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有很多傳說,也有很多神,佛教與道教都是多神宗教,而基督教(天主教)與伊斯蘭教都屬於一神教,與中國的文化差異化很大。

道教的道祖老子,原名李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他是春秋末期的人,具體生卒年沒有準確記載,籍貫有很多爭議。他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他是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徒尊為始祖,尊稱為「太上老君」。在唐朝時期,被李氏皇族追認為始祖。後來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佛教也是一樣,每尊佛背後都有一個人修煉成佛的故事,而道教的慈航道人與佛教的觀音菩薩民間則認為是同一人的多化身。
中國文化具有多元化,神仙體系也十分龐雜,只要某人對社會有巨大貢獻,又或許是後世的某位帝王尊崇他,就會將他加封為神仙,三國名將關羽就是很好的例子,道教封為關聖帝君,佛教則封他為伽藍菩薩,民間則供奉為財神,黑道尊其為關二爺。

介紹到這裡,下面給大家介紹下今天的主角和合二仙,民間以合和為掌管婚姻的喜神,和合二仙並有「歡天喜地」的別稱。民間認為掌管婚姻的神仙有月老,和合二仙,觀音娘娘,狐仙娘娘,太陰星君等等。
民間大多供奉月老與和合二仙,需要祈求姻緣順利的人們圖繪、模塑他們的形象,用來祝福。和合二仙是兩個蓬頭、笑面、赤腳的小孩模樣,一個持盛開的荷花,一個捧有蓋的圓盒(或一如意、一寶珠,取和"荷"諧合"盒"好之意)。和合之像多在婚禮時陳列懸掛,或者常年懸掛在堂中,取諧好吉利之意。

傳說和合二仙記載於唐代,火師汪真君在衡山向南嶽夫人魏華存請教和合之法,魏夫人遂以和合二仙做喻,告授真君以要道秘訣,所謂和合術就是奉請以和合二仙做主法神的道教法事科儀,創於魏夫人,主要流傳於道教的上清、清微等派。
後來道教有了專門一科儀法事,以起壇做法的形式出現,首先是開壇,然後上表,最後踏罡,問卦,祈福等流程。一些道長則為人化和合水,畫和合符,慢慢在民間也盛行起來,道教則有自己專門的科儀,稱之為和合法事,專門用於婚姻情感祈福納祥。

具體版本有很多,最具參考價值的書當屬無量子道長所著的《和合術》一書,內容比較全面,民間很多手抄秘傳的版本也與其大相庭徑,但內容沒有這麼全面,後來一些道士也將此書作為一本典籍收藏研究,並互相傳承。
傳說中也有其它版本,總之神仙屬於道教體系,神是有官職的職能神,而仙則是有能力而無官職的自由修道者,但必須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