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長就一定會得癌嗎?如果活到75歲,患癌的風險有多大?

2020-11-29 瀟湘名醫

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只要你活得足夠長,就一定會得癌症」,年齡是導致癌症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年齡大的人,癌症發病率也顯著提高,目前雖然各類癌症都有年輕化的趨勢,但是60歲以上老人的癌症患病率依然佔據著很大一部分。

那麼,我們這一生得癌症的機率到底有多大呢?

一生患癌機率有多大?超過20%!

首先,對於任何一個個體,無論生活在世界上哪一個國家,患癌的概率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因為它和每個人的遺傳基因,生活方式、環境等各方面因素都有關,而且時刻在變化。但大致的風險概率是可以計算的。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全球癌症報告》,提供了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36種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等相關數據。報告指出,除去其他客觀因素與競爭性死亡原因,75歲之前累積患癌風險為21.4%。

按照不同的國家細分,據估計,75歲前發生癌症概率最高的為澳大利亞,約41.9%,而美國約33.3%,排名第五。亞洲,韓國癌症發病率最高,累積風險是30%,排名第21,日本以24.6%的風險排名第46,而中國人的整體風險是20.6%

也就是說,約5個中國人裡面,會有1個在75歲之前被診斷癌症。

如果活得更久,風險會更大。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稱,中國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為77歲,這說明多數地區及人群壽命遠高於75歲。

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癌

患癌風險和性別也有密切關係,男女是不一樣的。在幾乎所有的國家,男性患癌風險以及死亡風險都顯著比女性高!

上述報告指出,在男女之間,癌症的發病率也有所不同。整體來講,男性比女性要高出20%。

對於男性比女性更易患癌的原因,美國杜克大學癌症生物學博士李治中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菠蘿因子」發文分析稱,有內因也有外因。

內因:男性和女性基因表達不同,會影響癌症風險。比如,男性生長激素水平更高,所以長得更高,體重更大。有研究發現,生長激素越旺盛,細胞分裂越快,出現DNA突變的概率也更大,長期以往,患癌風險就會增加。不少研究都發現,身高越高,患癌風險也越高。

外因:尤其是生活習慣,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在絕大多數國家,男性的生活習慣都比女性更不健康,包括和癌症密切相關的抽菸,喝酒等。

菸草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之一,能引起至少16種癌症,全球30%的癌症死亡都和菸草有關!肺癌是中國第一大癌症,和接近一半男性吸菸,以及嚴重的二手菸是密不可分的。

酒也是一級致癌物,能導致多種癌症,包括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等。美國數據顯示,每18個癌症裡,就有一個是喝酒喝出來的。

總之,在男女壽命相等的情況下,多種因素導致了男性患癌風險比女性高。

預防癌症,其實沒那麼難

雖然仍有很多人「談癌色變」,癌症也並沒有完全被醫學界攻克,但是只要及時發現,規範治療,很多癌症都可以成為慢性病,所以正確預防非常重要。

1、不要熬夜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京消化病醫院院長樊代明教授在2016年12月2日健康時報舉辦的第九屆健康中國論壇演講時講到:什麼事情都有規律,人是整體,離不開天,一個是自然,一個是社會,人離不開自然。人的24小時,12個時辰都是變化的,中午12點是午時,生命力最強,我們拿來睡覺。晚上12點生命力最差,死人最多。我當住院醫師時,我說12點吃完夜班飯,還要我值班。領導12點睡覺,讓我們加班,那是要我們早死啊。

2、戒菸戒酒

戒菸戒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對於飲酒,很多人會說「小酌怡情」,但事實上,2018年8月,世界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即不飲酒才能對健康有益!②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於康教授2019年4月18日在接受健康時報新媒體記者採訪時指出,一直以來「適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都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營養學界也倡導對健康最佳的選擇就是不喝酒。

之所以膳食指南中作出每日酒精量的上限規定,是因為膳食指南本身就是根據國人的實際生活作的一個健康建議,在非喝不可的情況下,參照既往研究每日酒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最小(不是沒有影響)研究數據,把最高上限定為酒精量不超過25克,所以膳食指南中的用詞也是「不超過」。要沒有健康影響,當然是滴酒不沾最好!

