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排課、自主招生,新高考項目觀察與預測

2021-01-12 芥末堆

圖片來源:攝圖網

再過6天,就是高考。

高考,被認為是可以改變命運的考試。高考政策的任何細微變化,都牽動著校長、老師、家長和學生的心。「不分文理」、「多次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等新高考關鍵詞,在每個學校、班級和家庭裡反覆地被提及。

新高考改革

2014年9月,浙江和上海啟動新高考,成為試點;2017年秋季,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啟動新高考;2018年,也就是今年9月,預計將有廣東、福建、河北等19個省啟動高考改革。

新高考啟動意味著學生將不再選擇文科或者理科,而是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從歷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學、生物中選擇3門(浙江還可選擇技術)作為高考科目。有消息稱,今年預計啟動的省份當中,部分將會因未完成前期準備工作而推遲進度。

隨著越來越多的省份啟動新高考,相關政策和實踐也受到更多的關注。本文將重點討論走班排課和自主招生兩個細分領域,從資本的角度分析四大問題: 1. 新高考帶來了哪些需求的變化;2. 行業在進行著哪些不同的嘗試;3. 如何選擇產品、判斷趨勢;4. 還有什麼問題亟待解決,我們看好哪些模式?

  

走班排課

1. 新高考帶來的需求變化

考試科目從原來的文理2選1變成了「6選3」,選科的組合最多可出現20種。這就需要打亂以往固定的行政班,根據學生選考科目的不同組合,採用走班教學。

  上海(左)與北京(右)高考改革方案

如何合理匹配有限的教師和教室資源,100%滿足學生的選課需求,是學校不得不解的一道算法題。相比於人工排課,排課系統可以給出更多的合理方案,後期調整的空間更大,用時也更少,從而提高教務效率。

2. 行業進行了哪些不同的嘗試?

在操作流程上,走班排課系統還是比較類似的。在收集了學生選科數據的基礎上,學校要輸入教師、教室、科目課時數、班級人數等參數,並且給出排課的限定條件。

限定條件因學校而異,常見的包括100%滿足學生的選科意願、零自習人數、行政班固定+選考科目走班、分班後男女生人數+學習成績均勻分布等。

系統會根據設置的參數和限定條件,生成若干種推薦的走班方案。排課人員可綜合比較優劣勢,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在推廣方式上,大部分公司走的是「自下而上」的路徑,即通過渠道或者地推,把產品銷售給學校,進而在某個省份或區域佔領市場,形成規模優勢。在浙江,就可以看到多家排課產品在市場機制下爭奪佔有率的場面。

另一種推廣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即通過教育局、省教育廳、市教委等政府機關,敦促區域內的學校採購和使用特定的產品。目前只有個別地區進行了區域內的統一採購。 

3. 如何選擇走班排課產品?

當問到各家排課系統的優勢時,我得到的回答大多是「算法好」。然而沒有人能解釋清楚「立體模型」「動態模型」到底比一般模型多解決了哪些問題。

在無法說明算法優勢的情況下,我認為只能用結果說話——

現場PK法:

 1. 老師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列出排課的限定條件清單。隨著限定條件的增加,有些系統將無法生成排課方案,從而被PK出局。

2. 如果加入某一同樣條件時,所有系統都無法生成方案,則選擇能夠反饋出相互矛盾條件的系統。這個功能可以在無解時幫助老師重新考慮優先設置什麼條件。

3. 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上,也應當考慮生成的課表是否有利於學校的教學和教務。比如,能否保證老師統一的教研備課時間、系統能否做到老師之間的靈活調課、某個學生選科的變動對其他學生的影響能否控制到最低,等等。

「多數決原則」隨大流:

在進行選舉或通過議案時,一般做法是以多數人的意見作為決策依據,這被稱為「多數決原則」(俗稱「少數服從多數」)。在選擇走班排課系統時,也可以考慮那些合作學校數量較多的產品。因為合作學校的數量越多,意味著系統接觸到學校的共性和個性化需求越多,從而可以更大概率地滿足某個新學校的排課需求。

4. 亟待解決的問題 & 未來發展

走班排課系統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使用頻率低,大部分學校每學期只會使用一次,這就意味著走班排課只能作為切入點,未來公司需要做更多的延展性需求。目前針對走班排課已有不少的解決方案,延展性需求還在探索中,包括下面4個方向。

選科選課:根據學校的優勢學科、學生的成績和興趣,用統計學的結果來指導學生選擇高考選考科目。選科選課也跟生涯規劃有交集,比如學校可以舉辦講座,介紹大學的專業設置;或者發放測評性格和職業的問卷,輔助學生決策等。

