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成:政策力量加碼背後,西部發展還有哪些難題待解?

2021-01-20 澎湃新聞

導言:5月17日晚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這份長達萬字、涵蓋36條措施的指導意見,將是指導西部大開發第三個「10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在政策力量「重倉」西部大開發背後,西部經濟發展還有哪些難題待解,西部大開發又將會形成怎樣的新格局?

搜狐城市特邀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以專業視角對《意見》加以解讀。肖金成從事區域經濟研究多年,見解深刻,曾被評為「中國十大國土經濟人物」。

搜狐城市:自1999年9月正式提出後,西部大開發戰略已進入第三個十年,回顧過往歷程,您如何評價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效果,又有哪些經驗教訓值得總結?

肖金成: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部地區取得的成就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基本公共服務供給。

2000-2016年,西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年均增速高達22.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5個百分點。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高速鐵路、支線機場、幹線公路相繼開工建設。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基本改變了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

西部地區生態脆弱,西北乾旱,西南耕地稀缺。起初,人們對西部大開發疑慮頗多,認為搞不好就是「西部大開挖」,到處上工程搞建設,但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的實施,起到了生態保護的效果。國家對退耕農戶予以經濟補償,南方地區每畝補償300斤糧食,北方地區每畝補償200斤糧食,另外還有50元種苗費,開始決定補償5年,後來補償年限不斷延長,並把補償的糧食折合成現金,農民經濟收入提高的同時,西北地區植被覆蓋率提高,生態明顯改善。

過去西部地區財政困難,學校破舊,當時雲南副省長曾在一個座談會上表示,雲南地區小學校舍危房很多,別說地震,下場雨我們都擔心會不會倒掉。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之後,校舍改建、推行寄宿制、免交學雜費、夥食補貼,西部地區的就學條件獲得明顯改善。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西部地區依賴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西部地區仍是我國各種矛盾交織,多方面問題突出的地區。

原先的想法是西部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希望東部企業、外國企業到西部投資。但由於投資環境沒有根本改善,缺乏配套條件,招商引資的效果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好。目前西部成立了很多新區、開發區,有的面積還很大。但面積越大,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成為半拉子工程,不僅招不到商,還會造成資金和土地的巨大浪費。其實,開發區、新區都是產業集聚的平臺,沒有產業的集聚,靠樓宇經濟,靠規模宏大的中央商務區,甚至把政府、學校搬過去,藉以哄抬人氣,都難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西部大開發一開始,我就建議在西部設立一到兩家經濟特區,第一個十年,我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為尋找西部的深圳與浦東,就是建議在西部選擇一到兩個點,由國家負責規劃、建設和招商引資,只要有幾個地方能夠崛起,那對西部的帶動示範作用就會非常明顯。而期待遍地開花,齊頭並進,每個縣、每個鄉鎮都能在西部大開發中,很快見到成效,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搜狐城市:在您看來,此次中央強調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對比此前戰略,新格局「新」在哪兒?

肖金成:新格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摒棄了以往「齊頭並進、遍地開花」的模式,注重城市集聚效應,強調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設。

第二,新格局加大了西部開放的力度,強調構建內陸多層次開放平臺,鼓勵重慶、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強化開放大通道建設,加快沿邊地區的開放發展,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

第三,新格局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強調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建設要求,保障好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安全,保護好冰川、溼地等生態資源,並且將大力推進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祁連山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京津風沙源治理等。此外,新格局還要求落實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任務,推動西部地區綠色產業加快發展。

搜狐城市:學界有觀點認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由於地理空間格局的不經濟性,GDP規模受制於自然地理條件,在您看來,西部地區的GDP規模是否存在天花板,對比東部地區,其發展目標是否應從追求GDP規模轉變為提升人均GDP等經濟指標?

