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個入籍的外國人,娶小十歲中國媳婦,行醫55年從未後悔

2021-01-11 騰訊網

經過費力才得到的東西要比不費力就得到的東西叫能另人喜愛。一目了然的真理不費力就可以懂,懂了也感到暫時的愉快,但是很快就被遺忘了。 —— 薄伽丘

01

馬海德,原名喬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州布法羅市的一個貧困工人家庭。他的父親是黎巴嫩一家煉鋼廠的普通工人,一人支撐著全家的生計卻還要遭受資本家的剝削,無奈一家人只能選擇偷渡到千裡外的美國謀生。禍不單行,到了美國後馬海德一家人又不幸感染了當時美國的傳染病,所幸一位善良的醫生願意為他們全家免費醫治,病癒後還為全家人提供了食物。這件事讓年幼的馬海德在心裡默默發誓要成為一名醫生,為更多像自己一樣的窮苦人治病。

▲馬海德舊照

在馬海德的努力和堅持下,他靠著勤工儉學和獎學金順利讀完了日內瓦醫科大學的全部課程,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在念書期間,馬海德偶然通過一位中國留學生了解到了中國的文化和歷史。他知道彼時的中國人民正處於落後和被侵略這種水深火熱的生活中,這讓正在研究東方熱血病並且一心想要拯救窮困人民的他一下子有了希望。終於,1933年他一封書信寄到家中,獨自一人來到大洋彼岸陌生的中國實現理想。

▲馬海德在陝北蘇區舊照

到了中國後,馬海德在上海廣慈醫院和雷士德醫院做兼職醫生。後因收入微薄,於是他和兩位同學合開了一家診所,終日接診病人不分晝夜。這時他結識了著名記者斯諾,宋慶齡等進步人士。耳濡目染中,他學習到了馬克思主義,也接觸到了我黨這一股新力量。本來他的理想是用醫術改善窮苦人民的生活,但是在舊中國的那些日子裡,他發現只靠醫術無法改變窮苦人民的命運。他每天只能救治一個人,但每天會死去一千個人,想改變這種現狀唯有改變落後的社會制度。看到這群一心為國的熱血青年,他選擇毅然加入革命隊伍,從此他的小診所也成為了我黨的地下聯絡點。

02

時滿一年後記者斯諾計劃回國,本可以一同回家的馬海德卻拒絕了,他說:「你是記者,你可以離開。但是我是醫生,這支革命隊伍需要我。」對於他而言,能親身參與到革命事業中是件幸福的事。1936年,馬海德聽從組織安排到了陝北延安地區,還得到潤之同志和我們敬愛的總理親自接待。在陝北,馬海德發現有很多回族人,而且都姓馬,而恰巧在他故鄉的語言中,自己名字的意思是駿馬。為了入鄉隨俗,他就有了這個中國名——馬海德。

▲紅色革命根據地延安的博物館內景

值得一提的是,馬海德不僅能治療麻風病,醫院人手不夠時也會接診全科的患者,因此被稱為萬能博士。除此之外,馬海德不僅醫術精湛,還懂得方言,甚至在某些正式場合還會兼職翻譯,就連平時修理手錶等小玩意兒他也不在話下。他不僅親自照顧潤之同志和我們敬愛的總理等中央領導人的病情,還給美國的《工人時報》寫信尋求幫助。

▲馬海德(左)

性格開朗幽默風趣的馬海德閒暇生活也十分精彩,他喜歡唱歌跳舞,得閒就四處參加文藝演出。有一年的春節晚會上節目《打漁殺家》演出前,他身穿寬大的龍袍和烏紗帽,蹬著高底雲靴,大眼睛高鼻子的臉上竟畫了個大花臉,舉著「天官賜福」的牌子給大家拜年。觀眾頭一回看到這樣的表演,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大家都喜歡他的表演,後來他還演出了話劇《延安三部曲》。

