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如何實現?科學家提出摧毀水星,可行嗎?

2021-01-13 洋子話科學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環境通過不斷的發展變得越來越溫和,適宜生命的生存,人類的誕生使地球文明更進一步。但是人類的發展離不開地球資源的支撐,人類為了發展不斷開採地球資源,使地球資源出現了匱乏的狀況。

地球資源越來越匱乏,讓人類的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問題,人類要想有更長遠的發展只能擺脫對資源的依賴,但是以當前人類的發展程度來看,我們是無法擺脫對資源的依賴的,因此我們只能尋求其他能源。

科學家通過對太陽的研究獲得了靈感,由於太陽內部會發生核聚變來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因此科學家猜想或許我們也可以製造一個戴森球來為人類所利用,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但是這只是科學家提出的一個假想。

曾經科學家提出炸掉水星,建造出包裹住整顆太陽的戴森球,但是這一想法是無法實現的,因為水星的體積是比較小的,根本無法包裹住戴森球,而且水星是比較堅硬的,是鐵質的星球,以人類當前的科技來看,根本無法摧毀水星。

另外水星作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在太陽系中也是起著一定的作用的,一旦人類將其摧毀,那麼地球將會失去水星引力對它的影響,出現軌道偏移,這一現象對於人類來說將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因此炸掉水星是根本不可能也無法做到的事情。

