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婦聯關於深化婦聯組織建設改革實施「八大破難行動」的要求,麗水市各級婦聯聚焦改革重點難點,堅持黨建引領,轉變工作理念,創新工作手段,出實招、謀新招,全力構建適應基層社會治理需要的婦聯組織體系。
麗水景寧婦聯聚焦「家」「團」「社」 推動婦聯組織建設改革「乘風破浪」
省婦聯部署「破八難」行動以來,景寧縣婦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強化「三地一窗口」的使命擔當,深化「八大破難行動」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家」「團」「社」文化,解放思想、對標對表、加強統籌,打造畲鄉品牌特色,以創新精神深化婦聯組織建設改革,切實推進婦聯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以家庭建設為抓手
打造「家」品牌
依託婦女之家、幸福家庭驛站、示範兒童之家,加強基層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凝聚、教育、服務婦女兒童的功能和作用,堅持把婦聯觸角向細微處延伸,把婦聯組織建在群眾身邊。
01
創建「婦女微家」
在婦聯幹部、婦女典型的家中、工作室、社區休閒空間廣泛建立「婦女微家」,把婦聯組織延伸到婦女群眾生活的最小單元,打造婦女群眾身邊最溫暖、最緊密、最活躍的服務陣地,為婦女群眾提供「微家風、微聯誼、微培訓、微維權、微議事」等個性化特色服務,形成有事找微家、活動在微家、心聚在微家的良好局面。在村社、民宿農家樂、茶吧鹹菜館等不同領域設立 「婦女微家」,組織開展宣傳學習、家風家訓宣講、志願服務、法律維權等活動,受益群眾達數千人。
景寧縣紅星街道崗石村擁有一個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的婦女微家,她們充分整合原農家書屋資源,添置新設施設備,提供閱讀區、體育休閒區、親情溝通區、電視觀看區、教學區等,各個區塊的功能劃分合理清楚,同時自發開展巾幗志願者服務活動,為婦女群眾提供陪伴、疏導、宣傳等服務,努力實現服務「零距離」。
東坑鎮深垟村清泉石上居,因地制宜融入特色,舉辦國學夏令營,掀起一股「國學熱」,不斷深耕傳統文化的「富礦」,做大、做強深垟的國學品牌,走出了一條農旅學相結合的鄉村振興路子。
02
打造「幸福家庭驛站」
把特色服務作為建設抓手,打通服務基層婦女最後一納米,提升婦聯組織覆蓋率,實現在新領域、新業態、新階層、新群體中建立形式多樣、便於活動的婦女小組、婦委會,因地制宜建立婚調室、姐妹會客廳等組織形態,充分踐行「話有地方說,事有地方解,難有婦聯幫」的娘家人角色,促進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雷青平來料加工點位於110區塊,現有員工81人,其中女性員工68人,佔比84%,結合加工點場地、女性佔比等實際因素,積極探索「來料加工+婚調室調解」新模式,設立全縣首個駐企業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為員工提供學習談心、心理諮詢、矛盾糾紛調解、和諧家庭關係等服務,搭建了一個更為便利的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平臺,延伸婚調工作的服務觸角,將婚姻家庭關愛服務切實送到群眾身邊,真正實現「哪裡有矛盾糾紛,哪裡就有調解組織」。
03
建好示範兒童之家
依託婦女之家、鄉村學校、文化禮堂等資源,通過新建提升、整合資源、盤活閒置等綜合舉措,大力推進兒童之家建設,目前已建成縣規範化兒童之家29個,省級規範化兒童之家完成建設3家、在建2家。
每個兒童之家均設有學業輔導、親情溝通、心理諮詢、休閒娛樂、義工培訓等「五大」功能區塊,以及有固定場所、有活動設施、有人員管理、有日常活動、有規範制度等「五有」運行機制,因地制宜融入特色,如毛垟「紅色文化之家」、大均「國學之家」、秋爐「戶外運動之家」等,為每個「兒童之家」安排每年2萬元的運行經費。
以美麗團隊為核心
發揮「團」效應
01
組建特色巾幗「美麗團隊」
全縣現有162個隊3000多名巾幗志願者、20個「畲鄉美麗營」團隊,在組織、引導、服務婦女和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等方面,充分發揮「美麗團隊」引領示範作用,做好廣大婦女群眾的「娘家人」。
抗擊新冠肺炎期間,組建「巾幗送暖」服務隊,每晚定時定點為城區100多個檢查卡口的值守人員送上暖心宵夜;組建「巾幗代辦」服務隊,開展「你下單、我跑腿」志願服務,在抗疫攻堅時期為600多個家庭代購,派送了5000多件近8萬的生活必需品;組建「巾幗熱線」服務隊,成立由24名專家志願者組成的服務團隊,24小時為廣大「疫」線幹部及孕產婦提供專業的心理援助,接聽心理援助電話300餘個。
