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免費為300多農村老人理髮照相 臨沂理髮師走紅網絡

2021-01-09 荊楚網

大慶為老人理髮

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 曾凌軻 記者 劉閃

昨日,山東臨沂理髮師大慶為農村老人理髮的視頻在網絡走紅。視頻中,他在玉米地旁、鄉村院落門口、鄉間小路的藍天白雲下,為多位爹爹婆婆修剪出整潔的新髮型,再拍下一張照片,用相框裝好送給對方。

9月9日,大慶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到目前為止他已經為300多位老人理髮,未來他還想一直堅持下去。因為每次看到老人的笑容,他也能從其中獲得生活的力量。

為農村老人免費剪髮照相

32歲的吉米是臨沂市博軒美業理髮店的設計總監。從最開始的理髮店學徒到現在的總監,他已經剪了15年頭髮。今年4月,吉米開始實施在心中埋藏8年的計劃:每周抽兩天時間去周邊的鄉村,為老人免費理髮。

不過,吉米下鄉時並不叫這個名字。他讓老人叫他大慶,這是家人對他的稱呼。

下鄉的日子,大慶一般清晨五六點起床,因為「開車到村裡已經七八點了,這正是老人出門的時候」。每開車到一個村,大慶就會背上兩個黑色的斜挎包,在村裡轉悠,尋找需要理髮的老人。這兩個斜挎包中一個裝剃刀、吹風機等理髮用具,另一個則裝單眼相機,這是他下鄉的標配。

大慶告訴記者,現在鄉村老人一般不缺吃穿。但是年紀大了、稍微貧困的會「寒酸一點」,因為「他們想不到要打理一下」。這些老人就是他的重點服務對象。遇到路邊的環衛工人、種地的大爺、路邊乘涼的婆婆,他都會上前跟對方聊天,看是否需要理髮,有時候甚至只是為對方照一張照片。有時,大慶還會為老人買來新的衣服和鞋子,為對方穿上再拍照。

拍完照,大慶用放在後備車廂的可攜式印表機把照片列印出來,用相框裝好再送給老人。「因為農村家裡比較潮溼,用相框裝起來比較好保存。」這樣一天下來,大慶通常能在村裡「服務」六七個老人,下午四點多他再開車回家。

從4月至今,大慶已經為300多位老人理過發,車輛在鄉村的行駛裡程也已有一萬多公裡。不過大慶說「現在才走完臨沂市附近三分之一不到的村莊,就算未來都走了一遍還可以再從頭看看。」

有老人請他幫忙拍遺照

現在,大慶的快手號中記錄了他為其中60多位老人理髮的視頻片段,這都是跟他一起下鄉的助理髮型師幫他拍的。視頻中,他一邊為老人理髮,一邊像老人的朋友一般和對方嘮家常。多久沒剪頭髮了?今年莊稼收成怎麼樣?種地賺錢夠不夠家裡開支?剪完頭髮,老人經常親熱地邀他去家中喝茶、吃飯。

大慶說,他所在美髮店從2008年開始就會定期去社區、敬老院等地給老人義剪,所以他和老人打交道也很自然。同時,他也了解到很多老人不方便去理髮。8年前,他為父親理過一次發後,父親特別開心,還主動要求和他一起合影留念。他更加感受到他人的關注在老人心中的分量,「他們覺得自己受到關注了,就會很開心。」那時,他便萌生出為農村老人理髮的想法,直到今年終於擠出了時間。

理髮過程中遇到的老人也不斷讓大慶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至今還記得,8月17日下午4點多,他已經打算收拾東西回家,有個滿頭白髮的婆婆從後面追上他問:是來照相的嗎?大慶問婆婆多久沒照過相了。婆婆說,這輩子沒照過,這次照了,死了就不用照了。

「我一聽,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大慶立刻拿起相機,以樹林和藍天為背景給老奶奶照了一張照片。照完相,婆婆拿著照片笑著說:「今天穿的小褂子還怪好看。」這是大慶覺得自己的「服務」最有價值的一天。

從老人的笑容中獲得力量

目前,大慶在臨沂市也擁有自己的小家,家中還有兩個孩子,一個上小學三年級,一個一歲多。8年前,他將父母從安徽蕪湖老家接來臨沂住在自家樓下。大慶說,家裡人都很支持他,不過身邊也有些人不理解,「他們覺得做這些不能賺錢」。

