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作為一種新穎的修辭方式,表情包已經興盛一段時間了。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詩一般的排比句一本正經,種種比擬、隱喻纏繞煩人,一個表情包圖片瞬間傳達了多重含義。不久的將來,表情包會不會形成新型的符號體系?表情包生產的快速發展間接地證明了人們的喜愛程度。如同郵票、火柴花或者各種版本地圖的收藏,表情包正在成為另一種來自網絡的收藏項目。一個人的微信發出一張有趣的表情包圖片,另一個人回復了一張更為可笑的表情。雙方你來我往,分別亮出表情包庫存,力爭技高一籌。這種遊戲與成語接龍幾分相像,所謂的「鬥圖」替代了「鬥嘴」。一些人甚至覺得,沒有表情包的對話索然無味。現在,人們還想考察的是,這種修辭方式隱藏了多少潛力,涉及哪些文化觀念,能否走得更遠?

  正在逐漸形成獨異的語言風格

  人們首先意識到,表情包是讀圖時代的產物。古人云:「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因此,「聖人立象以盡意」。許多事實證明,歷史上存在另一個古老的讀圖時代。然而,表情包出沒於網絡空間的時候,相當多的圖像已經與「聖人」推崇的嚴肅、莊重、敦厚、質樸相去甚遠。從博物館、畫廊、各種型號的照相機到二次元空間,眾多圖像體系正在共同裝飾現代社會的各個層面。這些圖像體系分別擁有獨特的文化脈絡。

  無論是隱於深山的巖畫、士大夫筆下的山水花鳥,還是來自民間藝人的剪紙或者年畫,種種圖像的風格與淵源大相逕庭。表情包創意古已有之,例如中國古代戲曲的臉譜。臉譜是通行於劇場的表情符號。通常,紅色繪製的臉譜表示忠義剛烈,黑色繪製表示正直勇猛,白色繪製往往作為奸臣的標記,如此等等。油彩繪出的「表情」與生旦淨醜的相互組合,業已在幕布背後規範了眾多角色的性格類型。這些角色魚貫步入戲臺,臉譜製作的表情包與角色的言談舉止事先構成了不變的默契。

  日常世界紛紛擾擾,大多數凡夫俗子置身於種種人情世故,過著安分守己的生活。然而,古代戲曲承擔了傳統的教化功能,所謂「寓褒貶,別善惡」,激濁揚清。因此,三尺戲臺必須清晰地劃分出善與惡的道德陣營,讓觀眾在激烈的戲劇衝突之中識別忠臣義士與奸賊小人,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為了避免混淆人物信息,臉譜如同事先敲下的褒貶烙印。相由心生,這種觀念是流行於戲臺之上種種表情包的基本依據。道德褒貶與臉譜風格之間顯而易見的呼應表明,古代戲曲擅長提煉與誇大角色的性格特徵,進而歸納為某種相對固定的類型。這些角色代表了一個單純而強烈的世界:是非分明,愛憎透徹,儘量祛除猶豫、妥協、矛盾、寬宥與諒解等曖昧的情感成分。

  相形之下,孵化表情包的那一部分網絡文化無法適應如此剛烈的氣質。慷慨激昂的痛斥,義無反顧的赴死,撼人心魄的悲傷,令人動容的離別,古代戲曲垂青的那些情節過於嚴重,以至於不堪重負。如今的表情包是一種「軟性」的符號,更為適合這一代人的溫情與寬容,令人開懷的幽默顯現了出色的智商與情商。遨遊於網絡空間,這一代人逐漸形成了獨異的語言風格。對於他們說來,老先生文縐縐的用語有些迂呆,例如「豈有此理」「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叔的自信仿佛有些生硬,例如「生活難道是這樣的嗎」,他們輕鬆地發一個表情包:萌萌噠!

