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盧世偉
一個是號稱「永遠25歲」的香港至尊天王譚詠麟,一個是被公認演唱「零瑕疵」的香港頂級唱將李克勤,因一句無心插柳的玩笑話組成一個即興的組合,居然一合就合了十年。自2003年開始,這個名為「左麟右李」的組合先後三次在內地、港澳臺、東南亞、澳洲、美國及加拿大等地舉行了過百場巡迴演唱會。2013年12月,「左麟右李」組合再次從香港啟動第四輪巡演,這一輪巡演以「左麟右李成軍十周年」為主題,並將於今年5月1日唱到北京首都體育館。這距離左麟右李上一次(2004年6月12日)工人體育場演唱會,已有十年。
歷史課:十年
成立――相識也偶然
「左麟右李」系列演唱會從2003年正式啟動。十年裡,不僅譚詠麟李克勤將他們各自從前的那些經典歌曲又翻新成了K歌經典,二人建立的這種合作模式也已成為歌壇一種適用於天王間合作的標準模式。只是當回顧起左麟右李的十年歷史,才會發現這個標準模式的建立居然是出於一次偶然的玩笑。
有必要再回顧這一段「偶然」的歷史。話說2002年2月,李克勤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李克勤情情塔塔演唱會》,緊接著的檔期是譚詠麟的《港樂Alan Live》。兩個演唱會同樣反應熱烈需要加場。因為需要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加場,二人忽發奇想:「橫豎大家都要開記者會,倒不如一起開吧,可節省一筆場地費,也讓記者們少了舟車勞頓之苦,一舉兩得。」於是二人便一同舉行記者會,分別宣布各自加場事宜。席間,一位記者開玩笑說:「看見以《譚詠麟李克勤演唱會記者招待會》為標題的新聞稿,以為是你們一起合辦的演唱會呢,令我興奮了一個上午!」無心的一句話,倒令譚詠麟靈機一動,於是第二年便真的有了兩人搭檔合作的左麟右李演唱會,並由此開始了一系列以「左麟右李」為題的工作和產品。是為香港樂壇一段佳話。
發展――知心當玩偶
因一句玩笑話而組成的「左麟右李」組合,於2003年2月在香港正式啟動了他們的世界巡演,在紅館率先舉辦12場演出,引起巨大反響,隨後又從澳門走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內地的上海、廣州,一直唱到年底12月31日的吉隆坡,一年內舉辦了31場演唱會。
在這種大好勢頭的鼓舞下,譚詠麟與李克勤決定再接再厲,於2004年大年初一又在香港紅館舉行《左麟右李04開心演唱會》,這次又是連唱11場。隨後的一年裡,又在世界各地唱足30場。
2008年6月,香港紅館為了迎接2009東亞運動會而開始封館整修,整個完畢後重開的第一場演唱會,就再次請到了譚詠麟李克勤兩位老將舉辦2009左麟右李演唱會,這次演唱會是由康文署及東亞運動會籌委會主辦,目的是以音樂推廣香港2009東亞運動會,為運動會籌募經費,並由此啟動了左麟右李系列演唱會的第三輪巡演。
2013年12月6日,左麟右李十周年演唱會在香港紅館又連開13場,這回已經是左麟右李第四輪啟動了。香港的13場演出結束後,3月8日,廣東場馬上跟上,緊接著就要唱到北京。
譚詠麟李克勤二人本來就有著亦師亦友亦搭檔的親密關係,各自被奉為華語歌壇經典的曲目都不勝枚舉,相互之間的默契自不用說,可何況李克勤出道以來的聲線特質就讓人認定了他是譚詠麟的接班人,兩人組成組合後,更是強強聯合再搞新意思,不僅將兩人各自的經典曲目重新混合配搭重新組合演繹,同時也將很多他人的經典曲目拿過來全新演繹,任意改編銳意創新,場場演唱會都在3小時以上,兩人像兩個音樂頑童,配合各種新鮮的節目編排、舞蹈設計及服裝造型,在臺上玩得不亦樂乎大呼過癮,而觀眾舊曲新聽舊景新看,熟悉中又帶著各種新鮮之趣,在臺下同樣是不亦樂乎大呼過癮。