大慶也並非沒有動搖,「我剪頭髮一個月收入大約一萬多元,家裡上有老下有小,每周抽兩天下鄉,確實收入要少一些」。不過,每次心煩意亂時,大慶回看為老人剪髮時留下的視頻,看著老人的笑容,「感覺自己又被注入了能量」。

通過下鄉為老人剪髮,大慶還和一些老人成為了朋友。今年八一建軍節,大慶想起自己理過發的老人中有多位都是退伍老兵,他便開車帶老人來臨沂看電影《八佰》。「看完電影後,10個人一起吃飯,熱熱鬧鬧。」

大慶理過發的老人中有一位已經高位截癱,雖然有兒女贍養,但他平時仍坐一輛三輪車出去拾荒,「他說自己既然活著,就要活得有價值一點,很勵志。」大慶為老人理髮後,特地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告訴老人需要幫忙的時候可以打電話。後來,大慶也時常給大爺送一些吃的,或者幫忙修修家裡壞掉的電燈。

為老人理髮的視頻網上走紅後,老人的笑容感染了一眾網友,有人留言,「事情雖小,卻格外暖心」、也有人稱讚大慶的行為是「平凡中的偉大」。

相關焦點

  • 堅持5年每月到鄉下免費為老人理髮,面對「炒作」質疑她坦言……
    每個月,德化媳婦張寶春的理髮店都會休店三天,因為她要去鄉下給老人免費理髮。這件事她已堅持了5年,走過德化多少村莊,為多少老人理過發,她已記不清。記者近日來到張寶春的理髮店,聽她講述為鄉村老人理髮的那些事。
  • 微視頻|石家莊小區裡的暖心事兒:「給老人孩子理髮,免費!」
    視頻拍攝:河北日報記者王思達 視頻剪輯:河北日報記者高珊「快2個月沒有理髮了,疫情之前就想去理,結果突然小區就封閉了。感謝鄰居幫忙免費剪頭髮,剪得真是又好又快!」1月15日上午10時40分,石家莊市裕華區國仕山小區地下車庫西南角一片乾淨的空地上,82歲的小區居民蘇銀環剛理完髮,老人用手撣了撣肩頭的碎發,精神煥發。從10時15分開始,短短20多分鐘時間裡,蘇銀環已經是第三位享受免費理髮服務的小區居民。為他們提供理髮服務的,是同為小區業主的喬天。
  • 堅持5年每月休店3天 她到鄉下免費為老人們理髮
    堅持5年每月休店3天到鄉下免費為老人理髮,面對「炒作」質疑她坦言: 「他們正需要,我剛好來了」 每個月,德化媳婦張寶春的理髮店都會休店三天,因為她要去鄉下給老人免費理髮。這件事她已堅持了5年,走過德化多少村莊,為多少老人理過發,她已記不清。記者近日來到張寶春的理髮店,聽她講述為鄉村老人理髮的那些事。
  • 每月25日為老人義務理髮 愛心理髮隊五年沒爽約
    每次活動,理髮隊成員都會早早到來,怕老人在門外等,自己也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十張椅子一字排開,準備好剪子、推子、刷子、圍布等理髮工具,做好所有準備工作,理髮正式開始。這一天,十位理髮師要為所有老人理完髮。「我們一次要站兩三個小時,防止因上廁所耽誤大家時間,中間還都不怎么喝水,就想著讓大家少等會兒。」張桂雲說。
  • 老一輩不忘過年習俗:除夕理髮凱旋門照相
    孩子們才不管那麼多,伸手抓了菜就往嘴裡送。唐梅生是當時南京理髮店裡最有名的理髮技師,很多人就是衝著他去的。」當時的南京理髮店坐落在解放中路,平時人們忙著工作、勞動,趁著過年放假,都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所以過年前客人總是絡繹不絕,燙髮師們也格外地忙。燙髮,可是細緻的工夫,技師們整天搬弄橡皮髮捲,十個手指頭都磨破了皮。
  • 免費給養老院的老人理髮 這對夫妻堅持了4年
    近日,太原市民李先生在前往享堂老年公寓看望家人時,得知有一對夫妻總會在每個月第二周的周六,來到享堂老年公寓免費給老人們理髮,而這樣的事情,他們已經堅持做了4年。這對夫妻是做什麼工作的?為什麼能一直堅持免費給老人理髮?是只為這一家老年公寓的老人服務嗎?幾經輾轉,6月12日,山西晚報記者聯繫到了夫妻倆中的妻子李潤香。
  • 山裡簡辦「佛生日」 每月為老人過「理髮日」