02
組建社區志願「美麗團隊」
深化社區志願服務建設,主動參與社區治理、主動聯繫社區群眾,深入開展政策宣傳、扶貧助困、糾紛調解、文明勸導、交通疏導、環境治理、小區綠化等志願服務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群眾在社區建設、管理、服務的作用。
「社區大媽有話說」是仙童社區的一支巾幗志願服務隊伍,他們均是熱愛公益、樂善好施的離退休大媽或大叔,從一開始8人,不斷發展壯大招募到如今已有50餘人,以「綠色維護,銀色愛老,藍色關懷」的「三色」服務為宗旨,發揮「麥克風」作用,當好普及重要精神和重點工作的宣傳員,同時兼任調解員,幫助處理鄰裡糾紛,營造和諧社區,推進家庭文明建設新風尚。
03
組建巾幗文明崗「美麗團隊」
景寧縣巾幗文明崗湧現一批婦女團隊,主動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圍繞紅色宣講、傳承畲族文化、婦女健康、愛心幫扶等方面積極開展巾幗志願服務,在推進鄉村振興、助力中心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
國家級巾幗文明崗縣婦幼健康服務團隊踐行崗位服務,開展免費婚(孕)前健康檢查、兩癌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等服務,實現了縣域內連續12年孕產婦零死亡,2018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均為0.84‰,在全市婦幼健康工作年度考核中,連續10年名列前茅,有效保障了景寧縣的婦女兒童健康。
以社會組織為載體
凝聚「社」力量
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大力孵化、培育、扶持女性社會組織,不斷為女性社會組織牽線搭橋,整合社會資源、搭建交流平臺,針對女性社會組織的不同現狀,提供培育指導、信息諮詢、培訓交流、資源拓展、項目承接、能力建設、宣傳推介等服務,激發女性社會組織發展動力。
1
開展「煥新樂園·家庭陪伴計劃」
以「婦聯組織+社會組織+專業服務+志願服務」的模式,開展暑期「守護小候鳥.牽手共成長」活動、「把愛帶回家」、「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凝聚各類型社會組織力量,群策群力、項目帶動、延伸觸角,提升婦聯組織的服務能力。
景寧青少年事務發展中心、縣鳳凰愛心協會積極開展「煥新樂園·家庭陪伴計劃」活動,實施從環境到心靈的關愛和幫扶,建立以健康、貼心、溫情的陪護新模式,給予受助兒童關心關愛,共同促進受益家庭的積極改變,目前已舉辦煥新樂園集體活動10餘場、志願者線上線下培訓6場,為項目家庭兒童送去防護口罩7020個,提供春秋衣物200件,開展線上線下陪伴近2000餘人次。
2
啟動「百名繡娘」培養計劃
依託縣畲族刺繡協會,採取技能培訓、互動體驗等措施,促進景寧縣畲繡藝術的發展,培養民間畲族刺繡藝術人才,不斷探索畲族文化發展新模式,進一步推廣畲繡文化,發揚手工藝人精神,傳承優秀傳統畲族文化。
縣畲族刺繡協會是景寧縣具有畲族特色的女性社會組織之一,現有會員156人,女性會員佔比90%,全面啟動「百名繡娘」培養計劃,計劃通過三到五年培養一批畲繡傳承人,通過定期舉辦畲族刺繡技藝培訓、畲繡非遺進校園互動體驗、搭建平臺促宣傳等活動,提升畲繡的知曉度和影響力,同時讓以婦女為主的工匠們走上了一條創業創新之路,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協會創新培訓方式,採取以線上培訓為主的技能提升方式,進行免費線上培訓28期,培訓達1540人次。
3
推進家庭教育深入開展
以家庭教育為抓手,創建「惠民家教」家庭教育品牌,組織專家團隊梳理家教主題菜單與引進縣外專家巡講雙管齊下,開展家教講座、家校互促、諮詢服務等,傳播、指導和實踐正確的家教理念和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廣大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庭、社會、學校的協同教育。
聯合縣家庭教育學會利用新媒體,「打包」一批家庭教育知識、新冠肺炎科普知識「宅急送」,投送給畲鄉廣大群眾手中。舉辦線下智慧家長家庭教育沙龍8期,引導家長通過學習、討論和經驗分享交流的形式進行思考,啟發形成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線上開設畲鄉親子微課堂,每周二晚8:00開播,每期1個小時左右,目前已經開播微課18次,5000多人次參加微課。
原標題:《「出實招 破八難」|麗水景寧婦聯聚焦「家」「團」「社」 推動婦聯組織建設改革「乘風破浪」》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