生涯規劃:除了選科選課相關的信息,生涯規劃還有其他的做法。目前市面上的解決方案,常見的有三種:(1)傳統測評及其二次研發。知名度較高的測試有MBTI和Holland霍蘭德,可以測出性格和適合從事的職業。在此基礎上,志願填報工具APP會加上職業與大學專業的關聯,從而完成「測評-性格職業-報考大學」的環節。(2)體驗式課程+師資輸出。通過項目式學習,學生能夠切身感受某個職業是做什麼的,以及自己是否喜歡這類工作。這類課程對老師的要求較高,往往會採用線下派師或者線上授課的方式,保證課程的質量。(3)公立校教師培訓。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中老師意識到生涯規劃的必要性。不僅是心理老師需要開設職業規劃的課程,班主任和學科老師也需要引導學生作出合理的選科選校決策。

配套教務:每個選考科目的班級會增加任課老師的教務負擔。以地理3班為例,老師需要給地理3班的每個同學安排座位、每節課查考勤、課後布置作業時需要通知到散落在各行政班的學生、課前收作業也要從各行政班收齊……教務系統也許能夠幫助老師,但是相比現有的手動解決方案,效率並不會大幅提高。

學業監測:收集學生的學習成績數據,生成學情分析的統計報告,為學校展示學生成績的變化趨勢,為學生提供個人成績排名和錯題分析。特別是區域聯考或者模擬考試的數據,能夠輔助學生的志願填報,也能夠在高考前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目前走班排課還處於搶佔市場的窗口期,後續延展性需求並沒有成熟。現階段,走班排課方案的定價大多在10萬元左右。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三到五年,供給將會增加,競爭也會加強,價格呈現走低的趨勢。哪家可以生存下去,取決於能否辨明真需求和偽需求,並且儘快驗證和跑通後續的業務模式。

現階段,個人比較看好的模式有:(1)基於學情分析的選科選課項目;(2)能夠規模化、效果可量化的生涯規劃項目。


自主招生

1. 新高考帶來的需求與變化

在浙江和上海,為了減少學生「每分必爭」的情況,選考科目採用了等級制賦分。以上海為例,上海在等級性考試結束後,會按照固定比例將分數劃分11個等級,然後再根據等級對應的分數(每個等級差3分),換算成最終的高考分數。換算之後,上海每科選考成績最低是40分(合格性考試通過後即可獲得),最高是70分。

採用等級制賦分的方式,無疑會出現「低分拉高」、「高分拉低」的情況,學生不僅要看自己的分數,也要注意「競爭對手」的分數,這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作為學校,錄取難度增加了。不僅因為選考等級賦分增加了同分的學生數量,還因為「同分不同質」,即同樣分數背後的不同選科反映了學生的差異化能力。另外,數學不分文理科也使得高分段學生的區分度降低。

上海等級性考試

對高校來說,分數的區分意義降低,清華北大和C9名校更依賴自主招生篩選自己的學生;對高中校長來說,他們擔心新高考會減少自己的清北學生,因此也更加重視自主招生。

以清北在浙江省的招生情況為例,2017年清北錄取350餘人,減去保送生、各種計劃、三位一體、自主招生和特長生,裸分錄取的人數大約27人,佔比不足8%。

從自主招生的報考人數也能看出需求的增長趨勢,2016年自主招生報名人次50萬,2017年60萬,2018年82萬。據業內人士估計,參培率在8%~15%之間。

2. 行業在進行哪些不同的嘗試?

自主招生培訓針對6月中下旬各高校的筆試和面試,內容包括背景提升、材料申報、筆試真題和面試技巧等。背景提升中,包括學科競賽培訓、科研作品,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等。

對於從事自主招生業務的企業來說,獲客(市場)和教研(產品)缺一不可。

自主招生面向的群體主要是每個省前20名的學校,假設每所學校採購費用50萬,市場規模可以達到3億左右。這種公立校採購模式的好處在於課程質量得到嚴格把關,弊端在於天花板低。同時,如何處理與渠道和學校的關係,也是繞不開的問題。

C端招生則主要依靠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或QQ群,通過分享資料和資訊,轉化用戶。按照80萬自主招生報名人數、10%的參培率、1萬元客單價計算,市場規模可達8億元。未來市場規模的增長主要依靠參培率的提升。C端招生的關鍵是口碑和信賴。

C端招生往往不是獨立進行的,產生信賴的最快方法,是學校老師的推薦或背書,也就是2B2C的模式。具體做法是,進入學校辦講座,分享如何選擇科目、準備自主招生和填報志願,進而建立社群,開展後續運營。不過,學校老師向學生推薦有償課外輔導,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

