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作為一名「80後」年輕人,全國人大代表徐建賢紮根農村,成為享譽四鄉八鄰的種養專業戶。在他的幫助和帶動下,周邊19個鄉鎮建立起創業帶富示範點,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其中,一起念起種養「致富經」。同時,徐建賢牢記人大代表使命,積極為農民群體代言,實實在在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
《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李小健 通訊員鄧小玲 梁珊珊 11月6日北京報導:徐建賢是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連麥鎮長崗村福田片黨支部書記,連任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作為一名「80後」年輕人,他沒有像同齡人一樣嚮往城市生活,而是甘心在生他養他的農村紮根,成為一名種養專業戶。在自己勤勞致富後,還帶領村民群眾一起致富奔小康。
帶頭發展立體種養,幫助60多戶貧困群眾脫貧
徐建賢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是當地為數不多的大學生。
儘管是村民眼中的「能人」,但徐建賢依舊保持著農民的質樸本色,整天戴著草帽,穿著解放鞋。因常年在田間地頭幹活,36歲的徐建賢被曬得皮膚黝黑。
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徐建賢把自己的農場發展成一個200多畝豬場、500多畝水庫魚塘、2000畝經濟林的立體種養基地,年總產值達1000多萬元,成為享譽四鄉八鄰的種養專業戶。
致富後,尤其是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徐建賢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代表供圖)
26歲的徐匯榮是長崗村村民。為改變貧困生活,他主動找上徐建賢,請求指導和幫助。
得知徐匯榮願意搞種養,徐建賢把自己10多年的種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多少個清晨黃昏,村民們看到,徐建賢手把手教「農業小白」徐匯榮種植砂糖橘和經濟林木,並時時鼓勵他勤勞致富。有了可靠的技術指導,徐匯榮大膽承包山林魚塘,建了養豬場,發展立體種養基地,成了種養大戶,走上了致富路。
「我已經在縣城買了房子,真的要感謝建賢哥呢!」採訪時,徐匯榮開心地告訴記者。
為了幫助更多農戶,徐建賢還通過成立連麥鎮建賢養殖協會,以「龍頭帶協會、協會帶農戶」的方式,為村裡的農戶免費提供種苗、飼料、產銷信息以及技術指導。目前,養殖協會發展了63名會員,帶動發展肉豬、肉鴨、魚蝦養殖,解決100多個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已有60多戶貧困群眾跟著他脫了貧,大家的腰包也逐漸鼓起來。
徐建賢的「致富經」還傳遍了周邊村鎮,在他的幫助下,19個鄉鎮建立起創業帶富示範點,越來越多的群眾發展起立體種養業,形成了全民創業、一起致富的良好氛圍。由於貢獻很大,徐建賢因而獲得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稱號。
村裡大小事,都記掛心中
幫助年輕人創業,帶動村民群眾就近就業,是徐建賢這位青年致富帶頭人,非常熱心的事情。
長崗村徐屋村村民徐銳榮,2018年12月退伍回鄉後,找不到未來發展的方向,深感迷茫。在家中待業了幾個月後,不甘心就這樣碌碌無為的他踏進了徐建賢的家門。
「建賢哥,您見識廣,幫我出出主意。」徐銳榮懇切地說。看著眼前這個「90後」青年,徐建賢心中暗喜,鄉村振興、農村建設太需要有活力的年輕人了。這幾個月,徐建賢也在觀察這位年輕人,雖然他沒找到一份正式工作,但人勤快,願意奮鬥。
於是,徐建賢帶著徐銳榮到懷集一家藤椅加工廠考察,很快敲定了發展藤椅加工項目。回來後,徐建賢幫忙聯繫原材料、技術人員、場地布置,很快在村裡鼓搗出一家100多平方米的藤椅加工廠。
現如今,廠區有近30名工人在幹活,其中有部分是貧困戶,讓家庭困難的鄉親就近務工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在徐建賢的幫助下,徐銳榮很快打開了藤椅的銷路,收入可觀。
(徐建賢走訪慰問貧困戶,黃伯光攝)
而身為村黨支部書記,村裡大小事,徐建賢常記掛心中,千方百計推動解決。