  「萌」是許多年輕人傾心的形象風格。如同憨態可掬的孩童,「萌」不是咄咄逼人,而是適度地撒嬌、討人喜歡與甘拜下風。「賣萌」是這一代許多人共同認可的語言策略。當然,「賣萌」多半是故作幼稚。故作幼稚並非天真無知,而是以示弱的方式後退一步——那個稜角尖利的現實先由一批不苟言笑的「硬漢」扛一下吧。

  表情包裡存有「言外之意」

  許多時候,表情包可供對付種種不無微妙的語境,甚至處理小小的尷尬:不想持續微信聊天了,發一個表情圖片如同委婉的休止符;遇到幾句華而不實的讚揚,再發一個表情圖片表示感謝提攜,同時表示尊敬與謙遜。另一些表情包通常作為客氣話的形象替代,握手、抱拳或者咖啡與玫瑰花的圖片,可以避免費神地字斟句酌——情真意切盡在不言中。如同語調或者口吻在對話之中的輔助作用,表情包可以為單純的文字表述增色;更為重要的是,表情包時常作為另一種符號調節文字表述的分寸,製造緩衝,削弱尖銳的氣勢、不容置疑的果決或者周密分析形成的嚴謹。

  所以,表情包覆蓋的空間,往往是相對模糊的情感中間地帶:既非大怒,亦非大悲,當然也不是大喜——往往存在些許微諷,一定的自嘲;伸出大拇指誇獎的表情包不是由衷的盛讚,而是帶有若干禮儀與客套的成分;表明厭惡或者蔑視的斜眼、撇嘴並非義正詞嚴的控訴,而是隱含某些嬉鬧的意味。當然,這一代人也可能遭遇怒目圓睜、拍案而起的時刻:犀利、猛烈、剛硬、鋒芒畢露。然而,憤然投身於激辯甚至山呼海嘯的吶喊之際,他們語言之中的表情包消失得無影無蹤。

  儘管「姚明臉」「兵庫北」「金館長」被視為表情包的三個著名原型,但是,在我看來,表情包的美學資源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至周星馳的嬉皮笑臉,追溯至金庸《鹿鼎記》的韋小寶,追溯至二次元動漫。周星馳、金庸或者二次元動漫不僅伴隨這一代人度過青春期,而且賦予他們一張生動的笑臉。他們的經驗之中,世界從未顯出嚴峻的一面。無論遇到什麼,先笑再說——一個笑臉相迎的表情總比冷漠或者古板好一些。周星馳之後,無釐頭式的戲謔逐漸成為普遍的美學風氣。顯然,許多表情包的笑臉不那么正經,微笑的表情包透露出某些虛偽,「壞笑」「裝傻」或者「搞笑」無不存有種種言外之意。或許可以說,微信對話張貼出來的僅僅是表情而不是真實的內心。表情包是與外部世界對話之際擺出的文化姿態,真實的內心藏在另一種語言敘述的故事之中。

  對於人類文化中的深邃內容,表情包無能為力

  表情包如此流行,表情包的教學課程應運而生,種種製作軟體已經及時上市,工藝流程並不複雜——找一個表情填入現成的臉框即可。據說人類臉部的數十塊肌肉可以調配出千變萬化的表情,表情包僅僅截取肌肉撐到最為緊張的那一瞬。所以,表情包的首要特徵是誇張。男子漢氣概的不動聲色成為過時的老趣味,表情包就是將不動聲色改造為鋪張揚厲的漫畫。現實主義美學之中,不動聲色是強大,是暗傷,是摯愛;相對地說,漫畫是色厲內荏,是徒有其表,是虛張聲勢,動作過大的表情仿佛已經耗盡了內心的誠意。有趣的是,網絡空間的表情包並未許諾言行一致。表情包是小人物的遊戲,逗人一樂罷了,「言過其實」才是真正的可樂之處。當然,所謂「小人物」僅僅是一個虛擬;其實,表情包的主人公常常是「小動物」。

