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三十五回,黛玉教鸚鵡學詩是紅樓夢裡面的經典情節。那麼紅樓夢作者設計這個情節,有什麼寓意呢?
總結起來,一共5點,下文將一一進行闡述。
第1:黛玉的鸚鵡,象徵黛玉的獨孤。
紅樓夢第三十五回情節回顧:
然你雖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併連孀母弱弟俱無。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勝於雙文哉!」一面想,一面只管走,不防廊上的鸚哥見林黛玉來了,嘎的一聲撲了下來,倒嚇了一跳,因說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頭灰。」那鸚哥仍飛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來了。」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林黛玉素日籲嗟音韻,接著念道:「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盡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紫鵑聽了都笑起來。
黛玉和紫鵑聽到鸚鵡念黛玉素日所念的詩詞,都忍不住笑了。
黛玉便令將架摘下來,另掛在月洞窗外的鉤上,於是進了屋子,在月洞窗內坐了。吃畢藥,只見窗外竹影映入紗來,滿屋內陰陰翠潤,幾簟生涼。黛玉無可釋悶,便隔著紗窗調逗鸚哥作戲,又將素日所喜的詩詞也教與他念。
這一情節看似閒筆,實則大有深意。這一情節設置在寶玉挨打之後,黛玉懸心寶玉的情況,遠遠地站在花蔭之下,眺望寶玉的怡紅院。
此處有一個疑問?
黛玉既然懸心寶玉的情況如何,她為什麼不直接進去怡紅院探望呢?
這就是她與薛寶釵最大的不同,這是黛玉的矜持。她不可能像薛寶釵那樣公然託著藥丸進怡紅院,唯恐天下人不知她關心寶玉的張揚。黛玉的矜持,即是她的涵養,也是她的情感值得敬重的原因。
也是在這一回裡,黛玉默默遙望怡紅院時,她心裡想著「她如何不來?她此時應該來打個花胡哨的」。
這個「她」指的是王熙鳳。這是側面描寫黛玉心思之靈巧,對於世事洞若觀火,小小年紀便看透了世事人情之真偽。
過一會兒,果然看見王熙鳳搭著賈母的手,後面跟著邢夫人,王夫人,周姨娘等,一大群人進了怡紅院。見此情景黛玉默默感傷,有父母之人的好處,繼而灑下孤女之淚。此時紫鵑來尋她回去吃藥,回到瀟湘館之後,才有了黛玉教鸚鵡念詩這一情節。
孤女黛玉在花團錦簇的大觀園內,日常相伴著她的只有一個貼心侍婢紫鵑,另一個家中帶來的丫鬟雪雁,以及此時一碗等待飲下的藥,和一隻能替她說出心中的話兒的鸚鵡。
而寶玉的怡紅院內,此時卻是人聲鼎沸,一片關懷縈繞在寶玉的身邊。紅樓夢作者用這樣一靜一鬧的情節,忖託出了孤女黛玉孤獨悽涼的處境。
所以,紅樓夢設置黛玉教鸚鵡念詩這一情節,首先是為了側面描寫,黛玉的日常生活裡面孤獨悽涼的處境。
第2:鸚鵡,是寶玉對黛玉不能被取代的忠貞之愛。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寶玉道:「這也算自暴自棄了。前兒我在外頭和相公們商畫兒,他們聽見咱們起詩社,求我把稿子給他們瞧瞧,我就寫了幾首給他們看看。誰不是真心嘆服?
他們抄了刻去了。」探春黛玉忙問道:「這是真話麼?」寶玉笑道:「說謊的是那
架上鸚哥。」黛玉探春聽說,都道:「你真真胡鬧!且別說那不成詩,便成詩,我
們的筆墨,也不該傳到外頭去。」寶玉道:「這怕什麼?古來閨閣中筆墨不要傳出
去,如今也沒人知道呢。」說著,只見惜春打發了入畫來請寶玉,寶玉方去了。,
這一回裡,寶玉將黛玉等人的詩稿外傳,黛玉聽了後,趕緊問寶玉可是真話,寶玉自己說「說謊的是那架上的鸚鵡」。
這是一語雙關的寫法,紅樓夢裡面明確寫到,傳唱黛玉的詩文除了鸚鵡之外,就是寶玉。鸚鵡是替黛玉說出了她的心曲,而寶玉是替黛玉傳頌她的才華。真可謂知黛玉之詩語者鸚鵡,惜黛玉之才華者寶玉。
所以,寶玉也是影射鸚鵡,鸚鵡也是影射寶玉。
明朝有鸚鵡詩言:
我本山貨店中鳥,不識臺司衙內尊。
最是傷心懷舊主,難將巧語博新恩。
這首詩的意境,有沒有一種特別眼熟的感覺?