3、及時篩查、診治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癌症的早發現、早治療是防治癌症的有力手段,大部分的惡性腫瘤,如果能做到早診早治,可以獲得治癒機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最新發布的生存數據:早期宮頸癌、大腸癌患者經過規範治療,五年生存率均可以達到90%以上,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達到97%以上。早發現、早診斷,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回歸正常生活中。

4月15日上海市抗癌協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了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覆蓋了大腸癌、乳腺癌、肝癌、胃癌、白血病、卵巢癌等20種常見惡性腫瘤的預防和早診早治信息。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部主任鄭瑩教授介紹,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通常需要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這給了我們很多的時間,在早期發現腫瘤,預防腫瘤惡變。

【來源:健康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血型暴露患癌風險?O型血不易得癌?你的血型,是否容易得癌?
    很多人從網上看到不少文章都表示血型能夠暴露患癌風險。文章中提到,血型不同是因為人體內的抗原不同,在不同血型的人體內出現疾病的風險也會不同。還有人說O型血不易得癌。這是真的嗎?在日本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在前列腺癌患者中,血型會顯著地影響患者的發病率和術後復發的風險。在血型為A型的男性身上手術後復發的風險最高,大約是35%,而在O型血的男性身上術後復發的風險最低。
  • 患癌後,如何還能活到天壽年?!
    10月25日早晨打開微信,相信很多人的朋友圈會被一條消息刷爆,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李詠患癌去世了,名人效應,人們在惋惜的同時,會感嘆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重要,同天又有另外一條信息被多人轉載,人民日報資深記者、作家凌志軍患癌後在醫生認為活不過3個月的預言下,到現在依然健康的活著!
  • 真不是玩笑,這兩種血型患癌風險就是高!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 就有研究人員注意到 血型與癌症可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通過血型預測患癌風險 究竟是玄學還是科學?
  • 真不是玩笑,這兩種血型患癌風險就是高!有你嗎?
    :  一項涵蓋30個國家過去60年、納入100554例癌症患者和30個患癌部位的大量樣本研究顯示,A血型的整體患癌風險是非A血型的1.12倍,即前者患癌風險增加了12%。  中國人群AB血型與肝癌風險增加有關,AB血型與肉瘤、淋巴瘤、白血病的風險無關,但AB血型的人群患表皮樣癌和腺癌的風險較低。  消化道腫瘤方面,AB血型與胃癌風險的研究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但AB血型患結腸癌的風險明顯減低。  AB血型與晚期食管鱗癌及瘤體較大有關,但與整體生存率無關。
  • 患癌是晦氣 不患癌是運氣?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有答案,只不過,觀念主要依賴於生活實踐和科學研究的結果,如今福格爾斯坦的研究結果為「癌症預防無用」提供了證據,或許會左右人們的觀念。但是,在防癌無用觀念形成前首先得提出一個問題,他的研究結果可靠嗎?
  • 真不是玩笑,這兩種血型患癌風險就是高
    只要知道血型就能預測患癌風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有研究人員注意到血型與癌症可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通過血型預測患癌風險究竟是玄學還是科學?即與其他類型的癌症相比,O血型患胰腺外分泌腺癌的風險降低20~47%。然而目前ABO血型與胰腺癌整體生存率關係的研究結果莫衷一是。AB血型:男性患癌風險較高一般而言,AB血型的男性患癌風險較高。中國人群AB血型與肝癌風險增加有關,AB血型與肉瘤、淋巴瘤、白血病的風險無關,但AB血型的人群患表皮樣癌和腺癌的風險較低。
  • 癌症和血型有關嗎?A型血得癌風險高於其它血型?聽聽醫生怎麼說
    以前大家會把血型和星座聯繫到一起,用來分析一個人的性格或言行舉止,多數是用來娛樂,並沒有科學依據,畢竟全世界的人那麼多,不能單單用血型或星座就來分析,但是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血型和某些癌症有關係,早在上個世紀就有研究人員發現ABO血型與癌症有密切聯繫,前幾年日本一所大學科研人員也發現了男性血型會營養癌症發病率和復發率。癌症和血型有關嗎?A型血得癌風險高於其它血型?
  • 癌症是現代病嗎?古代人很少得癌,現在很多人因癌症致死?
    他們將患癌的原因歸結到了環境汙染、飲食不安全等方面,認為就是逐漸變化的環境和習慣,最終才造成了現代人患癌!那麼問題來了,癌症真的就是現代病,古人就不患癌嗎?我們在生活中所說的癌症,基本都是指出現在上皮組織內的細胞惡變、實體惡性腫瘤,比如肺癌、肝癌、消化道癌等。要知道,任何生物、動物的起源,都是一個小小的細胞。