  統計與分析表明,人們往往樂於將種種有趣的表情賦予小動物,貓、狗、兔子、公雞、鴨子均是表情包隊伍之中的常客。熊貓雖然體量龐大,然而性情溫順,不具攻擊性,無妨與這些小動物為伍。相對地說,那些兇猛的大動物很難入選,例如老虎、獅子、老鷹、蝮蛇或者鯊魚。這些大動物驕橫跋扈,不怒自威,這種風格的表情包只能讓人倒吸一口涼氣。更沒有人膽敢藉助神聖的龍製作表情包。小動物的特徵即是「萌」。一隻公雞拖一柄缺口的菜刀氣勢洶洶地奪門而出,誰也不會被這種表情包嚇住。沒有人覺得強敵將至,如此裝腔作勢無非博人一粲。

  「這一代人」僅僅是一個象徵性的稱謂。事實上,許多年長的人不忌諱使用微信表情包,展現自己擁有一個童心未泯的內心世界。儘管如此,這種修辭方式無法擴展到某些舉足輕重的文本。人們很難想像,哪些表情包可以插入經濟狀況藍皮書或者鑑定一個人品行的檔案材料。哲學著作大門緊閉,社會學論文或者法學教科書拒絕聯繫。這時,人們不得不意識到,這種修辭方式僅僅徘徊於文化的邊緣而無法涉獵正統的思想和學術。

  文學可以嗎?考慮到源源不斷的表情包生產,人們或許可以放縱一下想像:未來的網絡文學是否會出現純粹由表情包組成的敘事或者抒情文本?對於表情包製作來說,喜怒哀樂的表述俱已納入視野。然而,至少在目前,這種修辭方式仍然與文學存在很大的距離。

  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給予證明:從李白、杜甫到如今眾多現代詩人的作品,能否在不同詩行的縫隙騰出空間安放表情包?如果不願意摧毀「詩意」,這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相似的情況也將發生於小說領域。魯迅的《狂人日記》無法向表情包開放,甚至帶有相當戲謔風格的《阿Q正傳》也不行。對於種種嚴肅的主題,表情包無能為力——如果不是造成損害的話。