    昨天是農曆七月初八,在南安眉山鄉外寨村,每個月的農曆初七、初八是村裡的「理髮日」。一個山裡的小山村,為什麼會設立「理髮日」呢?【點擊下方觀看視頻】*視頻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每個月的農曆初七、初八,南安眉山鄉外寨村老年協會就變成了臨時的理髮店,老人拿著號牌排隊等理髮。
  • 公益合伙人|從頭開始,濟寧慈善總會志願者新年為村民免費理髮
    齊魯志願者公益合伙人、濟寧市慈善總會一團石橋鎮義工團志願者來到石橋鎮政府西頭文化廣場,大家要在這裡為老年人免費義務理髮,並將廣場打掃乾淨,開展一系列愛心活動。上午8點鐘,志願者們早早來到廣場上。現場條幅拉起來,擺好板凳,免費理髮的服務現場就布置好了。聞訊而來的老人們開心地詢問什麼時候開始理髮,有的則在志願者的攙扶下已經圍好理髮用的圍布,做好了理髮的準備。
  • 十元快剪店二月二顧客扎堆等理髮,老闆:一天理了300多人
    十元快剪店二月二顧客扎堆等理髮,老闆:一天理了300多人 2019-03-11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為什麼老人離世時要理髮,而家人則不能理髮,剃頭匠告訴你答案
    在我國大部分農村 都有這樣的習俗:家裡老人即將離世時花重金請剃頭匠上門理髮,而家裡的其他人則35天之內不能理頭髮。這種現象不能稱之為迷信,而是一代代人傳下來的風俗,下面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剃頭匠這個行業以前是很多的,他們時常出沒在大街小巷,簡單的理髮工具、一把椅子、一個爐子、一頂小帳篷支成一個攤位。早在清朝就出現了這個行業,在古時候講究身發體膚受之父母,隨意動之,乃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但是滿軍入關後,為了百姓順從滿人,便發布法令讓百姓剃髮,因此剃頭匠也應運而生!在那個時代的剃頭匠可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而是由當時的朝廷指定的人選,話說回來大大小小也算分差事!
  • 夢見理髮師把我頭髮剪短了是什麼意思 夢見理髮師把我頭髮剪禿了...
    夢見理髮師把我頭髮剪短了是什麼意思 男性夢見理髮,預示事業順利,財源廣進。船員夢見在理髮,暗示在工作上會有突破。夢見理髮,表明自己試圖要改變一些想法,改變自己的觀念。打算出門的人夢見頭髮被理髮師剪短,建議順利平安,注意勿走近危險地方。懷有身孕的人夢見頭髮被理髮師剪短,預示生女平安,九、十月生男。創業的人夢見頭髮被理髮師剪短,代表雖然經營不很順利,亦有得利潤。談婚論嫁的人夢見頭髮被理髮師剪短,說明雙方誤會,口舌是非,婚姻難成。準備考試的人夢見頭髮被理髮師剪短,意味著無法如願錄取。
  • 河南駐馬店市天中義工聯合會開展免費理髮和義診服務公益活動
    【聚善閣】開展「敬老愛老助老 愛心義剪義診」公益活動,為駐馬店市年滿60歲以上的老人及環衛工人提供免費理髮和義診服務,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提升民眾醫療衛生和健康保障水平。李娟會長在講話中講到,為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志願服務的活動中來,天中義工聯合會開展了為愛心門店頒發「愛心合作夥伴」牌匾的活動。通過與愛心理髮實體店等多家志願服務組織合作,建立多處志願服務實踐點,打造群眾身邊永不走開的志願服務陣地,爭取在全社會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的公益氛圍;經過嚴格審查、層層把關,共有21個門店脫穎而出,成為首批「愛心合作夥伴」門店。
  • 「螢火蟲」志願者連續五年為老人義務理髮
    半島全媒體記者 葛夢傑 通訊員 王敬喜志願者們為老人義務理髮。1月15日上午,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城陽巴士第二分公司和紅島巴士第一分公司的志願者們來到城陽區社會福利中心,每季度一次的愛心義剪活動在這裡如期舉行。
