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中發現星座圖 是哪些星座圖?】近日,韓國文物部門在慶尚南道伽倻部落時代古墓內,發現了約1500年前的星座圖,刻有125顆星星,可識別出人馬座和天蠍座。當地政府正在對末伊山古墳群進行申遺準備,韓媒:星座圖的發現或對申遺工作有重大幫助。韓媒「朝鮮TV」評價說,這是首次在伽倻時代的古墓裡發現星座圖,歷史價值高。
你知道,十二星座,是何時傳入中國的嗎?古人對星座的叫法和我們現在有哪些不一樣呢?詩裡有星座,詞裡有星座,小說裡有星座。
話說在隋朝開皇初年,從天竺來了一位高僧:那連提耶舍。這位高僧帶來了一大批佛經,其中有一本叫《大方等日藏經》,書中把每個月份都分配了主當的神,九月射神、十月磨竭之神、十一月水器之神、十二月天魚之神、正月特羊之神……
射手、摩羯、水瓶、雙魚、白羊,已經初見雛形了啊有木有!
但,那連提耶舍大師明顯翻譯水平有點次,把雙子座翻譯成了雙鳥座……估計是直接從器官上展開的聯想……
後來來自斯裡蘭卡的不空和尚寫了一本《宿曜經》,雙子座直接翻譯成了男女宮……
但這個中國文人的自主科研成果是詩家和小說家的最愛……
寫個小說寫首詩也喜歡拿星座來代指地名……
瞬間逼格滿滿……
比如,《三國志平話》裡孟獲造反,諸葛亮跑去維穩之前請劉禪夜觀天象,見赤氣上衝獅子宮,那就說明益州有人在搞事情啦!
如今的年輕人,在介紹自己時,往往帶上一句,自己是某某星座的。這種來源於西方佔星術的流行文化認為,人出生之時就屬於相應的星座,有著相應的性格和命運。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也有很多對星象的研究,道教的星宿信仰更是深入人心。可以說,古人也對星象很有興趣,不過相較於關心自己是什麼星座,他們更在意整體星象的吉兇禍福。
古人對星象的研究,首先從「二十八宿」開始。
古人把天空中可見的星分成二十八組,叫二十八宿,東南西北四方各七宿。東方蒼龍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鬥、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 主要星象中,有三十一個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二十八宿外,還有三垣,即上垣太微垣、中垣紫微垣及下垣天市垣。各垣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左右環列,其形如牆垣,故稱為「垣」。紫微垣居於北天中央,所以又稱「中宮」,或稱「紫微宮」,象徵皇宮。太微垣象徵政府機構,天市垣象徵街市。在「三垣」外分布著「四象」,也就是二十八宿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