自主招生筆試的難度高於高考,低於競賽,授課老師大多是有過競賽經驗的清北學生,還有少數競賽教練。在這個領域,高校教授、金牌教練是比較稀缺的資源。

教研的標準化主要體現在題目的解法和講解方式上,直播+回放的形式也有助於沉澱教研內容。

教研的好壞最終體現在學習效果上,評價的維度包括初審通過人數、複試獲得降分人數等。降分人數中,清北降分人數、以及獲得大幅度降分的人數,也可以作為衡量的標準。

3. 自主招生是否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

2015年,自主招生的時間調整到了高考之後,出分之前,這意味著大部分學生需要先專心準備高考,再準備自主招生。

業內人士也認為,未來的主流依然是高考,自主招生只是增加了一條錄取路徑。相比於高考,自主招生的評價過程更加主觀和不透明,因此政策一直將自主招生的名額控制在5%以內,入圍名單控制在10%以內。

也有觀點認為,自主招生未來會被其他的招生政策替代。新高考下,浙江省在進行「三位一體」多元錄取政策的試驗,允許高校將學業考試成績、高校的綜合素質測評和高考成績,按照一定的加權比例計算總分。高校的綜合素質測評也就是特殊才能測評,類似自主招生評價,目前佔到30%左右的比重。如果「三位一體」全面鋪開,自主招生政策將不會單獨存在。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自主招生是符合國家人才培養戰略的。相比於高考,自主招生更加重視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有助於培養科研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即使未來自主招生政策收緊,或者新的招生政策取代了自主招生,背後的人才評價機制和邏輯也不會發生根本變化。

4. 亟待解決的問題 & 未來發展

自主招生培訓最常見的形式,是利用假期開展線下集訓營。這帶來兩個問題,1. 只能搶佔到學生的碎片化時間,導致學習效果可能是學校和多家機構聯合培養的結果;2. 租借場地對參培學生數量的限制。

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現有機構進行了線上化嘗試。將不同課程的題目和知識點進行模塊化,通過直播課和錄播課的形式,讓學生能夠在學校裡按計劃學習。由於培訓周期的拉長,機構需要考慮如何長線培養學生的素養和能力,也要儘量與高考備考進度相協調。

在線的模式目前還在試水,包括雙師課堂的形式,今年高考後可以驗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們拭目以待~

自主招生培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的影響。隨著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評價機制更加多元化,自主招生的形式或許會發生變化,屆時需要現有機構根據政策的變動進行調整,因時而動。

可以預見的政策變化包括: 1. 限制公立學校老師在校外進行有償培訓;2. 限制學校老師建議學生參加課外有償培訓;3. 限制高校自主招生名額;4. 推廣多元招生機制,取代自主招生。

近兩年來,自主招生受到政策影響,整個行業規模呈現增長的趨勢。現階段,B端產品售價在10萬~20萬左右,C端客單價在幾千到幾萬元不等。目前市場上,傳統線下集訓和新興線上課程並存。如果線上學習效果得到驗證,未來的三到五年,線上課程的優勢將超過線下。同時,自主招生機構需要對政策保持敏感度,以便隨時調整戰略,保證機構的存活和發展。

個人認為,未來的頭部自主招生機構應該具備以下特質:(1)學習效果得到驗證;(2)全職教師團隊授課,標準化教研;(3)獲客主要依靠口碑和轉介紹;(4)模式可以規模化複製。


結語

在文章的結尾,我想解釋三點。

第一,除了走班排課(從0到1的需求)和自主招生(從1到多的需求),新高考還帶來了其他的需求。但是由於篇幅限制,本文並沒有進行詳盡的敘述。比如,學校需要開設生涯規劃課程,指導學生進行志願填報,開展綜合素質評價,選科不同也會引起高考培優的需求變化等等。

第二,走班排課、自主招生、生涯規劃、志願填報、綜合素質評價等細分領域是相互聯繫的。比如,1.「生涯規劃+自主招生+志願填報」的場景:學生在高一就有明確的目標,想要報考A大學的a專業,生涯規劃可以指導該學生在高一進行選科,自主招生可以幫他在高二有針對性地提升背景,高三時他可以按照計劃填報志願,並在高考後參加A大學的自主招生。 2.「走班排課+教學教務+綜合評價」的SaaS系統:在走班排課系統的基礎上,利用系統收集考勤(德育)、作業和考試(智力)、文體活動(體育&美術),以及社會實踐活動(勞動)的數據,形成綜合素質評價的報告。

