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家有兒女是最幸福的事情,真是讓家裡只有兒子或者只有女兒的父母羨慕不來,想要體會「左擁右抱」的感覺卻不能如願。但是即便已經有了兒子和女兒,有些父母還是想要再多生一個,覺得子女多了,家族也會越來越興旺。殊不知現在多生一個孩子,迎接而來的將會是許多事情,更多的是想要孩子,但又不願意花費大精力去照顧孩子。
有一對夫妻,家裡已經兒女雙全了,按理說在當今的時代剛剛好,但是這位父親卻還想要個兒子,並且婆婆也是這個意思。如果家庭經濟富裕、並且有能力來撫養第三個孩子,那麼這樣的要求也無可厚非,畢竟現在老齡化加快,專家也鼓勵多生,呼籲要開放三胎,也算是給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但是為什麼這位母親卻一點都不想生了呢?原因只是很簡單的一句話:生了誰來照顧?當這位母親問出這句話以後,等到的是老公、婆婆這些人的集體沉默,這些想要生第三胎的人反而想要逃避照顧寶寶這個重任。
這樣在這位母親看來:合著都不幫忙帶娃就要我生,我也沒那麼多精力帶得了。過來的人都知道,帶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沒有人願意幫忙,卻叫著生孩子,擱誰誰都不願意。
這個時候不得不說,老公和婆婆這樣做確實有點不妥。現在生個孩子不僅需要更大的成本,還需要花費很多精力。
一個孩子的奶粉錢、尿不溼、飲食、教育資金等都是不小的開銷,動則都需要上萬元,更何況已經有了兩個孩子,還有個男孩,如果再多要一個男孩,長大後就是雙倍的彩禮、買兩套房,其中的經濟壓力不可謂不小,而這些都要考慮清楚,沒問題了才能去生。
當然如果家裡經濟充足,那麼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但是即便有很多錢照顧孩子也是遠遠不夠的,孩子還需要父母陪伴,需要父母關心,這些用錢買不到的東西更需要父母投入大精力。所以上面母親這麼想,不想生不是很正常麼。
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誰想生就可以生,也不是誰願意照顧就照顧,撫養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父母雙方以及家人都需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孩子只有在父母雙方的精心照顧下才能健康成長,而現在也不想以前有吃的、有喝的、有穿的就足夠了,需要給到孩子更優質的成長資源。
很多情況下家裡生孩子老一輩們都是想著,以前生活那麼艱苦,現在生活改善這麼多,多生幾個孩子怎麼養不起了,照樣能夠給足吃的喝的。
並且老一輩多子多福的思想根深蒂固,始終認為孩子多就是大道理,不管說其它什麼都聽不進去。也正是在這樣的影響下,造成了許多家庭生了孩子卻給不到孩子應有的教育,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少競爭力,長大後父母還怪孩子不爭氣,這樣矛盾就產生了。
總的來說生孩子一定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再去考慮,並且一定要共同努力去撫養孩子,它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另外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父母的年齡還適合生孩子了嗎?
既然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了,一般情況下父母的年齡應該也不小了,而高齡產子是需要冒很大風險的,這個時候不僅身體機能下降,不容易懷孕,即便懷孕了胎兒成長中發生畸形的機率也很大。當闖過了這兩關還有一道最終難關:分娩。
高齡產婦在分娩時身體需要承受的壓力遠遠不是自己年輕時那樣,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能覺得自己以前生過,有經驗,現在感覺身體沒啥問題,直到分娩時才體會到,到那個時候就不不僅要忍受痛苦了,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到生命安全。所以即便想要再生第三胎也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年齡還適不適合生。
孩子多了,自然也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就是兄弟姐妹們之間的相處。在以前大家都是有吃有喝就可以了,多生一個孩子也就是多一雙碗筷。
而現在多生一個孩子,就意味著孩子原本能夠得到的資源將會減少,並且兄妹之間的磨合也並不容易,這些都是需要父母去調和,這樣全家人才能更加團結。有的時候不得不感概,孩子多並且都很有孝心的話真是讓其它父母羨慕到嫉妒。
現在老年人普遍都感覺越來越孤獨,都是因為子女需要去拼搏,去奮鬥,而這樣就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陪伴自己。當有兩三個孩子的父母到老年的時候,孩子可以輪流來照顧,全部過來了就更熱鬧了,子孫滿堂也不外如此。哪一個老人最想看到不是自己的子女和孫子外孫能在一起玩耍,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和幸運的事。
最後想說生孩子不是一個人的事情,當想要再生一個孩子的時候不妨先想幾個問題:生孩子雙方都同意嗎?因為只是一個人願意的話,以後將會產生更多問題。如果再生一個孩子,收入夠全家人開銷嗎?如果金錢也夠了,能夠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嗎?誰來照顧?要知道不同的人教育出來的孩子性格和能力都有很大差別。
其他孩子同意嗎?當其它孩子已經成長到一定年齡,這個時候就需要重視他們的感受,而不是像小子那樣,做好思想準備,將會有弟弟或者妹妹那樣簡單。最後就是自己的年齡還適合生孩子麼?雖然以前有過都當上奶奶的女性又成功生下了一個孩子,但是其中冒了多大的風險,誰都說不清,不可能每個人都這麼幸運。
當以上所有問題都覺得沒問題,能夠解決並且已經安排好了的話,那麼就可以放心去生,家庭成員多了會更熱鬧,我們的傳統之一就是熱熱鬧鬧,沒有什麼比家人開開心心生活更重要。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