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清晨要早早的起床,不要睡懶覺;晚上要遲一些睡(古時候人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六點太陽下山,七點多鐘人們就吃飯睡覺了,所以古人說晚上可以再稍微晚一點,到九點再睡),人的一生很短暫,轉眼間從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此刻的寶貴時光。(不要瞎忙,忙,就是心亡,就亂了分寸)
聞雞起舞的故事
《晉書·祖逖傳》中記載:祖逖(tì),東晉人也,有大志,常欲光復中原。後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祖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庭中。
祖逖是東晉時期的人,心中有收復中原的遠大志向。後來他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兩人交情很好,常共被而眠。有一次晚上,聽到雞叫,祖逖就踢醒劉琨說:這並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這是在提醒我們。於是他兩個就起來在院子裡練劍。
啟示:一天之計在於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早起努力,抓住最好的學習時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珍惜時光的詩句文章
《明日歌》 [清]錢鶴灘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朱子家訓》中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古人講究從細節培養生活習慣,良好的習慣,對人的身心健康很重要。朱自清散文《匆匆》中寫道:「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察覺他去的匆匆了,伸了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莊子·知北遊》中寫道:「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論語·子罕》中寫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金縷衣》唐 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曾國藩:居家以不晏起為本。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
早晨起床後,一定要要洗臉、刷牙、漱口。只有精神清爽,才會有一個好的開始。去完廁所後,一定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確保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了,做其他事情也就會比較順利。
意愛笑:意而愛,愛而笑,笑而詩。本文屬於【意愛笑國學文化】專題,意愛笑作為一個原創的知識問答分享平臺,擁有k12教育、就業與職業規劃、教育學心理學、興趣擴展、文化天地等多個欄目。關注「意愛笑」微信公眾(yiaixiao888),或者關注「意愛笑」新浪微博訂閱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