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許多人特別是脫髮比較嚴重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自己頭頂發旋的地方,以那個漩渦為中心的頭皮裸露的較多,感覺這個部位的頭髮明顯少於其它部位,於是普遍認為漩渦部位頭髮少是正常的。
毛流走向由發旋決定,如果出現多個發旋,這個頭髮的走向就呈現沒有規則的運行,比較亂。做過美發的人都知道,在美髮店,可以通過冷燙、定型才能暫時改變毛流走向,使頭髮按照美髮師的意願去造型。而針對做毛髮移植的高明醫生來說,只要具備豐富的經驗,就可以將後枕部取下的毛囊,按照一定的毛流走向進行移植,如果遇見崴醫院或者是沒有經驗的實習醫生,不注意毛流走向的排列,移植之後,就會出現頭髮亂七八糟的現象,有的往左長,有的往右長,有的向上翹起,有的耷拉在頭皮,給人感覺水稻田裡的秧苗亂套一樣。
回到為什麼發旋部位的頭髮會稀少的問題上來,從毛髮學理論看,頭頂有12萬根頭髮,每平方釐米平均約250根,最茂密的頭髮部位在後枕部,其次是後腦勺、頭頂部,因為所有的頭髮都是以發旋為中心開始圍著周圍方向生長的,在頭髮以逆時針,順時針方向旋轉的起點,看上去起點的頭皮就裸露的比遠離發旋的地方多,這是正常的,並不說明這個地方的頭髮少,而是此處的頭髮都旋轉延伸到周圍去了,一如河流裡湍急的漩渦,在漩渦的起點處,也呈現出窪陷,感覺水少一樣。
另外,如果是雄性激素脫髮,當發展到中期圓圈O型的時候,發旋部位幾乎消失,看不到了,這也給許多人一個錯覺,認為自己的頭髮發旋部位少,其實這樣的感覺是不科學的。
另外,對於女性來說,發旋部位如果正好與平常梳理時的分縫連接一起,如果在梳理頭髮造型時,長期固定這條縫隙線,縫隙處的頭皮裸露與發漩部位的起點連起來,看上去更顯的空白一片。所以女人平時護理頭髮,需要注意自己的發漩處,更不要在梳理造型時,長期固定一個分縫的區域,而應該經常更換。
按一按,掃一掃,頭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