紅樓夢曲——終生誤: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古人將鸚鵡寓意愛情。寶玉自比鸚鵡,又和鸚鵡同為傳唱黛玉的詩詞,所以,這鸚鵡也是影射寶玉,以及影射寶玉對於黛玉,無法被替代的忠貞之愛。
鸚鵡詩和紅樓夢曲終生誤,也是暗暗契合這個主題。
第3:以鸚鵡寄言黛玉無可奈何的命運。
漢代名士禰衡,一生性情不羈,才華橫溢,留有傳世名作—鸚鵡賦。
全文如下:
鸚鵡賦
漢代/禰衡
惟西域之靈鳥兮,挺自然之奇姿。體全精之妙質兮,合火德之明輝。性辯慧而能言兮,才聰明以識機。故其嬉遊高峻,棲跱幽深。飛不妄集,翔必擇林。紺趾丹嘴,綠衣翠矜。採採麗容,咬咬好音。雖同族於羽毛,固殊智而異心。配鸞皇而等美,焉比德於眾禽!
於是羨芳聲之遠暢,偉靈表之可嘉。命虞人於隴坻,詔伯益於流沙,跨崑崙而播戈,冠雲霓而張羅。雖綱維之備設,終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閒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懼,撫之不驚。寧順從以遠害,不違迕以喪身。故獻金者受賞,而傷肌者被刑。爾乃歸窮委命,離群喪侶。閉以雕籠,剪其翅羽。
流飄萬裡,崎嶇重阻。踰岷越障,載罹寒暑。女辭家而適人,臣出身而事主。彼賢哲之逢患,猶棲遲以羈旅。矧禽鳥之微物,能馴攏以安處。眷西路而長懷,望故鄉而延。忖陋體之腥臊,亦何勞於鼎俎?嗟祿命之衰薄,奚遭時之險巇?豈言語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匪餘年之足惜,憫眾雛之無知。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羨西都之沃壤,識苦樂之異宜。懷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稱斯。
若乃少昊司辰,蓐收整轡。嚴霜初降,涼風蕭瑟。長吟遠慕,哀鳴感類。音聲悽以激揚,容貌慘以憔悴。聞之者悲傷,見之者隕淚。放臣為之屢嘆,棄妻為之歔欷。感平身之遊處,若壎篪之相須。何今日之兩絕,若胡越之異區。順籠檻以俯仰,窺戶牖以踟躇。
想崑崙之高嶽,思鄧林之扶疏。顧六翮之殘毀,雖奮迅其焉如?心懷歸而弗果,徒怨毒於一隅。苟竭心於所事,敢背惠而忘初!託輕鄙之微命,委陋賤於薄軀。期守死以抱德,甘盡辭以效愚。恃隆恩於既往,庶彌久而不渝。。
禰衡是漢代的名士,但是因為性情桀驁不順,最終招來殺身之禍。這一點跟黛玉之副釵的晴雯非常相似。
鸚鵡賦是一篇結構非常精巧,語言清麗,寄情巧妙的佳作。據說禰衡寫此賦,一氣呵成,並不曾修改。
一來當然是禰衡才華的擔當,二來也是因為此賦,就是禰衡心曲的寄託,才得成就這一篇妙手天成的經典之作。
鸚鵡賦是描寫鸚鵡的美麗,聰明,高潔,以及被捕獲後,不得已的屈從。這很容易使人想起初進賈府的黛玉,和父親林如海亡故之後再進賈府的黛玉,不同的處世方式後面藏著的心酸。
黛玉第一次進府時,她的性格是帶刺的,是驕傲的,別人對她略有不恭,她就生氣懟人。
寶玉的奶媽李嬤嬤,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一個被懟得討饒,另一個被懟得一聲不吭,客居在賈府的黛玉為什麼這麼霸氣?
