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品鑑《拔苗助長》

2021-01-08 江郎世家讀歷史

宋國有個人,擔心他田裡的禾苗生長的太慢,而去拔高禾苗。

他精疲力盡地回到家裡,告訴她家裡的人說:「今天累極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些。」他的兒子連忙到田裡去看,滿田的禾苗都已經枯萎了。

世界上不想幫助禾苗生長的人是很少的。認為辛勤管理沒有好處,因而放棄不搞,就是那些不給禾苗鋤草的人;而這個幫助禾苗生長的,又是一個把禾苗拔高的人,這種人的做法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有害。

這個故事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禾苗的生長,有它的客觀規律,人們只能加強管理,為他創造生長的有利條件,不能用拔的方法去代替它生長。

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這樣的,都有它的客觀規律,人們只有認識它,掌握它,有利的利用它,才能把事情辦好。如果違背他,不管你用意多好,出力多大,不但辦不好事,而且會把事情搞糟。

成語「拔苗助長」,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比喻不管事物的發展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敬請關注 江郎世家

相關焦點

  • 拔苗助長
    【成語出處】出自《孟子·公孫丑上》「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成語故事】古時候有個宋國人,希望自己田裡的禾苗長的快點,天天到田邊去看,看見別人家的莊稼根壯葉茂,綠油油一片,便悶悶不樂。他就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個辦法幫它們長。」一天,他終於想到了辦法。
  • 成語故事:揠苗助長
    【成語】:揠苗助長 【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解釋】: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成語故事】:
  • 成語故事: 揠苗助長
    【成語】:揠苗助長【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解釋】: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長。
  • 把成語故事演繹成古風十足的音樂劇,杭州這所幼兒園的小伢兒不得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周琪 通訊員 王蓉蓉通訊員 陳晨 劉雨昕 丁一寧/攝 一群小個子「農夫」抹著汗水「累倒」在地,懵懂的「兔子」正歡快地蹦上舞臺,他們雙雙喊唱道:「兔子快出來」,「農夫在哪裡」……當看到經典成語故事《守株待兔》被一群懵懂可愛的小伢兒全新演繹時
  • 成語故事鬧新春,長樂幼兒園童謠傳唱迎新
    為期三日的「我愛母語」童謠傳唱迎新活動,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成語故事、好玩的傳統遊戲中一同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古韻與精彩,為長樂幼兒園第五屆遊戲節閉幕式落下完美的帷幕,共度一場極具老底子風味的傳統新年。成語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
  • 趣味學成語 |揠苗助長
    每天聽一個成語故事,幫助孩子成長!【成語】揠苗助長【yà miáo zhù zhǎng】 也作「拔苗助長」。【出處】《孟子·公孫丑上》:「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 中國的童話故事,從千年前就有了!這套繪本告訴你千年前的故事
    這個故事就是成語故事。很多成語背後都有一個小故事,故事不算很長,也很好理解最重要是,每一個成語故事都會教孩子一個道理。不然也不會變成一個成語流傳至今。今天要介紹的繪本就是《兒童有聲成語故事書 》,這本書其實我也在給我的孩子看,因為確實孩子從故事當中可以學到很多哲理。即使孩子當時只是聽了一個故事,但是孩子都喜歡一個故事反覆聽。
  • 成語故事-趨炎附勢
    成語解釋成語趨炎附勢
  • 10個讓孩子懂道理的經典成語故事,家長值得收藏!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產生了很多成語。可以說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積澱,成語言簡意賅,但每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生動有趣的成語故事,可以引導孩子進行思考和想像。成語故事,不但為孩子打開一扇通往歷史和文學殿堂的門,還可以讓孩子讀懂很多道理。家長值得收藏!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全文只有39個字,故事通過宋耕者「因釋其耒而守株」,最後「身為宋國笑。」從而讓學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不能作為必然事件,從而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要想有收穫,必須付出勞動。故事內容學生大部分聽過、讀過,作為文言文更簡潔精煉。最近有同學問,「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呢?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這裡給大家來說一說。
  •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後來這個故事演化為成語——邯鄲學步,比喻模仿別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領也丟掉了。看來這已經是一個婦孺皆知的故事了。流傳的廣泛固然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夠忽視這個故事在今天的啟示意義。如今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人們生活,照抄照搬西方的傾向嚴重,忽視了自身的特點,結果學得不倫不類。
  • 成語故事:鷸蚌相爭
    "鷸蚌相爭"是戰國時謀士蘇代遊說趙惠王時所講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概要一隻河蚌張開蚌殼,露出白白的蚌肉,在河灘上曬太陽。有隻鷸(yù)鳥,從河蚌身邊走過,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兩片殼合上,把鷸嘴緊緊地鉗住。鷸鳥用盡力氣,怎麼也拔不出嘴來。
  • 成語故事:談虎色變
    成語釋義 【成語】談虎色變【近義詞】聞風喪膽 杯弓蛇影【反義詞】面不改色 泰然自若 成語典故 北宋時,有兩位非常著名的理學家,他們是兄弟二人,哥哥叫程顥、弟弟叫程頤。
  • 成語故事:群龍無首
    成語故事 成語釋義 【成語】群龍無首【近義詞】各自為戰 各自為政【反義詞】 一呼百應 成語典故 「群龍無首」中,「首」並非指頭部,而是指首領。
  • 成語故事:八面威風
    【成語】:八面威風 【拼音】:bā miàn wēi fēng 【解釋】:威風:令人敬畏的氣勢。各個方面都很威風。形容神氣足,聲勢盛。 【成語故事】:
  • 成語故事:惴惴不安
    【成語】:惴惴不安 【拼音】:zhuì zhuì bù ān 【解釋】: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 成語故事:哄堂大笑
    【成語】:哄堂大笑【拼音】:hōng táng dà xiào【解釋】: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成語故事】:宋朝的時候,有個姓馮的人和一個姓和的人在一起工作。姓和的是個急性子,姓馮的是個慢性子。這個成語形容滿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帶著孩子趣味學語文,越學越有趣(成語篇)
    第一篇章:走進成語大世界在漢語的廣闊天地裡,有一個奇妙的成語世界。那裡有青山綠水、萬紫千紅,有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它會令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歡迎來到成語大世界!一、成語植物園來到了成語植物園,瞧,這裡花紅柳綠,鳥語花香,碩果纍纍,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請盡情欣賞吧!
  • 成語故事:一鳴驚人,理解成語內涵,思索人生路途
    成語故事:一鳴驚人,理解成語內涵,思索人生路途文|趣味歷史學說成語是我國一種獨特的傳統文化,很多成語背後都擁有一個立意深遠的故事。這些成語故事很多也是我們國家歷史的一部分,了解成語故事,也是了解我們國家的歷史。
  • 新書| 一讀就會用的分類成語故事:讓孩子輕鬆掌握成語!
    20個大類+500個故事+8000個成語,涵蓋了中小學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幾乎全部成語  從易到難,滿足孩子各個階段成語學習和使用的剛性需求  按成語含義和應用場景分類,掌握更輕鬆,使用更貼切,真正讓孩子一讀就會用!