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我走獨木橋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刊平臺

2021-01-10 西海都市報

1979年1月23日,中共陝西省委會議決定:「必須繼續穩定地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制度。」這是肯定人民公社,反對包產到戶。

山西省委第一書記王謙在1979年1月說:「大寨是在毛主席指引下成長起來的,山西是堅持學大寨的。」

湖南省委第一書記毛致用在1979年春說:「要繼續堅持學習大寨的基本經驗。」

也許是在包產到戶問題上,過去的教訓太深了,至今心有餘悸,省委書記們誰也沒有公開附和安徽。最大膽的也是避實就虛,說「各種辦法都可以試」,就是不回答可不可以包產到戶。

然而農民們卻受不了餓肚子,行動起來了,1979年春,各地不少農民把人民公社的土地重新劃分,三家五戶結為小組,共同擁有那一份共同的土地。到春耕時,全國已有200萬個村的3億社員採取了這種行動。這也叫包產到組。正在這時,發生了「張浩事件」。

張浩是甘肅檔案局的幹部,他回河南洛陽老家探親,看到那裡正在搞包產到組,分地分牲口。他以激烈的措詞給《人民日報》寫了一封信說:三級所有、隊為基礎搞了二十幾年,群眾已經習慣。現在搞包產到組、包產到戶,是倒退,是脫離群眾不得人心,會搞亂幹部群眾的思想,給生產造成危害。報社收到這樣一封來信並不奇怪。

當時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主管全國農業的是王任重, 從《人民日報》一篇社論的送審樣上看到華國鋒的批示,批評農村中搶牲畜鬧分隊的現象。王任重立即於3月14日給《人民日報》總編輯胡績偉寫了一封信,指出要穩定三級所有、隊為基礎,決不能倒退回去,並且要《人民日報》站出來說話。

來自上級如此急迫而且具體的親筆指示,使編輯部沒有任何迴旋餘地。於是《人民日報》的編輯在一大堆來稿中選出了張浩來信,並依據王任重的指示寫了編者按。

3月15日,張浩的信和編者按一同刊登在《人民日報》頭版顯要位置,張文題目是《「三級所有、隊為基礎」應當穩定》。

《人民日報》為此文加的編者按要大家認真讀一讀張浩的信,不能從隊為基礎退回去,已經出現包產到組和分田到組的地方,必須堅決糾正。

所有有頭腦的人當然都認為這是黨的農村政策的最新體現,而決不是一封普通來信。立刻,有的縣把已經分田到組的人都合併起來。有的縣大批農民當即停止春耕,說:「報上又批評啦,算啦,不幹啦!」

鳳陽縣更是人聲鼎沸。縣委書記陳庭元頂住了,仍然堅持大包幹。

萬裡叫秘書打電話給鳳陽,對那些不知所措的人說:「《人民日報》能給你飯吃?」

3月12日至24日,由王任重兼任主任的國家農委請七省農村工作部門和安徽三縣負責人在京開會,會後形成紀要,經中央同意批轉全國。雖然會上有爭論,但文件的精神是「不許包產到戶」。文件要求:已經搞了包產到戶的地方,要積極引導農民組織起來。 

同時,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批評萬裡「好行小惠」「變相單幹」,指責萬裡不肯學大寨。剛正不阿的萬裡回敬說,你們不要強加於我們,我們也不強加於你們,「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這句話後來成為名言。

面對這種形勢,中共四川省委及時發出《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生產隊建立健全生產責任制和獎懲問題的通知》,穩定農村政策,穩定已經包產到組的農民的人心。萬裡則指示安徽省委給《人民日報》寫信,反駁張浩。

3月30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安徽省農委辛生、盧家豐的來信,題目是《正確看待聯繫產量的責任制》。來信尖銳批評張浩的信和編者按給農村造成了混亂,批評有人「把聯繫產量責任制看得一無是處」和視「包」字為洪水猛獸。來信指出,應當相信大多數群眾,不要硬要群眾只能這樣不能那樣。

《人民日報》為此文加的編者按承認3月15日張浩來信和編者按「有些提法不夠準確」「今後應注意改正」。還說:各地情況不同,怎樣搞好責任制應和當地幹部群眾商量,切不可搞一刀切。《人民日報》發表安徽反駁張浩的來信和編者按,極大地緩解了對包產到組的壓力,給了各地從事農業改革的官員和農民迴旋的餘地。