肖金成:某種程度上,學界很多人持這種觀點,但我認為具體問題應該具體分析,比如發展面向歐美市場的外向型產業,東部沿海基於區位條件、港口優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但整個西部地區國土面積接近700萬平方公裡,人口數量超過3億,意味著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也意味著西部是一個大市場。我不贊同把整個西部當作一個同質性的生態脆弱的欠發達區域。

例如西部的成渝地區,水資源、土地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宜人,並且依託長江黃金水道,在運輸成本上也有優勢,此外成渝地區勞動力資源豐富,市場也很大,就此而言,不能說西部地區都沒有條件發展。

我們對西部的認識不能停留在「欠發達」、「生態脆弱」、「不太適合人類生存」,其實具體分析而言,成渝、關中平原、滇中、北部灣、新疆伊犁等地區發展潛力很大。

搜狐城市:回到最新政策本身,此次《意見》提出「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將進一步向西部地區傾斜」,但有學者認為,在欠發達地區大量興建背離比較優勢的產業園和基礎設施,投資回報不高,導致政府債務高企,而投資回報較高的沿海地區,卻因土地供應受限,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削弱了經濟競爭力,對於這種「資源的空間錯配」,您怎麼看?

肖金成:這是基於經濟學成本效益分析提出的觀點,但在深入了解地方實際情況後,你會形成更為準確的認知。

實際上,東部地區並不是建設用地指標短缺,而是可利用土地短缺。土地短缺到什麼程度?目前,東部地區的耕地、生態用地已被開發區、工業園區、房地產小區大量佔用,由此引發的生態環境惡化值得警惕。人類生存需要良好的環境,保留一定的農地、林地,是生態環境的需要。如果不加控制,沿海地區的大部分土地將變成建設用地,從南到北成為一塊「水泥板」,那人還能在這裡生存嗎?

而西部地區的土地比較廣闊,但涉及到永久基本農田制度,即被劃定的基本農田不能改變用途。過去,西部很多地方在劃定基本農田時,有多少劃多少,導致目前西部很多城市因建設用地指標短缺,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受到嚴重製約。而一旦增加建設用地指標,西部地區的用地結構就會發生變化,農地就能變成建設用地,西部地區發展第二產業也就有了基本條件。

搜狐城市:《意見》提出「鼓勵重慶、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在經濟總量上,2019年西安GDP不及成渝的一半,在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方面,您認為西安能拼得過重慶和成都嗎?

肖金成:從區域關係上看,城市之間的距離如果超過200公裡,那就不具有競爭關係。西安距離重慶和成都都在600公裡以上,成都和重慶兩者也距離300公裡左右,因此三個城市不具有競爭關係,也是不可比的。在這種思路下,西安、成都、重慶作為西部地區最具開放度、影響力、引領性的現代都市,將會在各自的輻射範圍內發揮重大作用。

西安的輻射範圍是西北地區,西安對西北地區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例如,新疆雖然面積廣闊,但人口只有兩千多萬,市場規模和勞動力有限,而西安作為西北地區高校數量最多、人才儲備最充足的城市,則可以為新疆的創新建設,提供科技人才,發揮西北地區的依託和後盾作用。而重慶和成都的影響範圍則是西南地區,因為秦嶺和祁連山等地理因素的阻隔,重慶和成都對西北地區的影響有限。

將來,成渝城市群將會通過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面向南亞和東南亞開放,西北地區則向中亞和歐洲方向開放,兩個地區的作用方向不一樣。所以,這三個城市沒有比較的必要,它們各有各的影響區域和作用範圍。當然,重慶和成都可以通過專列將商品銷售到歐洲,西南和西北的經濟聯繫也將增強,但沒有必要比大小。

搜狐城市:除了區域性中心城市外,《意見》提出「加大資源枯竭等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的支持力度」,對於西部資源枯竭型地區而言,它們最需要的政策支持是什麼?從區域整體發展而言,資源枯竭型地區是否應該「瘦身強體」, 做大做強中心城市?