▲周蘇菲和馬海德合照

屬於馬海德的緣分也在此時悄然降臨,某次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的學生周蘇菲去他的診所看病。周蘇菲被稱為延安第一美女,是當時出名的話劇演員,二人第一次相見就十分投緣。隨後,馬海德就經常邀請周蘇菲去附近單位的舞會一起跳舞,就這樣一來二往促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緣,馬海德成功娶到小十歲的漂亮中國姑娘為妻。二人婚後生活美滿,育有一子周幼馬。馬海德還戲稱這是「中美合作的早期成果」。

03

恍然間,馬海德已經在中國從醫多年,風雨波折中一如磐石堅毅不曾動搖。勤勤懇懇忙碌半生都從未回過一次故鄉,直到1962年才與父親偶然見了一面。

1950年,馬海德被任命為中央衛生部總顧問。新中國成立後,他如願加入中國籍,成為第一個入籍中國的外國人,也是中國第一個外國入籍公民。當時國家有給外籍專家增加補貼和換房子的政策,但馬海德拒絕了。他為研究性病和麻風病協助組建了中央皮膚病性病研究所,即使晚年也四處奔走,但在馬海德眼裡,數億中國人民的健康事業是他一生的使命。

▲馬海德與家人合照

在馬海德的努力下,60年代中國基本消除了性病,2000年的中國基本消除了麻風病。2009年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馬海德被評為「一百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19年,他被授予「最美奮鬥者」的榮譽稱號。「國初首入華籍,更殫厥心,遍馳其跡,傾力於防治麻風之鴻業,澤被杏林」這就是我黨人物傳記中對近代傳染病的防治先驅馬海德的記載。

▲馬海德墓地

1988年10月13日,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和醫學家馬海德逝世後,共計來華行醫55年,救人無數從未後悔。之後,其妻周蘇菲接過他的重擔擔任中國麻風協會副理事長,並自願捐出4萬美元養老錢成立了馬海德基金會,為麻風病人的治療和康復謀求福利。他去世後,骨灰分別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和美國的家族墓地,還有一份就撒在他奉獻熱血的延安。