  • 這些癌症會遺傳!父母患癌,我們該怎麼辦?
    「癌症會不會遺傳」已成為很多人心頭的疑問。 如今,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給無數家庭帶去了巨大災難。不僅患者受盡折磨,其子女對於「不知哪天病魔就會突然降臨」的未知數感到無助且迷茫。「癌症會不會遺傳」已成為很多人心頭的疑問。那麼癌症到底會不會遺傳?父母患癌了,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 原來這種血型的人患癌風險最高
    都市裡一直流行著一種說法:通過你的血型,就可以預測你的患癌風險。不少小夥伴一聽肯定狐疑,這種說法靠譜嗎?有科學依據嗎?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有研究人員注意到ABO血型與癌症可能存在著一定的關聯。
  • A型、B型、AB型、O型,哪種更容易患癌?
    我覺得我可能會得癌症!」老王無釐頭地來了這麼一句。「為什麼怎麼說?是身體不舒服嗎?去醫院檢查沒有?」 「不是啊,你看,這篇文章說A型血的男性最容易得癌症,我就是A型血!我還是男的!我再過兩個月就46歲了!天吶,我簡直是癌症高危人群!太可怕了!」老王越說越激動。
  • 研究發現:癌症受血型影響,A、B、O和AB型血,哪種會不易得癌?
    研究發現:癌症受血型影響,A、B、O和AB型血,哪種會不易得癌?導語:對於我們人體的血型大家並不陌生,常見的血型除了有A型、B型、AB型、O型以外,還有一種非常特殊的熊貓血型,全稱叫Rh陰性血。對於自己的血型大多數人都有一定的了解。
  • 原發癌和原位癌有什麼區別?原位癌能治好嗎?很多人理解錯了
    原位癌實際上就是指癌變只是在表層上,並沒有深入到黏膜或者是真皮層裡,屬於癌症早期的一種情況,只要及時治療是可以治癒的。原位癌具有家族遺傳因素,若是家裡有人患上了癌症,後代患癌的概率會比較高。長期抽菸、喝酒,或者是本身有慢性疾病的人,出現原位癌的概率較高。而原發癌則是正常的細胞在一些致癌因素影響之下,慢慢的病變,繼而變成了癌細胞。
  • 100個菸民中,到底有多少人會得肺癌?數字有些意外!
    我們常說「吸菸有害健康」,也知道超過85%的肺癌和吸菸有直接的關係!但依舊有很多菸民不信邪,甚至搬出長壽老人吸菸的例子來。不管你是不是菸民,相信你也一定會很關心這個數字:吸菸致癌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吸菸致癌,4個菸民1個肺癌!
  • 得癌症的機率和人的性格有關係嗎?看完醫生的解答,該做出改變了
    而導致癌症的原因有很多,不良的飲食,暴露在輻射環境中,熬夜,抽菸喝酒等,都會增加癌症風險。但是最近有人提出,人的性格也跟得癌機率有關係。那麼,這個說法有依據嗎?一起來看看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科學性的。主要是因為不同人的不同性格,會產生截然相反的情緒,其中不良情緒會影響身體免疫系統功能,給癌症趁虛而入的機會,增加癌症機率。
  • 研究:癌症和血型相關,ABO型血,哪種得癌機率更高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555名癌症患者進行追蹤調查,最後發現男性的血型對癌症的預後和復發率都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O型血的男性患者術後復發的可能性比其他血型低,而A型血的男性大戶後復發率相對較高,所以日本研究人員認為血型可能與癌症、術後復發率都有一定的關係,建議相關醫務工作者可以對癌症的預後做好相關的護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癌症的復發率。
  • 【健康】院士繪製「人體癌症地圖」,12個器官最易患癌
    而且研究發現,人體中有些部位的確格外受其『青睞』,但男女會有明顯不同。」  很多人說,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只不過沒發展起來。從醫學上講,如果能查出癌細胞,就可以診斷這個人患癌症了。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現在醫學家認為:人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絕對不是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   這些器官為什麼易得癌?
  • 無名指和男人癌有什麼關係?養成良好生活方式
    據悉,4000例國內的前列腺癌患者和健康人的基因進行研究後,驗證發現了中國人群特有的3個前列腺癌易感基因位點,具有這些位點的人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要高於常人,如果3個位點同時存在,則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要比正常人高2.26倍。
  • 人活到多少歲算「高壽」?醫生:牢記5點或能「長命百歲」
    祝福老年人的時候,我們是真心希望他們健康長壽的,但是活到多少歲才算高壽呢?真的是要「長命百歲」嗎? 無論是對於有沒有慢性疾病基礎的老年人,根據我國長壽年齡的標準,活到77歲就已經很好了,已經達到了預期長壽的年齡
  • 一家5口先後3人患癌!癌症難道傳染嗎?真相竟然是...
    編者按:陝西一家五口人,四年之內先後有三人患癌,一人已經離世,為何這個家庭會遭遇這樣的無情命運?  癌症會傳染嗎?  科學證明,癌症並不會傳染,但癌症的「夫唱婦隨」真實地存在著,而且並不罕見。  100對死亡夫妻中可能有5對「夫妻癌」!世界衛生組織上海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高玉堂研究員冷靜地拋出該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