  迄今為止,人類文化之中最為深邃的那一部分仍然寄存於文字符號,另一些符號體系遠未獲得充當一個真正競爭對手的資格。在「讀圖時代」已經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概念時,這個結論是意味深長的。(作者:南帆,系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福建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原標題: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傳統信函的客套老話是「見字如面」,如今微信發放的福利是表情包。由於圖像空間的敞開,網絡世界的文字社交更加活躍。詩一般的排比句一本正經,種種比擬、隱喻纏繞煩人,一個表情包圖片瞬間傳達了多重含義。不久的將來,表情包會不會形成新型的符號體系?表情包生產的快速發展間接地證明了人們的喜愛程度。
  • 南帆: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
    微信表情包:網絡空間的一種「軟性」符號作者:南帆《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22日 16版)在微信上用表情包交流。新華社記者李安攝疫情防控表情包 新華社發【網文問切】 作為一種新穎的修辭方式,表情包已經興盛一段時間了。一張張表情生動的圖片,穿插於往返的微信對話中,增添了特殊的情趣。
  • 萌噠噠的動物表情包,為什麼受到網絡熱捧?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器表情作為一種表情符號,表情包似乎有著長久的淵源,但表情包的使用歷史卻極為短暫。真正意義上的網絡表情符號,是以斯科特·法爾曼教授提出的「:-)」為起點,後從顏文字發展到Emoji再到如今的表情包,短短三十餘年,網絡表情符號如燎原野火般佔領網友們的交流界面。
  • 「表情包」、「表情符號」、「貼圖」 用英語怎麼說?
    「表情包」、「表情符號」、「貼圖」 用英語怎麼說? 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發展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流行文化產物,而 「emoticon、sticker」 和 「meme」 這三個和 「表情符號」 有關的概念就誕生於愈發多元的網絡文化。本期節目講解這三個英語說法的具體意思和與其所對應的社交網絡文化產物。 歡迎你加入並和我們一起討論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請通過微博 「BBC英語教學」 或郵件與我們取得聯繫。
  • 微信怎麼給表情加小辮子 打出表情左右兩個小辮子符號
    微信怎麼給表情加小辮子呢?最近小編剛剛學了一個有趣的小技能,就是給微信的表情上加小辮,其實不僅僅是微信上,很多聊天軟體上都能給表情加小辮子,真的是非常的有趣。剛好這兩天表情加小辮子又火了起來,小編就把加小辮子的方法給大家仔細說說,其實很簡單,就是複製兩個特殊的文本,然後將表情插入到中間就行,辮子一甩,誰都不愛!
  • 樂山大佛微信表情包全新上線
    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還記得去年走紅網絡的樂山大佛微信表情包嘛?現在它又上新了!1月30日,記者從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獲悉,樂山大佛微信表情包有了新版本,24個全新打造的佛系表情已於1月30日超萌上線,將成為豬年新春網友之間活躍新年氣氛、隔空表達情感的生動符號。
  • 早點 | BBC:「表情包」、「表情符號」、 「貼圖」 用英語怎麼說?
    「表情包」、「表情符號」、「貼圖」 用英語怎麼說?聽眾肖蘇想知道名詞 「emoticon、sticker」 和 「meme」 之間的區別。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發展衍生出了各種各樣的流行文化產物,而 「emoticon、sticker」 和 「meme」 這三個和 「表情符號」 有關的概念就誕生於愈發多元的網絡文化。本期節目講解這三個英語說法的具體意思和與其所對應的社交網絡文化產物。Feifei大家好,歡迎收聽 BBC英語教學的 「你問我答」,我是馮菲菲。
  • 微信上線「靈魂」表情包,聊天離不開的表情包還藏著多少小秘密?
    答案大概率是:手機,充電器和表情包。11月18日,據微信官方消息,微信推出了6個新表情,一時之間引發熱議,更是被不少網友戲稱為「靈魂表情包」、「五阿哥同款」。微信新增的6個新表情。「讓我看看」表情由於同《還珠格格》中的角色「五阿哥」的一個表情極其類似,成為不少網友調侃的對象。
  • 表情包是對生活的一種示好,但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人們之間的表達不再是通過單一的語言符號,而是語言、表情、聲調肢體、服飾、配飾、環境等要素的總和。而表情包正是在當下社交媒體和網絡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誕生的,其正成為著人們溝通交流的重要介質,豐富著人們的情緒表達,調劑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 小熊扭個屁屁就能獲900w點讚爆紅網絡,表情包到底有什麼魅力