感悟――總有你鼓勵
李克勤本來就是一個嚴謹又有些拘謹的人,有機會跟自己從小以來的偶像一同搭檔組合,最開始的緊張是不言而喻的。譚詠麟說,尤其是組合的第一年,李克勤尤其拘謹,「因為他是每一個步驟一定要排練好、每一個位置都要練的很準,但是我是一個從來不理章法的人,所以他剛開始的時候會很緊張,咦,怎麼走位又不一樣了?隨隨便便又換成了另一首歌?所以他很不習慣。我就跟他說,在舞臺上,我們藝人每一個表情、表演、每一句話都會影響臺下的觀眾,所以你要觀眾開心,你自己先要開心,要享受每一個過程,才能推動順利。」李克勤亦感謝十年搭檔的過程中,「校長」一直親授他各種寶貴的舞臺經驗,教會他如何在臺上隨機應變。不光是一起合作開演唱會,平日裡校長若在電視上看到李克勤的表演,私底下亦會跟他聊,看到一些他覺得應該可以更好的地方,也會打電話給李克勤或者當面跟他講,甚至「早上七點鐘就打電話給我!早上七點鐘!只有爸爸才會在這個時候打電話給你的哦!」李克勤笑著抗議說,不過也講到除了給自己提各種意見,校長也會「找我去吃飯,去踢球啊,整個過程是很好玩的」。
無論從資歷、輩份、年齡還是個人氣質氣場來看,左麟右李這個組合中,譚詠麟顯然更為尊大,所以一開始時在舞臺上掌握著更多的主控權。作為後輩,李克勤需要時日才可以後來居上,但李克勤講,十年來,「一直都是他主控!」最讓李克勤佩服的就是校長的敬業態度與好體力,「很好笑的是,第一場時,我才唱了三首歌都已經滿頭大汗了,他好像唱了半場後還沒有流汗,因為紅館對他來說都好像回家一樣。(校長此時亦補充說,紅館就是他的飯堂)」
表演課:玩法
瘋玩――金字塔上變撲克牌跳鄭多燕
左麟右李成軍十年來,之所以能成為華語樂壇演唱史上一個新的指標式組合,並不只在於兩位成員在樂壇的尊貴身份、出色唱功及經典曲目,更在於他們的出色「玩」法。李克勤表示:「我們各自的演唱會與左麟右李最大的區別是,我們在一起組合會玩得很瘋。香港觀眾每次都會和我們一起不間斷地瘋3個小時,希望這次北京觀眾也可以和我們一起玩到盡興。」
為了把5月1日的這次北京演唱會玩得更有意思,左麟右李又想出了許多新招。譬如,他們將放棄傳統三面臺,搭建一個金字塔形狀並更易於和周圍觀眾互動的多層級四面舞臺,相比三面臺來說,四面臺能讓每個價位、每個到場觀眾感受到「零死角」演唱會的「黃金視覺比例」。
再譬如,這次演唱會上的服裝造型也會再搞新意思,校長透露說,其中有一套服裝,他們會和舞蹈演員一起把自己打扮成一副撲克牌。有這樣的創意,李克勤說,是因為他的一首新歌就叫《紙牌屋》。同時,這次演唱會還將有一個特別的與觀眾互動環節,就是譚詠麟李克勤會帶著觀眾一起跳時下最流行的鄭多燕健身舞。
少玩――儘量少跳舞
但譚校長也明確表示,有一樣東西他是想少玩一些的,那就是跳舞,不光這次要少玩,將來也想儘量少玩。說到左麟右李未來的方向,譚校長首先就來了一句:「應該不會再跳舞了吧,反正跳的又不是那麼好看。」
而這次的北京演唱會,譚校長一開始就說,別跳舞啦!頂多就是一點點,少少就行!但是結果呢?一算起來,少跳少跳,加起來還是跳了50多分鐘!李克勤也說:「當然當中有一些不是很厲害的那種,但也比我們想像當中多了很多,我們快又變成了一個跳舞的組合。我是環球唱片公司裡面的唯一一個跳舞組合!哈哈!」
不玩――不隨意改編歌曲
現在的歌手做演出,最喜歡玩的一樣東西就是改編歌曲,尤其是在各大電視節目裡,幾乎都是無改不成歌。左麟右李的演出中,基本上都是以各自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為核心內容,這一次的演出中,是不是也要對這些歌曲進行大量的改編呢?
