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新時代·縣市區掃描】之「鄉村國是」脫貧攻堅,今日聚焦保靖縣。
滿屏紅點如同一路紅燈,都想攔停你,且把手機擱置了吧!不妨從容安守一回清靜,沏一壺香茗,講一個故事。
慄香盈室、清風襲腋,一盅黃金茶,品杯裡乾坤,保靖故事鋒苗挺秀。
茶王姐妹花,「茶樹王」上採新茶。
頭把「金鑰匙」,黃金茶裡「黃金萬兩」
清明時節,蕭蕭雨歇。黃金寨古茶園,保靖黃金茶「茶樹王」,412歲高齡,老樹發新葉、虯枝撐綠傘,迎來一年中最茂盛時光,也迎來保靖「茶王爭霸賽」新晉茶王馬燕、馬少梅。馬家姐妹花攀上「茶樹王」,採得860多克鮮葉,精製出2兩極品黃金茶。
一株「可以喝的文物」,保靖黃金茶「茶樹王」,是湖南唯一植物活體非遺,每年清明採茶時,茶香瀰漫數裡。茶王姐妹雖只採制2兩茶,價值卻有些嚇人!給個參考:2011年中華茶祖節,也是2兩「茶樹王」黃金茶,拍出9.8萬,「一兩黃金一兩黃金茶」名不妄傳。
真有「一兩黃金一兩黃金茶」典故,典出《明世宗實錄》官方記載: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湖廣貴都御史陸傑,自保靖宣慰使司出發巡視,一行人穿越深山密林,多染瘴氣。至冷寨河苗寨,苗家阿婆贈以老茶樹葉湯,患者半個時辰即愈,陸傑打賞黃金一兩。茶兒享「一兩黃金一兩茶」尊貴,冷寨河苗寨也改名黃金寨。比對國窖1573源起,保靖黃金茶1539官方實錄,時間早、「輩份」大。公元1573年系明萬曆元年,萬曆乃嘉靖之孫。
除了「茶樹王」,保靖還建電子檔案,GPS定位2057棵古茶樹。古茶樹沿黃金茶起源地黃金寨,延伸一條茶馬古道,見證古代茶農栽培、嫁接茶樹全程,活態遺產彌足珍貴。
雨洗青山四季春,土壤富硒、微生物發酵,孕育出黃金茶,品質無與倫比。保靖黃金茶胺基酸、茶多酚、葉綠素、浸出物「四高」,香、綠、爽、濃「四絕」,香可比西湖龍井,綠可比碧螺春,爽可比安吉白茶,濃可比雲南大葉茶。
歲月悠悠,茶田疊嶂,「保靖黃金茶」區域公共品牌像座綠色金礦,茶農捧致富「金鑰匙」。綠茶創品牌,紅茶佔市場,保靖黃金茶園裡,去年流金3.5個多億,已將3萬多人帶出貧困。這片神奇葉子,不只是一片葉子,正如萬裡長城不只是一堆磚頭一樣,武陵山區攻破貧困堡壘挺立黃金產業。
溪溝裡撈「黃金蟲」。
新持「金鑰匙」,黃金蟲子「化蛹為蝶」
小蟲子蘊藏大能量。飲罷黃金茶,保靖「黃金蟲」故事,從一條無名溪溝開篇。
無名溪溝穿行復興鎮蓬桂村,溪水四季清澈,溪底鵝卵石縫,居住水陸空三棲昆蟲「蓬桂蟲參」。冬春兩季,當地村民溪溝撈「蟲中參」,連同小魚小蝦,炒香、送飯、下酒。
湘西桃花蟲家族,「蓬桂蟲參」個體最大、性情最猛。顯然,它不是吃素的,主食水中環節動物。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階段,「蓬桂蟲參」蟲蛹滿身盡帶黃金甲,湘西一些苗寨叫「黃金蟲」,四川攀枝花稱「爬沙蟲」,長壽之鄉廣西巴馬則稱「爬爬蟲」。
中國昆蟲學會產業專委會委員曹成全博士,來到蓬桂村權威認證:「蓬桂蟲參」即爬沙蟲。盯爬沙蟲十多年,曹成全研究成果上了央視《科技苑》,推廣於雲南、四川等省。