肖金成:我對資源型城市做過研究,面對資源枯竭的資源型城市,其生存之道,在我看來,主要有三個方向。

第一,區位條件較好、交通比較便捷、腹地比較大的資源枯竭型城市,應支持它完善城市功能,發展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例如,位於甘肅中部的白銀被稱為「銅城」,它就可以通過完善城市功能,發展製造業,延伸產業鏈,從而帶動區域的發展。

第二,那些鄰近大都市的資源枯竭型城市,例如重慶萬盛區,可以找準方向,發展為大都市的功能區,也就是承擔都市的某種特定功能,發展特定的產業。

第三,以貴州萬山為代表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區位條件一般,難以承接大都市的經濟輻射,則可以在自然資源優勢消失的情況下,轉變思路,搬遷到附近中心城市或到其他地區開發新的礦區,也可以依託老礦區發展特色旅遊業,打造以工業文明為旅遊主題的特色小鎮。因此,就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發展而言,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發展戰略。

搜狐城市:西部地區經濟增長依賴投資驅動明顯,由此造成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加大。從地方政府債務餘額與GDP比值來看,2017年超過30%的共有7個省份,其中5個為西部省份,貴州、雲南分列前2名,您認為西部發展和債務風險兩者該如何平衡?

肖金成:其實,西部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都是由國家出資建設的,並不需要地方提供配套資金。因為,西部地區本身財政基礎比較薄弱,若提供配套資金,那麼很多項目就無法進行,並且當地的公共服務也會因財力薄弱而受影響。

其次,金融機構尤其是政策性金融機構,對西部地區投資很大,但這些投資大多是直接面向企業的,雖大部分是國有企業,但實質上它與政府的性質不同。的確,近年來雲貴地區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修路、架橋、建高鐵。這些項目除了政府出資外,也通過城投公司大量向銀行借款,但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債務關係發生在銀行與城投公司之間。城投公司會不斷開發新項目,並且新建的基礎設施也會轉變為公司資產,雖然會出現無法及時還貸的情況,但只要公司和銀行協調好貸款展期的問題,違約問題就不會發生,債務危機也就不會出現。

當然,我也不支持政府或者城投公司借太多資金,應該降低負債率。其次,金融機構也應對公司的效益和現金流情況進行風險評估,不能有求必應。

搜狐城市:有學者指出將資源引入地理劣勢地區的區域發展政策,客觀上推動區域間人均GDP差距縮小,但也伴隨著資源空間配置效率下降等問題,在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您認為如何才能在效率與平衡之間取得雙贏?

肖金成:首先是要開放。西部大開發提出向西開放,目前,西部地區正從長期以來的區位末梢走向對外開放的前沿,東中西部各區域發展的戰略空間將發生較大變化。對此,西部地區應圍繞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等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著力匯聚國內外經濟要素,盤活西部地區各種資源。改變區位條件,尋找動力源和新的市場。

第二是深入推進「工業化」,目前東部多數地區已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初期和工業化時代的後期,而西部絕大多數地區仍處於工業化時代的中後期,工業化仍是西部各省份的重要任務。過去西部地區依靠土地、勞動力及資源優勢,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時往往僅僅承接了產能,卻沒有承接有利於西部地區自身發展的內生動力。今後,西部地區應在承接產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企業等市場主體的作用,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爭取與東部沿海地區共建跨區域產業體系、共享國內外消費市場。

第三點是體制創新,讓市場經濟體制起決定性作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環境改善需要靠政府,但是產業發展,要靠企業與投資者,企業家具有洞察力,善於把握投資機會,產業發展交給企業和投資者,經濟效率就會大幅度提高,政府提供服務,改善投資環境,為企業投資提供優良條件。

第四點是優化空間開發格局,促進西部高效集中發展。西部地區需要培育經濟增長極,尋找發展支點,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沒有找到這個點,或者對這個點投入不夠。假如國家在西部地區找幾個點,國家進行規劃建設,實行零地價、零稅率,企業就有可能紛至沓來。

作者簡介:肖金成,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成員。

(來源: 搜狐網搜狐城市 2020-05-22)