因為父親林如海尚在,她的人生還有退路。
可是林如海去世之後,黛玉再進賈府就不一樣了。她帶來了許多禮物分送姐妹們,雖然也是她對姐妹們的情意,但也是無聲地表達黛玉的性格較之從前圓融了。而且後文還描寫到,她對粗鄙的趙姨娘都十分客氣。
寶釵勸她吃燕窩粥養生時,她小心翼翼的說出自己的心聲:
況我又不是他們家的正經主子,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著的,他們已經多嫌著我了,我還不知進退....
這一段話,讀來甚是心酸。黛玉道出了多少天下間離了父母,依附在他人門下的孤獨客的心酸。禰衡的鸚鵡賦也是表達的這種情感,賦文說被捕獲後的鸚鵡,為了免遭殺害,如同女子出嫁,痛別父母,痛別故鄉,依附夫家而曲意承歡,又如同臣子恭順君王,而低眉順眼。
鸚鵡賦云:
嚴霜初降,涼風蕭瑟。長吟遠慕,哀鳴感類。音聲悽以激揚,容貌慘以憔悴。聞之者悲傷,見之者隕淚。
黛玉詩言: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禰衡這篇鸚鵡賦,極度形象全面的描述出鸚鵡高尚的情操,超高的智商,以及無可奈何的命運,這一點也與紅樓夢女主人翁黛玉的命運十分契合。
所以,黛玉的鸚鵡也有影射黛玉無可奈何的命運的意思。而且更為耐人尋味的是禰衡作完鸚鵡賦之後,他被殺害的地方就叫鸚鵡洲。
黛玉教鸚鵡念素日自己所作的詩詞,後文會不會因為鸚鵡而遭受名聲的污衊,繼而招來禍事?因為八十回後的文本已經遺失,所以也不好妄加猜測了。
不過,結合禰衡的鸚鵡賦和禰衡的結局來看,黛玉教鸚鵡念詩這一情節的設計,絕對是意味深長的。
第4:鸚鵡,也是喻意寶玉和黛玉最終的結局。
《太平廣計》裡面記載:
隴右百姓劉潛家大富,唯有一女,初笄,美姿質。繼有求聘者,其父未許。家養一鸚鵡,能言無比,此女每日與之言話。後得佛經一卷,鸚鵡念之,或有差誤,女必證之。每念此經,女必焚香。忽一日,鸚鵡謂女曰:「開我籠,爾自居之,我當飛去。」女怪而問之:「何此言邪。鸚鵡曰:「爾本與我身同,偶託化劉潛之家,今須卻複本族,無怪我言。人不識爾,我固識爾。」其女驚,白其父母,父母遂開籠,放鸚鵡飛去,曉夕監守其女。後三日,女無故而死,父母驚哭不已。方欲葬之,其屍忽為一白鸚鵡飛去,不知所之。
釋義:
隴右富人劉潛家裡有一個女兒,剛剛十五歲,因為生得極美,所以求聘者無數。劉家養了一隻鸚鵡,他家的女兒整天教那隻鸚鵡讀佛經,每次教鸚鵡讀經,這個女兒都要焚香,十分虔誠。
後來有一天鸚鵡說:「你打開籠子讓我走」。劉家女兒驚問原因,鸚鵡說:
「你我本是同類,只是你今生託生在了人類中,我先回去了,你別怪我沒有告訴你」。
後來劉家人就打開籠子放鸚鵡走了。鸚鵡走後第三天,劉家的這個女兒也無緣無故地死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類也有形容知己的含義。當然也有時用來比喻愛情之意。關於「同類」「知己」這個問題,寶玉和黛玉曾經彼此互相印證過:
看原文:
"瓢之漂水奈何?"寶玉道: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寶玉道:"禪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風舞鷓鴣."黛玉道:"禪門第一戒是不打誑語的."寶玉道:"有如三寶 "。
這一段,一問一答間,是黛玉和寶玉之間的試探與允諾。
釋義:
黛玉的意思是:「世間美女眾多,你將如何取捨?」
寶玉答:「天下美女雖多,我卻只愛你一個」。
