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吳三桂
公元1644年,一片石前線軍營,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徹夜未眠,數十盞油燈將帳內照得如同白晝,戰報雪花似的傳進來。
李自成的精銳戰士,正和他的關寧鐵騎在戰場上廝殺,不遠處的歡喜嶺,多爾袞的八旗兵也在虎視眈眈。
這是整片大陸上最兇悍的三支軍隊了,它們擁擠在一片狹小的河谷,誓要爭個你死我活。
在這個血腥味濃重的夜晚,吳三桂做出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決定,那就是徹底地向清朝投降,接受冊封,成為大清的平西王。
他舉目四望,只覺得天地之間都是鬼魂,在那些鬼裡,有崇禎皇帝,有他的部下,更有死於他刀下的敵人,馬上,他的家人也會變成鬼。
他抓著一個副將問道:「你信命嗎?」
副將猶豫著說:「將軍,信與不信,我們都活在命裡,除非死了。」
「所謂命運,也是欺軟怕硬的。」吳三桂搖搖頭:「我決不認命。」
太認命的人,註定會被命運擺布,受盡人間疾苦,未必能有好結局。
敢拼命的人,縱然會有千難萬險,憑赤手搏龍蛇,未必闖不出天地。
次日拂曉,吳三桂率部向李自成發起衝鋒,與他同時出現的,還有漫山遍野的八旗驍勇,兵強馬壯,磨刀霍霍。
形勢瞬間逆轉,李自成慘敗,倉惶退回北京,派人滅掉了吳三桂滿門,府中三十八口,包括吳三桂的父母,無一倖免。
跪在多爾袞腳下,吳三桂剃髮易服,接受賞賜,轉身就在山海關城樓,為家人舉行了喪禮,做法超度。
他率領著十幾萬軍隊,一路追殺李自成,直到把李自成打得丟盔卸甲,四處逃竄,最終覆滅如煙。
在這場血腥的屠戮後,他從敵人手裡奪回了三樣東西:
第一樣是他身為男人的尊嚴,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可不報
第二樣是他父親的頭顱,老爺子死不瞑目,終於有幸能全屍下葬
第三樣是他愛過的女人,在亂軍中飽受凌辱,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這個女人就是陳圓圓,兩年前被他一眼看中,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入囊中,淪為花前月下的玩物,是一隻最恭順的羔羊。
陳圓圓脫險後,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謝將軍救命之恩,沒有把我拋棄。」
吳三桂把她抱在懷裡,感覺像是抱住一堆瘦骨,憐憫地說:「你受苦了,仔細療養身體,我會再來找你的。」
陳圓圓欠身,回到了屬於她的小園子裡,安安靜靜呆了兩年。
而吳三桂從東北一直殺到雲南,剿滅了一切敢於抵抗的勢力,甚至絞死了明朝最後一位皇帝,立下赫赫戰功,手握重兵,坐穩了王爺的位置。
在他三十五歲的壽宴上,一場壓軸表演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個身段婀娜的少女,腰肢纖細,膚如凝脂,該有的豐腴,一毫不少。
她先是撫琴,繼而隨著自己的歌聲起舞,姿態輕盈,媚眼如絲,舉手投足間,就把在場的男人都迷得神魂顛倒。
一曲終了,少女微微喘息,揭下面紗,露出一張絕美的臉蛋。
那正是恢復了身形的陳圓圓,她盡最大努力,把自己調整到了最佳狀態,比當初在江南,更平添幾分成熟的韻味。
她已經二十四歲了,身為一個梨園出身的妾室,如果繼續失寵,在這吃人的王府裡,下場一定會很慘。
她唯一能憑藉的,就是男主人對她的愛,使她不至於任人宰割。
吳三桂微笑,伸手將她攬入懷中:「你一出場,我就知道是你,你的眼睛,我從來沒忘過。」
「可您已有兩年多沒來見我。」陳圓圓攀上他,伏在他肩膀:「我以為你不要我了。」
「我說過我會來找你,不要心急。」吳三桂把她抱在腿上,指著庭院中的一片皎潔:「月亮升起需要時間,月光照在地上,也需要時間。」
「我一直記得你的眼睛。」他臉上是一種難得放鬆、毫無城府的笑:「我要你給我生孩子,替我生個像你一樣美的小公主。」