責任編緝:祁國燕

原標題:《肖金成:政策力量加碼背後,西部發展還有哪些難題待解?》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小微企業支持政策持續加碼 綠色發展將成信貸支持新重點
    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考核指標也被納入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
  • 排名下滑|藍光發展勉強守住千億 連踩兩條紅線高息債頑疾待解
    來源:新浪財經大眼樓管「千億上新」系列(更新中):  2020房企銷售年榜:千億房企增至43家 萬科被恆大超越成老三  千億上新|合景泰富銷售權益比降至62% 建築成本持續縮減  千億上新|時代中國9成銷售來自廣東 清遠大量土儲去化緩慢  排名下滑|藍光發展勉強守住千億 連踩兩條紅線高息債頑疾待解  排名下滑|遠洋集團千億之後增長熄火 土地成本攀升業績難釋放
  • 已過甲子之年的人工智慧:現有成績和待解難題一樣多
    大數據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助推劑,這是因為有些人工智慧技術使用統計模型來進行數據的概率推算,如語音識別,通過數據的海洋中豐富的語料,使得技術不斷優化。  新算法。算法是解決一個設計程序或完成任務的路徑方法。在一個完整的工業界語音識別系統裡,最關鍵的是深度學習算法,還有很多工作是專業領域相關的算法,以及海量數據收集和工程系統架構的搭建。
  • 東部大發展,西部大開發——中部怎麼辦?
    另一方面,從1999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國家持續不斷地對西部地區發展給予了政策優惠、稅收優惠等種種支持。近幾年來,西部地區投資和經濟快速增長。有統計資料表明,西部地區的投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中部。處於東部大開放、西部大開發「夾縫」中的中部地區,面臨挑戰。對此,有關人士指出,要謹防在宏觀經濟格局中出現「中部塌陷」現象。
  • 眼科用藥市場規模超千億,"缺醫少藥"仍待解
    我們決定新建產品供應工廠,進一步支持中國業務發展。中國業務現已成為並在長期作為參天增長引擎和最大海外業務。公司將通過確保產品充足供應和優秀品質,進一步增強競爭力。」 眼藥行業競爭激烈 據了解,由於人口老齡化、電子產品廣泛使用、用眼不當等生活習慣轉變,使得國內各類眼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眼部感染、結膜炎、黃斑變性、乾眼症等眼部疾病發病率增加顯著。
  • 2018年西部計劃問答
    12.西部計劃志願者續籤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各地加強志願者資料庫建設,建立健全當期、往期志願者臺帳、人才庫,加強對志願者工作發展的長期聯繫,及時為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西部計劃志願者頒發《西部計劃服務證書》,服務證書是服務期滿志願者享受相關政策扶持的重要憑證,由全國項目辦統一格式和編碼,由服務省(區、市)項目辦集中培訓時發放,服務結束經考核合格後,縣(市、區、旗)項目辦加蓋公章方可生效
  • 【「十三五」,這5年】西部開放發展邁出新步伐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增強我國經濟發展動力和抵禦風險能力,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都具有重要意義。
  • 「網連中國」河南擬提倡再婚夫妻生二孩 各地還有哪些促生育政策?
    為了鼓勵生育,改善人口結構,今年以來全國各地也積極出臺相應的政策,快來看看有哪些與你有關。北京:2020年5月1日起,北京市調整生育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進一步保障好參保職工生育的基本醫療需求。此次主要調整生育醫療費用待遇,包括產前檢查、住院分娩和計劃生育手術等項目。
  • 馬英九第二任期過半兩岸政績獲突破 未來難題待解
    同時,他也提出,兩岸政策沒有「只經不政」,當時機成熟,有迫切性,也可以提前討論。  兩岸關係是兩岸雙方互動的結果,單靠一方無法推動。中共新一屆領導層上任後,大陸方面通過多次與臺灣高端人士的會面,對兩岸關係做過多次宣示,顯示雙方共促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善意和呼應。  馬英九連任兩年來,兩岸關係在一些領域獲得突破。大陸與臺灣的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直接接觸成為顯著標誌。
  • 肖金成: 「南盛北衰」是個「偽命題」
    作者|肖金成(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國家發改委國土地區研究所原所長)目前情況是南北差距擴大,或者說南北經濟發展出現了差距,但不能得出南盛北衰的結論。對城市GDP進行排序,這是一些學者為了分析一些現象所採用的一種方法,但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其背後的原因是複雜的。南方的城市經濟規模擴大了,北方的城市經濟規模沒有同步擴大,就得出南盛北衰的結論似乎有些草率。