結語在中國的55年裡,馬海德把最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中國。在他心裡他早就是一名中國人,如今新中國的繁榮昌盛離不開馬海德和其他老一輩革命工作者的奮鬥,馬海德的名字值得被我們每一位中國人永遠銘記。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國有56個民族,外國人加入中國籍後,身份證上是什麼民族
    在居住國外的時候,往往都會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法國的浪漫,日本的櫻花,在這些文化的影響下,大多數人就會選擇移居,而中國不僅僅有著五千年的文化,還有遍地的美食,以及國外所沒有的安全。這也引來了很多的外國友人,曾不少的外國友人說一個月之內要吃遍全中國的美食,如今怕是還沒有走出一座城吧,由於這些人是外來人口,沒有永久居住權,他們只能申請臨時居住證明。
  • 外國人在中國的婚姻狀況,「外嫁」真的比「外娶」多嗎?
    最近一段時間,屢次出現外國人在中國鬧事。先是一名坦尚尼亞男子被舉報抵京後拒絕集中隔離,不戴口罩、不聽勸阻、隨意外出取快遞。然後是鬧的沸沸揚揚青島嶗山事件,在某社區服務中心幾個外國人強行插隊。遭到譴責後,一名外國人竟然將市民手中的單據扔在地上,並且叫囂說:中國人出去。
  • 民國娶了日本媳婦的五大名人,你最佩服哪一個?
    1894—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之後,由日本向中國學習2000年,轉為中國開始向日本取經。在民國年間,留學日本的名人數不勝數,比如魯迅、蔣百裡、蔡鍔等,後來他們都活躍在中國各界。在留學期間,他們難免接觸到了很多日本女人,於是日久生情,很多人就娶了日本女人為妻。
  • 農村人:種地能娶上媳婦嗎?
    農村人:種地能娶上媳婦嗎?中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是農業大國,種地仿佛成為了中國人的本能,很多外國人都驚嘆,中國人不管走到哪裡都能種出「花」來,當我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常常會有一種自豪感,但是這份自豪感還能維持多久?現在村子裡面都是一些什麼樣的人在種地?我不知道別的地方的人是什麼樣子,在我們這個地方,種地的人大部分都已經超過40歲,四十歲以下的人就算家裡有地,可能都不會去碰!
  • 首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還娶了延安第一美女,其貢獻堪稱國士
    隨著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想要加入中國國籍,不過我們國家對於這方面的管理非常嚴格,除非一些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才有機會入籍。不過你知道第一位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是誰嗎?他的名字叫馬海德,本是一名美國人,後來成了首位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其作為用國士來形容也毫不為過!
  • 美國:12月1日起,入籍考試改革!
    在眾所期盼拜登上臺,美國移民留學政策趨緩之時,入籍考試的大改革如期而至! 移民局在去年7月就已提出這項入籍考試的變更計劃,所有在12月1日前提出公民入籍申請者,將依照舊的規定考試,在之後提出入籍申請者,則要用新的題庫準備考試。
  • 外國人受不了的「中國美食」是大多數人的愛
    由於東西方國家之間的地區差異,文化飲食也有很大差異,很多外國菜,大部分中國人都是不能接受的,甚至難以下咽,他們認為外國菜只不過是油炸、烤、蒸、生吃,遠不如我們的中國佳餚。然而同樣的許多中國食物讓很多外國人難以接受。在我們大多數人眼裡,許多外國人覺得難以忍受的食物是每個人的最愛。
  • 55歲女人「二婚」8天就後悔,女人這個年紀,男人娶你只有4個目的
    或許不同的人,站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等,就會說出不同的答案,那麼我們今天就找到了一個55歲的「二婚」女人,看看她在經歷過「二婚」之後,她內心最為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 這五種八字組合的男人容易娶個好媳婦
    同樣,一個幸福的家庭裡,一定有一位賢惠的媳婦。好媳婦是家中寶,娶到好媳婦更是樣樣好。家裡有個好媳婦,做到家和萬事興,不僅是男人一生的福氣,而且更是整個家庭幸福美滿的源泉。我想,每個男人都想娶一個溫柔體貼、貌美賢惠的老婆,但姻緣天定、人力難求,有時姻緣的事情不是由個人的意志所決定的,八字命運在其中有著重大的影響。那麼,什麼樣的八字能娶個好媳婦呢?
  • 農村小夥兒真不容易,娶個媳婦兒還不幹活,當「少奶奶」養著?
    農村媳婦兒勤快?村裡的「大少奶奶」越來越多!賢妻都去哪了?大家的印象中,農村媳婦都是勤儉持家,賢惠能幹。比在城市裡養尊處優的大小姐們懂事很多。我們的父母輩,一般男主外女主內,男的外出打工掙錢,女性就安頓後方,大事小情安排得妥妥帖帖。
