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教廷11日發布消息稱,現任羅馬教皇本篤十六世已提出退位請求,並將於本月底正式離任。他將成為自1415年以來首位在有生之年主動退位的天主教教皇。這一消息令歐洲乃至全球社會備感震驚。
教皇11日表示,考慮到他本人年事已漸高,在精力方面已經不再適合繁重的日常神職工作,因而,在反覆祈禱之後,他終於基於上帝的啟示,作出了退位的決定。他指出,在當代社會,擔負起全球範圍的牧靈重職需要旺盛的精神充沛的體力,而最近數月以來,他深感自己已精力漸衰,無法再擔負上天所囑託的重職。
此前,在2011年時,本篤十六世曾表示,若他本人自覺在體力、心理和精神上難以再勝任牧靈重職,將會考慮在有生之年即辭職退隱。
教皇發言人說,本篤十六世退位之後,將居住在梵蒂岡Karmel修道院為其準備的公寓中,其頭銜為「退休教皇」。上一位教皇的辭職時間距今已有600餘年,因為還沒有過先例,目前還不明確本篤十六世的退休金如何。
教皇發言人表示,新任教皇應在3月31日的復活節前產生。
按天主教會以前的慣例,羅馬教皇的職務為終身制,新教皇通常須在前任教皇逝世後方可繼任。
雖然教皇是無國籍代表,但德國出生的拉辛格經常被德國人暱稱為「我們的教皇」,本篤十六世的辭職在該國引起很大反響。總統高克認為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歷史事件,教皇需要很大的勇氣以及自信才能做出如此決定。在野的社民黨領袖施泰因麥耶說,本篤十六世任教皇期間,給天主教會指出了新的方向及衡量道德的標準。「作為新教教徒,我希望天主教會的後繼者堅持本篤十六世創立的開放精神」。
和政界一邊倒的讚揚不同,民間有人對教皇持批評態度,認為其在任期間,天主教會並未出現實質性轉變,例如反對同性戀、反對墜胎等,完全有違時代發展。
英國《衛報》2月11日發表題為「教皇年齡和影響力問題引發引發陰謀論猜測」的文章,文章稱,梵蒂岡發言人否認了抑鬱症、患病、宗教內部不確定性等原因,「這是他的個人選擇,應予以最大的尊重。」
此前,梵蒂岡內部並未任何關於退位的傳聞,這一消息實在突然。《衛報》援引一位分析人士的話說,「他年事已高,健康狀況也不好,已經無法自如地統治教會」。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研究員菲爾佐科說,事後看來,教皇前兩年早就在心裡醞釀著退位的打算。
梵蒂岡這幾年屢次遭遇神父猥褻男童的醜聞。2000年以來,美國、德國等國的此類事件都遭到媒體曝光。雖然教皇予以嚴厲批評,但宗教的純潔性大受損傷。
2010年,教會的梵蒂岡銀行被曝洗錢,遭到義大利警方調查,金額涉及數千萬歐元。這一事件的調查結果遲遲未出。
對於78歲被選為教皇、現年86歲的本篤十六世來說,現在退位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羅馬教皇本篤十六世
多國政教領袖表示感到震驚
不論世界各地天主教領袖、信眾,還是政界人士,都對教宗本篤十六世突然宣布退位的消息,感到驚訝。
在梵蒂岡,消息傳出後,信徒和遊客紛紛前往聖彼得廣場,以示聲援。有信眾更抬著大型木十字架到廣場內,希望為教宗祈禱。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主教表示,這是教廷的一大損失。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主教阿諾德:本篤十六世看到目前有很多重要的工作需要處理,一個更年青、更勝任的男士將會更為適合擔任這一職。
聖城耶路撒冷的主教表示,教宗的決定顯示出,他的謙卑和勇氣,是世人的典範。
另外,德國總理默克爾,對原籍德國的教宗本篤十六世退位,表示會尊重他的決定,又認為他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德國總理默克爾:當約瑟夫·拉青格近八年前獲選為羅馬天主教之首,在德國的我們對這位百年來首個擔任教宗的同胞感到相當驕傲,我們都祝願他工作順利,如果教宗本人經過深思熟慮後得到這樣的結論,認為執行職務已力有不逮,我會尊重他的決定。
英國首相卡梅倫就讚揚教宗,致力改善教廷和英國的關係,期望他的繼任人也有如此的影響力。
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對本篤十六世退位感到悲傷,並讚揚他加深了教廷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發表聲明,對教宗的健康表示關注,並感謝本篤十六世對教會的領導。
不過,在擁有全球最多天主教徒的巴西,民眾對本篤十六世未能出席7月在裡約熱內盧舉辦的世界青年日都顯得很失望。
本篤十六世
教宗本篤十六世,1927年生於德國巴伐利亞,是第八位德國籍教宗,能講十種語言。本篤十六世在2005年4月被選為教宗。
教皇,又稱教宗,為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梵蒂岡元首,已延續265任,首任教宗為耶穌十二門徒之首聖彼得。教皇當選後任職終身,不受罷免,但可自行辭職。
教皇選舉制
推舉新教皇的秘密選舉會議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開始。120名樞機主教有資格投票。他們需要超過三分之一的票數選舉出新的教皇。
當教皇秘密選舉會議選出一位新教皇的時候,他們將詢問獲選人是否接受出任教皇,以及將採取的年號,在這兩點得到確認之後,新教皇正式產生。
(綜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