  • 「雞娃」背後的「暗」力量到底是什麼?
    觀察「雞娃」背後的「暗」力量因為媒體的報導,「雞娃」這個詞最近突然火了起來。「雞娃」是個網絡用語,是近些年北上廣深等「小升初」競爭相對比較激烈的大城市家長中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意為「虎媽」「狼爸」望子成龍,「給孩子打雞血」,不斷地給孩子「報班」、安排各種學習和活動,不停地激勵孩子去拼搏的行為。
  • 從西部山城走向全球舞臺——重慶在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
    70年來,西部山城重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抓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  重慶是我國西部地區的直轄市,是我國重要現代製造業基地和歷史文化名城。作為國家重要現代製造業基地,重慶製造業有較好基礎,全國工業41個大類中重慶有39個。
  • 支付寶刷臉獎勵政策出爐
    蜻蜓新產品與新政策也迎來亮相,最新支付寶刷臉獎勵政策出爐!一、取消 30 億,投入不設上限今年4月,支付寶曾表示要投入30億元布局刷臉支付市場。就在今天的IoT專場上,支付寶智能設備事業部資深總監鍾繇宣布取消 30 億投入限制,面對未來的投資,支付將不設上限。由此而見,刷臉支付正是支付寶所看好的未來。數位化營銷,只是商戶全面數位化升級的「一小步」。
  • 2018年中央文旅政策指明了哪些方向
    並首次提出「建立文物資源資產管理機制」「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使用和運營管理」「鼓勵文物博物館單位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其所得收入按規定納入本單位預算統一管理,可用於公共服務、藏品徵集、對符合規定的人員予以績效獎勵」等三種新提法,或將推動今後解決文物領域長期沒能解決或者不易解決的難題。
  • 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返稅政策哪些條件_武漢四柱龍門財務諮詢管理...
    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返稅政策哪些條件,武漢四柱龍門財務諮詢管理有限公司,工作過程中將保證您票據的安全,做到票據不離開企業,企業的每一筆帳都要經過資深會計人員覆核,任何時候可以查帳。
  • 中國西部的一個省:車牌從A到Z不夠用,還擁有14座機場
    眾所周知,受制於地理環境的影響,我國西部地區一向給人以經濟落後,資源匱乏的印象。我國政府向來號召的也是對西部進行幫扶,給予他們政策與資源上的傾斜,久而久之更是讓人們誤以為西部地區發展落後。
  • 軟體產業迎政策東風 金山辦公賦能廣西信創
    中國基礎軟硬體產業近期迎來重大政策利好。7月27日,國務院正式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明確寫出,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在政策東風下,國產軟體企業備受鼓舞。
  • 關於印發《2009年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地在要認真總結西部計劃的實施經驗成效,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政策措施,扎紮實實做好宣傳動員、招募選拔、培訓派遣、管理服務,就業服務等方面工作,確保這項工作科學發展。、完善政策措施,推動西部計劃健康科學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特制定2009年西部計劃實施方案。
  • 西部人才論壇暨貴州人才工作培訓班
    [工作人員]:  二、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 努力通過制定政策、營造環境、提供服務,為一切有志成才者提供更多發展空間,提供在西部建功立業的平臺;進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的水平和質量
  • 從落子開局到擇「城」而棲——中國西部科學城亮相首月記
    從德國慕尼黑科學城、英國蘇格蘭科學城到日本筑波科學城,無不是依託科技創新驅動,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 放眼中國創新版圖,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深圳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其定位均是強化基礎性科學研究,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內生源動力。 四城之外,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