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4月17日消息:當他的手溫柔地握著死者的雙手,撫摸過他們的臉頰、額頭,為他們擦拭身體,為老奶奶穿上絲襪,為年輕人梳好頭髮,為女士點上口紅的時候,失去親人的人們知道,他們把自己最愛的人託付給了值得信任的人。影片《入殮師》中的小林君感動了很多人。人們都希望,自己的親人、愛人入殮時可以被溫柔對待。可是,一提到殯葬,很多人會覺得「觸黴頭」。對殯葬從業者更是避之不及。如何改變人們對殯葬行業的偏見?
清明節剛過不久,上海市人大專門召開了一場有關殯葬管理的代表建議督辦座談會,這也是首次嘗試邀請市人大代表在建議辦理過程中進行督辦。
「白事」熱線宣傳難,感覺「觸黴頭」
「這種事情一輩子都碰不到幾次,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處理,」分管殯葬管理的市民政局副局長周靜波說,「其實,如果親朋好友遇到這種事情,只要撥打962840熱線即可,我們提供正規的『一條龍』服務。」
據了解,「962」是政府熱線開頭固定數字,「840」是「白事靈」的諧音,意即遇到「白事」一打就靈。這是一個24小時開通的熱線電話,全年無休,該熱線為市民免費提供殯葬政策和業務諮詢、業務受理、投訴受理、電話回訪等全方位的殯葬服務信息。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說,「只要撥打白事熱線,上海市殯葬服務中心所屬的龍華、寶興、益善殯儀館將快速響應,根據家屬需求,24小時提供免費諮詢、上門洽談喪事,全程陪同家屬辦理喪葬事宜」。
可是,在場者都表示,沒有聽說過這條熱線。「可能與宣傳少有關,但是我們也有苦衷」,周靜波說,「每年只有清明、冬至兩個時間點,我們才能抓住機會宣傳,除了這兩個時間段,我們講這些事情,人家都不歡迎,會感覺『觸黴頭』」。
「殯葬行業是一種特殊的生命傳承事業,做殯葬就是做文化。」市人大代表、閔行殯儀館辦公室副主任金培吉說,事死如事生,我國幾千年來形成了豐富的殯葬文化,裡面包含了中國人對生死的思考、對生命的認識、對忠孝的態度。每個人都面臨著生老病死,透過生死,可以更好地思考活著的意義。
市民政局表示,如何逐步引導群眾把對逝者的緬懷從注重物質載體轉移到以精神傳承為主上來,一直是我們在思考和踐行的事情。上海有全國首家殯葬博物館,廣大市民可以去體驗殯葬從業人員工作,感受生命文化教育。
殯葬職工交際難,望「厚愛三分」
「作為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我們有難以向外人訴說的窘境。」金培吉說,幸好她的丈夫也從事這個行業,不然,她都不知道平時可以和誰說說工作上的「酸甜苦辣」。與電影《入殮師》的主角一樣,金培吉是一位遺體美容師,「我們對待每一具遺體,就像對待我們的親人一般。希望通過手中的化妝筆,還逝者以美麗,給生命以尊嚴。可是社會對我們的看法和評價總免不了戴著『有色眼鏡』。套用最近網絡流行的講法,人家一聽你是殯葬從業人員,可能就不願和你交往,友誼小船瞬間就會翻掉。」
周靜波在會上詳細介紹了上海殯葬業的現狀和水平,據悉,上海的3D修復技術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走在了前列。「然而,我們殯葬從業人員還比較辛苦,有的年輕人結婚仍是一大難題。」
對殯葬這份職業,周靜波希望大家能正確看待。他表示,與其它行業不同,殯葬行業存在「鄰避」效應,人人都需要殯葬設施和服務,人人又不願意殯葬設施建在自家門口,自然也不願意與殯葬人接觸,殯葬職工身心均受到影響。為破解困局,近年來,市民政局加強輿論宣傳,採取了多種措施。接下來,市民政局將積極爭取提高殯葬職工特殊崗位津貼和基本工資待遇,積極探索殯葬職工待遇與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掛勾及自然增長機制。「希望大家能對殯葬行業和殯葬職工『高看一眼,厚愛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