肺炎之後,一個月治癒後無法騎行到30km/h,病毒對肺部的傷害可見一斑。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說:
「別以為已經勝利了,大家只是對新冠缺乏想像力。」
前幾天《紐約時報》記錄了新冠肺炎患者患病時「第一視角」的感受,場面讓人不忍卒讀。
如果沒有呼吸機,有人就像是在溺水掙扎。
「我醒來時頭疼的最厲害,可以列入這輩子最痛的五次之一,好像有人想把我的眼睛推出去。」
「咳嗽的撕心裂肺,你知道汽車引擎的聲音嗎?就是這種感覺。」
「我在凌晨2:30分想來,胸前抱著一個枕頭,感覺就像是一塊鐵板壓在我胸口。」
「我幾乎沒辦法走路,甚至沒辦法站立,可能是因為氧氣不足。」
「上了呼吸機六天,後來,他們告訴我,我曾經幾次醒來,有時試圖拿掉呼吸插管,但我完全不記得。」
「我的胃痛得厲害,感覺像是得了闌尾炎。每天睡19個小時,感覺還是沒睡夠。」
「走路讓我喘不過氣,感覺像是溺水。」
關於後遺症值得被正視和研究。
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分為三類人群:
一類是已經出現症狀確認;二類是始終無症狀,只有接受檢測才能確診;三類是,開始無症狀,潛伏期過後確診。
從世界範圍來看,這三類人群中,始終無症狀患者佔比極大。
鍾南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中國現階段還沒有大量無症狀感染者」。
從中國因新冠疫情的死亡率上可以判斷。
進一步,也可以判斷,美國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存在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