陳圓圓嘆息一聲,在心中默想:「只盼她有你這樣的父親,再不必歷經人世間無窮的劫難,」
02
陳沅
陳沅是個認命的人,逆來順受。
她出生在蘇州桃花塢,父母死得早,於是被寄養在姨母家。
姨父姓陳,是當時出名的伶人,瞧她聰明,便幫她改名陳圓圓,帶在身邊學唱戲。
長到十歲,陳圓圓就已美得路人皆知,鄰居都說陳家養了個美人胚子。
這美貌生在富貴人家,自然是錦上添花,若生在窮人家,於家人只是筆橫財,於自己卻是場橫禍。
果然一年旱災,糧價飛漲,野地中連樹皮都被吃光,姨父喝了半個月菜湯,忍無可忍,抱起快餓暈的陳沅,衝到了妓院。
朱門酒肉臭,陳沅一聞到撲鼻的飯香,就知道自己餓不死了。
把自己賣了換錢,姨父全家也餓不死了。
此後她從戲子變成妓女,賣唱也賣笑,連身子也只是恩客們挑揀的貨物。
奈何美貌,隨著年齡增長,她出落得愈發美豔,縱然不善言辭,但也靠一雙媚眼,一把好嗓子,很快躋身於金陵名妓的行列,與柳如是、董小宛並列。
少女懷春,她理所當然的愛上了一個男人,住進了男人家裡,又很快被男人的妻子趕出門,繼續在青樓謀生。
才子冒襄適時出現,像救世主一樣接納了陳沅,給她溫暖,答應要娶她,可他之後又繼續遊山玩水,處理家事,仿佛完全忘掉了這件事。
讀書人的嘴,騙人的鬼。
等他終於想起來,自己還欠某人一場婚禮時,陳圓圓已經被國丈田弘遇搶走多日,只留下一個空院子給他憑弔:嗚呼哀哉,到手的美人不見了。
田弘遇年事已高,搶奪陳圓圓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她作為貢品,獻給焦頭爛額的崇禎皇帝,給他解解悶兒。
最重要還是她的美貌,田家失寵,老頭子急需一個美人重新贏得皇帝的寵愛,這樣才能保他榮華富貴,天福永享。
然而崇禎此時此刻最需要的不是女人,而是一個文韜武略的男人。
他什么女人都不想要,他只想要吳三桂給他一個承諾,承諾山海關的軍隊,會誓死效忠於他,為大明而戰。
被冷落的陳圓圓只能回到田府,做了一名能歌善舞的交際花,在酒池肉林裡為人周旋。
直到次年,吳三桂應詔入京,達官貴人紛紛設宴邀請,試圖拉攏這位不到三十歲,便已位高權重,深得皇帝信任的將軍。
在田弘遇的酒席上,吳三桂見到了陳圓圓,略略抿了下嘴唇,唇角上揚,老頭子立刻會意,當場宣布把陳圓圓送給了吳三桂。
就像一件精美可愛的禮物,恰好用來交換利益。
酒足飯飽,正事談妥,吳三桂抱著陳圓圓,騎上自己的戰馬一路飛馳回家。
陳圓圓的心跳得很快,她不懂這個殺人如麻的將軍,為什麼一見到她,就露出一種孩子般的笑容。
直到他把她撲在床上,發自內心的大笑,甚至還打起滾:
他說:「我記得你,我終於得到你了。」
03
天地不容
康熙十二年,背叛大明三十年的吳三桂,再次舉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背叛了大清。
起因,是那個年僅十九歲的小皇帝,企圖通過一紙詔書,就輕飄飄地剝奪他的權力。
王位和軍隊,是他這麼多年來,靠殺戮和徵服換來的,想要拿走,也必須用殺戮和徵服。
吳三桂不相信乳臭未乾的康熙,有資格與身經百戰的他對抗。
戰火幾乎是一瞬間點燃的,從雲南到貴州,從湖南到陝西,從廣西到廣東,吳三桂掀翻了半個中國,他意氣風發地指揮著他的軍隊,勝利幾乎就在眼前。
可是,他的攻勢突然被停住了,一股看不見的力量牢牢地控制住了局面。
那既是命運的阻撓,也是康熙真正實力的展現。
愛新覺羅·玄燁,雖然只有十九歲,但他已經當了十一年皇帝,親手除掉了權臣鰲拜。舉全國之力,滅掉一個平西王,對他而言,不是難以完成的任務。
康熙十七年,不認命的吳三桂,在湖南衡陽登基稱帝,國號大周。
當天風雨大作,雷電交加,吳三桂站在暴雨裡,渾身溼透,默然戴上皇冠,身後的樓閣中,密密麻麻站著他的家人們,包括陳圓圓。
此時的她為吳三桂生下一兒一女,但母子三人在偌大的後宮中,顯得更不起眼。
陳圓圓已經55歲了,縱然氣質仍在,也早已年老色衰,不能與那些新晉的妃嬪爭豔。
她不再計較是否有寵愛,每到寂寞煎熬的夜晚,只要能抱著一雙兒女,她的心裡就有安全感,慌張的靈魂,就有所喘息。
清朝的軍隊,依然在片刻不停地包圍,進攻。
吳三桂很累,可他早已停不下來了,既然走上叛逆的道路,成王敗寇,沒有回頭的餘地。
他大概也知道自己要輸了,天下人打仗都打煩了,只想過太平日子。
