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西郊有情
郝明義曾對自己說:「碰到挫折時我告訴自己,它裡面一定藏了一個寶貝是你看不到的。」
人就應該這樣,多吃苦,多遇點挫折困難,這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它們可以磨練一個人的心性,從而讓人強大與成長。
老話還說過:「人只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它們可以讓一個人的狀態得到升華,同時還可以讓你的內心變得更加坦然與通透。
每個人都想過一種甜蜜幸福的生活,可美好的生活,是由一個人長期以往的努力奮鬥與吃盡苦頭後才苦盡甘來。人不能懼怕困難,因為它是人成長必須有的東西,任何一個成功人士說在成功之前,哪個不是吃盡苦頭受盡了磨練,唯有如此,才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所以說,想成功就必須鍛鍊自己,不要害怕苦難,要敢於迎接並解決它。當你能挺過以下這幾種苦,你成功的機會會大的多。
01不被別人理解的苦
被人理解也是一種幸福,有時明明付出了很多,自己並沒有氣餒與沮喪只是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與認可。但很多人,他就是不能理解或認同你,認為你所做的事情沒多大用處。
被人理解是一種幸福,沒人理解未必是不幸,這個世界上的人們,誰都有屬於自己的路要走,幹什麼事情也一樣總會有人認同,還有人不認同所以,不必放在心上。
每個人都會遇到外界的質疑與否定,你只要堅守己心,做好你應該做的事就好。你選擇走一條道路,選擇過一種人生,選擇一種顯少有人追求的夢想,這都是自己的事,與其他人並無關係。你要做的就是足夠堅強堅韌,按自己的思想來行事即可。
更不要害怕世俗的眼光,別人不論說了什麼你要明白他們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最後還是需要自己來承擔。
毛姆的作品《月亮和六便士》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中,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
每個人都該想想別人覺得好的事情就一定適合自己嗎?你只要找到自己認為可行的路,就堅持下去,即便沒人理解與認同,但它是可行的,就一定可以成功。
這世上,總是講究「二八定律」,有大多數人總是理解不了少數人的「怪異行為」。可就是那些少數人,贏得了那多數人做不到、做不成的事。
不被理解這很正常,但只要自己保持初心,堅信自己,早晚有一天你會做到的。
02承受失敗的苦
沒有任何一種成功只努力一次就能擁有的,老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每個人在成功之前都會吃一番失敗的苦頭。
只有在失敗之中,一次次的總結經驗,在通過不斷嘗試,才有所成就的。
很多人都感覺失敗是一件讓人畏懼的事情,畢竟一次的失敗,就是一種損失了或自己已經努力了,沒有得到回報,總體而言,失敗是令人沮喪的事情。
因此,有很多人選擇了逃避,在面對人生之中的一次次失敗,人們甚至會陷入低迷,或換一條好走的路。可一旦產生了這樣的思維,就意味著你的人生註定要走向低質。
身處這個世界中,沒有什麼事情是你理所應當得到的,也沒有不需要付出就可以得到的,一分耕耘,就是一份收穫,你吃得下多少失敗的苦,就會迎來多少的成功。
所以,別畏懼失敗,也不要認為這件事做不成,一開始就不去做。任何一個行業的成功,都是在千難萬險之中,不斷失敗、不斷積累才成功的。
失敗,它有偶然也會有必然,但可以明白的是,我們還有提升的空間,還有進步的可能。
失敗是成功的基石,在嘗試失敗之後,反省總結,痛定思痛,終有一天,我們會抵達所夢想的終點。
03獨自堅強的苦
成年人的世界中,沒有誰是容易的,一路走過來,都經歷了無數的困難,可這所有的一切,除了獨自堅強,別無選擇。
每一個人都會有很多朋友,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以為,有些許的人能留在自己的身邊。
有一部電視劇《我是餘歡水》,講了一個男人的悲慘命運,遭遇了中年危機,妻子離他而去,朋友借錢不還,家人還要找他要錢花。
影評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人都嘲笑餘歡水,人人都是餘歡水。」
當你遭遇了挫折,當你陷入低谷,從失望到絕望,從小康水平到一無所有,這時候或許才會發現,身邊的人,早已所剩無幾。這就是現實。
人這一輩子,誰都靠不住,唯有獨自堅強與努力,去創造出一片天。
周國平曾說:「人在世上是需要有一個伴的。有人在生活上疼你,終歸比沒有好。至於精神上的幸福,這只能靠你自己,永遠如此。」
沒錯,生活中走著太多的困難,不論如何,唯有自己冷暖自知。
記住:不管它多苦,只要心中不失去希望,獨自堅持,獨自熬過去,努力讓自己的內心變強大,你就會迎來美好的未來。
今日話題:你認同「苦盡甘來」這句話嗎?
可以在下方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