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分享了這麼多的網際網路科技行業的新知,突然在一個節目中聽到了一首很值得思考的歌曲,稍微展開談談我的感悟,願與君有所共鳴,也希望可以互相探討。
2020年4月24日,《歌手當打之年》終於進入了總決賽的關鍵時刻,經過激烈比拼華晨宇憑藉一首與李宇春合作的《西門少年》和一首《哥譚》(原名《七重人格》,其實我更喜歡這個名字),最終摘得本季歌王的桂冠。
《哥譚》早在華晨宇去年的演唱會上就曾以《七重人格》的名字演唱過,而這次在《歌手》的舞臺上更是以這首歌曲作為大軸之作,從而讓更多的人聽到,華晨宇把對自己的深度剖析融入歌曲中,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編曲和歌詞更是渾然一體,有一些寓言和哲學思考的介入,耐人尋味。
歌曲中表現出七重人格,層層遞進,精準轉換,有童真、憤怒、神性、控制欲、浪漫、悲觀、癲狂,而每一重人格似乎又不是簡簡單單的,有著其內在的複雜性。
第一重:童真,偽裝的童真
夜幕低垂 蟲鳴叫 看天空飛過知更鳥 窗邊的麻雀為誰在哀悼
歌曲的開頭,無論是歌詞還是唱腔都帶著童真。這如同大眾對於華晨宇尤其是早期的他的第一印象。慢聲細語,天然呆萌,沒有攻擊性。
但細看歌詞,細心的人就會發覺,這裡表現出來的童真不是真正的童真,是帶著厚重偽裝的童真。
知更鳥和麻雀的童謠取自《誰殺了知更鳥?》,映射的是一個虛偽、麻木的世界。知更鳥死了,麻雀殺的,接下來麻雀並未為自己的暴行接受到任何制裁,僅僅是為它哀悼,而其他的鳥兒們呢,是在麻木的目睹了對知更鳥的暴行之後,在取走了知更鳥的最後一滴血,在剝削盡了知更鳥之後再為它哀悼。何其虛偽。
華晨宇選擇用天真的演繹方式,偽裝起自己真正的情緒,用看上去最不具有攻擊性的態度去應對那個「虛假麻木」的世界。
第二重:憤怒,憤怒源於真相的殘忍
SHUT UP ! 若光陰都沒記載 不留痕跡 若典籍都變空白 如何描幕過去 若麻木都被揭開 鮮血淋漓 若人能夠篡改 天生沉淪 殘忍命運 WU WU (唵嘛呢叭咪吽) 若真相都被掩埋 不言不語 若人能夠 承受註定沉淪那些宿命 WU WU (唵嘛呢叭咪吽)
用天真的形象偽裝的是什麼?
是內心的憤怒,是讓他們「shut up」的衝動。
「shut up」這段表演,華晨宇全程帶著一種冷眼的表情,冷眼看著人類世界不可能改變的的麻木和虛偽,而這種麻木對於初入世的單純之人而言是那麼殘忍。這段演繹讓人一陣陣起雞皮疙瘩。
第三重:神性,哲學層面的思考
古今天地 混沌初開 清濁黑白 在浩渺天地間 萌生塵埃 欣喜 憤怒 歡樂 悲哀 更迭興衰 是非成敗 千萬年輪迴著 浮生百態 永恆的 消逝的 存在的 未知的 亙古未來 繁華不在 萬物皆只因我一念花開 洪荒宇宙 千變萬化 不外如是 不外如是
在某種意義上,憤怒來源於恐懼,來源於無法掌控的恐懼。在認清了世界真相之後,不能一味的停留在憤怒的階段,要去尋求解脫和救贖的辦法。
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們用理性的思維方式,去描繪世界的真相,以及人生的意義,其中最典型的三大問題即,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人們通過閱讀哲學典籍、參考心理學觀點,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探尋到這個世界的本質是「空」,世界萬物是不斷變化著的,變化是絕對的。如此,認清世事變化的無常,破除掉一己執念尤為重要。
第四重:控制欲
由我主宰 任我主宰
這一段音樂從剛才的平靜立馬轉向激昂,華晨宇的肢體表演也從開始的靜止轉變為動態。
脫掉厚重的黑色大外套,展現出奪目的鮮紅色正裝,衣服胳膊上一排站立的羽毛設計,是那麼生動,從話筒架上拔起話筒,單腳踩在音響上演唱,這一切的設計將想要掌控一切的姿態展示的淋漓盡致。
華晨宇在對待音樂的時候,能夠體現出他超高的音樂性和表現力,在這方面有著比較強大的控制欲,同時也凸顯出作為一個音樂人的獨特魅力。
第五重:浪漫,浪漫的幻想
讓一切都隱去 只留下 那個不拘一格的自我 在漫天狂風暴雨之後 不 閃 躲 那個我帶著還未結痴的傷口 在失控邊緣衝殺為 最 終 解 脫 為了奪回失落的自由 也甘願化身成為野獸
在發現世界真相之後,不一定一直都是突破自我掌控命運的角色,大多時候,世人為情所困,為事所擾,為錢所累,這時候難免就會生出些浪漫的幻想。幻想著宇宙洪荒為自己掌控,幻想著成為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幻想著那個愛自己的人能乘著七彩祥雲來到自己身邊……
在幻想的境遇裡,有著超越局限的思想自由。
第六重:悲觀,因悲觀而無助,因無助而悲觀
當 又變的 安靜了 這一切 多麼美 星星都 墜毀 漆黑~ 我像幅拼圖 丟了一塊 多刺眼的空白 不停地 在懊悔
這段演唱,華晨宇明顯地帶著哭腔,似乎是那個在無數個漆黑的夜晚裡不斷掙扎不斷思索卻找不到一絲希望的你,我,他,在空蕩蕩的房子裡只有眼淚和滿眼的星星相呼應。
這段展現出了人性脆弱的一面,因悲觀而無助,也因無助而悲觀,困在思想的牢籠裡無力地掙扎著。
第七重:癲狂,極度的癲狂才能達到最終的釋放
直到 迷失 自己
嘶吼。
顫抖。
倒地。
淚流出,花了妝。
舞臺從極致的癲狂回到了靜默,將情緒推到頂點。也唯有極度的癲狂才能達到最終的釋放。然而,這一幕戲劇性的演繹也只能在舞臺上才能看到,將充裕的情感以歌詞、聲線、編曲以及肢體動作的整體烘託表達到極致。演唱的人久久不能平靜,聽眾也深深的融入到這種飽滿的情緒中不能走出,這就是實力歌者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