    由最早的文字溝通到開始使用一些簡單的符號、emoji表情、表情包,逐步演變為日益多元化的表情文化,使用-些自製的、流行元素圖片來進行溝通。 表情包在社交網絡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虎崽們知道該如何製作表情包嗎? 如何製作表情包 隨著表情包的流行,製作表情包的方法有很多,虎哥在這和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表情包製作工具。
  • 表情包遇上塗鴉,結出了怎樣的奇葩?-虎嗅網
    到今天,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與發展,塗鴉從建築物、畫布等物理載體上被擴展到網絡空間裡,網絡技術為塗鴉者提供了新的繪製工具,而論壇、通訊軟體、社交媒體等平臺則成為了網絡塗鴉生產和傳播的新場所。網絡塗鴉的形式包括文字塗鴉和圖像塗鴉。
  • 網絡表情符號為何流行?"假"表情也能傳達真性情
    網絡上流行的各種呆萌表情大腦也能「讀取」表情符號表情作為人類的一種非言語性信號, 可將情緒傳遞到社會交往之中。當被試者瀏覽不同圖片時,研究人員利用電生理學確定大腦裡電活動的模式,結果發現,他們對表情符號的反應與真實面部的反應是一樣的。因為社會文化的推動,使人類在短短30多年時間裡構築起了一種並非與生俱來的神經反應,這讓研究人員大呼驚訝。
  • 彩色動態甲骨文表情包 帶著遠古記憶走紅網絡
    一組甲骨文表情包正走紅網絡。古老的甲骨文被搭配上各種色彩,做出卡通化的局部動態效果,演繹出「女神」「贊」「上天」等網絡流行語。從龜甲獸骨到手機屏幕,遠古文字與流行表達的跨時代聯袂,引發網友驚呼:「快收藏,甲骨文竟然這麼有趣」,也讓人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時尚潛能。   表情包的設計者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楠教授。
  • 微信暱稱怎麼添加表情符號
    怎麼給微信暱稱添加表情符號呢?個性化的暱稱可以展示更出色的自己,一個好的暱稱往往能引來更多的注意,同時使用豐富生動的表情符號做為暱稱的「裝飾」,將會使微信暱稱更顯魅力。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給微信添加暱稱的具體方法。
  • 666、我裂開了被微信做成表情包 鬥魚梗文化又破圈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666、我裂開了被微信做成表情包 鬥魚梗文化又破圈最近,微信表情包上新了6個「靈魂小表情」,分別是翻白眼、666、讓我看一眼、嘆氣、苦澀和我裂開了,被網友刷屏。每一次微信更新表情包,無一不是年輕人使用頻率極高的網絡熱詞,比如之前版本的「吃瓜」、「Emm」、「社會社會」,都源自網友對某些熱點事件的集體吐槽,進而成為刷屏級的網絡社交符號。細心的網友不難發現,這一次更新的6個表情包裡,有兩個表情病毒性最強,一個是[666],一個是[我裂開了]。事實上,這兩個電競圈內經典老梗,均誕生於國內領先的遊戲直播平臺鬥魚。
  • 微信表情包製作如果不注意這些問題就等於白做了
    表情包自從有QQ這款社交軟體後,表情包就伴隨著我們度過很多春秋,表情包目前在微信裡面比較常用,所以很多品牌為了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都會做一套表情包,我們閃狼動漫製作團隊,在微信表情包製作算是資深團隊,因為我們一直專注於二維動畫動漫製作服務,所以微信表情包開發也是我們一塊重要業務之一,但是最近一年的時間
  • 微信「以表情搜表情」上線 表情包經濟近年大火
    微信「以表情搜表情」上線 表情包經濟近年大火  Evelyn Zhang • 2019-08-01 08:42:48 來源:前瞻網 E6634G0
  • 沒有表情包的營銷世界,還有什麼意思?---36年表情包出位史
    而它愈發「猖獗」的背後,也揭開了網絡亞文化向全民娛樂進擊的迷思——躲在表情包身後的人們,怕的是什麼;皮不過三秒的gif,憑什麼被看作是社交的未來語言;表情包之於商業,還會有多少種可能?為推出三星Galaxy S9的個人表情包功能,李奧貝納讓ESPN體育中心的兩位主持,在正常播放節目的中間換上他們自己的表情包。這個廣告播出後,在社交媒體上的熱度甚至高於NBA和即將到來的世界盃。 蘋果們的做法有一定的前瞻性。以智慧型手機作為初期入口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交仍然是本質,任何人都發生了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連接。而早在OICQ時代,就已經證明了,表情是年輕人社交的標配。
  • QQ表情包更新,網友:「禿頭」刺激到我了
    有了表情包,不少人在網絡上給自己很多人設:神經少年、中二少年、老司機、憤青……在網絡交流等無法面對面的交流中,表情確實很管用,甚至可以傳達語言無法表達出的言外之意。比如微信上的微笑符號和再見符號,表達的意思可不是開心或者告別喔。如今表情包已經跨越語言文化的差異,變成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你沒看錯,這就是近期更新的騰訊小黃臉表情。
  • @全體網友,表情包的正確使用方式在這裡!
    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隨處可見「姚明臉」「葛優躺」「洪荒少女」「達康書記」等表情包,其本身富有的趣味性和表現力使其成為一種極具傳播特色的網絡流行文化,甚至網友們「不用表情包都不好意思聊天」「一言不合就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