  • 鞏義市「義剪美」志願服務隊新年第一天走進頤養院義務為老人理髮
    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營造溫馨和諧的關愛老人氛圍,讓老人在新年裡感受到春天的溫暖,2021年元月1日,新年第一天,鞏義市「義剪美」志願服務隊走進瑞康頤養院為老人免費剪髮,給生活在頤養院的老人們送上新年的關懷與溫暖。
  • 耒陽:殘疾貧困戶「變身」理髮師 「剪出」脫貧好日子
    9月14日,在耒陽市龍塘鎮龍鳳社區,一家名叫「拱生理髮」的理髮店裡,一位身軀矮小,佝僂著背的理髮師,踩在自製的木凳上,目光篤定,嫻熟的剪刀、梳子上下翻飛,正在給村民理髮。這位理髮師就是龍鳳社區貧困戶曹起輝。
  • 一次80的越南理髮店,為何中國小夥都讚不絕口?體驗後才明白原因
    不過據了解還有很多中國小夥都喜歡前往越南的一個地方體驗旅遊,詢問了解後才知道,這個地方就是越南的理髮店。出門旅遊一趟,結果在別國理髮店玩樂,聽起來應該挺魔幻的吧,但根據一些中國遊客的反映,這個理髮店是一點也不一般,在花上約80元人民幣體驗後,才知道為何國人小夥都讚不絕口。為何越南理髮店這麼多「忠實粉絲」呢?
  • 南通有個「壹圓」美發室 老人理髮只要一元錢
    五年來,只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在每周規定的時間裡,花一塊錢就可以享受「單剪、單理」的理髮服務,一個電話還有上門服務。上午九點,南通虹橋社區的壹圓美發室已經忙碌起來。每周二上午來這裡理髮,已成為附近60歲以上老人的習慣,理髮時也只要往捐款箱裡投入一元錢就可以了。南通虹橋社區是個老小區,老齡人口多,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有1800多人。
  • 馬上過年了,老人常說「臘月不理髮,來年不發家」,這是真的嗎?
    現在的人們都會在年前做頭髮,為的也是過年給人一個好印象。可年輕人是這麼想,那老年人理髮,卻是有另一番道理。這馬上過年了,老人常說「臘月不理髮,來年不發家」,你們過年有沒有理髮的習俗呢?這又是為什麼啊?都說是臘八之後就是年了,臘八以後,農村人每年都要清掃打理屋裡屋外的衛生,辦置年貨,很忙碌的,中間就要忙裡偷閒的去理髮店把自己的頭髮好好的拾掇拾掇。農村老俗話說「一夜連雙歲,三更分兩年」。如果年前不理髮剪頭髮,過了大年三十晚上,再理髮剪頭髮就來不及了。於是農村老輩人就會說你不懂規矩。臘月裡不理髮剪頭髮,過罷大年三十,就等於你兩年沒有理髮剪頭髮了。
  • 古代人能理髮嗎,古代「理髮」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古代的人也是需要理髮,但是與現在的理髮不同。古人理髮就是簡單的梳洗一下頭髮,而最早出現理髮是在伏羲時期就有了。我們都知道古人是比較封建迷信的,還有就是自古以來就一直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樣的想法,所以古代哪怕男人也都有著長長的頭髮,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古人要不要理髮,理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第一,理髮最早從伏羲時期就有了。
  • 夢見理髮師 夢見理髮師給我換髮型是什麼意思
    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去理髮店剪頭髮,建議運不佳,少外出為妙。準備考試的人夢見去理髮店剪頭髮,意味著理科成績稍差,難錄取。創業的人夢見去理髮店剪頭髮,代表起初營利佳,隨後慢慢變卦而虧損。談婚論嫁的人夢見去理髮店剪頭髮,說明緣份較薄、婚姻難成。懷有身孕的人夢見去理髮店剪頭髮,預示生男,忌動土動胎氣。夢見去理髮店剪頭髮的心理學建議;當一個人意識到一顆鑽石比一顆玻璃球貴重的時候,這個人已經可悲地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