「沒有!」譚校長斬釘截鐵地說。他解釋說,因為演唱會不同於參加歌唱比賽,「參加歌唱比賽的歌手唱的往往不屬於他們的歌嘛,唱出來跟人家一模一樣,當然是沒有感覺啦,一定要玩一個包裝出來,才有一個新元素,人家接受才會容易。但是我們的演唱會有很多歌,如果你把它們改編了,歌迷就會猜,是不是在唱那首歌啊?要聽好久才能聽出是那首歌來,他們就會起鬨。有些歌曲,我們熟悉的間奏一響,觀眾的那個反應就會一起來了,那個絕對是改編歌曲所不能比的。」李克勤也補充說,當然在一個SHOW裡面,他們要唱這麼多的歌,可能中間有一些會在編曲上面有一些改動,這個肯定是有的,但是大部分,尤其是經典的金曲,相信歌迷進來都是為了那些歌才來看他們的,「所以大部分我們會儘量保留原來的味道。」
「他們有時候會說,他們聽了很多年,聽到間奏都會流淚,可是你連間奏都沒有給他,怎麼流淚呢?不能去感動他們。」校長如是說。
課外輔導
關於歌唱比賽――不是人人都適合
參加各種歌唱比賽,儼然已經成了當下歌壇的一個大主流,更成為曾經成名的歌手獲得最大名利提升的熱門渠道,但是在這幾年的歌手真人秀大潮中,以譚詠麟李克勤的資歷和實力,竟然只參加了《聲動亞洲》和《我的中國星》兩檔節目,尤其是有著「零瑕疵」稱號的李克勤,一度是《我是歌手》呼聲最高的熱門候選,竟然一次都沒參加。這又是為什麼呢?
「太多了。」校長說,一直都有人找他們,從沒斷過,「參加比賽要有參加比賽的那種元素在裡面,他(李克勤)唱歌是比較抒情的,即便鄧麗君出來比賽,她要是沒有名氣,一定能拿冠軍嗎?也不一定。因為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元素,對不對?尤其是比賽,就是格鬥,格鬥是要另外一種型的歌手啦,不光是說他,我也不一定能拿冠軍,這就是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場合。」
關於鄧紫棋――還是要學會做人
香港90後歌手鄧紫棋在參加《我是歌手2》之後一夜暴紅,也迅速招來各種負面傳聞,譬如人紅就變臉、耍大牌、極端難搞等等,幾乎成為媒體公憤。作為香港樂壇的大家長,記者也想從譚校長那裡了解到他的這個小學生的真實為人。
校長說,鄧紫棋剛出道時,他是唯一說她是香港女歌手中最有潛力的。而面對媒體對她的非議,校長也承認看到香港報紙上常有這些說法,「她本人我們沒覺得怎麼不好,但是有時做藝人,她也要通過經紀人公司嘛。你看她現在跟以前比,接觸的層面更多,更忙,所以可能會對一些事情怎麼處理也沒有到位,就有傳聞出來,所以這是她要注意的。她本人應該沒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唱功她絕對沒問題,但是在娛樂圈要走遠,人際關係也很重要。要演戲就要慢慢去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