  • 娶了個超級懶媳婦,房子小並非不收拾的理由,住了4年新房變豬窩
    然而我卻娶了一個不願動雙手,也不願改變生活的超級懶媳婦。我家是一套70㎡的小蝸居,為了能夠滿足一家四口人的入住需求,硬擠成了三室兩廳一廚一衛格局。因為我的工作性質比較特殊,一個月裡面有大半個月時間都在外地駐點,媳婦就在家專職帶孩子,當家庭主婦。房子是2016年的時候裝修的,才住了4年,新房變成了豬窩。媳婦每天送完孩子上幼兒園,回家就躺著玩手機,十天半個月也不打掃一次衛生。
  • 他娶個了外國妞回家,只為了國內三千多萬光棍少一個少數點?
    67等到晚上村裡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我們村裡這些個小夥子們從廚房搬來了凳子坐在客廳裡聽梧哥慢慢講訴,他是怎麼娶到外國媳婦的。說來也簡單,梧哥大學畢業後就在南寧市裡一家外貿公司上班。公司裡就有個負責烏克蘭採購業務的外國女實習生叫溫蒂的,因為同一間公司上班,兩人工作上又有交流很快就熟識了。
  • 他曾經是北大校長,74歲娶小22歲的美女為妻,最後人財兩空悔恨逝世
    1917年,蔣夢麟回國協助孫中山進行制定實業計劃,1919年,受到蔡元培的委託,蔣夢麟擔任北京大學的校長,他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時間最長的人,蔣夢麟在教育領域頗有建樹,出版了許多著作,發表了許多讓他引以為傲的教育學術論文。就在蔣夢麟在教育界有一席之地後,中國的形式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蔣夢麟不得不四海為家,最後到了上海。
  • 1981年,朱明瑛為事業離婚,丈夫:我娶的是媳婦,不是你的名氣!
    他也是文藝工作者,多才又多藝,畢業於總政軍樂團,後來轉業到文化單位工作。因為對彼此都有著比較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愛情非常順暢。沒過多久,1969年婦女節,兩人正式結婚了。婚後第二年,他們的孩子也出生了。這樣一個文藝之家,按理來說應該可以比較幸福。但是事業的蓬勃發展還是打破了這種平衡,朱明瑛實在是太忙了。
  • 後悔!結婚4年半,當初花40萬娶的媳婦,貌似下輩子沒有了指望
    有人活成堅定的理想主義者,有人放棄理想做一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無論哪種,只要找到自己真正適合的,他的人生總會是豐盈的。而最怕的就是那些懷抱理想主義而忽略了當下生活的人。「我們錯過了多少美好的事物,就像我們從未遇見他們一樣。」珍惜庸常生活中細小的幸福和滿足,如一餐熱飯,一份成長,如此,生活就會有光吧。
  • 洋大夫謝吉伯北京行醫記
    洋大夫謝吉伯北京行醫記     2011年,謝吉伯離開北京海運倉社區醫院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983年,經過多次失敗的謝吉伯幸運的踏入醫學殿堂。兒時的醫生夢想終於如願以償,謝吉伯感覺這一切都是命運使然。
  • 在古代,外國人都怎麼叫中國?四個稱呼中唯有清朝的是負面稱呼
    既然如此,那在中國還不叫中國的時候,在古代,外國人都是怎麼稱呼中國的呢?最早時中國聞名世界是秦朝時期,當時被世界各國稱為「qin國」,中國人也被稱為「qin人」。秦朝作為我國第一個完成大一統的國家,不論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都是有著絕對意義的影響的。
  • 娶外國妞風險太大了,撒貝寧和劉燁都中招了,跨國戀需謹慎!
    曾經的你,肯定沒有想到自己還能跟外國人談戀愛吧。那時候在中國的外國人士,不管走到哪,都像是一個外星人一樣,被大家圍得團團轉。可是如今,對於這些外國人,你已經見怪不怪了吧?別說是明星了,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談一場轟轟烈烈的「跨國戀」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可是和外國人結婚,你有想過嗎?
  • 中國佛教史上的六大高僧,「唐僧」榜上有名,還有一位是外國人
    中國佛教史上的六大高僧,「唐僧」榜上有名,還有一位是外國人佛教自從傳入中國之後,因為其教義非常符合當時的中國國情,因此佛教在中國快速的盛行起來。就算是現在信奉佛教的人也越來越多,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中國悠久歷史中產生的六大佛教高僧。(排名不分先後)第一位高僧的名字叫做法顯,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歷經千辛萬苦前往海外求取真經的高僧。
  • 十歲小美女,活潑伶俐人見人愛,算命先生卻說:一場劫難在等著
    在我老家村子裡有一戶姓趙的人家,男主人叫趙奇,媳婦叫小傑,他們家有個女兒,小名叫安安,從小就長得很美,活潑可愛,像個小精靈一樣,誰見了都想抱抱、親親,而且很聰明,三、四歲就會背了幾百首古詩,成了村裡的小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