清朝的土地更多,戰鬥力也更持久,無論天時、地利、人和,吳三桂都失去了。
他在一個深夜找到陳圓圓,把延續吳家血脈的重任,交到了這個柔弱女人的手中:
「帶上我們的孩子,逃吧,逃到一個他們都找不到的地方,逃到一個連我也找不到的地方。」
兩個侍衛悄無聲息地帶她們從側門繞出,陳圓圓卻忽然跑了回來,跪在吳三桂腳下,大顆大顆的眼淚滾落:
「現在收手還來得及,我們一起走,找個沒人知道的深山,平靜地過完這輩子。」
吳三桂俯身,把陳圓圓抱起來:「我這一生背叛過很多人,唯獨不能背叛自己。」
六十五歲的吳三桂,在月光下,目送一個他真心愛過的女人離去,緩緩走回空蕩蕩的大殿,擦拭著自己的佩劍。
「我不認命,不到最後一刻,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康熙十七年秋,精疲力竭的吳三桂,病死在了自己的皇宮。
老天是殘忍的,連讓他守到結局的機會都不肯給。
三年後,清朝軍隊攻陷昆明,迅速剿滅吳三桂殘黨,收復雲南全境。
吳三桂和長孫吳世璠的遺體,被碎屍萬段,傳示全國,以儆效尤。
顛簸馬車裡的陳圓圓,擁著兒女,終於痛哭失聲。
她這一生的命運,就是在男人和男人之間流轉,身不由己,無喜無悲。
擁有她的人,向她如何擺布,如何輕賤,如何拋棄,她都無法反抗。
只有吳三桂,真的將她看作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物什。
他惦記了她三十年,願意動用軍隊,救她於水火,不嫌她出身風塵,屢被薄倖。光明正大迎她入府,給她名分。
只是,在吳三桂眼裡,江山美人,江山總在美人前。
他一生為江山戎馬奔波,最終也是死於江山。
而美人呢?
我經歷你壯闊的一生,自己也成了傳奇。
可我寧願你只是個尋常貨郎,體貼溫柔,為你生兒育女,歲月安穩,一切尋常。
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下落不明。
這個「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的絕代美人,從此消失於歷史,結局成迷。
而後世把明朝、李自成、吳三桂的覆滅,通通都歸咎在這個弱女子身上,稱她為紅顏禍水,亂世妖女。
04
良辰易老
貴州的一個小山寨裡,突然出現了幾個外地人,雖然穿著粗陋,蓬頭垢面,但仔細去看,還是能瞧出氣度不凡,姿態尊貴。
兩個男人保護著一個女人,而女人的身旁是兩個七八歲的孩子。
女人自稱姓馬,從此就住進寨子裡,兩個孩子隨她的姓氏,就這樣漸漸長大,繁衍生息。
那男孩最愛問他爹是個怎樣的人,女人總叫告訴他,他爹是個英雄,南徵北戰,但到最後,還是渴望平凡的生活。
而女孩最愛問的,則是爹娘如何相遇成婚,如何浪漫。
女人把女兒抱在懷裡,一遍又一遍地說起那些模糊的往事:
說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少年英雄,來到江南遊玩。
他胸懷大志,結識了許多才子名家,詢問治國安邦的道理。
在一次宴會上,他遇到了一個美人,他很喜歡美人,但少年說要等自己建功立業之後,再來娶她。
美人說,男人總喜歡辜負女人,以欺騙,以背叛。
少年說,你等著我,我總一天會帶著千軍萬馬,把你娶回家,讓你知道,我不是尋常的男人。
美人笑了,問:「那公子你愛我嗎?」
少年也笑了:「此時此刻是愛的,就已足夠。」
一點點的愛意,就足夠回味一輩子。
「之後呢,娘親?」兩個孩子追著問道。
「之後,你們的父親就從賊人手裡將我救出來,生下了你們。」
女人迎著夕陽站起來,她望著四周連綿不絕的青山,心裡忽然一空,想起了吳三桂時常念叨的那首詩,隨即搖搖頭,劈柴生火,淘米做飯。
《鳳凰山》
王安石
歡樂欲與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遲。
白頭富貴何所用,氣力但為憂勤衰。
願為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
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