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2月11日訊19歲的黑龍江女孩小李,有著這個年紀的叛逆和青澀。她的法制觀念很淡,都弄不明白「刑事拘留」到底是個什麼概念。
1月17日,她和男友炮製了10封敲詐信,分別寄到了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10家大型超市,內容如出一轍——將錢打入指定帳號,否則製造事端。
2月5日,杭州拱墅警方在大連找到了他們。2月9日下午,他們被押解回杭。
他鄉遇到劉家哥哥
小李的男友姓劉,28歲。
他們同在一個城市,住得也近。小李從小就認識劉家哥哥。小李的家庭不完整,父母離異了,她跟著母親過。讀到初中,小李就輟學了。她跟著母親到了大連,和小劉也就沒有多少聯繫了。
母親很辛苦地打工,小李也很心疼。才19歲,她就想要出門打拼。於是,她來到了杭州,沒有很高的學歷,就在酒吧裡找了份工作。她說,自己沒多久就習慣了晚上生活白天休息的生活。之後,小李偶然得知劉家哥哥也在杭州,並且也在酒吧裡當保安。
獨在異鄉,老鄉見老鄉就有三分親,何況還是早已認識的,兩人互相找到了安慰,越聊越多了。
小李這才知道,劉家哥哥也只讀到了初中。為了生活,小劉跑的地方更多。
小李後來還去過溫州,並撿到了一張身份證,上面寫著這名女子姓徐。她正好丟了身份證,想想補證麻煩,就開始冒用這張證。
網上找到了敲詐「靈感」
很自然的,小李和小劉確定了戀愛關係。
酒吧賺錢不容易,兩人花錢也多,到去年年底,他們身邊的錢就快花光了。
小劉一次在網吧上網,他看到一條信息,說是有人用寄敲詐信的方式敲詐超市。
大過年的,超市的人一定很多,如果威脅要搞破壞,超市會不會破財消災呢?小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女友,小李居然也同意了。
抱著「撒網打魚」的心理,他們又一次來到網吧,分頭查詢了全國各大超市的情況。
最終,他們選中了北京、江蘇、廣東、上海、浙江等地的10家大型超市。12月20日,他們在溫州甌海某銀行,用那張徐某的身份證辦了一個銀行帳戶。
敲詐信不過百字,內容也一致:收到信的20小時之內,將三萬元打入這個帳戶,否則我們將製造事端。
1月17日,10封信被投進了郵筒。
各地警方忙著併案
1月23日,杭州上塘路上某大型超市收到了一封大連寄來的「怪信」,信封只寫了某某超市收。年關忙碌的工作人員打開一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便報了警。
拱墅刑大和上塘派出所當即成立了專案組。查案的時候一了解,民警們很驚訝:這麼多兄弟單位怎麼都遇到了一樣的案子?
由於銀行帳戶是在溫州開的,民警們趕了過去。自然,無辜的徐某什麼都不知道。
1月25日,事情有了轉機,民警發現帳戶裡的1000多元被人取走了,取款地點是在大連中山區某家工商銀行。事後才知道原來有一家超市試探性地匯了錢。
專案組趕到大連,在大連警方的配合下,在取款的ATM機附近取到了監控錄像,由此鎖定了嫌疑人。
經過一番蹲點守候,民警在一間出租房裡找到了小劉和小李。當時,他們正在鬧分手,互相發的簡訊裡還留著「你滾」之類的話。
小李聽說要被「刑事拘留」,就問什麼是「刑事拘留」,要多久,是不是關了30天就可以放出來?民警搖頭。
她哭出聲來。
昨天,專案組民警說這類案件以前也曾發生,但幾乎沒有得手的。萬一遇到,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通知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