戴森球只是人們的一個猜想,當前我們是無法實現的,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如果戴森球是真的存在的話,那麼能利用它的文明一定會更加高級,而人類的文明還是比較低級的,因此戴森球是無法實現的。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如何建造能把太陽包裹住的戴森球?科學家:先把水星拆掉
    回顧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我們會發現在文明進步的同時,人類的能量消耗量也在指數級地攀升,正是因為如此,在1964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Nicholas Kardashev)提出了文明等級的概念,他根據文明對能量的使用量將宇宙中的各種文明分為了三個等級,9年以後,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文明指數
  • 戴森球或被證實:一顆恆星在60年內突然消失,原因被指向外星文明
    不過,藉助於現代技術支撐的先進觀測儀器,科學家卻能夠直接看到那些正在走向生命終點的其他恆星的垂死掙扎的慘象。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就發現了一個可能已經走向生命終點的恆星,只不過科學家對這顆恆星死亡的奇怪方式有些疑問,並且引發了關於外星超級文明是否存在的巨大爭議。
  • 水星會擁有生命嗎?科學家正在解開5大謎團
    01水星在哪裡形成?水星僅比月球大一點,每88天繞橢圓軌道繞太陽一次。在最接近的位置,行星僅到達地球與太陽之間距離的三分之一。一直都在這個地方嗎?科學家們不太確定。02水星上真的有水嗎?由於其表面溫度高達450°C,人們不會指望在水星上找到水,更不用說冰了。出人意料的是,當信使號(MESENGER)觀察行星兩極周圍的某些隕石坑時,它看到的樣子就像是從大量冰水反射的光一樣。
  • 獲獎科學家提出尋找第九大行星的方法!
    現在,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愛德華維滕發表了一篇論文,關於如何追蹤這個困擾我們太陽系外部的幽靈:一個微型探測器的艦隊,通過雷射推進到光速的0.1%。維滕在新的論文中指出,用數百個小探測器覆蓋這部分空間,艦隊應該能夠確定丟失物體的位置。維滕是新澤西高等研究所的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以其在量子場論數學方面的工作而聞名,同時也是弦理論統一「M-理論」的鼻祖。
  • 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衛星技術以躲避來自巨型星座的太空垃圾
    例如,2009年2月10日,一顆名為銥33的活躍的美國通信衛星被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俄羅斯廢棄的宇宙2251號衛星擊中而被摧毀。此外,此類災害還會產生更多碎片,進而摧毀更多軌道上的物體,這是一個毀滅性的級聯,最終可能形成一個環繞地球的碎片帶。這種最糟糕的連鎖反應被稱為「凱斯勒效應」或「凱斯勒綜合症」,這是美國宇航局科學家Donald Kessler在1978年預測的。
  • 科學家在水星和金星軌道發現塵埃環,或將改變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
    在科學家的認知裡,離太陽越遠的天體存在塵埃環是大概率事件,而且也是正常的天體景象。而離太陽系比較近的行星,存在塵埃環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小,比如水星和金星。過去科學家一直以為水星和金星由於離太陽系近,受到太陽風和磁場的作用,是很難捕捉到塵埃粒子,自然也就不會存在塵埃環。
  • 比太陽大100倍的恆星突然消失,科學家感到驚訝!
    在2001年至2011年之間,科學家通過光譜及亮度數據變化,推測出其亮度比太陽高250萬倍、體積約是太陽的100倍,是一顆處於演化周期後期的白矮星。雖然這顆白矮星不是很穩定,但仍然給科學家留下了可以識別的特定痕跡。
  • 物理學近100年沒有重大突破,這是真的嗎?聽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而從事物理學研究探索的科學家也是最多的,而數百年的科學史上,出現的引領人類科技快速前進的偉大科學家也基本都是物理學家,比如牛頓和愛因斯坦。物理學對人類的科技發展非常重要,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加入到此行列,可是在科學界一直都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有人認為物理學在近100年來並沒有重大突破,這是真的嗎?可能有人會說了,如果物理學沒有進步,那近百年來,不斷升級的科技是如何出現的?
  • 這顆大行星曾經存在於太陽系中,但很遺憾,系外文明摧毀了它
    在太陽系屈指可數的幾顆行星之中,除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之外,人類依順序發現了水星、而後是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在古代的天文學中,這幾顆行星已經記錄紙上,只不過在當時它們的名字更好聽些罷了。直到1787年,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很快,法國天文學家就提出天王星的外面至少還要一顆行星的學說,但這種說法在當時並不被科學界所認可。終於在1846年的時候,這些隱藏的星球被第一次發現,這就是海王星。難道太陽系就這樣了嗎?當然沒有,84年後,科學界又發現了一顆行星,這就是冥王星。不過,冥王星最終很悲催的被「開除」了。
  • 科學家提出可怕觀點,你認可嗎?
    科學家對這件事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目前人們都認為宇宙空間是在不斷發生膨脹的,因此宇宙的範圍可能會超乎我們的想像。曾經有科學家認為在宇宙之外或許還存在著另外一個空間,這就是科學家常說的平行世界,這個平行世界與人類的世界是不會相交的,彼此互不幹擾。
  • 科學家觀測的恆星出現莫名消失,究竟發生了什麼?
    前段時間某天文研究團隊對一張拍攝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豺狼座星空圖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目前豺狼座的星空比半個世紀前竟然減少了上百顆恆星,為了確認消失恆星的情況又單獨對每顆恆星的位置進行了拍照對比,顯然這些恆星在人類完全未知的情況下失蹤了,而且在失蹤的周圍並沒有發現有超新星爆發的痕跡,顯然在這個區域發生了讓科學家無法解釋的天文事件。
  • 人類真的無法走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嗎?科學家的答案讓人絕望
    人類未來有機會飛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嗎?答案是否定的。天文學家此前做過估算,認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範圍大約在5.2億光年左右,可能大家對此沒有什麼概念,假設地球位於中間位置,我們距離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邊緣大約有2.6億光年的距離,讓我們換算成公裡的話,大約是26後面16個0,按照人類目前飛機(民航)的速度來看的話,大約需要2800萬億年的時間,才可能飛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 水星上有水嗎?科學家:離太陽太近了,看見都難,更別說水了
    金木水火土地天王星和海王星,在這八大行星之中,科學家們對於水晶探索了解是最少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一個小行星,他通常會被湮沒在太陽的光芒之中,所以我們能夠看到水星的機率是很小的,除非出現日食現象,我們才有可能觀賞到這顆難以遇見的水星。和地球相比較。水星公轉周期只有88天,是太陽系中運轉速度最快的一顆行星。按照水星的運轉速度,繞行地球一圈只需15分鐘。
  • 俄專家提出摧毀月球建議,真的是為了地球好,還是有所發現?
    作為地球最忠實衛星月球,在過去45億年中一直相伴在地球左右,人類早已經完全習慣了月球的存在,每當黑夜到來之時,抬頭仰望夜空明月,心中增添少許安慰,如果美俄專家說要將月球摧毀
  • 人類在未來,可能實現時空旅行嗎?時間悖論揭示了答案
    導語:人類在未來,可能實現時空旅行嗎?時間悖論揭示了答案時間是什麼?是地球自轉一周24小時,還是白天和黑夜。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假如有天你喝下了被人投入慢性毒藥的酒,在你即將毒發的時候,通過時光機器穿越回了過去,並通過手機簡訊的方式,告訴過去的自己,酒裡有毒,不要喝。
  • 為什麼水星是我們探索最少的行星
    但其實水星的自身條件並非問題所在。問題在於去水星太難了。進入水星附近的軌道無論是從天文學還是技術的角度來講都是一項挑戰,所以,人類1985年才突破如何進入水星軌道這個難題。換言之,我們攻克載人飛月的時間都要早於讓機器進入水星軌道的時間。不過,好在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言歸正傳:之所以進入水星軌道存在巨大挑戰是因為水星的體型太小,離太陽又最近。
  • 我科學家提出21世紀100個交叉科學難題
    繼一九九八年提出二十一世紀一百個科學難題之後,中國科學家們如今又提出「宇宙中正反物質不對稱和暗能量」、「夸克物質與奇異星」、「大腦壓縮態與糾纏態」等一百個二十一世紀交叉科學難題。    新年伊始,由一百三十三位中國科學家提出的二十一世紀一百個交叉科學難題結集出版。中國科學院十日為此專門舉行座談會,研討如何發展交叉科學,促進原始創新。
  • 一個瘋狂的觀點: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可能存在過生命?
    金星我們不用太多的討論,因為從古至今,人們對於金星的探索就從未停止,上世紀前蘇聯對於金星展開探測,當時很多科學家都懷疑,金星上存在過生命,只不過如今金星溫室效應爆表,人類是很難近身的,否則,人類也不會捨近求遠的將火星當做「第二地球」。那麼,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呢?它有可能存在過生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