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陳芳
主編: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男性擅長理性思維,女性則擅長感性思維,因此在文理科選擇上,男生更偏愛理科,而女生則多選文科,甚至一些專家也認可這一觀點,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當前文理科差異化明顯
就目前的教育來看,大學本科錄取率理科遠遠高於文科,文科錄取率在35%,而理科的錄取率則在50%左右。
而文科學生中女生的佔比在71%左右,這意味著在高考的時候,文科的競爭力會遠遠大於理科,實際上這種競爭更多的存在於女生中間。
更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在對文科班女生進行問卷調查的時候發現,有差不多25%的女生表示選擇文科是因為爸媽和周圍的人都覺得女孩子比較適合學習文科,還有30%的學生表示害怕自己學理科跟不上進度,而因為愛好選擇文科的學生只有35%。
從這種現狀來看,這種固化的思維不僅僅是一種尋常的玩笑話了,已經對孩子們的成長以及未來方向的選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如果不能及時進行遏制,只會加大教育資源競爭的不公平性,女孩則會深受其害。
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就應該就是發現孩子們的特長,尊重她們的興趣,很多時候,女孩也能在理科中大放異彩,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思維去定義她們的未來。
有這幾個特點的女生,理科不會差
1、愛思考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自己喜愛的東西,一定不會做的差,而是會努力做到最好,而理科的課程就是需要思考的部分。我們都知道在進入初中的時候,女生已經開始逐漸走向成熟,變得更加感性。
但是對於熱愛理科課程的女孩子而言,她們的感性不是沉溺於小說橋段,而是嚮往挑戰,在題海中一往無前。
每做出一道難度較大的題目,都會讓她們感受到喜悅和快感,這類女生通常在理科方面成績會比較好,並且思維能力也比較活躍,如果後續好好努力是不比男生差的。
2、空間想像力佳
這主要是指在思考某種物體的時候,能夠在大腦中對它的大小、位置以及形態形成一個基本的概念,這也是在解決某些空間問題最重要的能力。
數學中就會有很多類似的題目,表面看上去很困難,不過只要能夠想像出它的所有形態,那麼一切都能迎刃而解,這種能力也是一種邏輯能力,利於理科學習。
3、邏輯性遊戲
都說男生和女生的差異從玩具就能體現,女生愛芭比娃娃,愛跳繩,而男生則愛積木、圍棋。而通常圍棋等遊戲就屬於邏輯性的遊戲,如果女生也喜愛這類遊戲,那麼意味著她以後的理科會比較好。
因為邏輯思維是理科學習的基礎,在進行這類遊戲的時候,需要不斷思考,而在學習很多理科課程的時候同樣需要思考,這就是兩者的共通性。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選擇?
1、 發現和培養興趣
孩子的成長發育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父母應該時刻關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主動去了解和發現他們的興趣。
有時候孩子對某件事物沒有興趣並不是意味著絕對拒絕,可能只是因為還沒有發現其中的意義和樂趣,如果直接選擇放棄那麼很有可能就會留下遺憾。
因此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做好選擇,一些有意義的興趣愛好可以適時培養,如果他們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則皆大歡喜;如果仍然不感興趣,那麼也會成為一種有益的經驗。
2、適時引導,不做錯誤幹涉
有的孩子可能會對某些事物很感興趣,但是這種行為對其成長存在危害,比如現在很多孩子都會有愛玩手機的現象,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及時進行幹預。
首先告知其危害,從根本上杜絕這種行為的出現,其次引導他們選擇一些正確的興趣愛好,不僅能夠轉移注意力,還能拓寬他們的視野。
最後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孩子面臨選擇的時候,家長不應該將自己的固有思想或者是自身的願望強加給他們,這樣只會造成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