當然,《人民日報》這樣做是冒了風險的。從圍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誕生的整個宣傳來看,這一出擊,反映了當時《人民日報》一貫的支持改革的立場。在當時的形勢下,為了適當保持平衡,同一天《人民日報》還登了一封贊成張浩觀點的來信。但鬥爭仍然是很尖銳的。國務院農委主辦的頗具權威性的《農村工作通訊》,1980年第2期和第3期分別發表了《分田單幹必須糾正》和《包產到戶是否堅持了公有制和按勞分配?》兩文。批評分田單幹違反黨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批評包產到戶既沒有堅持公有制,也沒有堅持按勞分配,實質是退到單幹。

相關焦點

  • 85後社區黨委書記 不忘初心情系居民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刊平臺
    「那段時間我每天回家都是夜裡11點多,每天要走兩萬多步。」賈順坤告訴西海都市報社區記者,雖然很辛苦,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社區聯點單位為27號院投資了12萬元,維修了小區下水管道、化糞池,硬化了路面,徹底解決了轄區10多年來的防汛安全等問題。
  • 說起鄰裡那些事兒 有溫暖也有尷尬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刊平臺
    沒想到,開門的人,是和我歲數差不多的年輕人。」崔先生說,當他說明來意後,對方態度不太友好,直接關上了門。 崔先生沒辦法,只好買來了耳塞,想著自己克服一下,但無濟於事。思前想後,他買了一本有關樂器演奏的書籍,決定送給鄰居。 「那天,我上樓敲門,鄰居沒給開門,我就把書放在了他家門口。」崔先生說,但從送書那天開始,鄰居吹奏的頻次就少了很多。
  • 人生獨木橋,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兩種不同的選擇,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人生獨木橋,是一種生活態度,不卑不亢,不驕不躁,踏上自己選擇的人生之路,度過屬於自己的人生獨木橋。這種人,往往生活的很幸福,很安逸,很悠閒,在那種窮開心似的世界裡。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驚險!村民橡膠樹上走「獨木橋」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梁振文)踩著倒伏的橡膠樹,橫跨洶湧的的河水,一不小心就會掉進河中被衝走。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
    消費者可通過12315平臺舉報價格違法行為。 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預計,沙特減產是支撐國際油價的基礎,北半球寒冬天氣也提振了需求。但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呈加速擴散蔓延之勢,全球經濟及原油需求恢復仍將是漫長且不均衡的過程,短期內國際油價仍將呈現溫和上漲勢頭。
  • 「陽關道」與「獨木橋」
    土地改革 圖源網絡馬國川:後來在農村改革問題上,還是發生了「陽關道與獨木橋」的爭議。杜潤生:爭論發生在1980年9月中央召開的省市區第一書記座談會上。在萬裡進京擔任副總理前,農口有位長期從事農村工作的老幹部,為了解包產到戶問題專程去安徽調查,結果和萬裡發生了爭論。那個老幹部說:包幹到戶不宜普遍推廣,因為它離開了社會主義方向,不是走共同富裕道路。萬裡說:「包幹到戶,是群眾要求,群眾不過是為了吃飽肚子,有什麼不符合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行?」 萬裡還問道:「社會主義和人民群眾,你要什麼?」老幹部說:「我要社會主義!」萬裡說:「我要群眾!」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比賽挑擔過獨木橋我們是不一樣的「跑男」
  • 吃貨踩著「獨木橋」買絕味鴨脖,男友調侃:不如叫絕命鴨脖得了
    楚天都市報1月11日訊(記者滿達)鴨脖店門口挖了一條深溝,女吃貨為了買鴨脖,只能踩著橫跨在溝上的模板,一步一步地挪到店內買鴨脖。男友將這一幕拍下發到抖音上,收穫了73萬多名網友點讚,女子的男友藉此調侃:吃個鴨脖這麼拼命,不如叫絕命鴨脖好了。
  • 啟發故事:盲人過獨木橋