黛玉又問:「水止珠沉,奈何?」意思就是:「我死了,你怎樣」?寶玉答:「你死了,我做和尚」,黛玉又說:「不能騙人」,寶玉答:「說到做到」。
前面已經論證過黛玉的鸚鵡,也有影射寶玉之意,寶玉和黛玉,之間互為知己,自然是同類。如同劉女與鸚鵡是同類一個道理。
後來鸚鵡飛去後,劉女亦死,這也是影射黛玉死後,寶玉心出家為僧的結局。
同樣是以佛經入道,同樣是互證同類,同樣是最後一起消亡。所以,黛玉的鸚鵡也是影射了黛玉和寶玉兩人最終的結局。
第5:鸚鵡也寓意黛玉的貼心侍女——紫鵑的結局,會因為思念黛玉而亡。
《虞初新志》裡收錄了,這樣一個關於鸚鵡的故事。
有位原籍江西的官員從福建做官回來,帶回一雙鸚鵡,它們倆朝夕共處,感情很好,像兄弟一樣。官員把鸚鵡分別送給了姓陳、姓韓的兩位書生,兩位書生也是好友,經常相互往來。鸚鵡總跟他們一起去串門,見到對方就很開心地喊著「哥哥好」。
過了一段時間,陳生書齋裡不知道進來了什麼小動物,把鸚鵡撲殺了。陳生很悲傷,告訴了韓生。韓生也很難過,回家之後,對架上的鸚鵡說:「你的小夥伴已經不在了。」
鸚鵡聽到之後,在架子上來回騰躍,跳腳大喊著:「哥哥死,哥哥死!」從此就不再喝水進食,幾天之後,也死去了。
黛玉的丫鬟紫鵑,一開始是賈母的二等丫頭。黛玉來時,身邊只有雪雁一個丫頭,賈母怕黛玉不遂心,所以特意把身邊一個二等丫頭名叫"鸚哥「的給了紫鵑。後黛玉給鸚哥改名叫紫鵑。而鸚哥也就是鸚鵡的俗稱。
黛玉和紫鵑情同姐妹,紫鵑對黛玉的關心也遠遠超出了,一個婢女對主子的情感範疇。
她為黛玉情試莽玉,故意騙寶玉說黛玉要回南去。當時就把個寶玉急得呆病發作,賈母先不知原因,看見紫鵑還怒火中燒,後來問清原因,也不由得嘆息,用及其慈愛的語氣對紫鵑說:
「你這孩子,素日是個最伶俐的,知道他有個呆病,平白無故哄他做什麼」?
賈母對紫鵑的態度急劇的轉變,是因為她被紫鵑對黛玉的忠誠愛護之心所感動,這遠遠不是一個婢女的情感,而是一種至深的姐妹情誼。
從紫鵑先叫「鸚哥」,後又更名「紫鵑」來看,紫鵑最後定是因為思念黛玉而亡。
紅樓夢第五十七回:
紫鵑笑道:"你知道,我並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襲人鴛鴦是一夥的,偏把我給了林姑娘使。偏生他又和我極好,比他蘇州帶來的還好十倍,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我如今心裡卻愁,他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 我是合家在這裡,我若不去,辜負了我們素日的情常,若去,又棄了本家。 所以我疑惑,故設出這謊話來問你,誰知你就傻鬧起來。"寶玉笑道:"原來是你愁這個, 所以你是傻子。從此後再別愁了。我只告訴你一句躉話:活著,咱們一處活著, 不活著,咱們一處化灰化煙,如何?"紫鵑聽了,心下暗暗籌畫。
此處紫鵑明言」她和黛玉一時一刻,我們兩個離不開「,足見兩人主僕情誼之深厚。而且紫鵑之名,也是杜鵑的意思。從紫鵑為人的情誼深厚,以及杜鵑啼血這個典故來看,設若黛玉死,紫鵑必定會因為思念黛玉淚盡而亡。
所以,黛玉的鸚鵡也是暗寫紫鵑的最終結局,會因為黛玉之死,淚盡而亡。
總結:
從文學寓意方面看,黛玉的鸚鵡象徵著愛情,象徵著聰明,高潔和忠貞。也從很多個不同的角度,影射了寶玉,紫鵑,黛玉等人的命運和結局。古代歌頌描寫鸚鵡的詩詞很多。黛玉教鸚鵡念詩,看似閒閒一筆,但是,卻隱藏著非常深刻的寓意。從小說的文化內涵上講,紅樓夢確實博大精深,值得一讀。
圖片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