比如,長崗村一直以來網絡信號不好,徐建賢聯繫移動公司,把信號塔建了起來,解決了信號差的問題;村裡開展新農村建設「三清三拆」,徐建賢帶頭把自家的舊房子、舊豬棚拆了,再去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大家看到人大代表都幹了,也跟著幹;他帶頭美化鄉村環境,種樹栽花,親自拉掛路燈,晚上烏燈黑火成為歷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今年1月份起,飼料運輸進不來,很多農貿市場都關閉了,農副產品也賣不出去。那些日子,徐建賢每天都會接到很多農戶的求助電話,問他有沒有辦法把快出欄的鴨子、鵝賣掉;還有很多養豬戶,因為春節期間沒有儲備太多豬飼料,到後來豬都沒得吃了。
為了減少對養殖戶的影響,徐建賢跑前跑後,積極與各方溝通,最終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慢慢打通購銷渠道。他還聯合本村的一些種養大戶,把網絡直播間開在山上的養殖場裡面,讓原本滯銷的農產品很快就銷售一空。
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一件件實事的辦成,不僅讓村民群眾直接受益,徐建賢也贏得大家發自內心的尊重。
積極為農民代言,助力「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
連續當選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徐建賢認真履職,不忘初心,積極為農民群體代言,盡心盡責反映農民群體訴求,切實為「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鼓與呼。
2019年全國人代會,徐建賢提交20多件建議,大部分都是聚焦「三農」問題。2020年全國人代會,他提交了10件建議,涉及「三農」和鄉村振興的有6件。
(徐建賢在果場勞動,代表供圖)
「作為一名農村基層代表,我提的建議都是農村基層經常遇到的民生難題。如果能通過我的建議,促進這些農村民生問題一點點得到改善,讓農民得到更樸實的幸福,我認為就是人大代表最好的履職。」徐建賢說。
徐建賢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2013年,為了摸清山區農村用電難的實情,徐建賢親自駕車上千公裡,跑遍了肇慶懷集、封開和清遠連南、連山等縣的28個鄉鎮,進村入戶訪問上百戶人家。他在調研中發現,偏遠農村的生活用電常常不足,不少農村供電只夠點燈、做飯,電網設施亟待完善。
經過充分調研,他提交了《關於解決農村用電難與農村電網改造的建議》,得到南方電網公司的高度關注。隨後,供電部門在懷集縣開展了多個農村電網改造項目,使連麥鎮文崗村、四烏村、增石村,中洲鎮根枝村和詩洞鎮雙龍村等多個鄉村的群眾,告別了用電難的日子,農村經濟發展所需的電力也得到了保障。
「我們村的群眾很感謝徐建賢,是他為我們解決了多年的用電難題。」連麥鎮四烏村村支書謝林盛感慨地說。2014年,徐建賢建議的相關內容被寫入了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由此,全國開啟了第三次電網改造工程,國家電網下撥1萬億元資金用於改造農村電網。
長期在農村工作生活的徐建賢,對農村弱勢群體的疾苦感受尤深。他在調研中發現,農村的精神病患者醫藥費用負擔十分沉重,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一般都陷入經濟困境。於是,他連續14年通過各種渠道呼籲為精神病患者開展免費治療。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他更是把視野放到全國範圍,先後到湖北、安徽、雲南等地農村視察調研,了解有關情況,並在全國人代會期間多次提出關於精神病患者免費治療的意見建議。
令他欣喜的是,有關部委高度重視和回應他的意見建議,出臺了有關減免精神病患者治療費用的措施。徐建賢也因此被國家衛健委疾控局聘為專家。2018年,國家衛健委等有關部委組織專家、人大代表到部分省市調研和驗收精神病醫院建設與報銷比例落實情況,徐建賢看到很多地方精神病患者的醫藥費報銷比例從以往的60%提高到95%,有的地方已接近100%,深感欣慰。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徐建賢提出的類似建議還很多,而且辦理成效顯著,惠及了廣大農村群眾。
「作為一名農民代表,一定要為農民群體代言,實實在在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唯有如此,方不辜負黨和國家與廣大群眾對我的期望!」徐建賢向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