第三,本文中提到的行業嘗試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均是基於真實項目的信息。筆者本著不透露項目名稱和數據的原則,對所有信息進行了脫敏處理,希望廣大讀者理解。

如果您是教育行業的創業者,在做新高考相關的業務,堆棧資本在尋找優質的項目標的,歡迎寫信到yin.liu@duizfund.com跟我們聯繫交流~如果您是公立學校的校長或者老師,也歡迎來信分享您的需求,以及應對政策變化的舉措。

最後祝第一批00後高考順利~~~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自主招生風向標:學科特長+創新潛質
    與高考明顯區別開來 2013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試,雖然命題和內容各有千秋,但都能扣住對學生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考查這個主旨,把自主招生考試和普通高考區別開來,明確考試定位,捋清命題思路。從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試命題可以看出,凡是通過高考能夠實現考查目的的,就不在自主招生考試中出現,力避自主招生考試演變為「小高考」,不再增加考生的考試負擔,體現了自主招生考試清晰思路。
  • 蘇大自主招生怪題 張吳劉許繁體字筆畫如何排序
    這是昨天進行的蘇州大學2010年自主招生考試語文卷中的兩道題。考生的普遍感覺是「蘇大的語文題考查古文功底的特別多!」就連作文都和古文有關,說是材料作文,給的材料卻是篇古文,先要讀懂古文再從中提煉觀點,寫篇議論文。作為省屬高校唯一具有自主招生選拔資格的學校,這是蘇大第二年自主招生,來自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的3600餘名優秀學生參考。
  • 中職招生:「五年一貫制」「3+2」 首次自主招生
    「參加五年一貫制提前自主招生後,還能不能參加中考?」……五一小長假第一天,西湖文化廣場上的「2014年杭州市區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諮詢為民服務活動」,吸引了大量初升高的家長和學生,場面相當火爆。不少學生及家長全家出動,穿梭在各所學校的諮詢攤位之間。  「今天招生諮詢現場的火爆程度足以說明,這幾年家長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不再對職高和技校持不屑一顧的態度。」
  • 半月談|不用高考 直升本科———「中國第一班」辦班20年觀察
    不用高考 直升本科———「中國第一班」辦班20年觀察半月談記者 謝雲挺「由於沒有高考升學壓力,學校給直升班學生設計了獨特的課程體系。」如今成為浙江省寧波市骨幹教師的滕曉丹回憶20年前在直升班讀書的這段經歷說,3年直升班的高中學習生活,讓自己的綜合素質得到了較全面的訓練和提升。
  • 浙江:2018新高考招生志願填報百問百答
    12.高考招生各專業錄取線怎樣確定?  13.各院校在浙江招生計劃怎樣查詢?  14.高考招生志願填報方式有變化嗎?  15.高考招生志願填報對選考科目有啥要求?  16.怎樣理解考生位次?  17.新高考中的考生位次和原高考中的名次有什麼區別?  18.考生在參考位次和名次時應注意什麼?
  • 今年3月起,民辦學校招生實行100%搖號!取消特長生招生!
    05 義務教育嚴禁舉辦重點班 《意見》提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均衡編班,嚴禁舉辦重點班,包括以特長班、特色班、快慢班、尖子班、興趣班和「奧賽」班、國際班等名義的變相重點班。
  • 自招| 2019年自主招生材料申請大全!
    自主招生是一條幫助高三考生以一個相對不高的高考成績考入理想大學的捷徑,那麼要想獲得自主招生降分的第一步就是要獲得自主招生考試資格。本文將詳細講解需準備的具體事項,以便於大家在明年自主招生報名時能輕車熟路,幫助大家順利通過自主招生初審。 一、定位目標高校 考生和家長務必對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全面掌握,包括高校自主招生條件、自主招生專業、優惠政策、高校限報要求等等。了解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是為了科學合理的定位目標高校及專業。
  • 2018年武漢六所部屬高校自主招生放大招
    對比往年各校自主招生政策,今年不少學校亮出了新招……今年,華中師大自主招生計劃仍為年度總計劃的5%,共235人。武漢理工大學:首招創業試點班武漢理工大學根據自主招生專業的不同,將計劃分為A、B、C三類,合格考生在當地一本批次線上,可獲得20-30分的降分優惠。
  • 新高考元年青島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 48人被清華北大錄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2020年,山東迎來新高考,高校自主招生取消,開始實施強基計劃……在一系列高考招生變革中,青島卻在多項高考數據創下新高。有48人被清華北大錄取,本科率高達82.99%,在名校強基計劃表現搶眼……本期周刊,為您盤點青島今年的高考成績單。
  • 山大自主招生現神題:井蓋為啥是圓的?廁所和黑板有啥關係?
