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星球的樣子總是可以顛覆我們的認知,雖然因為引力的原因,所有的星球都會在漫長的時間中變成球形,但是這些宇宙中漂浮的星球顏色各異,大小差距十分之大,我們經常說世界上沒有絕對相似的東西,在宇宙中當然也是同樣的道理,沒有任何兩個星球是完全一樣的,或許在未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和地球十分相似的行星,只不過比地球大上幾十倍。
把目光放到我們的太陽系中,就可以發現一個星系系統中,也存在很多不平衡的事情,首先太陽系中有著無數的小行星和宇宙塵埃,以及我們熟知的八大行星,看似是一個龐大的家族,至少對於人類來說,想要離開太陽系,絕對要仔細思考一下,怎麼安全的度過小行星帶。其次就算太陽系中除了太陽的一切物質相加,對於太陽來說也是可以忽視的,因為太陽本身就佔據了整個星系總質量的99.86%。
宇宙中的大小對比總是懸殊的,正是這樣懸殊的對比,保證了星系的正常穩定,高質量的恆星可以保證整個星系的正常運動,更強大的黑洞和巨引源可以組成超星系團,那麼不去看這些超高質量的星體,僅僅看太陽系中正常的行星,是否也有對比懸殊的情況呢?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可以說各不相同,每個行星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如果可以在宇宙中觀察太陽系,除了太陽之外,相信你第一眼注意到的絕對會是「木星」。 一個色彩斑斕,層次分明的巨大氣態行星,它是太陽系中自轉最快,體積最大的行星,甚至有人認為木星可能成為一顆恆星。
觀察木星的表面,絕對會讓你聯想到印象派大師的畫作,木星的表層因為氣壓的原因,各種層次的氣旋在不斷的變化,並且因為溫度和反射度形成了從白色到深紅的顏色變化,看起來十分的美麗如同油畫一般,只不過在這份美麗下,隱藏的是木星暴躁的一面。
氨冰雲組成了整個木星的大氣層,因為高度和厚度的差異,形成了我們看到的絢麗色彩,同時木星的體積巨大,足足有1300個地球的大小,可以被稱為是太陽系中除了太陽之外的「巨無霸」了,同時和太陽構成有些相似,由大量的氫氣和氦氣組成,以及一些其他的元素和化合物,甚至存在甲烷和水這些誕生生命的必要元素。
通過朱諾號等探測器的探索,我們獲得了更多的數據,讓我們來分析這個看似美麗卻十分恐怖的星球,對於人類來說,木星的環境毫無疑問是十分惡略的,完全無法保證生命存在,巨大大氣壓和極低的氧氣含量,從根本上阻止人類的探索,更別提還有很高的輻射和巨大的溫差。在木星的大氣層中溫度可以達到零下150℃,因為大氣層中的氨冰雲無法傳遞和保存太陽的熱量。
如果從木星大氣層向下向內部進發,就會進入一片黑暗最上層的雲層遮擋了全部的陽光,可是溫度卻因為大氣壓強的增加開始節節攀升,雲層中滿是巨大的閃電,因為體積差異木星上的閃電絕對超乎我們的想像,從木星大氣雲層中出來,就會發現溫度突然增加,甚至可以高達200℃,由此可見木星是一個「外冷內熱」的星體。
再向木星內部,我們就會發現空氣密度越來越高,直到看到木星內部驚人的景象,因為超高的大氣壓,氫氣被壓縮成了「液態金屬」,超過地球10被的引力,和1000倍的大氣壓強,讓木星的金屬氫表層萬分恐怖,這裡的溫度甚至超過了太陽的表面。同時這樣的特殊結構讓木星有著強大的磁場。
簡單地了解木星我們就可以發現,這個行星和地球的差距是如此之大,美麗的外表下隱藏的是恐怖且惡劣的自然環境,對於土生土長的地球生物來說,木星無疑是恐怖的。
但是因為木星和地球相距較遠,我們也不會沒事去木星上閒逛,因此木星的環境雖然恐怖,對於人類來說沒有什麼影響,我們甚至應該感謝木星的存在。
木星的質量和特殊內部結構,賦予了它超高的質量,也有著強大的引力,這樣的引力讓木星可以俘獲大部分接近木星的「彗星」和「小行星」,從側面保護了地球的安全,1994年彗木相撞讓我們意識到了人類其實一直在木星的保護中。
讓人害怕的「木星」也有溫柔的一面,太陽系中有太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