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一次來醫院檢查視力,居然查出350度近視!」家長許先生懊悔地說,他之前認為孩子常眯眼、揉眼是太調皮,沒想到視力問題這樣嚴重。
很多「小豆包」都暴露出類似的視力問題,家長們也在急切地尋求「破解之道」。近日,國家近視防控專家、愛爾眼科集團遼寧省區副總院長楊積文教授,為廣大網友詳細講解了暑期近視防控的科普知識,以及科學專業的視力矯正辦法。
發現近視苗頭不要「再等等」
「小豆包」在假期裡讀書、練琴、寫作業、看PAD……長時間用眼讓他們出現了眯眼、揉眼或是歪頭看東西等情況,不少家長對此又擔心又無奈。
「小朋友出現了近視苗頭,家長千萬不要『再等等、再看看』,而是要及時為小朋友檢查視力。」楊積文教授為家長支招時表示,為了方便孩子居家也能測視力,愛爾眼科製作了在線測視力小程序,家長和孩子只要相互配合,就能用手機檢測出大致的視力情況。如果發現孩子有近視問題,就一定要到醫院做專業的視力檢查了。
醫學驗光檢查≠測近視度數
很多家長認為,普通驗光又快速又簡便,很快就能檢查出近視度數等屈光狀態,根據驗光結果也能很快配好眼鏡。那麼,為什麼眼科醫生卻建議選擇醫學驗光檢查視力呢?它與普通驗光有什麼區別呢?
「普通驗光與醫學驗光差距很大。普通驗光只關注屈光狀態,而醫學驗光關注『人的感受』。」楊積文教授解釋說,醫學驗光會對眼睛結構、眼睛運動、屈光狀態、視功能等進行詳細的檢查,其檢查結果更加詳盡精準。例如,一個孩子有200度近視,但醫學驗光會發現他有眼軸拉長、眼底改變等問題,那就相當於他有500多度的近視。這時,僅靠一副眼鏡已無法解決他的視力問題,而是要由專業醫生找到有效辦法來控制他的近視發展。
國際公認有效的近視防控「黑科技」
在日常診療時,楊積文教授曾遇到過一個200度近視的6歲孩子,他不是蹲下擺弄玩具,就是低頭玩自己的衣角,很少抬頭向遠處看一看。
「家長要引導孩子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楊積文教授舉例說,小朋友們要遵循3個「20」護眼原則,即近距離用眼20分鐘後,看20英尺(約6米)外的景物20秒,每天要保證戶外活動2小時等。
但是,如果孩子已經近視或近視加深過快,又該如何應對呢?楊積文教授表示,很多孩子選擇驗配角膜塑形鏡,這是一種國際公認有效的近視防控「黑科技」。配戴角膜塑形鏡後,孩子平均每年的近視度數增長只有15度左右,是一種很好的近視防控辦法。此外,眼科醫生還推薦低深度的阿託品來控制近視,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