    高考後的第一個周末,被稱為「自主招生周」,這倆問題就是山東大學自主招生中的面試題。據悉,全國超過70所院校將自主招生時間定在6月10日和11日這兩天。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都將考試時間定在了6月11日。山東財經大學也趕在這一天開始了綜合評價招生,不少考生在高考結束後繼續奔波在了趕考的路上。「梁祝化蝶為何不化比翼鳥?」
  • 武漢12所名高招生答疑匯總!這幾所招生問答更新,武漢開發區一中...
    答:自主選擇 5.一批一填報十四中,二批一填報十四中國際部,如果被國際部錄取以後可以參加國內高考嗎? 家長5:國際部也要參加國內高考?平時上課和本部學的內容都一樣嗎?有沒有是針對出國的? 劉老師:我們國際部的話又分兩種,一種是中美班啊,這個是直接面向出國的。這個不受招生計劃的限制。只要你通過我們學校的這個自主招生的這樣一個考試就能夠錄取。
  • 上海興偉學院2020年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上海興偉學院2020年春季高考招生章程 2020-02-29 00:43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除了山東,其他省新高考何時改、怎麼改?20個問題一文讀懂!
    12月16日,山東省招生考試委員會發布《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對2020年新高考作出工作部署。與改革前相比,山東高考改革方案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考試科目和時間、成績構成和分數轉化、劃線和錄取辦法、志願設置和填報四個方面。方案一出,迅速登上熱搜,並在朋友圈刷屏!山東具體方案的出臺,讓山東考生長出了一口氣,不管怎樣,他們有了明確的方向。
  • 媒體展望新高考元年:期望獨木橋走向立交橋
    2017年對於中國教育發展史而言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年:恢復高考四十周年之際,「新高考元年」大幕開啟。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命題、招生制度一直在不斷調整、優化,這一次,是黨中央、國務院下定決心自上而下、展開全新頂層設計的大變動,被認為是恢復高考招生40年來的一次重要改革。浙江、上海作為全國先行試點的省市,今年6月實施了「新高考」。
  • 浙江:2019高考招生志願填報百問百答
    高考招生志願填報前,考生要做哪些功課準備?答:(1)仔細查閱我院公布的2019年高校招生計劃。(2)認真研讀報考院校當年招生章程,其中特別是各專業對考生的要求,如體檢、外語語種、單科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等是否符合報考條件。(3)參考我院編寫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投檔及專業錄取情況》,認真分析前三年尤其是實行新高考招生錄取的2017、2018年有關招生院校和專業的錄取信息。
  • 盤點那些對本地考生照顧有加的自主招生院校!
    對於自主招生的報考院校,報名是要多報,但也並不是多報就好,材料準備時間是有限的,不要顧此失彼。報名初審通過之後再考慮選擇哪所高校參加考試才是明智之舉。有不少的家長和考生,在選擇院校時,一般會考慮高校招生條件、自身獎項等,但往往忽略了高校往年錄取情況,而最終導致落選。
  • 四川大學2015自主招生測試:同性戀入考題
    四川大學2015自主招生測試:同性戀入考題 2015-11-24 14:34 來源:新東方在線 作者:
  • 2019年高考日曆大全,高考各類大事全收藏
    高水平運動隊招生高水平運動隊招生是指考生年齡不超過22周歲,高中畢業,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證書且高中階段在省級(含)以上比賽中獲得集體項目前六名的主力隊員或個人項目前三名者或具有高級中等教育畢業同等學力,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含)以上證書者或近三年內在全國或國際集體項目比賽中獲得前八名的主力隊員。
  • 新高考改革的價值取向與兩難關係
    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隨後上海和浙江先行高考綜合改革試點,迄今已有30個省區市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或思路,新一輪高考改革已形成梯次推進的態勢,高考改革再次成為全國關注的熱點,引發了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討論。  此次高考改革有三個鮮明的特點:一是頂層設計,試點先行。
  • [浙江] 浙江省2019高考招生志願填報百問百答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高考招生志願填報前,考生要做哪些功課準備?  答:(1)仔細查閱我院公布的2019年高校招生計劃。(2)認真研讀報考院校當年招生章程,其中特別是各專業對考生的要求,如體檢、外語語種、單科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等是否符合報考條件。(3)參考我院編寫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投檔及專業錄取情況》,認真分析前三年尤其是實行新高考招生錄取的2017、2018年有關招生院校和專業的錄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