爬沙蟲補虛損、填精氣,治小兒夜尿、老人尿頻具奇效,藥食兩用、昂貴緊俏,號稱水中「冬蟲夏草」,一克黃金一兩蟲。一條雌爬沙蟲,一次能孵化上千條幼蟲。雖然繁殖力超強,但長期遭遇過度捕撈,野生爬沙蟲數量劇減。
去年5月,吉首大學中國爬沙蟲研究中心掛牌,聘曹成全當主任,與保靖縣、榮森公司三方合力,在蓬桂村建成全國水準最高爬沙蟲養殖基地,產、學、研一體,樹湘西精準扶貧創新典範。基地已研發出爬沙蟲醬、爬沙蟲粉劑,畝均年收有望達10萬。
溪溝裡隱性財富,打撈出一門顯學,「溪溝經濟學」學有樣板。每年五六月,爬沙蟲化蛹為蝶,產業展翅高飛,這種三棲昆蟲宛若三棲明星。
郭氏扶貧,產業主管瓜地授技。
送來「金鑰匙」,郭氏扶貧「敬天愛人」
香港嘉裡集團郭氏基金會,給保靖送來一把「金鑰匙」。
馬來西亞籍華商郭鶴年,熱衷探索中國農村貧困問題解決方案,建香港嘉裡集團後,於2007年創立「嘉裡郭氏基金會」,花15年內地持久扶貧。秉承「敬天愛人」理念,郭氏扶貧衛生、教育、產業、生態四輪驅動。「敬天」促人與自然和諧,「愛人」促人與人和諧,核心是以人為本,終極目標是改變人。
保靖系郭氏基金會第一個內地扶貧基地,建有四個示範村:復興鎮扁朝村、大妥鄉山河村、陽朝鄉龍家村、碗米坡鎮隴木村。
一個人沒有健康身體,往往一失萬無。改良衛生、保障健康,郭氏基金會贈給示範村牙膏、牙刷、香皂,鼓勵村民講究口腔衛生、家庭衛生。聽了健康講座後,山河村一位八旬老人,雖牙齒只剩幾顆,卻每天刷牙、飯前便後洗手。有村民不解:「牙齒都快沒了,還刷什麼牙?」老人樂呵呵地回答:「病從口入,剩一顆就刷一顆。」
脫貧致富,特色、支柱產業舉足輕重。扁朝村日照長、晝夜溫差大,郭氏基金會依據氣候特質,指導村民因地制宜種西瓜、酥脆棗。因上市遲,高山天然「反季節水果」,吸引重慶秀山等地客商上山拉貨。釋放內在動力,確立受益人主體性,基金會注重培養「愛心產業帶頭人」,以榜樣、能人燒旺脫貧燎原心火。基金會給山河村侯昌洲提供無息貸款,侯昌洲種西瓜年純收上10萬,轉而肩負起帶領10多戶鄉親脫貧重擔。
走進示範村,寬闊平坦「黃金通道」,玉帶般蜿蜒崇山峻岭;大山深處一股股清泉,譁譁引進家家戶戶;靠天吃飯農業,轉換出大棚蔬菜、特色水果……貧困到此止步。複製保靖經驗,郭氏基金會項目部全國增至13個。
公益扶貧捐錢者多,捐時間、捐心思者少。郭氏扶貧卻捨得花時間、花心思,給內地大扶貧格局,闖出了一條新路。
酉水明珠保靖,風景素潔恬淡。
沅水最大支流酉水,滋養一方厚重歷史文化,化育濃鬱民族風情。酉水明珠、苗疆秘境保靖,「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風景素潔恬淡、文化原生古樸。
牽掛貧困戶「吃、穿、住、就醫、讀書、成家」六件事,湘西州政協副主席、保靖縣委書記盧向榮說,要本著實事求是原則,時間服從質量,有計劃地推進精準脫貧。脫貧攻堅情比金堅,有愛、有責任、有作為,開啟致富大門,「金鑰匙」成色日足,保靖啥困難都不怕!
文/陳乘
專題:逐夢新時代·縣市區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