    有一座獨木橋,下面是萬丈深淵。從上面經過的人沒有不瑟瑟發抖的。  一天,一位盲人來到獨木橋邊,用一根竹杆在前面探路,一邊哼著小曲,一邊還抬頭仰望長空,輕輕鬆鬆地過了獨木橋。  有人叫住了過了橋的盲人,問他:「你知道剛才通過的是一座驚險萬分的獨木橋嗎?」  盲人笑著答道:「我是盲人,任何路對我來說不都像驚險萬分的獨木橋嗎?」  「那你不怕危險嗎?」旁人問他。  「我不知道啥是危險,我只知道用木杖一步步探路,然後一步步地踏實走下去而已。」盲人肅然回答。
  • 數字說|千軍萬馬奔「考研」「國考」獨木橋 就業還是那麼難
    數字說|千軍萬馬奔「考研」「國考」獨木橋 就業還是那麼難 2019-11-11 18:05:11來源: 財新網作者:董懷文 高旭責任編輯:耿銘鍾
  • 房企轉身:走陽關道 過獨木橋
    儘管有一些房企管它是「陽關道」,還是獨木橋,仍然是堅守傳統房地產開發,「一條路走到黑」。但更多的房企或轉型不轉行,或尋路細分領域、或轉型不轉行、或轉型又轉行,順勢而為之戰如火如荼。就目前來看,無論是哪種轉型模式,除了早些年轉型成功的新鴻基之外,現有房企們的轉型,鮮有成功的案例。萬科鬱亮亦坦言,「如果容易根本不叫轉型發展,因為難才叫轉型發展,而且沒有成功是容易的」。
  • 過好「獨木橋」走好「陽關道」
    每當國考,每當看到「一頭熱」「一頭冷」的情景,總會讓人想起那句俗語:「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所謂「陽關道」,即成語「陽關大道」的簡稱,是指交通便利的大道和光明之路,比喻好的出路。相對獨木橋的窄小,陽關道顯然更好,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去走。
  • 網紅中的網紅,仙境中的仙境,這裡是黃山西海大峽谷
    去黃山的時候,因為時間短,體力不足,所以沒有去西海大峽谷,現在想來,黃山整體的風景是根據「海」來劃分的,東海、南海、北海、西海、天海,黃山最神秘的是「西海」,規模最大,是最後開放的地區,雖然不知道最近怎麼了,但是到了春天可能會有多色的毒,西海的大峽谷仿佛是人類的仙境,西海大峽谷的影像價值幾百萬元
  • 「陽關道」還是「獨木橋」?請您賜教
    改編自墨香銅臭小說《魔道祖師》的網播劇《陳情令》在2019年的夏天大火,對於多年都沒有追劇的我來說,粉上這部劇著實意外。2019年末,我無意間看了這部劇,竟喜歡上了,於是前前後後刷了好幾遍。劇中男主角魏嬰說:「管他熙熙攘攘陽關道,我偏要一條獨木橋走到黑。」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住院19天花12萬爸爸還沒有醒來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梁振文 文/圖)「你父親的情況不容樂觀,能不能醒過來
  • 逃生2獨木橋怎麼過 逃生2獨木橋過關方法介紹
    導 讀 大家知道逃生2獨木橋怎麼過嗎?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逃生2獨木橋過關方法介紹,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我和小狗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301班小記者 李泓瑾    有一天,我和媽媽在回家路上遇到了只小狗。這是一隻小斑點狗,穿著雪白的毛衣,上面點綴著黑色、圓圓的斑點,就像繡著好看的花紋,可愛極了!它趴在臺階上,懶洋洋的。我想它可能是餓了,於是掰了一小塊雞蛋餅放到它面前,只見它那水汪汪的黑眼珠看著我,確定我沒有惡意後,就快速地叼起雞蛋餅三兩口吞了下去。
  • 我的鸚鵡朋友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南浦小學404班小記者 王萍    今天家裡多了兩名新成員,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媽媽卻故意賣關子:「到家你就知道了!」我衝進家門,用「火眼金睛」四處搜尋。呀,原來是兩隻小鸚鵡!看,這隻小臉胖乎乎的,一看就是個「貪吃鬼」,頭上的毛摸起來軟軟的,讓人愛不釋手。另一隻更可愛,那雙亮閃閃的小眼睛眨呀眨,好像在對我說:「你好呀,小主人!」
  • 口頭禪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口頭禪
    張老師緊皺眉頭,不動聲色地走到小江的身旁,把漫畫書抽走,徑直走向講臺。  小江站了起來,撇了張老師一眼,說:「把書還給我,我上課不看了。」  張老師說:「不行!你上課偷看漫畫書被抓,已經不是一回兩回了,這次書得沒收!」  「你再不還給我,我就不上課了!」氣急敗壞的小江使勁拽出書桌裡的書包,跑出了教室。
  • 《逆水寒》莊園獨木橋怎麼換皮膚 獨木橋皮膚更換教程
    導 讀 在逆水寒網遊中莊園獨木橋應該怎麼換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